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WTO:民族商业进行结构调整的构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调整论文,构思论文,民族论文,商业论文,WT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154(2000)06-0014-03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渐加强,商业经营的全球化态势正在逐渐形成。逐步开放国内商业市场,是我国对加入WTO所作出的承诺。这意味着一旦加入WTO,国外的大型商业企业将会争相涌入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对我国的民族商业将形成一个巨大的冲击。由于我国民族商业结构不合理,一时难以与国外成熟的大型商业企业匹敌,但我们绝不能将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拱手相让,而应以加入WTO为契机,加速商业结构调整,塑造民族商业的雄风。本文拟从我国商业结构存在的弊端出发寻求相应的调整对策。
一、打破所有制结构界限,组建大型商业企业集团
计划经济时代,国营商业在整个流通领域中占主体地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各种非公有制商业得以迅速发展。据统计资料表明:1978~1997年,国有经济的消费品零售额从851亿元增加到6359.9亿元,增加了6.5倍多;而个体经济从2.1亿元增加到9512.2亿元,增加了4700多倍;其他经济形式,包括私营、股份制、外商投资经济共增加了210多倍。到1998年10月底,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国有经济占21%,集体经济占16.6%,个体经济占36.7%,私营经济占4.7%。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消费流通领域的经营主体。这就要求对国有商业进行“抓大放小”的战略性改组。
首先,对于资产雄厚,经营效益良好的优势企业,应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组建一批跨地区、跨行业和跨所有制经营的大型商贸企业集团,并积极改组为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场上筹资,不断壮大经济实力,从而提高其与国外大型商业企业相抗衡的能力。其次,对于一些中小型的商业企业,应采取股份合作制、联合、租赁、承包经营以及出售等形式,逐步向私有制和混合所有制方向发展,成为民族商业的有机构成部分。
通过改组不仅形成了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大型商业企业集团,而且有助于中小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对活跃商业市场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优化资本结构,实施资本运营
传统的商业经营观念认为,商品经营是基础,资本经营要服务于商品经营,商业企业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商品经营上。这种仅依靠商品经营来达到资本积累的经营理念,不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张。因此,必须转变观念,在搞好商品经营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盘活存量资产,调整资本结构,实施资本运营上。
资本运营的方式有如下几种:(1)资本重组:企业围绕资本运营的战略目标,将一切有形资产(如经营场地、不动产等)和无形资产(如商号、信誉等)经过重新配置,整合为可以经营的价值资本,创造出资本流动与增值的最佳经营方式。(2)兼并收购:企业间的兼并与收购能使低效益企业的生产要素向高效益企业流动,而高效益企业则可发挥其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提高被兼并企业的资产运营效率,带动其共同发展。(3)吸引社会资本,联合重组:企业采取投资、参股、合股等方式组成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实行联合体之间生产、销售、技术、信息等紧密合作,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通过资本运营,将会提高资产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商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促使企业资产快速增值,规模迅速扩张。
三、调整行业结构,重振批发企业
流通体制改革后,一方面打破了原有的“三固定”、“四级流转”的格局,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商品进入市场和流出市场的“两头活跃、中间(批发)萎缩”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制造商自销、零售商自采造成的。零售商业涉足批发,在采购、运输、储存等环节必然要加大资本投入,造成资源浪费,流通成本上升,不利于高效率地发挥经济效益。
“批发无用论”不符合社会分工理论,也不符合美、日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他们的制造商和零售商对批发商的依存度相当高,美国目前90%的日用工业消费品是通过批发渠道销售的,著名的零售集团西尔斯和凯马特均不从事批发业务。
