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钢铁产品结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品结构论文,中日论文,钢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历史表明,钢铁工业强国并非是纯粹的产量大国,而是产品结构高级化,在高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方面具有强劲国际竞争力的国家。
中国钢铁产量在1996年超过1亿吨之后,产量一高再高,稳居世界钢铁产量第一的位置,但至今中国仍难以被称为钢铁工业强国。问题的关键之一在于中国钢铁产品结构落后,导致产品竞争力低下,行业效率低下。而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钢铁工业恢复与发展的过程就是产品结构优化的过程。良好的产品结构使得日本钢铁工业在成熟期过后,并没有出现明显衰退,仍保持了较强的竞争力,其钢铁产品的出口量仍高达352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
比较中日两国钢铁产品结构在相同时间段和相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可以明晰中国钢铁产品结构优化方向。在借鉴日本钢铁工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调整优化中国钢铁产品结构,增强中国钢铁产品的竞争力,提高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完成从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的转变。
一、中日钢铁工业发展历程
日本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铁矿资源的“钢铁王国”,是世界上钢铁工业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也是出口钢材最多的国家。
日本钢铁工业的起步和发展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日本本州北部釜石地区,建立了第一批近代高炉和炼铁厂。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在九州北部的八幡建立了钢铁厂,后来发展成了一个大的沿海冶金联合企业。1909年,在室兰建了一大型钢厂。其它较小的钢铁厂建在以大阪和神户为中心的阪神工业区和京滨区。这一时期是日本钢铁工业的投入期。日本钢铁工业的成长期应始于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从1951年开始,日本政府先后制定了1951—1955年,1956—1960年,1961—1970年三个钢铁工业“合理化计划”。并相应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设备投资。连续大规模和高效率的投资,使日本钢铁工业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的结构布局,完成了从炼铁、炼钢到轧钢整个过程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在短短的20年内成为一个举世瞩目的钢铁大国。
日本钢铁工业在经历了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在1973年钢产量达到峰值1.19亿吨后,开始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有人将日本钢铁工业目前的时期称为竞争期,因为日本的钢铁产量仍然很大,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强,出口量居各国之首。在高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领域,仍是钢铁工业强国。
中国钢铁工业的成长期应始于建国之后。1952年,中国生产了193万吨生铁,135万吨粗钢,113万吨钢材,创造了中国钢铁工业的历史记录。中国钢铁工业稳定的增长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到1996年,中国钢产量超过1亿吨,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2000年达到1.28亿吨,2001年达到1.49亿吨。中国的钢铁工业目前仍处在成长期,何时达到中国钢铁工业的拐点,尚无定论。
二、中日钢铁产品结构比较分析
日本钢铁工业的发展先于中国的钢铁工业,并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取得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在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钢铁工业主要产品结构中,技术含量、附加值低的产品构成比逐渐下降。(如表1所示)
表1 2002年中日主要钢铁产品构成比(%)
钢轨 大型材 中小型材 线材 板材 电工用板 带钢 无缝管 焊管
中国 1.04
1.5033.80
19.95 26.93
0.888.43
