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与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农业论文,持续发展论文,我国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才会使农业发展有最根本的资源支持。人类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才会有人类社会的真正文明。为了保持人类的不断进步,就只有协调自身与自然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在实现现有发展的同时,不影响未来的发展。回归现实,在当今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四大难题中,农业处于核心地位,农业问题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尤其对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而言,其意义就更加重要。因此,作为以自然资源为基本产出条件的最原始、最古老的产业——农业来说,在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使人类社会不断文明的问题上,必须坚持“在满足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他们发展需要的能力”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国情,才能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这是我国农业今后发展的唯一正确方向。
一、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分析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体。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目前,我国农业存在着一系列严重问题,甚至可以说存在着潜伏的危机。首先是土地退化问题严重。在我国,目前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78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53万平方公里,且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草场由于超载过度而使产草量显著降低,平均下降率为30%~50%,优质牧草覆盖度下降15.4%~32.6%;土壤有机质小于0.6%的农田已占到耕地的12%;有机肥料施用,养地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其次,农业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由于人为的干挠,灾害种类越来越多,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危害也越来越大。就农作物而言,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比重“四五”期间平均为27%,“七五”和“八五”期间则增加到52%;农作物气象灾害年均受灾面积50年代为3.34亿亩,80年代为6.23亿亩,1990~1993年为7.28亿亩,呈直线上升。1994年,在大江、大河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仍发生了重大的洪涝灾害,呈现出“小河翻大浪,小水成大灾”的特征;1995年,南涝北旱且范围极大,在我国南方产生一连串洪涝灾害的同时,北方各省却旱情不断,出现黄河断流千余里的罕见现象,使农业生产损失严重。
农业环境污染严重。在许多地方,急功近利的经济快速增长思想忽视了环境保护,形成了破坏大于治理,环境改善赶不上农业发展要求的局面。1989~1994年全国每年发生急性污染事故3000多种,其中60%~80%是造成农、牧、渔业污染事故,每年直接经济损失在10亿元以上。据统计,目前,全国遭受不同程度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1.5亿亩,其中污水灌溉农田0.495亿亩,大气污染农田0.975亿亩,固体废物堆存侵占农田及垃圾污泥农用不当污染农田0.135亿亩。在水域上,全国已有82%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800公里的河流鱼、虾基本绝迹,2.5万公里的河流水质超过渔业水质标准等等,都预示着农业持续发展所面临着严竣的农业生态环境障碍。
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须从农业生产自身的革新着手
1.国外依靠高科技改造传统农业,推动农业持续发展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农业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行业,又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国内外实践已充分证明,依靠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每个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腾飞的一个重要步骤。农业持续增长是整个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它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食品供给和社会安定,而且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和工业化的实现。众所周知,传统农业是从劳动和土地资源的不断投入为特征的,但是,不论世界各国农业的资源如何,总的来说,可投入的资源特别是土地等自然资源总是有限的。因此,到了近代,各国都在展开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大农业的转变。现代农业的根本特征是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日益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并逐步替代传统的土地和劳动资源在农业增长中的作用。据有关资料介绍,世界发达国家科学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已从本世纪初的20%上升到60%~80%。近年来,发达国家为了取得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突破,不惜花费巨额资金,广揽人才,加紧对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美国农业部用于农业可续性发展研究和教育(SARE)的经费逐年增加,1994年度的经费为740万美元;1995年财政年度的实际投入810万美元,1996年,SARE的经费为950万美元[1]。美国是最早应用生物技术于农业的国家,开发的重点是用生物工程技术处理种苗;欧洲共同体国家则致力于研究大幅度降低农产品成本,把剩余农产品转化为工业原料的技术;荷兰把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无土栽培等高新技术应用于温室园艺和农牧业生产,已成为世界上三大农产品出口国之一,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位;俄罗斯在植物主要调节剂的研究方面,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即使是自然资源严重缺乏的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也十分重视高新技术研究,对生物技术和自动化管理进行大量投资,并已在某些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在我国,50年代以来的农业发展也反映了近似的规律,即要使农业生产走出困境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使以资源为基础的农业逐步转变为节约资源,摆脱资源约束,最终以科技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实践证明,在我国,传统的以扩大垦耕种植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已走到了尽头。