有鉴于此,我们必须调整国内商业的行业结构,构筑新的批发体系。新的批发体系应以专职批发商和批发市场为主干。发展专职批发商要立足于充分挖掘现有大中型批发企业设施的潜力,努力实现批发功能从单纯以媒介流通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功能向集销售、综合服务、市场导向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功能的转变。要引导和支持专职批发商以总经销、总代理为主要手段,以品牌批发和系列化商品批发为主要形式,以先进的物流设施为依托,为生产厂家和零售企业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专职批发商之间要通过市场竞争形成明确的商圈分工,促进批发商业整体功能的优化。
在发展专职批发时,要促进各类批发市场的同步发展,通过这种集中的交易方式,不仅有助于节约零售企业的资金占用,提高其资金利用率,而且有利于发挥批发企业作为物流中心的职能,加速商品流转,实现各司其职,共同发展的目标。
四、发展新型业态结构,实现规模经济
我国目前零售业中单体经营的大型零售企业发展迅速,数量猛增。这些大型零售企业盲目追求单体规模的扩张,一方面经营面积从几万平米到几十万平米,而且竞相搞豪华装修,经营费用居高不下,一方面销售增长趋缓,利润水平呈下降趋势。这表明单体经营的商业业态已受到严峻挑战。
采用新型的零售业态,与世界零售业态接轨,已是势在必行。当前世界零售业的主流是连锁经营,1997年沃尔玛拥有2600多家分店,实现销售额1700亿美元;家乐福拥有2000多家大型超市,销售额达290亿美元。推行连锁经营,通过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管理,有助于降低经营费用,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上海华联超市是我国连锁经营的典范,1997年华联拥有248家分店,实现销售额20亿元。与国外商业巨头相比,虽然我国连锁经营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却也指明了联锁经营是我国未来商业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必须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对现有商业进行集中和重组,打破单体经营,各自为政的局面,提高连锁商业的市场集中度,充分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塑造一批能与国外商业相抗衡的大型民族商业企业。
五、调整产品结构,培育消费热点
目前,国内商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大而全,小而全”。各商业企业经营品种趋同,缺乏自己的经营特色,很难吸引消费者,激发他们的消费欲望。在买方市场下,消费需求趋于多样化、个性化,而供给方仍然停留在“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的传统生产方式下,生产企业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生产,使产品更新滞后于需求变动,导致产品结构性失衡。一方面是市场需求趋于饱和的商品供过于求,另一方面则存在商品断档的现象。
这要求国内商业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积极开拓市场,培育消费热点:(1)充分利用商业媒介生产和消费的职能,向生产企业及时反馈消费需求变化信息,调整产品结构进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品结构合理化,避免有效供给不足和无效供给过剩的矛盾。(2)走品牌经营之路。商业企业应根据自身优势,结合营业场地所在商圈内消费者状况,进行科学的市场细分和定位,选择相应的经营品种,集中人、财、物力发挥经营优势,走品牌经营之路,克服品种趋同的局面。(3)培育消费热点,挖掘潜在购买力。城乡居民80年代购买的家电,其更新期已到来,新一轮的消费高潮可能再度掀起;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休闲娱乐及保健品有望成为消费热点;家居面积的扩大,室内装饰品也将成为消费热点。商业企业应抓住商机,大力经营热销商品,引导消费,带动消费,提高其经济效益。
六、跨越城乡结构,开拓农村市场
长期以来,商业企业都定位于城市消费群体,而忽略了农村这个极具潜力的市场。我国有12亿多人口,70%以上在农村,农村市场存在巨大的消费潜力。据统计资料,1997年末,全国农户储蓄共9020亿元,加上手持现金7200亿元,共计16220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会转化为现实购买力,而农民拥有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不及城市居民拥有量的20%,其消费市场前景相当可观。
商业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抓住宏观经济政策扩大内需、启动经济的有利时机,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开拓农村市场:(1)协助有关部门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如水、电及电视信号转播站)建设,为家用电器销售创造条件。(2)努力做好商品售后服务,建立良好的服务体系,免除消费者后顾之忧。(3)根据农村特点,积极组织适合农民消费的产品下乡。(4)采取灵活的销售方式,如分期付款、易货贸易等。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能够使国内商业企业逐渐开拓和占领农村市场,有效地挖掘农民潜在的消费需求,变远期消费为即期消费。
通过对我国民族商业进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后,将会造就一批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大型商贸企业集团,面对竞争日渐激烈的世界市场,能够确保民族商业的独立性和竞争性,并为日后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