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企融资问题面面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融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乡镇企业融资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受着方方面面的限制。系统全面地分析乡企融资的问题,探索解决乡企融资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促使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环节。
我们认为,乡镇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以下的问题:
1.缺乏进行股权融资的渠道和场所,债务融资的渠道过于单一。由于第二板市场尚在讨论之中,原有的柜台交易市场又全部予以取消,导致企业负债比率普遍过高,债务负担过重,降低了企业对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的承受能力。全国乡镇企业的负债比率目前仍在60%左右。过高的负债比率,对企业的投资选择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一旦投资失误将会导致严重的财务危机,而一个项目财务危机很可能会使整个企业出现经营危机。过度的债务融资也对企业的信用状况及资产结构带来了十分严重的问题,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已经连年下降。同时,企业改制过程中许多企业职工拿出自己的资金购买了本企业的股份,由于缺乏股权交易市场,职工手中的股权就无法流转,职工将承担着很大的风险。
2.乡镇企业债务融资的信用普遍不足,并缺乏一系列为中小规模的乡镇企业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提供咨询服务的中介组织。随着商业银行体制的建立,银行信贷资金的抵押、担保制度将日益完善,由于乡镇企业本身股权投资不足,再加上信用担保机制的严重缺乏,普遍面临债务融资信用不足的问题。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市场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进入市场的门槛已经大大提高。过去10万元投资既能生产出有市场需求的产品,而现在投资数百万元甚至于上千万元也未必能在市场中取胜。因此科学的投资决策已经成为乡镇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作为科技决策的基础,提供市场分析、项目评估、资产管理和交易、债务管理等中介服务的供给却严重不足。
3.仅仅依靠内部融资无法满足乡镇企业投资扩张的需要。目前乡镇企业内部融资的比例相当高,但这不可能是一种常态,在一定程度上与乡镇企业处于特定的转型和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有关系。乡镇集体企业1994年以来进行了大规模的产权制度改革,业主购买股权的同时,一般都会相应增加资本投资扩大股本和企业职工的集资。这种集资实际上包含两种情况,一是企业向职工借款,可能是职工向企业交钱,也可能是企业欠发工人工资等;二是直接向职工募集股份,造成企业内部融资的比例上升幅度较大。由于改制过程的渐趋结束,同时由于缺乏区域性的股权交易市场或柜台交易系统,企业职工目前所拥有的企业股权尚难以流通变现,希望更多地从职工手中集资、募股会越来越困难。只有重新开放柜台交易系统或股权交易市场,内部股份募集或现有职工股东的红利转为股本才有可能运行得下去。此外,作为债务融资的职工集资,目前已经受到各种规章制度的制约,长期来看也会是逐步减少的趋势。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利润水平大多数不会很高,仅仅依靠利润留成作为企业资金来源,是远远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
4.外部融资中的债务融资面临一系列问题。一是国有商业银行垄断经营,中小型金融机构特别是非国有中小型金融机构发育严重不足。二是国有商业银行大量信贷资源投入到城市经济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减少了乡镇企业可供使用的信贷资源。三是国有商业银行规模庞大,行政化、官僚化问题突出,导致大型商业银行针对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的贷款具有更高的成本。四是乡镇企业直接进行债券融资面临许多实际困难。况且对于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中央政府有着非常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五是中国货币市场发展缺陷极大,发育程度极低。虽然票据市场建立很早,但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在1988-1995年间票据的承兑和贴现甚至基本停止。加上多数乡镇企业本身的信用程度不高,通过票据贴现、承兑等货币工具进行短期融资也具有很大的难度。六是企业间三角债严重。财务报表上所显示出来的企业间借款或应收款,虽然数额巨大,但这并不是一种自愿的、正常性的企业间债务关系。
5.没有形成多样化、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股权融资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1994年以后中央政府明令禁止了企业的社会集资活动,关闭了各个地方的股权交易系统,取消了各类柜台交易。目前合法的股权融资渠道只有深圳和上海的两家股票市场。众所周知,这两个交易市场有着严格的上市要求和极其严格的审批程序,只有具备相当规模的企业才能够获得资格上市,而且周期长(一般需要2-3年的时间),成本极高(一般上市企业在上市过程中花费数百万元已是很小的数目了)。显然,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绝大多数乡镇企业没有可能在一级市场上进行融资。目前正在讨论关于二板市场建立的问题,最终的运行框架和基本规则虽然还没有公布,但可以肯定这个市场主要是针对成长性好、科技水平高、资金密集型的中小企业的。对那些以解决就业为主、赢利水平不高、成长性一般的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这一市场能够给予的机会也不会太多。
