从异体字看华夏古文明的发展进程论文

从异体字看华夏古文明的发展进程

陈波先

(豫章师范学院 文化与旅游学院 ,江西 南昌 330103)

摘 要: 对华夏古文明的探寻可从人类学、考古学等多个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阐述,但从文字学角度进行分析则鲜见。文章拟从异体字的视角分析华夏先民在居住场所、器物材质及食品加工三个方面的变迁,既可为人类学及考古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学术参考,亦可丰富华夏文明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考古学;异体字;华夏文明

华夏文明的发展进程一直是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及科学家们试图探寻并欲清晰描绘的,特别是华夏古文明,更是学者们孜孜探求的内容之一。不过华夏古文明还可以通过汉字来探寻与描绘,因为汉字是记录华夏古文明的书写符号,与华夏古文明同样历史悠久。汉字是世界上迄今为至还在使用且未中断过的一种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的部首具有表意的功能,而一组组不同时期的异体字则记录下了华夏古文明的发展进程。

从上文来看,虽然学理上对我国现行土地用途管制权概念的界定,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对其基本内涵的认识提供了一个大致的轮廓。但令人遗憾的是,上述几种界定模式,在围绕我国现行土地用途管制权概念之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上,均存在程度不等的弊病,须认真加以检讨和修正。

异体字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与意义完全相同,但形体不同的一组汉字。正因异体字是意义相同,形体不同的一组汉字,故可透过不同形体的汉字探求华夏先民的生存状态。特别是声符相同,形符发生更换的一组组异体字,可折射出华夏先民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对自然界深刻地认识与开发的进程。文章以数组声符相同,形符不同的异体字为切入口① 本文所使用的异体字是1955年12月文化部和文改会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的字,以及1963年版中华书局大徐本《说文》所列之重文。如果是《说文》重文,则指出重文;如果是《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的字则不指出。 ,试着探寻华夏先民在“居住场所”、“器物材质”、“食物加工”三方面的生活变迁,可为人类学及考古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学术参考。

2.2.1 师德水平 有的教师师德缺失,对待学生态度不端正,甚至辱骂、体罚学生,这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有些教师偏护优秀学生,对“差生”态度差,甚至冷嘲热讽或置之不理,使“差生”产生心理阴影。有些教师上课不严格要求自己,做不到为人师表,难以树立威信;有些教师备课不认真,消极怠工,举止粗俗,使得一些学生消极模仿或厌恶排斥。

一、居住场所的变迁

华夏先民的居住场所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步步得到改善的,这个改善过程亦随着改造大自然同步进行,时间也较漫长。我们可从以下四组在不同历史时期更换了形符的异体字来探析华夏先民居住场所的变迁过程。

“校企合作”既是国情需要,又需国策支撑。在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经济产业链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职业链来助力。需求侧转型升级,不同产业岗位需要不同专业的技术型劳动者。即:密集的产业布局,需要大量的、能够熟练操作岗位技术能手。企业不可能苛求高职生个个都能成为技术全能型员工,但完全有理由希望高职生要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

其中,n为统计年限,xi是第i年的年雷暴日,x¯为所统计的63年内年平均雷暴日,t¯为自然数序列的平均值,用公式表示为t¯=(n+1)/2,rxt的正(负)值表示该要素在所统计年限内有增加和减少的趋势,rxt绝对值越大表明该要素增加和减少的程度越明显,即表示气候变化趋势越明显[5]。

(一)从草屋到崖屋

草屋是以天然之树或树干为支架,屋顶铺以杂草盖成的房子。这种房子简易,但遮风避雨的性能不好。汉字中的“茨”“葺”“葢”“苫”“䔽”五字皆为“以茅苇盖屋”之义,应是华夏先民最初居住草屋的写照。故“菴”“荫”以艸为形符,后华夏先民发现天然的崖洞在遮风避雨的性能上优于草屋,故“菴”形符从艸变成从广、“荫”形符亦从艸变成从广。兹将从“菴—庵”、“荫—廕”这两组异体字探析华夏先民“从草屋到崖屋”的变迁。

2.椀—埦—碗

汉刘熙《释名·释宫室》:“草圆屋曰蒲。蒲,敷也,总其上而敷下也。又谓之庵。庵,奄也,所以自覆奄也。”[1]《广韵》:“庵,小草舍也。”又晋代葛洪《神仙传·焦先》亦载:“居河之湄,结草为庵。”由此观之,“庵”是草屋,故该字先写成从艸为形符的“菴”字。“菴”字从艸得义,此字形符记录了华夏先民居住的是草屋,故明末方以智在《通雅》卷三十八《宫室》中说:“结草木为小庐,曰菴庐。直翁曰:‘圜屋。’《集韵》:‘或作蓭,通作菴。’古无庵字。”[2]

