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与逻辑、气与原子-李约瑟之谜与中西文化之别论文

悟道与逻辑、气与原子-李约瑟之谜与中西文化之别论文

悟道与逻辑、气与原子
——李约瑟之谜与中西文化之别

郭 娜1,王庆奖2,原一川1

(1.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2.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摘 要: 哲学是科学之父,科学都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现代科学体系源于西方古典哲学,因此了解中西古典哲学思想有助于回答李约瑟之谜。古希腊文化是西方科学传统的较早源头。以定义、公理、假设为基础的逻辑思想和探究物质本质与结构的原子论,都促进了西方科学的发展。然而“气”所反映的非粒子性和整体性以及中国悟道思想所基于的实践性,则阻碍了科学进入实验阶段。

关键词: 中西古典哲学思想;科学;文化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围绕李约瑟之谜“为什么近代科学出现于西方而非中国”展开了热烈讨论。这些研究大都关注中西社会、经济、制度等方面的不同,忽视了思想文化对科学发展的影响。哲学作为孕育科学胚胎的母体,对科学的研究起指导作用。恩格斯认为不管自然科学家有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得受哲学的支配。因此从哲学中找寻其影响科学的因素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一、问题缘起

中外学者都在试图回答李约瑟提出的问题。有的从社会文化制度的不同,比如李建珊的《“李约瑟问题”的多视角解读》;[1]有的则从思维模式的不同过渡到了地理地缘的角度,陈晓平在《冯友兰与李约瑟问题》一文中指出,冯友兰对于“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回答,由思维模式的差异最终归结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是合理的,是外史论和内史论的结合;[2]有的从历史的角度出发,陆锵鸣论述了教育、机器、政府、工商业、基督教、数学等因素对于西方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认为科技的发展是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3]熊秉元等人采用文献统计的方法,画出了历代科技知识比例的变化趋势,认为这些数据呼应了单一权威制度的假说,中国科技发展的落后是制度使然。[4]李约瑟本人也试图寻找针对自己问题的答案,在他看来,应从经济基础与政治制度方面着手:“农业社会与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及作用、中央集权政治、非世袭的文官制度、缓慢的生活节奏、重要资源的国有化、商人的地位、知识分子的角色等”都是可能的答案。[5]针对李约瑟的问题,中国学者在2017年第4 期《古代文明》的“本刊寄语”中总结出,这些成果指向以下几个原因,即“亚细亚官僚制度、现代科学与古代中世纪科学的本质区别、中西自然法观念差异及有机论与机械论世界观差异。”[6]

该模块同时向注册用户和游客开放,进入该APP首页面即可选择不同类型的图书,查询数据库,获取图书信息,以及封面头像,用户可以清晰地看到,图书信息,点击免费阅读按钮,即可进入阅读界面,进行图书阅读。

解李约瑟之谜,需要探究西方科学本身。爱因斯坦曾说过西方科学是两种东西的混合,即希腊的逻辑体系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实验。[7](P187)本文从哲学的视角出发,就这两方面对中西文化的差异进行了讨论。首先与希腊逻辑体系相对照的中国思维模式,是道家的悟道。通过对二者的比较,有助于回答李约瑟问题。其次,对于爱因斯坦所提出的实验,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实验出现在西方而非中国?其实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就是一个不断拷问大自然的过程。不论是化学上对事物的分解与复合、还是物理上用显微镜(或望远镜等)对事物更细致地观察与探索,都体现了西方看待事物的方式。我们所熟知的化学元素的原子论和物理学中力学的永久粒子,追根溯源到哲学,影响它们的则是古希腊的原子论哲学。这样推论起来,本文比较古希腊原子论和中国古代“气”的思想是有依据的。

二、悟道与逻辑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祖辈们在生产活动和学习中都讲究一个“悟”字,即不论干什么事情都需要用心体会和直观体验,在此基础上洞察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发展的规律。古代所产生的这种认知机制与西方的逻辑思维有着很大的差别。

然而真正能达到庖丁这样高超技艺的人毕竟是少数,因为悟道的过程十分艰难,需要不断地琢磨与坚持。人们经过无数次的体验去感悟,没有明确的指引,这便限制了很多人去发展提升。它不像西方物理、数学上所规定的定理、公式那样明确,人们可以根据它们去推断、分析、证明。也因此这种基于实践的体悟阻碍了以后科技的发展。

