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格列酮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论文_蔡明1,沈健2,李袁静2

(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400006)

摘要:目的 分析吡格列酮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分别建立假手术组20只,吡格列酮干预组20只以及模型组20只,心脏缺血前30min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吡格列酮以及生理盐水,分析三组大鼠心脏缺血30min心脏梗死面积、再灌注2h肌酸激酶(CK)以及乳酸脱氢酶(LDH)。结果 心肌缺血30min,比较aar/lv,吡格列酮干预组及模型组心肌梗死面积无差异(P ?0.05);比较aar/lv、nec/lv及nec/aar,吡格列酮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再灌注2h后,假手术组、模型组LDH及CK活性均不如吡格列酮干预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 吡格列酮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明确,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吡格列酮在临床的应用机制。

关键词:吡格列酮;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以冠脉疾病为代表的心血管疾病很容易引起引起心肌损伤,导致心肌供氧量不足,进而引发心肌梗死,病情继续恶化,甚至能够造成患者死亡。据医学调查,在心肌缺血后再灌注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加重心肌受损严重程度,而且多伴发心律失常、心功能下降,血浆心肌酶过于活跃等,从而引发不可逆的心肌损伤。过氧化物媒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受到刺激活化后,能够对炎症因子产生抑制作用,从而避免细胞进入凋亡进程,减轻心肌缺血损伤,但目前尚未明确具体机制。吡格列酮是PPARγ激动配体,能够反映心肌缺血病灶炎症因子浸润情况并对其进行抑制作用[1-2]。本次研究以2016年1月-2016年12月为研究阶段,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为研究对象,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后,平均分成三组,即假手术组、吡格列酮干预组及模型组,再灌注2h后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吡格列酮以及生理盐水,分析三组大鼠左心室功能、冠脉流量以及血浆心肌酶,获得一定研究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2016年1月-2016年12月为研究阶段,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为研究对象,体质量220-260g,按照随机原则将大鼠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吡格列酮干预组。

1.2实验仪器及试剂

本次研究中实验仪器及试剂主要包括:(1)高速低温离心机,由德国Heraeus公司提供;(2)电子显微镜,日本Olympus提供;(3)酶标仪,由美国BioTek公司提供;(4)ELISA试剂盒,吡格列酮均由美国Sigma公司提供。

1.3研究方法

1.3.1建立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

经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对大鼠进行麻醉,剂量45mg/kg;气管插管,连接动态心电图,八导生理仪,穿刺股静脉插管,开胸后,结扎冠脉前降支,30min后放开结扎区域,促使冠脉再通。心脏缺血前30min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吡格列酮以及生理盐水[3]。

1.3.2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观察指标包括心脏缺血30min心脏梗死面积,再灌注2h血浆心肌酶检测结果,即CK及LDH。其中心功能主要包括+dp/dtmax及Vmax,+dp/dtmax。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选择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经由( )及率(%)分表示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施行t检验及 检验,当P<0.05,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心肌缺血30min,比较aar/lv、nec/lv及nec/aar,吡格列酮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详见表1。再灌注2h后,假手术组、模型组LDH及CK活性均不如吡格列酮干预组,差异显著(P<0.05),提示吡格列酮能够有效减轻心肌受损程度,详见表2。

表1吡格列酮干预组及模型组在心肌缺血30min后梗死面积比较(%)

注:同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相比较,*表示P<0.05

3.讨论

据医学研究发现,心脏缺血可造成能量不足,进而引发细胞内线粒体功能紊乱,从而促进体内生成氧自由基,而心脏缺血再灌注则对线粒体膜通透性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进而影响细胞正常生物电传导,进一步加速氧自由基生成过程,降低体内NO的生成量及利用率,促使心肌细胞进入凋亡进程。在心功能方面主要体现在心输出量下降,心肌收缩及舒张能力下降,心室率也随之下降,心律失常。通常情况下,心脏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心脏受损多经由缺血预处理及药物预处理[4]。吡格列酮是一种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可靶向激活体内PPARγ,从而产生抵抗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能够避免心肌细胞因此凋亡。吡格列酮口服后经消化道正常消化吸收,进入心脏后,对心肌细胞可产生作用。本次研究中,吡格列酮预处理的吡格列酮组大鼠在缺血30min梗死面积最少,左心室面积相对模型组降低,提示吡格列酮能够有效保护心肌细胞,减轻心肌受损严重程度[5]。

CK及LDH体内特异性分布,多分布在心脏组织内,通常利用CK及LDH的活性判断心脏功能。本次研究中吡格列酮干预组CK及LDH活性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提示吡格列酮在心脏缺血再灌注时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总之,吡格列酮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明确,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吡格列酮在临床的应用机制,建议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评估在心肌梗死中应用吡格列酮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车飞,胡斌,王坤,等.格列齐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11):916-920.

[2]张晓燕.PPAR-γ配体匹格列酮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3.

[3]郑凌云,岑柏宏,梁燕玲,等.乌榄叶水提取物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6):885-889.

[4]谢晓燕,于斌,孙冰,等.罗格列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葡萄糖再灌注性损伤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6):1316-1320.

[5]余智,刘开祥,廖小明,等.吡格列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3,26(2):118-121.

论文作者:蔡明1,沈健2,李袁静2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0

标签:;  ;  ;  ;  ;  ;  ;  ;  

吡格列酮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论文_蔡明1,沈健2,李袁静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