3.41
3.93
日本 0.53
2.91 5.208.37 54.31
2.01
16.95
2.04
7.69
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发展五十年数字汇编》,冶金工业出版社。
日本因为“近终型连铸”、“短流程”等新技术在带钢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在2002年带钢的构成比已达到17%、板材的构成比已达到54%。
与日本相比,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有其独特的一面,钢铁工业的发展起步于建国时期高度短缺的经济环境,几十年来基本走的是外延式的粗放型发展道路,这种粗放经营主要以增加资本、劳动的投入来追求数量和速度,产品结构的升级步伐不大。从60年代到90年代,产品结构变化如表2所示。带钢的变化幅度为5.32%,板材的变化率仅为3.26%。
表2 中国钢铁产品结构的变化情况(%)
年份
钢轨 大型材 中小型材 线材 板材 电工用板 带钢 无缝管 焊管
1960 10.72
4.1541.26
11.23 23.670.903.11
2.45
2.51
2002
1.04
1.5033.80
19.95 26.930.888.43
3.41
3.93
变化 -9.68 -2.65-7.468.72 3.26
-0.025.32
0.96 -9.68
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发展五十年数字汇编》,冶金工业出版社。
(一)产品结构比较指标说明
为了说明中日两国钢铁工业之间产品结构的差异,利用数理统计的聚类分析方法,即用相似系数与偏离度等指标来衡量两个种类的近似程度或偏离程度。用结构相似系数S衡量两类结构之间相似程度。S值处于0到1之间,若S=1,则说明两类结构完全相同;若S=0,则说明两类结构完全不同。随着S值越来越大,两类结构越来越相似;偏离度的值等于1—S,与之相反,偏离度越大,两类结构的差别也就越大。
相似系数S的计算公式为:
附图
式中:
A,B,两类产品结构;
S[,AB],两类产品结构之间的相似系数;
X[,Ai],产品I在结构A中所占比重;
X[,Bi],产品I在结构B中所占比重;
i=1,2,…,n。
(二)中日钢铁工业产品结构比较分析
日本无疑具有合理的高级化的钢铁产品结构,将日本钢铁产品结构作为参照,计算中日两国钢铁产品的相似系数,对分析中国钢铁产品结构存在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表3 中日两国钢铁工业产品结构同时期的相似系数S[,AB]
年份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2
中日 0.860 0.830 0.769 0.727 0.746 0.733 0.696 0.669 0.743 0.701
中日两国的产品结构相似系数在1960年为0.86,产品结构的偏离度并不大,但在此之后,产品结构偏离度却有放大的趋势。1990年中日两国的钢铁产品相似系数仅为0.669,是历年来的最低点。到2002年略有好转,但也仅有0.701。1960年,当日本板材、管材、带钢构成比总和是39.53%,中国为32.64%,差距为6.89%;到了2002年,日本已达到了83.0%,我国却只有43.58%,差距扩大到39.42%。我国钢铁工业产品结构与日本的差距变大主要在于两国钢铁工业发展阶段与发展模式的差异。通过计算,中国1990年的钢铁产品结构与日本1960年的钢铁产品结构的相似系数达到0.96。这说明中国钢铁工业成长期的产品结构与日本钢铁工业成长期时的产品结构基本相同(见表4)。而当日本钢铁工业在经过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增长后,到20世纪70年代进入了成熟期。钢铁产业的发展更关注技术的改造和产品结构的优化,缩小普通钢材产量构成,逐步退出普通钢材出口市场,增加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产量。而当日本处于产业成熟期时,中国的钢铁产业却处在高速成长期。从而导致两国钢铁产品结构偏离度增大。
表4 2002年中日主要钢铁产品构成比(%)
年份钢轨 大型材 中小型材 线材 板材 电工用板 带钢 无缝管 焊管
1990中国 2.75
2.2831.98
21.67 26.82
1.463.66
4.58
4.79
1960日本 1.55
5.1635.118.65 26.01
0.904.53
2.03
6.06
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发展五十年数字汇编》,冶金工业出版社。
表5 产业同周期的中日钢铁工业产品结构相似系数
年份中国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日本
1960年
1965年
1970年
相似系数S[,AB] 中日 0.955467 0.860493 0.835665
(三)中日钢铁产品结构相似性预测
运用数据统计软件SPSS,利用时间序列的曲线回归来估计2005年、2010年中日、中美钢铁工业产品结构的相似系数,结果为:
S[,中日]=0.8633-0.001
×(T-T[,0])+1.6
×10[-6]×(T-T[,0])[2]
R=0.873
F=24.08
式中T为年份;T[,0]为基期年份(1960年)回归结果的具体数值列入表6,并以图1示出。
表6 产品结构相似系数S[,AB]回归值
年份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2
