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核心素养下关于小学大课间活动方式的一点思考论文_杨渊源

在体育核心素养下关于小学大课间活动方式的一点思考论文_杨渊源

(重庆市渝北区南方玫瑰城实验小学校,重庆 渝北 401120)

摘要:学校大课间活动作为阳光体育运动的一部分,必须从活动时间、项目、场地、管理上有充分的认识与探索,才能真正增强引力,以生为本、提升素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大课间;活动方式

国家推行阳光体育运动以来,各校都会安排30分钟左右的时间开展大课间文娱活动,在加强活动组织、丰富活动形式上都开展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对于这种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我校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展。

一、深化认识,完善组织架构。

有些学校的管理者以应试教育为指挥棒,大课间活动往往置于可有可无的位置,或者活动开展受到严格限制,严重背离活动开展的初衷。如把大课间用于限时训练,为分数做牺牲;认为大课间活动等同于学生随便玩玩,缺乏组织性、纪律性、拓展性,失去活动价值。因此,管理者必须从素质教育、学生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高度深化对大课间活动意义与价值的认识。同时,要完善组织架构,成立校长室牵头、各处室各教师协助开展的领导架构,从全局思考活动开展,群策群力,做到活动有计划、有组织、有管理、有交流、有思考、有价值,保证活动时间,合理安排项目,每天锻炼一小时,阳光生活一辈子,也以此培养学生积极锻炼的心理素质,通过“体”的发展促进“德智美劳”的发展。

二、科学安排活动时间

我区地域广泛,因此在活动时间的选择上应根据各校的作息时间和课程表作多种选择。在炎热的夏季,宜放在第一节课后;而在温度偏低的冬季,可以适当调整在第二节和第三节课之间。户外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可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开展系列活动。比如,在体育馆开展游戏活动,或者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自编一些益智游戏,以此增强大课间的吸引力。

三、合理设置活动项目。

(一)坚持开展常规活动项目。如广播体操、课间跑步等,既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增强集体荣誉感和组织性。不定期地开展评比活动,既能提高活动质量,又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组织纪律性。

(二)开发校本活动项目。把我国传统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项目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并实施。比如,笔者学校是一所市级戏曲特色示范学校,该校的大课间活动除了常规的跑步、韵律操外,还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创编了一套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戏曲操,这样学生的课间活动丰富多彩,练起来更有趣味性。

(三)拓展传统特色活动项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国很多的传统体育、游戏项目,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特别适合作为大课间活动项目开展。我校基于场地有限、学生人数较多,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大课间活动所带来的快乐,我校在常规活动项目结束后,分年级分区域开展不同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如低段的老鹰抓小鸡、滚铁环,低段的老鹰抓小鸡,中段的摇呼啦圈、三人四足跑,高段的花样跳绳、8字长绳等项目,不仅大大地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多元化,也有利于传承传统民族文化。

(四)益智类拓展项目视情开展。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易受天气影响,特别是西南地区。我校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下雨天,开展学生感兴趣的益智项目。比如,低段开展《拍拍操》《手指操》等锻炼学生专注力室内活动,中高段开展棋类活动,比如五子棋、中国象棋等。这样,既提高棋艺开发智力,发扬传统文化,又培养学生认真钻研的素养。

(五)以兴趣小组带动专业活动项目。有的活动项目,既能作为锻炼身心健康之用,也可组建兴趣小组,通过基础性练习向专业性人才培养提升,打通从业余走向专业的通道。如成立稍带专业色彩的校篮球队、足球队、田径队、武术队、健美操队等,挖掘学生运动潜能,提升活动层次。

四、集体活动与自由选择相结合。

实际形式上,做操等集体活动是一直习惯的做法。鉴于大课间时间较长,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项目活动,以生为本、突出主体性和选择性。如提供诸多项目、活动菜单,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指定场地和专项教师,增强活动兴趣。如分成篮球组、足球组、武术组跳绳组等等。跨班级、跨年级时,坚持全校一盘棋,管理者必须做好事前引导、事中管理和事后评价,各项目有序进行、和谐共生。

五、室外活动与室内活动相结合。

大课间活动一般都在室外运动场进行,场地开阔便于组织,校内活动设施、体育器材都能充分利用。室外活动受限于天气因素不便开展时,很多学校大课间实质上暂停,学生无所事事。为此,不妨开发用好室内体育场,开展适宜的活动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等,同时积极开发室内项目,用好教室开展如益智类的不受天气影响的项目,或观看活动指导视频,有效避免大课间“靠天收”。

六、管理、评价必须跟进、到位。

活动开展以班级为单位时,一般由班主任负责班级管理、其他教师协助,体育组教师具体组织,反馈到常规考核。如果由学生自行选择项目,班级学生往往分散到各项目之中,这在无形之中加大了班主任的管理难度。各项目要实行专人负责制,体育教师或专项教师组织,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结果及时反馈。而评价者可以是教师、少先队小干部,不定期研讨经验和不足,及时修订和调整活动的时间、项目、人员、管理、评价等,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论文作者:杨渊源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  ;  ;  ;  ;  ;  ;  ;  

在体育核心素养下关于小学大课间活动方式的一点思考论文_杨渊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