我们讲究体悟,首先要会“意”,然而“意”又是一种用言语难以表达的思想。《易传》中曾说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8](P599)那么怎样才能会“意”呢?《易传》中接着说道,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8](P599)“象”指表象、现象,即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式。学习者首先通过观察“象”来明白“意”,接着就需要亲身体验了。然而体悟的过程并不简单,体悟者需不断地尝试与纠错,其间要经历困惑与苦恼,有时也没有什么可见的阶段性成果。这看似无规律可循,但其实每一次的尝试与纠错都加深了体悟者的认知。这样不断地进行下去,最终会豁然开朗,从中领会到一般规律与哲理,即所谓的“道”。中国古代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活动,都需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也因此在古代,这些基于直接经验的应用技术会领先西方,同时也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了许多工匠,他们以其精湛的技艺为生活的图景定下了底色。这些手艺人凭借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钻研在行业内成为佼佼者,如《庄子》的《内篇·养生主》中记载的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 踦 ,砉然向然,奏 刀騞 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9](P64)可见厨师分解牛的技术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从一开始的亲眼所见和心领神会、到最后对牛体结构的了然于胸,这其中体现了技艺的不断进步。厨师依照牛的天然结构去解剖,不触碰到经络集聚的部位和骨肉紧密连接的地方,用薄薄的刀刃穿梭于有空隙的骨节和组织部位之间,对于刀刃的运转和回旋游刃有余;每当遇上骨节聚结交错之处,丝毫不敢大意,动作轻微谨慎,最终牛体全部被分解开来。而进刀时的声音无不像美妙的音乐旋律,符合桑林舞曲的节奏,又合于经首乐曲的乐律。这便是一个悟道的过程,正如庖丁所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近乎技矣。”[9](P65)

“气”作为宇宙万物基本成分的宇宙本体,以连续无间、精微无形的状态存在。《管子·内业》中说“灵气在心,一来一逝,其细无内,其大无外”。[15](P254)意思是说“气”可大可小,它的小可以说其小无内,它的大可以说其大无外,大到无边无际,可见“气”是无形的,我们是观察不到的。聚而生成有形之物则显,散而归于太虚则隐,通过聚和散的两种形式实现了“气”与万物之间的转化。可是具体是怎样转化的,条件是什么,过程是怎样的,对于这些古人并没有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气”在中国古人的眼里是一个整体的、连续的、模糊的概念。这也就决定了人们习惯用综合的、连续的观点去看待事物的方式。然而西方却是以一种分析、不断分解事物的方式看世界,其中最显著的便是化学上的原子、生物当中的细胞以及物理中的粒子。化学中对物质的探索则是通过实验进行分解与复合,形成了“原子-分子-物质”的构成模式;不止如此,对于原子的结构也进行了研究,比如原子的能层、能级、能量等。化学中原子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古希腊的原子论——道尔顿原子模型——门捷列夫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汤姆生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电子云模型”的过程。 焜邬 认为,经过化学元素原子论和力学粒子的层层解读,古希腊原子论哲学演变成近代实体论观念、进化为相应的科学图景。[17]由此可见,古希腊的原子理论对科学的发展,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都有很大的影响,不断促进各学科去探究物质的本质与结构。正是在这种精神的引导之下,近代科学开始了宇宙的探索,现代科学开始寻求对微观世界和超微观世界的解释。

“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中国古人逐渐从长期的生活实践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并且用它建立了一幅整体的、连续的自然图像。“气”所具有的性质和作用,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而这与西方古希腊的原子论自然图像有着根本的差异。

相比较古希腊的定义、公理等,我国传统技术活动则是以实践中形成的直观体验为基础。长期积累的技术知识以隐形的形式积淀于工匠个体之中。师徒之间通过言传身教将本领得以传授。基于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的形式,有时候身教胜于言教。在这个体验的过程中工匠师父们不断地雕琢产品、改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不断升华的过程。在师父们传授手艺的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坚持不懈、专注耐心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培养依靠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行为感染,这恰恰是现代大工业中机器生产和流水线作业所无法承载的。但是近代的科学技术发展不再局限于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层次上,科学技术活动也不再是由单一个体用简单工具去亲身实践、慢慢感悟就可以。因而中国的科学持续停留在经验阶段,而未上升到理论。相反,作为西方哲学源头的古希腊思想,则体现了科学产生和发展中的逻辑思维、证明定义等要素。其中影响现代科学发展的最重要成果——电脑,它的编程就是依赖逻辑思维而完成的。这种程序化的思想与道家的体悟是完全不同的。

