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心理是民族兴衰的晴雨表——近代中国阅读心理浅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论文,晴雨表论文,兴衰论文,近代中国论文,民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翻开中国历史,在华夏大地纵横交错的时空里,近代的历史极具特殊地位。笔者通过探索、思考发现:中国近代史上所掀起的读书狂飙总是与民族存亡休戚相关,本文试图透过这一历史现象来讨论由此而产生的阅读心理。
1 阅读心理
阅读心理,即读者在从事阅读活动时所具有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能力、性格的总和,是阅读这一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里的综合反映。并表现在阅读的动机、兴趣与目的等心理特征上,具有主观性,但它又受到读者的职业、年龄、文化程度、政治背景、社会状态、民族心理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各历史时期社会现象的折射。就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阅读情况来看,阅读心理又是民族存亡的真实写照。
2 近代中国在阅读心理上的特点
近代中国的读书狂潮一浪高过一浪,若按历史进程中表现出来的阅读心理倾向来划分,则可分为:被动心理驱动下的朦胧的阅读阶段、抗争心理驱动下的有意识的阅读阶段、求索心理驱动下争取生存权的阅读阶段。
2.1 被动心理驱动下的朦胧意识的阅读阶段
在被动心理驱使下,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政治背景、不同社会地位的有识之士普遍注重阅读西方各国的历史、地理、人文。如1842年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写的《海国图志》50卷,详尽介绍了南洋和欧美各国历史、地理,使读者爱不释手,风行海内,其影响波及日本。该书的编纂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当时增强民族信心的理念,支撑着国民受伤的心灵。但具体到“师”些什么,又怎么“制”?表现得还较为朦胧。这种阅读心理是与当时猝不及防的政治、经济、思想变故紧密相关的。具体表现为:在政治上,1840年中国在外国炮火的淫威下,被迫打开国门至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几千年以来的朝贡体系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西方侵略者强加给中国的口岸统治;在经济上,中国的主体经济——自给自足、闭关贸易被打破,由于西方列强对华的强行鸦片贸易,使中国由“出超”国变为“入超”国,白银大量外流,经济开始崩溃;在思想上,中国历史上的儒家思想长期被统治阶级利用,并将其作为制定内政、外交关系的准则,其思想内核即:对内,人为地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尊卑贵贱。对外,则以“自我为中心”将中国尊为“天朝大国”而周边国家则被蔑称为“四夷藩属”的思想体系及社会秩序被西方侵略者弱肉强食的强盗逻辑击得粉碎。由于上述原因,可以看出鸦片战争深深伤害了民族的根本利益和中国人民的感情,人们对生灵被涂炭、国民被奴役有着切肤之痛。在民族危机之际,全体成员(包括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联起手来为寻找西方“坚船利炮”背后的动机,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阅读高潮。
2.2 抗争心理驱动下的有意识阅读阶段
本阶段不论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都在抗争心理驱动下,大量阅读西方的科技与文化书籍。在科学技术上有官方编辑出版的《运动约指》、《金石识别》、《博物新编》等机器工程理论与技术方面的书籍,而民间有李善兰翻译的《代数学》、《几何原本》九卷、徐寿翻译的《化学鉴源》六卷均成为当时的热门书籍;在思想政治上,有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等四部书籍,书中阐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观点被国人普遍接受,还有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介绍西学创办的《中外纪闻》(原《万国公报》)杂志也倍受小知识分子的青睐,掀起中国近代史上第二个更大规模的学习科学技术、学习思想方法的阅读高潮。这种阅读心理的形成,究其原因有两条:一是清政府为了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而明确地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来救亡图存。因为继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的中法战争,中国以“不败而败”告终,西南门户被打开,中日甲午战争,更使中国雪上加霜,《马关条约》与《门户开放》照会,使伤痕累累的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清政府迫于上述原因不得已而采取的对策;二是善良的人民,寄希望于清政府,幻想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变法,来挽救摇摇欲坠的中国。“自强”、“求富”其实是民族的呐喊,是抗争中的国民如饥似渴地学习科技与思想方法的动力所在。
2.3 求索心理驱动下争取生存权的阅读阶段
在求索心理驱动下,为了争取生存的权利,此时的阅读主要集中在思想理论探索方面。同时,由于阅读的取向不同,在知识界又被分化成两个阵营,一是在阅读中接受反清,建立一个独立、民主、自由的“中华共和国”的思想,成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一是在阅读中接受推翻专制政权宣传十月革命,宣传自己当家作主的思想,成为共产国际主义的宣传者。前者阅读的主要书籍有19岁的邹容写成的《革命军》,该书印成单行本后,畅销100多万册,轰动了知识界和海外华侨,书中号召4万万同胞起来推翻清政府,建立一个独立、民主、自由的“中华共和国”,振奋了一代人。继后的《民报》颇受国内外人士欢迎,尤其是《民报》提出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初步代表了国人的愿望,并且孙中山先生在《民报》发刊词中将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使国民在阅读中找到了凝聚力。后者阅读的主要书籍有《新青年》、《曙光》、《觉悟》、《平民》、《国民》以及针对工人的《劳动界》、《劳动音》、《劳动者》等刊物,从而掀起中国近代史上职业众多、人数众多的第三次阅读高潮。探究这种阅读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八国联军侵入中国,清政府被迫与之签定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不仅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给中国人民增加新的沉重负担,还使清政府完完全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此时善于玩弄权术的袁世凯,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后几乎接受了日本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使国民看穿了统治者的嘴脸。为了寻找中国的出路,为了争取生存的权利而进行的求索性阅读阶段。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阅读心理自始至终都伴随着民族的兴亡,是民族兴衰的晴雨表,民族衰亡之时,阅读心理的目的性较为明确、单一,但它是为了“救急”而产生的心理倾向。国家若要富强就要注重阅读心理的个性化发展,使全民族中每一个成员具有一个施展自己的空间,努力争取在各自的事业上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