“庵”字从广(yǎn)。《说文·广部》:“广,因广为屋,象对剌高屋之形。”[3]192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先正“因广为屋”为“因厂为屋”,又正“剌”字为“刺”字。段氏疏解曰:“厂各本作广。误。今正。厂者,山石之厓岩。因之为屋是曰广。……象对刺高屋之形。刺,各本作剌,今正,读七亦切。谓对面高屋森耸上刺也。首画象岩上有屋。”[4]442从段氏之言可知,“庵”字已是依山崖建造的房屋。

1.稗—粺

“荫”,《说文·艸部》:“草阴地。从艸阴声。”[3]22指树荫或草屋所形成的阴凉地。由此观之,华夏先民亦居草屋或是以树为框架搭成的藏身之处。“荫”字可写作“廕”,“廕”字从广,“广”字义为依山崖建造的房屋。据此可知,“廕”应该是华夏先民居住的依山崖建造的房屋所形成的阴凉地。

“休”字的异体字“庥”亦能说明华夏先民居住场所的变迁。“休”字虽不“从艸”得义,但指人在树木下休息,《说文·木部》曰:“休,息止也。从人依木。庥,休或从广。”[3]125华夏先民发现依山崖建造的房屋比在树下休息更舒适,可遮风挡雨,故有“庥”字。

(二)从崖屋到宫室

随着华夏先民认识自然的深入,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先民们已不满足崖屋。而是从崖屋搬出,搬进用砖瓦筑成的宫屋。从“—宅”,“庽—寓”两组异体字就能反映这一居住场所的变迁。

关于1949年之后宗教工作问题的研究,内容十分丰富。①但多为对当时宗教工作的整体研究,而以某一省、某一地区为主的区域性研究却不多见,本文拟在河南省档案馆及多个市级档案馆所收集的馆藏档案的基础上,对20世纪50年代河南省宗教工作进行梳理、分析与评价。

1.—宅

《说文·宀部》:“宅,所託也。从宀乇声。……,亦古文宅。”[3]150从《说文》可知,“”为“宅”的古文,即“”字先于“宅”字出现。“”从广,“广”字义为依山崖建造的房屋;“宅”从宀,《说文·宀部》:“宀,交覆深屋也。象形。”[3]150《说文解字注》疏解“宀”字言:“古者屋四注。东西与南北皆交覆也。有堂有室是为深屋。”[4]337这时的“宅”已不是依山而建的房屋,而是有堂有室,东西南北皆交覆的宫室了。

2.庽—寓

“寓”字,《说文·宀部》释为:“寄也。从宀禺聲。庽,寓或从广。”[3]151“寓”字从宀得义,“宀”为交覆深屋,可为人寄住。《孟子·离娄下》“无寓人于我室,毁伤其薪木”的记载也可佐证“寓”为宫室。但“寓”的异体字“庽”则折射出该宫室最早为从广得义,“广”为崖居之屋。据此,华夏先民居住场所的变迁亦能从“庽”“寓”之异体关系中得到验证。

二、器物材质的变迁

从现有的考古发掘可知,华夏先民使用的器物有“櫑、碗、钵、罐”数种。“櫑”的异体字有“罍”,“椀”的异体字有“埦”“碗”;“钵”的异体字有“缽”,“罐”的异体字有“鑵”。兹将从这四种器物的异体字探求华夏先民使用器物材质的变迁。

(一)从木质器物到石磨或土制器物

华夏先民大概先使用天然的木质器物,后使用土烧成的或石头打磨成的器物。试看两组异体字:

1.櫑—罍

《说文·木部》:“櫑,龟目酒尊,刻木作云雷象,象施不穷也。从木畾声。罍,櫑或从缶。”[3]122“櫑”就是用龟目装饰的酒樽,从木,表明该酒樽的材质是木头。“櫑”字又可写成“罍”,《说文解字注》评解“櫑”的异体字“罍”说:“(罍) 櫑或从缶。盖始以木,后以匋。”[4]261段氏此说揭示了华夏先民器物材质的变迁,即刚开始使用木头制作器物,后用土烧制成器物。

1.菴—庵

“碗”字,汉杨雄《方言》作“椀”,《方言》卷五载:“盌谓之盂,或谓之铫锐。”[5]32又卷十三载:“椀谓之䀉。盂谓之铫锐。”[5]88《说文·皿部》作“盌”,释为“小盂也”。《康熙字典·土部》收“埦”字,并曰与“椀”同。“椀”字从木,表明材质是木头,盖是华夏先民最早使用的材质。随着华夏先民生产力的发展和对自然界的进一步认识,开始打磨石器和烧制土器,故产生以土为形符的“埦”及以石为形符的“碗”。丁玲《母亲》四中还有木质碗的记载:“他玩的一些小玩具,木头的小碗,小罐,磁的小菩萨,奶妈替他做的香袋子,他从不会把它们失落。”