我国虽尚有宜农荒地3533万公顷,但可供开垦的仅约有1330万公顷,按垦殖率50%~60%计,仅可得耕地670~800万公顷,且多为北方草场。根据经验,在北方草原开荒大多数是得不偿失的,实际上我国已几近无荒地可开垦了,单纯着眼于耕地面积扩大,显然是没有出路的。运用科学技术,改造我国传统农业是农业自身革新的必经之路,是使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2.科技进步尤其是高新技术的应用已经给我国农业持续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我们应抓住有利时机,加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步伐。据中国农科院测算:1972~1980年间,农业总产增长量中27%是靠农业科学技术实现的。到“六五”期间,农业科技的作用上升到35%,科学技术进步率(即靠科学技术进步实现的农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率)为1.58,每年为社会新增收益23.5亿元。70年代我国育成了籼型杂交水稻,促进了粮食大幅度增长,这一举世瞩目的成就,是高新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上应用的最大成果。在农作物杂种优势的研究和应用方面,我国已走在世界的前列,这一高新技术已成为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主要途径。到1990年,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达到2.5亿亩,10年中单产增加161公斤。70年代兴起的农业生物工程研究在组织培养、花药培养等方面显示了明显的优势,先后育成推广了水稻、小麦、烟草、青椒等新品种。80年代以来,我国利用核幅射诱变剂创造农业物种质资源,选育优良品种,取得显著成就,至今已在23种作物上育成了28个新品种,推广面积达1.4亿亩,居世界之首。最近几年在我国农村实行的“星火计划”投入产出的比为1:5以上,“丰收计划”为1:8,个别高科技项目甚至高达1:12或更多。
事实已证明,科技进步,尤其是高新技术已经给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希望,并且在实践中收到了显著的效益,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制订切实可行的农业发展战略,推动我国传统农业的革新。
3.确立改造我国传统农业的技术重点应着重推广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当今世界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所谓农业的“生物技术革命”,就是把遗传工程(又称“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力中的劳动对象——农业生物,改变其生理性状并大幅度地提高农产品产量的过程。生物技术革命是农业生产力中所有技术变革的基础和关键,它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因素。近20年来,生物技术在我国农业上得到了广泛迅速的应用,显示了无限广阔的前景,给传统农业的改造带来新的希望。在农业中,应用生物技术可以培养出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农作物、畜牧、林木、鱼类等新品种;可以进行再生能源的利用,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可以扩大食品、饲料、药品等来源,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可以进行无废物的良性循环,减少环境污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所以,当今世界农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就我国的国情而言,由于农业经济基础较差,农民的文化素质低,经济实力脆弱,资金短缺,从总体上看,我国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会存在不少困难。但这绝不是说,我国农业就不具备高新技术开发应用的条件与可能性。首先,我国农村经济落后是从总体而言,并非一切地区都落后,我国东南沿海已有不少的经济发达地区。就不发达地区来看,也有一些地区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因此,我国不同的地区都可以因地制宜找出适合自己开发的方式。可以这样认为,在农业生产力的技术变革中,生物技术是基础和关键。运用生物技术培养出的优质、高质、抗逆性强的动植物新品种,往往可以使农业生产取得突破性进展。另一方面,生物技术的投资大多集中在研制和开发阶段,一旦研制成功,它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并不需要很多的投资,也没有多大的推广应用风险,因此,相对于获益的广阔性和高效益,生物技术是一种投资少、效益高的高新技术,我国农业的技术变革应以其为重点。在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同时,综合利用核农学应用技术、旱地农业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等高新技术,进行新品种培育,优化作物栽培,农副产品加工等,可以开拓农业开发的领域,建立节能、节水、节地的新型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三、建设大生态环境,促进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
1.大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农业的基础和保障。农业是一种半自然、半人工的生态系统。农业生产靠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稳定的气候条件,优质的土地,充足的水分,抑制虫害,维持正常运行和提供更新换代的物种资源。农业生产又是一种比自然生态系统具有更多生产力的人工生态系统。据估计,全球自然生态系统生产的可供人类食用的蛋白质大约只够养活2亿人口,现在却实际养活着50多亿人口。养育超量人口不只靠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而是人类智慧发展的结果,即归功于人类创造的农业。传统的垦耕式农业虽源于自然生态系统,依靠自然生态系统也高于自然生态系统,但它的生产方式却是仅生态的:消除森林开辟耕地,从根本上损坏了农业生产所依赖的自然保障;收获作物将营养物移出系统之外,切断了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物流链环;施用农药杀死害虫天敌,加剧了农业的病虫灾害;大范围的植被破坏引发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气候恶化,更削弱了农业的生产力,动摇了农业的基础。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农业发展历史表明,发展农业必须遵循生态规律,农业持续发展必须从改善生态环境寻求出路,可持续农业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生态环境建设与改善的过程。
2.农业现代化程度越高,农业生态化趋势越明显。这是因为:第一,我们要从农业的生态本质上理解生态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过程,是人类利用生物群体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生命活动过程。这就是说,农业生产的本领,就是人类依靠生物群体来转化环境条件的生物生产,这是一切生产的基础,任何农业生产都不能脱离生命活动过程这个基础。因而,在“自然环境——生物——人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农业生产系统中,农业生态系统,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因此,生态同农业发展之间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就是在于农业生产是人类依靠生物群体来转化环境条件的有生命物质的生产,这是农业生产存在及其发展的基础。只有从农业的生态本质上理解生态是农业的基础,才能正确认识生态是农业发展的基础的根本原因。