三、“气”与原子

对宗教界的教徒群众进行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收到了十分良好的效果,通过广泛的、与中心工作相结合的爱国主义教育,“发动了群众,打击了敌人,团结与争取了绝大多数教徒群众,巩固与扩大了爱国势力,打击与孤立了敌对势力”。如在对天主教界教徒群众进行的“反帝爱国”教育过程中,贯彻了“团结、教育、争取”虔诚教徒的方针,最大范围地发动了教徒群众。广大天主教教徒群众普遍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提高了思想觉悟,解除了思想顾虑,进一步了解、信任了国家的宗教政策,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新的积极分子。这在事实上巩固、扩大了天主教内的反帝爱国势力,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扩大了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

(4)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3]。目前大学生最为关键的是要具备自我的学习能力,在学校学习的内容与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别,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很快地适应实际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另外,实际工作都是以团队协作进行的,这就要求学生应该具备团队协作的能力,要能够与队员高效地沟通和协调,共同解决现实问题。

我们都知道在数学、物理等学科中有许多定义,而这也是各门学科进行一系列证明的直接前提。西方的这种逻辑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第一个研究概念定义的思想家,他研究了怎样做出定义、什么是定义等问题。他的定义方式是从具体的事物出发上升为普遍的概念,在这其中便应用到了归纳的方法。概念定义和归纳方法,二者都对科学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前提。苏格拉底主要探究的是实质定义,即旨在研究事物的本质,这是科学中研究定义最普遍的一种方式,是我们寻求知识的一种手段。苏格拉底虽没有建立明确理论,但其逻辑思想为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说的建立起到了关键作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注意到有说服力的论点均具有特定的形状或结构。当他开始研究这些结构时,逻辑学就诞生了,他把这些结构称为三段论。[10](P29)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可以分为“辩证的三段论,修辞的三段论和证明的三段论。”[11](P279)科学知识的“证明三段论”以最初的真实原理为前提进行研究建构,因此可称为科学的三段论。科学知识都是证明的知识。然而在证明之前必须有前提,它们必须是真实的,是证明的本原。在前提之前是不能有其他前提的,当然前提是不需要证明的。亚里士多德将证明的本原区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是公理,包括各个学科共有的和每门学科特有的公理,比如“排中律”和“不矛盾律”这些共同的规则;而数学中“平行线永不相交”、“勾股定理”以及“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等,就是学科所特有的公理。第二便是各个学科中不需要证明的定义,如平行四边形、圆、三角形等的定义,和以定义为基础,衍生出一系列的定理和科学知识。最后便是假设,在一定的时候,假设被有根据的应用,做出证明和推论,因此它们并不虚假,具有科学价值。定义、证明和过程中所运用的逻辑方法,作为修筑科学殿堂的基石,深远地影响了科学知识的获取、建构以及科学的发展。正如王克喜在《论逻辑与文化》一文中说道:“逻辑是一种文化现象”,各民族的逻辑类型对其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2]

提到“气”,中国的许多词语中都含有它,比如:气体、天气、节气、怒气、生气、盛气、义气、气味、出气、吸气、风气等,还有我们经常会听到“争一口气”,“人活着就为了一口气”等话语。可见“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内涵。杨清澄就《说文解字》中的“气”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包括单独作名词时的四种情况以及复合词中的五种情况。[13]“气”在甲骨文中就有出现,直到《国语》、《左传》中出现了大量的名词“气”字。《说文》中说道:“气,云气也,象形。”[14](P7)古人用“气”概括了烟、云、雾这些物质形象的状态特征,即朦胧渺茫、飘忽不定,认为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是“气”。《管子》中有“气,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15](P245)然而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他认为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是不同原子与我们的感觉器官碰撞的结果。[16](P83)他所说的原子是不可再分割、最小的微粒,内部没有空隙,是个充满的、坚实的东西;我们感觉不到它、看不见它,也摸不着它,它的数目又是无限多。与之相反,虚空并不是指空气而是内部空无一物,为原子的运动提供了场所。因此它是一个空间,为原子的运动提供了可能性,原子在其内部的结合与分离产生了自然界的万物。