现今使用的汉字中,“杯”“桶”“柶”等日常器物还是以“木”为形符,没有“从土”“从石”或“从缶”的异体字,这些汉字亦能反映出华夏先民最早使用木质器物。

(二)从土制器物到金属材质器物

华夏先民发现可从石头中提炼金属,“礦”的异体字“鑛”便清晰地记录下华夏先民的这一发现。“礦”从石,礦中可提炼金属,故“礦”字又写成从金为形符的“鑛”。华夏先民把金属材质运用于日常器物的制作上。我们可从“缽—钵”,“罐—鑵”这两组异体字可见一斑。

罐,《说文新附·缶部》:“器也。从缶雚声。”[3]110表明“罐”字是土烧制而成的。“罐”字又写作“鑵”,“鑵”字从金,说明其材质是金属。从“罐”字到“鑵”字,可知晓华夏先民器物的材质已从土烧制到金属,更反映了华夏先民生产力的发展和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入。

“缽”字从缶,“缶”是土烧制而成的瓦器。由于金属材质的使用,故“缽”这种器物可用金属制成,“缽”字亦写作以金为形符的“钵”字。

目前认为,孕妇在孕期应避免注射钆类对比剂,大量文献显示,孕妇注射钆类对比剂后,发生炎症,风湿免疫及死产的几率升高。期待未来能研制出新的安全可靠的对比剂[4]。

fk(p,q)=pk+pk-1q+pk-2q2+…+qk(k=0,1,2,…),并约定f0(p,q)=1,则

2.罐—鑵

1.缽—钵

这四组异体字记录下了华夏先民使用器物材质的变迁,与现有的考古学及人类学成果是吻合的:华夏先民先使用树枝作为工具,获取生存物资;随着对大自然的进一步开发和认识,学会打磨石器和用土烧制陶器;进而从矿藏中发现金属,使用金属制成器物。

国内外护理教育实施的PBL教学法大多为非经典PBL教学法[9],即采用过渡性PBL教学或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方式。具体步骤如下:

三、食物加工的变迁

《说文·禾部》:“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3]144《说文》中载有两种嘉谷:一为虋,《说文·艸部》释为“赤苗嘉谷”;一为芑,《说文·艸部》释为“白苗嘉谷”。“虋”“芑”皆入艸部,表明华夏先民认为禾为草之一种。先民们的这种认识可从《尔雅·释草》、《广雅·释草》中得到验证,因为这两部最早的雅书之《释草》一节皆收入以“禾”为形符的字。先民们发现禾实之米粒可以充饥,故才把禾誉为“嘉谷”。再根椐不同米的性质制作成各种各样的美味食物。华夏先民的这种认识过程亦可通过一组组异体字反映出来。

(一)从禾实捣制出米

由于华夏先民较早地种植水稻,所以反映华夏先民从禾实中捣制出米的异体字较多,比如有“秕”“粃”,“稗”“粺”,“秔”“稉”“粳”,“穅”“糠”,“稬”“穤”“糯”,“秈”“籼”六组异体字。这一组组异体字皆先从形符“禾”得义,后又皆更换形符为“米”。我们现从“稗”“粺”,“秔”“稉”“粳”,“稬”“穤”“糯”三组异体字来分析。

2.荫—廕

慢性鼻窦炎,属中医学“鼻渊”、“脑漏”范畴,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临床特征。张重华教授熟读中医经典,深知鼻渊一病最早见于《内经》,该书已明确指出胆、肺之热可致鼻渊,如《素问·气厥论》曰:“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素问·至真要大论》亦有鼻渊的论述:“少阴之复……甚则入肺,咳而鼻渊。”

《说文·禾部》:“稗,禾别也。从禾卑声。”[3]144华夏先民发现“稗”这一作物长得像禾但又与禾有别,故从“禾”得义。后来先民们又发现“稗”实中有米,可食,故该字又写成“粺”。

2.秔—稉—粳

华夏先民没有停留在从嘉禾捣制出米的阶段,而是根据不同米的粘性与否,柔软强度的大小制作出不同的食物。这一食物制作过程同样也能从异体字中得到反映。比如“糍”“粢”“餈”,“糕”“餻”,“糇”“餱”,“糊”“餬”,“糖”“餹”这五组异体字,皆先从形符“米”得义,后又更换形符为“食”,更换形符的过程是先民对“米”认识升华的过程,也是掌握不同“米”性质的过程。