第二,农业发展要以生态为基础的思想的根本意义,就在于确定生态在农业的产生及其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重大作用;规定农业的生态和经济之间以及农业生态和整个社会经济之间的生态经济关系,并根据生态是农业发展基础规律的客观要求,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这种生态经济关系,尽快发展农业生态经济生产力,从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水平,实现农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第三,随着农业现代化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对生态环境的依赖关系会越来越密切。原因是:社会越发展,经济越发展,科技越进步,生物圈、技术圈和经济圈之间就越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成为不可分割的生态经济有机整体。而农业是个典型的生态经济有机整体,必然是农业越现代化,它与生态系统的依存关系就越密切,发展现代化农业也就越要以生态为基础。当代世界许多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实践证明,农业现代化程度越高,农业发展生态化趋势越明显。众所周知,美国的农业在当今世界上是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农业之一。为了解决美国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诸种生态经济问题,美国政府提出把加强农业的生态基础作为建设农业生态系统的根本方向。所以,当代农业发展生态化趋势是历史的必然,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
3.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之路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正确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当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如何理解生态农业?因人们对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时期的生态农业理解不同,所以给它下的定义也就不尽相同。我国著名的农学家石山先生把生态农业概括为:“切实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农业生产,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行无废物生产和无污染生产,提供尽可能多的清洁产品,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要,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同时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著名的生态经济学教授刘思华先生认为:所谓生态农业,主要是指运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农村生产和再生产,利用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转换定律和生物之间的共生、相养规律,促进物质的多次重复和循环利用,充分合理地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同时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行无废物生产和无污染生产,建立起多业并举,综合发展,多级转换,良性循的立体网状农村生态经济系统。这个系统必然是转换效率高,消耗少,产量大,污染轻,资源保护好的良性循环系统。它既能提供尽可能多的优良品种,满足人民生存和发展的物质需要,又能创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满足人民生存和发展的生态需要。
从以上专家学者对生态农业的内涵意义所作的分析中,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即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和建设问题,其主要点就是从我国农业和农村生态经济状况的实际出发,在生态农业方面探索并解决我国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与调整发展问题,从而逐步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农情的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的正确道路。我国目前根据经营主体和经营范围,或者说按规模大小划分的生态农业户、生态农业村、生态农业县等,最能反映中国生态农业的特色。因为它们充分反映了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态状况及不同层次上生态农业形成与发展的条件与特色。生态农业户是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与建设的微观基础。生态农业村是发展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的有效途径。生态农业县是标志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新阶段。
四、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优化模式是“以生态为基础、科
技为主导”的新型现代农业
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传统农业是建立在生态合理性基础上的经济农业;石油农业作为现代工业化农业的典型形态,在其发展过程中违反了农业的生态本质,从而否定了农业发展的生态基础。这就导致以生态良性循环为基础的生态农业的形成与发展。因此,生态是农业发展的基础这个规律决定了现代农业必须是以生态为基础的农业,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的支柱,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一规律决定了现代农业又必须是以科技为主导的农业。
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发展路子。我们不能照搬照抄一些发达国家那种大规模集中,全盘机械化,片面专业化的高能耗,高公害模式。在改造传统农业技术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保持和发扬我国的生态农作制、再生能源、有机肥料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以家庭经营为基础,逐步建立“一业为主,多业互促,多级利用,良性循环”的生态经营模式;使有机肥料与新型肥料加工,沼气能结合起来,形成新型的能源体系;逐步使新材料用之于农业机构设备,形成小巧灵活多功能的农业机械化模式;并逐步使之同生物工程、微电脑自控相结合。可以设想,我国农业的生态经营模式,如果进一步在技术上同遗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等生物技术相结合,在管理上同微电脑自控相结合,在体制上同贸工农一体化相结合,高新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不可估量。因此,“生态+农作物+生物工程+微电脑+贸工农一体化”就应成为我国未来的农业持续发展的目标模式。
综上所述,可以使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依赖生态环境的改善,而生态环境的改善又依赖农业生产方式的革新和进步。因此,从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可持续农业入手,为发展我国的生态农业而努力奋斗,我国农业一定会再造辉煌。
注释:
[1]《农业环境与发展》1996年第1期。
标签:农业论文; 生物技术论文; 传统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模式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三农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现代农业论文; 生态系统功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