6.有关部门试点中的信用担保体系受到的限制较多。一是目前各级政府财政资金非常紧张,能够用作设立担保基金的资金非常有限。同时政府主办的担保基金是一种政策性的机构,因此收益性和赢利性并非其首要目标,这一限制使得企业或投资商不太愿意拿出资金投资参与其中。资金来源不足是担保基金规模过小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规模太小的担保基金又难以充分满足广大乡镇企业进行债务融资的需求。纯粹商业性或民间担保机构由于其对资金安全性和赢利性的考虑,显然他们所关注的对象不会是普通的、就业创造型的乡镇企业。二是目前正在试验中的信用担保体系,还无法覆盖县及县以下的乡镇企业。三是由于中小型金融机构的缺乏,国营大型商业银行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控制方式和手段的约束及他们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相对高成本,即使信用担保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他们也会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有所顾忌。显然我们暂时还不能对信用担保体系能够发挥的作用估计过高。
7.银行贷款抵押、担保成本高,手续繁杂。根据《银行法》及贷款通则的规定,企业贷款必须提供足额的抵押、质押或担保。但目前在抵押担保中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1)符合担保条件的担保人太少。根据中国《担保法》的要求,只有具有清偿能力的法人、经济组织和公民才具有成为保证人的资格。但是,能够获得银行认可的具备担保资格的企业法人,显然是数量非常有限的。资金紧张几乎是目前中国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同时企业之间的担保关系一旦形成之后,债务的落实反而经常会出现问题。一旦借款企业经营出现问题,或者自身资金周转不灵无法支付到期贷款,担保企业会遭遇比较大的风险,导致企业间大量的债务争端。而一旦担保企业拒绝付款,银行即使告上法庭,赢了官司也很难追回贷款。因此一般而言,目前银行并不太鼓励企业间的相互担保借7款。
(2)银行认定的有效抵押品范围受到各种限制。由于现阶段我国市场发育程度低,市场区域间分割、信息不充分、要素和产品的市场交易成本很高,导致许多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能够作为抵押品的物品因变现困难,而被银行拒绝其作为可抵押物。比如,银行可接受的抵押品土地,实际上只包括非农业用地。由于农业用地是不可转让、不可交易的,因此农用地不在抵押品内。房屋作为不动产属于可抵押品,但是,地处小城镇或农村居民的房屋由于变现困难是不能作为有效抵押品的。同时就房产和地产而言,由于没有一个完善的、竞争性的交易市场,房屋和地产使用权的估价经常是被低估的。应收账款或动产由于其变现的可能性难以估计,因此它们作抵押物的情况更是不多见。企业设备的抵押也存在同样的情况,由于许多设备的专用性,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变现很困难,特别是乡镇企业设备本身的估价又比较困难,因此,也难以成为有效抵押。
(3)办理抵押手续复杂,环节多。根据《担保法》规定,抵押品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登记后方能生效。这些登记部门可能包括:土地局、房产局、工商局、公安局、交通局等。此外,企业办理财产抵押环节也非常多,在经过财产所有人同意后,还必须办理资产评估、登记、保险、公证等手续涉及十多个部门,使企业办理财产抵押的时间少则月余,多则数月。
(4)办理抵押普遍面临极高的各种收费。据某省的调查,评估价值为100万—1000万元的房产,每次评估费为评估值的0.25%-0.6%,每次登记费为评估费的0.2%,保险费为房产价值的0.06%-0.2%,公证费为评估值的0.3%,各个环节的收费合计约占财产评估值的0.8%-1.3%。若以评估价值200万元的房产,申请期限为半年的100万元抵押贷款为例,贷款利息依照5.85%/年计算,利息为29250元,而房产评估费、登记鉴证费、保险费收费标准按0.5%、0.2%、0.2%,合计收费为13000元,为贷款利息的44%。同时,财产抵押还存在重复登记、重复收费的问题。比如抵押贷款期限为3年,登记期限为1年,则企业一笔贷款需要交三次费用。
如此繁杂的手续和如此之高的成本横亘于企业与银行之间,显见乡镇企业要获得银行贷款的路程是非常遥远、艰辛而代价高昂的。
综上所述,乡镇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一要考虑在县域内建立信用担保体系,以便在降低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信贷支持;二要考虑重新放开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或柜台交易,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三要考虑逐步建立和发育符合乡镇企业融资特性的中小型非国有金融机构的发展。
显然,乡镇企业融资问题触及到了经济体制转型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许多根本性的核心问题,比如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金融组织体系创新问题,货币市场进一步发育的问题及利用现代金融手段和工具的问题,资本市场创新特别是第二板市场建设、柜台交易市场的放开和规范问题,甚至于包括中央银行的监管方式、手段的改革等等。因此,乡镇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进行广泛的改革试验和认真仔细的政策设计,才有可能促使乡镇企业融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陈剑波 陈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