3.稬—穤—糯

《说文》收“稬”字入《禾部》,训为:“沛国谓稻曰稬。从禾耎声。”[3]144说明“稬”这种先民常见的农作物开始也像稻一样,被视为嘉谷。由于这种嘉谷能捣制出粘性很强的米,故该字亦写为“糯”。

综上所述,对于慢阻肺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呼吸康复治疗,能够促进患者肺功能与运动耐量改善,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二)由米制作成食物

《说文·禾部》:“秔,稻属。从禾亢声。稉,秔或从更声。”[3]144“秔”“稉”两字从“禾”,表明华夏先民先认识到这种农作物是像草一样的嘉谷,后才发现这种农作物内有米,且不太粘,故该字又可写作“粳”。

1.糍—粢—餈

餈,《说文》收入《食部》,解释为:“稻饼也。从食次声。……粢,餈或从米。”[3]107《说文解字注》疏解此字能清晰地看出“餈”是由米制作而成的,其文为:“谓米饼也。《周礼》‘糗饵粉餈’注曰:‘饵、餈皆粉稻米、黍米所为也。合蒸曰饵。饼之曰餈。糗者,捣粉熬大豆为饵。餈之黏着以粉之耳。饵言糗、餈言粉,互相足。’按许说与郑不同。谓以稬米蒸孰饼之如面饼曰餈。今江苏之餈饭也。粉稬米而饼之而蒸之则曰饵。”[4]219

前几年,央视《舌尖上的中国》节目曾刺激了无数观众的味蕾。饮食作为一种文化,传统精髓当然要发扬光大,但这不包括那些糟粕。

一个教师,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技能提高,在三尺讲台上展现自己的才能,就要研究教学用语,课堂教学过渡语就是教学语言海洋中的一朵浪花,这朵浪花,虽然小,但它的功能却不小,每一位教师应做到会用、善用课堂教学过渡语。怎样才能做到会用、善用教学过渡语呢?

2.糕—餻

《说文新附·食部》:“餻,饵属。从食羔声。”“餻”字虽从“食”字,但其制作的原料是“米”,故又写成“糕”字。由上一段“餈”的《说文解字注》可知“饵、餈皆粉稻米、黍米所为也”。

3.糇—餱

《说文·食部》:“餱,干食也。从食侯声。”[3]107“干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干粮,该字虽从“食”,但其制作原料为“米”,亦写作“糇”。故《广雅·释器》用一个形符为“米”的字解释“餱”,《广雅·释器》:“餱,糒也。”

4.糊—餬

《说文》收“餬”字入《食部》,释其义为:“寄食也。从食胡声。”[3]107“餬”的基本义是稠粥,这种食物是由米熬制而成。故“餬”字从食又可写成从米,我们据“糊”字即知晓了其制作的原料。

5.糖—餹

《说文新附·米部》:“糖,饴也。从米唐声。”[3]148“糖”字从米,可以看出华夏先民刚开始是用米制作成糖。在南方一带的农村至今还保留着春节前用米熬制糖这种糕点的工艺,江西东北部称这种甜点为“米糖”。从“糖”的异体字“餹”可以知晓其为一种食品,而不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白糖、红糖之类。

以需求为牵引,根据“统分结合、通专两线”的装备保障思路,合理界定通用保障和专用保障的范畴。一是借鉴美军等发达国家军队的经验做法,顺应部队合成化编成趋势,适度加强通用装备保障力量,将具备军兵种统一标准、相同属性的武器装备集中由该区域联勤保障部门保障。二是适应“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总格局,严格按照体制建设要求,简政放权,将军种专业性强、与部队建设相关的保障资源和保障活动,归属军种专用保障。逐步形成联合指挥、统放有度、划区管理、就近保障的布局,形成通专装备保障任务分工合理、相互协调的一体化联合作战装备保障模式。

文章仅从一部分同声符不同形符的异体字探寻了华夏先民的生活变迁,以期抛砖引玉,从不同角度论证分析华夏古文明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汉)刘 熙.释名[M].北京:中华书局,2016:82-83.

[2](明)方以智.通雅[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153.

[3](汉)许 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4](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5](汉)杨 雄.方言校笺[M].周祖谟,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93.

Changes of Life of Han Ancest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ariant Characters

CHEN Bo-xian
(School of Culture and Tourism,Yuzhang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103,China)

Abstract: The exploration of the life of Han ancestors can be expound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archaeology,anthropology and folklore,but it is rarely studi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log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ariant character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es of the Han people in three aspects: living places,material quality of implements,and food processing.

Key words: Han ancestors; variant characters; life changes

中图分类号: H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395(2019)05-0073-04

收稿日期: 2019-07-01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语词源学理论建设与应用研究”(17ZDA298)。

作者简介: 陈波先(1985-),男,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汉语训诂学研究。

标签:;  ;  ;  ;  

从异体字看华夏古文明的发展进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