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精准扶贫中的多维约束论文_杜瑞雪

内蒙古包头市精准扶贫中的多维约束论文_杜瑞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 西安 712000

摘要:我国在2014年就制定了精准扶贫工作制度,其主要内容是通过科学、有效的程序途径对扶贫队形进行精准识别、帮助及管理,以实现真正扶贫、能够扶真贫,促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文就以内蒙古包头市为例子,浅析精准扶贫的含义,分析了内蒙古包头市精准扶贫中的多维约束,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化解对策,完善精准扶贫的政策。

关键词:精准扶贫;多维约束;化解对策

目前全球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贫困,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将消除贫困这一问题放在了国家发展的首要位置。在我国政府推出“两项制度衔接”政策后,精准扶贫工作更加机制化。但是在精准扶贫工作的执行中,其效果并不理想,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多多少少的问题。据笔者对内蒙古的几个扶贫县、市进行调查中了解到,有大部分的人员都认为精准扶贫并没有标准贫困对象,认为其措施并没有落实到位。

一、浅析精准扶贫及特点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去往湖南湘西考察中提出的,要求做到能够真正扶贫,将实现发展生产、实施全民教育及公共服务这三项作为头等大事,帮助贫困对象、对贫困县、市、村进行整体推进,使产业发展做到细致、深入、实际。在2014年关于农村扶贫政策中有明确规定,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与农村最低的生活进行有效连接,以县、市委单位,全方位的进行控制、管理、识别,落实到每个贫困村,并且对每个贫困村进行建立档案,创建全国扶贫网络系统。自此,以精准扶贫为目的,构建专项扶贫的机制。精准扶贫的含义就是针对每个地区的不同地理环境及不同人家的贫困状况,结合科学、合理的程序对其进行精准识别、扶持及管理。精准扶贫具有三个特点:

(1)精准识别。主要是对于贫困对象(贫困区、县、村、户)进行精准识别。其中2011年通过精准识别出14个特困区及680个特困县。2012年通过精准识别出592个扶贫县。

(2)精准扶持。主要是讲扶持资源发放到贫困对象中,使得每年扶贫但是还是贫困这类现象的发生。这样就提高了扶贫资源的使用率,提高了贫困对象的发展动力及方向。

(3)精准管理。主要是讲对农村人家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建立贫困资源库,可以将扶贫信息公众于世,对其进行精准管理,将农村生活的最低保障及扶贫政策进行连接。

综上所述,精准扶贫是对贫困对象实施有效、科学、合理的扶贫措施,将扶贫资源合理运用,避免了使扶贫资源造成损失,使贫困人口不再持续上升,改善我国贫困人口的生活环境及质量。据调查,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贫困人口比2013年少了1232万,可见精准扶贫在扶贫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内蒙古包头市精准扶贫中的多维约束

包头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市、拥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是内蒙古的制造业、工业中心及最大城市,呼包银经济带、呼包鄂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包头市总面积约27768平方公里,人口约285.8万。由于包头市民族居多,加大了扶贫难度,在包头市进行精准扶贫,面临了来自包头市的自然特征、经济特征、社会特征等多方面的限制。

1、自然特征的约束

包头境内有阴山山脉的大青山、乌拉山(以昆都仑河为界),山峰平均海拔2000米,最高峰海拔2324米。全市由中部山岳地带、山北高原草地和山南平原三部分组成,呈中间高,南北低,西高东低的地势。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其地震活动频繁,包头市人民面临着自然灾害的威胁,包头市也有不少山区人民为此表现出强烈的搬迁安置需求。虽然我们可以清楚的辨别出包头市的贫困原因及现状,并对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但是要想寻找适合包头市人民居住的环境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精准扶贫中由于这一自然特征的约束,对于包头市人民、社会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威胁。