中日 0.863 0.817 0.779 0.748 0.725 0.710 0.703 0.704 0.712 0.712
附图
图1 产品结构相似系数回归值
如果利用回归结果进行预测,则
2005年,S[,中日]=0.822
2010年,S[,中日]=0.817
通过预测,中日两国钢铁产品的相似系数在2005年和2010年,分别达到0.822和0.817,产品结构的相似性有所提高。由此可见,我国在九十年代末大力进行的产品结构调整效果将不断释放,钢铁产业的产品结构优化将取得一定成效。
三、中日进出口钢材产品结构分析
日本钢铁工业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钢铁工业的发展以出口为导向,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钢铁产品占有国际市场也是中国钢铁工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表7 中日两国出口钢铁产品结构比较
出口钢铁产品总量 出口钢铁产品结构
国别
钢铁出口 板管带比 钢材出口 初级产品 高附加值产
量(万吨)
重(%)量(万吨) 比重(%)
品比重(%)
中国488.0 28.2 174.3 64.2
13.4
日本
2395.3 83.2 2054.0 11.8
59.8
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发展五十年数字汇编》,冶金工业出版社。
日本钢铁工业不仅出口总量大,达到2395万吨,而且出口钢材中初级产品仅占11%左右,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几乎为60%。我国的钢材出口总量小,仅为488万吨,而且出口产品仍然以初级产品为主,比例高到达64.2%,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很低,仅为13.4%。
由于在中国钢铁产品结构中,占总制成品70%以上的是低附加值、低档次产品,如棒材、钱材、螺纹纲、中小型材、普通中板、焊管等,造成这些产品严重供过于求;而许多高质量、高附加值的钢材,例如冷热轧板材、电镀板、不锈钢、石油管等国内产量小,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平均每年需要进口800万吨的高技术含量钢材来弥补国内市场需求。仅2001年中国就进口钢材1535.38万吨,其中薄板、涂镀板进口1102.28万吨,占进口量的71.79%。中国每年进口钢材量都在1000万吨以上,而钢材出口量仅占生产量的3%,远远低于工业发达国家水平。在出口产品结构方面,其他钢铁强国早已调整了产品结构,减少初级产品比重,以优质高档次钢材抢占市场。而中国缺乏竞争力的初级产品比重却高达64.2%,居各国之首;市场需求大的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却远远低于其他各国,居各国之末。这一首一尾的对比,清楚地反映了中国钢铁产品结构的不合理性。
图2中的1950—1999年的进口钢材比例分析,型材、线材的进口规模减少的较多,板材在原来所占比例很大的情况下,进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带钢、焊管也有略微的增加。我国钢铁行业的产量逐年增加,但并没能改变大量进口钢材的状况,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国内钢铁的需求,“以产顶进”的局面也没有形成。
附图
图2 我国进口钢材比例分析
四、借鉴日本经验,调整优化中国钢铁产品结构
(一)存量结构优化是钢铁产品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存量结构调整主要是指对现有的钢铁产品构成,如产品品种、产品质量、产品技术结构等进行优化调整,其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现有钢铁产品质,改善现有产品供需状况,提高现有产品技术水平,培育并壮大一批好的新产品。
(二)钢铁产品投资结构优化是产品结构化的重要手段。要培养钢铁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培育一批质量好、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先导产品、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产品,并发挥其孵化作用。产品投入要素要有利于现有钢铁产品结构技术升级和产品技术更新改造,要有利于钢铁生产企业的集团化、规模化发展,切实改变当前钢铁生产企业“散、乱、小”的分布格局,切实改善产品质量低、竞争力弱、库存大量积压的不良现状。
(三)产品技术结构升级是产品结构优化的根本途径。首先,从思想上重视钢铁产品技术结构升级,即重视科研开发、生产设备、工艺的更新改造。其次,加大科研开发的投入力度,从资金、人力、物力等予以充分有效的支持。注意科研开发人员的组织与培养。再有,加强钢铁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同时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间的技术交流、技术合作、技术贸易等横向联系,真正实现“产、学、研”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