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梅州市梅县区城市中小学新生贫血状况调查论文_陈爱德

陈爱德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东 梅州 514700)

【摘要】 目的:了解当前我区城市学校中小学新生贫血流行现状及其程度构成比,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测定法,分为中学组、小学组进行检测。结果:中学组受检5008人,贫血检出率6.5﹪;小学组受检1146人,贫血检出率24.3﹪。结论:小学生的贫血率明显高于中学生,提示低年龄小学生是流行率最高、程度相对最严重的薄弱人群,进一步改善学生铁营养储备状况任务十分艰巨。加强小学低龄学生(7~12岁)健康教育及营养干预非常重要。

【关键词】 城市中小学新生;贫血;调查

【中图分类号】R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0-0037-02

The investigation of anemia status of the freshmen in the urba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in Meixian District, Meizhou City in 2015 Chen Aide.The Center of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eixian District, Me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Meizhou5147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his paper is to understand the anemia prevalence situation in this region, of which the freshmen in the urba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are the objects. Their constituent ratio is studi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are made.Method Cyanmethemoglobin (HiCN) examine is used in this paper. The group was split into two, with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Result The anaemia rate of participants in 5008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6.5%, and it is 24.3% in 1146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Conclusion That the anaemia rate i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t suggests that the young pupils have the highest prevalence rate and the most serious degree of anaemia. Thus the task of further improving the Iron nutrient reserve of students is arduous. Moreover, it is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health education and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for the young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ge of 7 to 12).

【Key words】The freshmen in the urba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Anemia; Investigation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调查对象 我中心于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历时9个月,抽取了梅州市梅县区四间中学,两间小学,均为市区内学校。中学组为初中一年级,高中一年级新生;小学组为小学一年级新生。其中,中学生共5008人,小学生共1146人,共6154人。

1.1.2方法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测定法。(HiCN)试剂:氰化钾0.050g,高铁氰化钾0.200g,无水磷酸二氢钾0.140g.原理:血红蛋白(除硫化血红蛋白外)中的亚铁离子被高铁氰化钾氧化成高铁离子,血红蛋白转化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与氰离子结合,生成稳定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在波长540nm处有一个较宽的吸收峰,它在540nm处的吸光度同它在溶液中的浓度成正比。常规测定可以从HiCN参考液制作的标准曲线上读取结果。全部操作均严格按试剂盒操作规程进行。

1.2 贫血分级标准

轻度贫血:91~120g/L;中度贫血:61~90g/L;重度贫血:31~60g/L;极重度贫血:<30g/L。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卡方检验作分析比较。两组比较,P<0.05为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中学组采集血样本5008份,检出贫血328人,其中,,轻度贫血311人,中度贫血17人,贫血率6.5﹪;小学组采集血样本1146份,检出贫血278人,其中,轻度贫血265人,中度贫血12人,重度贫血1人,贫血率24.3﹪。两组均未检出极重度贫血。小学组血样本的贫血检出率明显高于中学组的检出率。

表1 两组贫血情况比较

*

3.结论

两组贫血情况比较:小学组、中学组的贫血率分别是:24.3﹪、6.5﹪。采用卡方检验作分析比较,P<0.05,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学组新生的贫血率要明显高于中学组新生,提示低年龄小学生是流行率最高、程度相对最严重的薄弱人群。

4.讨论

从我们这次调查的情况可以看出,小学的新生贫血检出率要明显高于中学的新生。从年龄结构上来看,小学一年级新生的年龄一般为为6~8岁的儿童,中学新生的年龄一般为13~18岁的少年。中小学生机体发育快速,容易因一系列因素导致铁缺乏,引起缺铁性贫血。贫血的对患者生命威胁不大,除了部分贫瘠地区。然而贫血对患儿的身心健康以及生长发育也会造成严重影响[1],因此需要加强对贫血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在公共卫生问题上将缺铁性贫血列为重点防治内容,同时规定了缺铁性贫血的高发人群为学龄儿童、孕妇、老人、孕妇。国内在1992年也联合爱国卫生委员会、卫生部以及教育部制定和发布了《全国血栓常见病综合防治规划》,将缺铁性贫血列为学生群体的高发疾病。1991年开始,历次全国学生体质调研都将检测血红蛋白(Hb)、筛查贫血作为重要任务。本文依据2015年抽查梅县区部分中小学新生贫血筛查资料,分析我区城市中小学生的贫血流行现状,为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贫血防治策略提供依据,并提出以营养教育、膳食改善、早期筛查诊治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措施。

我们都知道,氰化高铁法测定Hb可操作性强、稳定性好、重复性高,适用于大样本、多实验室参与、提供定量监测数据的群体调查。然而在结果说明时需要了解,Hb较低只可考虑是贫血,但无法完全诊断为缺铁性贫血。有研究指出,Hb水平低、贫血以及缺铁性贫血之间的定义互为侧重,然而对于先天遗传性贫血率低、以植物为膳食的民族,Hb水平低、贫血以及缺铁性贫血的叠合程度较高。缺铁性贫血以缺铁为本质,且病情变化包括了铁减少阶段、红细胞生成下降阶段以及血红蛋白浓度下降阶段等。因此,Hb不属于缺铁性贫血的关键指标,其变化只关系到患者的身体营养情况。对于贫血患者,临床上需要尽早诊治,早期治疗的效果较好。我国缺铁性贫血流行率历来很高,主要原因是:(1)优良蛋白质摄入不足,难以满足机体旺盛的铁需求。(2) 膳食结构不合理、不良饮食行为正逐步取代膳食本身。(3)与社会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检出率越高,而“中重度”者比例越高 。 低年龄小学生是需重点防治的脆弱人群,从我们这次抽查的情况来看,小学生贫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学生,统计学分析结果为显著性差异(P<0.05)。

5.对策与干预

干预的关键不是解决能量-蛋白质不足,而是通过营养教育,转变生活方式,提高科学营养水平。为进一步推动我区学生缺铁性贫血防治工作的健康发展,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5.1 加强中小学生尤其是低年龄小学生贫血的普查普治。

5.2 早期发现,主动干预。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遵医嘱进行铁剂治疗;对于边缘性贫血的治疗,则需要应用铁酱油等进行治疗,日常膳食加强铁的摄入,从而改善营养问题。

5.3 通过学校营养教育、家长学校、媒体宣教等综合措施,增强学生、家长自我保健意识。合理选择含铁量高的食物,通知食物互补改善营养摄入,科学饮食。食物的选择不能对单注重含铁水平,还需要注重吸收率,可选择瘦肉、猪肝以及鱼虾等,而鸡蛋、牛奶等食物的铁为非血红素铁,分解和吸收的难度较大。鼓励患者使用维生素C较多的蔬菜,饭前可食用西红柿、橙汁等,加强对铁的吸收。另外,饭前饭后饮茶可减少铁的吸收量。饮食需要注重搭配,不可擅自增加动物性食物成分,诱发肥胖、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

5.4 加强体育锻炼,适当增加户外运动的时间,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广西乐业县寄宿制学校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广西医学》2012年03期)黄永亮,陈志强,孙步武,黄忠实, 黄光祥,杨天佑.

[2]《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第3版。2006.10

[3]《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10号,卫生部令第1号).1990.06.04.

论文作者:陈爱德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7

标签:;  ;  ;  ;  ;  ;  ;  ;  

2015年梅州市梅县区城市中小学新生贫血状况调查论文_陈爱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