2、社会特征的约束

包头市居住着蒙古族、汉族、回族、满族、达斡尔、鄂伦春等31个民族,但是各民族与民族之间、镇与镇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都有巨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其地势环境呈现低谷状态,包括城镇化、城市中的设施、农村区域发展、地方人民收入等等,都落后于其他地区。另一方面城镇经济发展薄弱,导致农村受到其影响,与城镇的经济联系断裂。在这种情况下,就使得农产品产业降低,使以提高农产品为主从而提高贫困人口收入这一措施实施不理想。在精准扶贫中,产业扶贫是其重要部分,所以提升农产品发展水平是包头市精准扶贫中所要考虑的问题。

3、人口特征的约束

包头市是我国流动人口较高的一个城市,其中中老年群体占据文盲比例较高,对于现代科学的接受能力偏低。其一,由于由于包头市的人口转移流动较高,导致农村劳动数量增多,就使得大量的劳动力都堆积在农村,农村人民只靠自然资源进行生存与发展。包头市农村人民群众观念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导致其自身技术、能力、教育、发展能力等方面都严重偏低。另一方面由于包头市人口分布不均匀,为农村基础建设及公共服务方面都带来了不便,也就使得有些村落出现没电、山村封闭等现象。根据精准扶贫,应该对其改善交通问题,解决村落人民用电、出行等问题,但是由于人口分散稀疏,导致建造基础设施可能会浪费大量的资金及精力,其维修成本也会加大[2]。

三、包头市精准扶贫方面约束的化解对策

1、找准扶贫定位

精准扶贫不仅是将扶贫资源及措施精确到村、户,还要求精确到片区及县。包头市农村集自然灾害、民族聚集、生态脆弱为一体,其交通设备落后,使扶贫资源难以供给。对于此类现象,应该根据扶贫对象的状况制定扶贫计划,选择扶贫项目及产业。所以我国政府首先应该发展包头市的交通,加强基础设备的建设,保障包头市的交通畅通。并且进一步提高其地区人民的综合素质,将扶贫资源仅转到每个贫困乡、村、户,在精准辨别贫困现状及原因下,给予相应的扶贫措施,以提高扶贫对象的生存环境及发展能力。

2、精准选择扶贫产业

扶贫产业也要精准定位到贫困乡及人口,产业发展是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可以根据包头市的生态环境特点,来建设有明显特点、有市场竞争力的绿色产业。比如林业产业发展方面、旅游业发展方面,因为包头属半干旱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这里景色宜人,气温适度。据《包头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平均气温为7.2℃,年平均风速1.2米/秒,年降水总量421.8毫米,年日照时数2882.2小时。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良好天数达到324天,比上年增加3天,所以包头也是旅游的首要选择。针对包头贫困村的特点发展乡村旅游业,并且依托其生态保护规划,支持农村利用生态建设进行发展。其中贫困户可在发展旅游业及生态建设中提供劳动力来获得收入,并且还可通过此来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另外还可以挑选条件较好,具有文化气氛的贫困村根据旅游业来发展生态和有机农业[3]。

四、结束语

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中效果不明显主要是由于各方面原因的约束,使得许多贫困户在客观意义上并没有在精准扶贫范围内。要想做到真正的精准扶贫,国家首要就应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一系列的调查,进行分类管理。对于精准扶贫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都要制定一系列的化解对策,构建以社会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精准扶贫模式,并且根据贫困区的优异地理环境资源,制定一系列的创新减贫手段,比如旅游业、农业及生态建设等等。

参考文献

[1]邓维杰. 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 农村经济, 2014(6).

[2]沈茂英. 四川藏区精准扶贫面临的多维约束与化解策略[J]. 农村经济, 2015(6):62-66.

[3]陈国强. 扶贫开发精准扶贫工作及存在问题与对策措施探讨[J]. 福建农业, 2015(7).

论文作者:杜瑞雪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  ;  ;  ;  ;  ;  ;  ;  

内蒙古包头市精准扶贫中的多维约束论文_杜瑞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