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培养分析论文_罗冬

浅议中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培养分析论文_罗冬

罗冬

(440111198610260129)

摘要: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培育分析,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开发与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意义,对当下中职人力资源管理开发与管理实践教学中发展存在的障碍进行说明,对实施实践教学的方式进行整改,希望对我国中职人资开发与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培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人力资源;实践教学;中职

人资开发管理的相关科目进行实践教学对其进行深远的作用,同时开展教学实践对于科目的开发具有必要性,在实际开展人资开发与管理课程中需要对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式进行充分的分析,并希望能对中职的人资开发与管理的相关课程加入实践教学,并促使其课程 结构体系的不断完善。

一、人资开发与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的意义

人资实践教学的现实意义实践教学是现代科学教育体系重要的一环,设置的原因是根据教学目标,提高实践能力,并促进学生参与度,在实践中增加学生的体验,不断的进行实践教学,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且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化的了解,建立自身的实践能力体系的构建,逐步成为符合国家社会发展的实践人才。中职学校的人资管理专业普遍偏重于理论的课程教学,基本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很难调动,而人资开发和管理主要是解决企业的实际人资的问题,这需要丰富的实际才能在现实情况下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培养出高素质具有创新和实践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并培养其在人资管理中进行培训开发、招聘、薪酬、绩效等部分的创新实践恭喜。同时中职生对于学生的培养重视实践,虽然人资管理和开发课程在现有的体系内多采用理论,但是根据中职生的特点,实行实践教学的培养对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同时需要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的发展,促进其对知识的广泛的求知欲以及好奇心。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于专业学科的知识有一个深层次的了解,增强中职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还可以增强学生对相关专业的认识度,培养学生对工作中各部门的合作有初步的了解,开拓学生的眼界,培养实践操作的技能。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在市场经济的体制内进行不断的课程完善,同时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

二、当下人资开发与管理实践教学中发展存在的障碍

首先中职学校在组织教学中学生未对本专业教学重视。中职学生基本存在文化基础差、学习积极性弱,自我管理弱等方面的缺点。且中职生对其人资开发和管理专业的普遍认识不足,对其缺乏系统的认知。实践教学在中职的课程体系中未得到充分的重视,造成其课堂教学中的障碍。在现实状况下需要对学生的现状进行着重的分析,并寻找实践教学的具体方式。人资管理专业的学生的实习岗位有效,针对其进组织教学中进行实践,获取其

其次中职任课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度不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实践教学中教师在专业知识讲授时占据重要的位置,而部分教师对其实践部分重视程度低,同时在实践中未在企业进行任职,因此多数的人资知识和实践水平还停留在理论上,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未能充分对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造成其人资开发与管理教学中课程结构不完善。

再次实践教学方式中方式未具有多样化。实践教学在中职课堂也在不断发展以及变革,但是现有的实践方式却多流于表面,未能对人资知识进行充分的整合和有效的实践,因此需要在对其进行不断改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运用更多样化的实践方式,促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体悟人资开发和管理的流程,并提升学生对其的重视程度。人资开发与管理课程在教学中常出现其教学效果的差异,造成师生之间缺少明确的互动,在教学中需要增加课程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参与度与学生热情。

最后设置的教材与校外实训与现阶段中职学生的状况不符。中职学生的人资开发管理的课程中多数引进先进的教学课程教材,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缺少普遍适应性,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的规划,并不断对教材进行规范和整改,设置出合适的教学材料,同时注重实践课程与教材内容的相符性,促进其教材与实践理论操作的结合,促使其对课程积极性的增加。校外实训虽然对于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具有深层次的含义,但是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不仅需要结合当地的企业,同时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拓展,这对于实习以及中职生未来就业的建立有着极大的好处。

三、实施实践教学的方式

(一)对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对实践教学的方式进行研究,将人资课程实践与中职学生和社会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创造出符合中职学生的状况的实践课程体系,在教学中注重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实践教学方式,并不断进行模拟教学,注重课程的体验式,促使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知识进行加深,让学生充分进行课程体验。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多种课程模式,比如情景模拟、案例教学、讨论式,不同课程结构需要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并对其进行不断的更新和调整,增强课程进度中的趣味性,将教学方式换成与现代社会发展和热点新闻进行链接的方式,促进中职教学课程的改革,培养出更多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职业HR。

(二)对实践教学的平台进行不断创新和完善。将学生的课程学习与社会实习相互结合,选择的实习单位时要注意实习单位的资质与专业知识的掌握,这需要对学生寒暑假时间和具体实行课程结构与实习单位进行有效对接。同时积极推行校企合作的模式,将中职的课程与社会需要进行充分的融合,促进教学实践课程的改革。将实践课程的实用性进行增强,对待管理中的状况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将企业需要的具体课程知识内容与实用性教学联系,使其更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和现实状况。针对课程中的实践操作,借助合作方的需要以及中职的发展要求,对其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在现有状况下进行统筹协助,创造出既符合企业用人需求,又对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促进意义,又可以有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提升的三方面的共同利益,促使人资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向着更好更快的发展方向进行不断的完善。

(三)开始主题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讲座,并对中职教师的职业素养进行完善。针对课程教学体系进行人资管理的主题演讲,并针对实践状况和工作状况对学生进行说明,同时针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同时这样的专题讲座有助于学生对人资管理课程的了解,以及对成功的渴望,有助于学生对未来进行有效的规划和掌握行业的动态。对中职教师不具有企业任职经验,这需要对中职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可以在合作企业中选取适合的企业进行教师的人资岗位训练,这有助于提升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避免纸上谈兵,同时有助于教师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不断完善,在教师培训中着重关注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中涉及的具体专业知识,将专业知识的实践操作在培训中进行不断的实践,确保教师实习质量和完成相应的指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中职人资管理上的需要也日益提升,并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同时在学生的角度看待中职人资管理的实践教学,对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进行提升,确保中职学生的充分技能锻炼,同时为社会输出符合企业人资要求的专业从业人员。

参考文献

[1]张铭翀.基于岗位胜任力的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时代教育,2016(19):248-249.

[2]童石荣.基于就业能力培育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4):112-113.

[3]黄曼,陈姗姗.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研究[J].文教资料,2016(02):152-154.

[4]王文洁. 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五年制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现状及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

论文作者:罗冬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5

标签:;  ;  ;  ;  ;  ;  ;  ;  

浅议中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学科的实践教学培养分析论文_罗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