相反,中国古代在“气”所反映的非粒子性、连续性和整体性特征的影响下,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认识系统。我们并没有去分析其本质与结构,却对这一模糊的概念进行了广泛的运用。从天气、节气到生气、怒气,再到气氛、风气等这些词语,我们发现不是光听别人说、或是仅仅观察,就能体会它们真正的意思,更多的时候,需要我们去体验和感悟。生活中天气的晴、暖、冷和热,需要我们去感受;一个人有没有生气,需要我们去感受;气氛的活跃与阴沉,也需要我们去感受。古人认为“气”是构成自然万物的基本质料,自然界中引起物体运动变化的是物体之间的相互感应,而且认为感应的传递是以“气”为中介的。这种看法也影响了古代的科学认识活动。东汉王充认为,玳瑁吸引芥籽、磁石吸引钢针,是因为彼此具有相同气性、能够相互感应;如果其他的物体与玳瑁和磁石的气性不同,则不会发生这种作用。袁运开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从东汉王充、东晋郭璞、北宋陈显微和俞琰,再到明末刘献廷,都是用“气”对磁性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18]德谟克里特认为,磁石之所以能够吸铁,是因为它们具有相似的原子。磁石的原子活动能力强,虚空多;而铁原子空隙小,一紧一松相互移动产生了磁石吸铁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出,古希腊和中国古代分别用原子和“气”对物理现象进行了解释,可见这二者对各自科学的发展都产生了影响。

例6:《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纲要》是2016-2017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其制定过程如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国家发改委启动“共绘新蓝图→我为规划建言献策”活动→政府依据《建议》和民意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交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审议讨论,最终由全国人大表决通过。

古希腊原子论形成了原子和虚空的自然观,中国古人以“气”为基础,建立了整体的、连续的宇宙图像。“气”的这种模糊性、整体性,成为了阻碍科学进入实验阶段的一个屏障,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朝着连续的、综合的方向发展。相反,由古希腊原子论引发的对物质本质的探索,则形成了西方分析的思维模式,最终促进近代科学进入实验阶段,去不断的分解物质、探索微观世界。

结语

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社会文明的象征和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作为孕育科学胚胎的母体,对于科技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从古希腊的哲人到古华夏的圣贤,无不提出了颇富哲学魅力的学说,凝结了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古代文明和科学幼芽的精髓,因此从哲学中探寻影响科学的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古希腊的逻辑思想和中国古代的悟道思想,不仅是在古代,直到今天对于各自地区的发展,都影响深远。“气”与原子这两种不同的自然观,也决定了中西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认识方法等方面存在着差异。科技,是贯穿人类文明史,特别是近现代文明史的强大动力。研究哲学对它的引导作用,不仅是对以前中西科技发展的不同做出了解释,而且对于今天和以后科技发展的导向都具有一定意义。尽管近代科学知识体系诞生在西方,可是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全球问题,比如自然环境的恶化。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如回过头来看道家所追求的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我们无法分辨不同哲学思想的好与坏,只不过它们适应于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人类不断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建珊.“李约瑟问题”的多视角解读[J].科学·经济·社会,2018(03): 1-8.

[2]陈晓平.冯友兰与李约瑟问题[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4(05): 6-12.

[3]陆锵鸣.西方科技发展探因[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02): 46-52.

[4]熊秉元,叶 斌,蔡壁涵.李约瑟之谜——拿证据来?[J].浙江大学学报,2018(01): 173-182.

[5]刘 钝.大问题、大滴定、大历史[J].科学文化评论,2015(05): 5-20.

[6]本刊编辑.本刊寄语[J].古代文明,2017(04).

[7]爱因斯坦著.许良英,王瑞智译.走近爱因斯坦[M].辽宁: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

[8]杨天才,张善文译注.周易[M].北京: 中华书局,2011.

[9](晋)郭 象注.(唐)成玄英疏.庄子注疏[M].北京: 中华书局,2011.

[10]Malpass,A &Marfors,M,A.The History of Philosophical and Formal Logic[M].Bloomsbury Publishing,2017.

[11]汪子嵩等著.希腊哲学史(修订本,第三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4.

[12]王克喜.论逻辑与文化[J].哲学研究,2006(12):35-40.

[13]杨清澄.《说文》中的“气”字及气论[J].怀化师专学报,1992(01): 59-65.

[14]徐 复,宋文民.说文五百四十部首正解[M].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

[15]耿振东译注.管子译注[M].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2014.

[16]Preus,A.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Ancient Greek Philosophy[M].Lanham,Maryland,UK: The Scarecrow Press,2007.

[17]邬 焜.从古希腊原子论哲学对科学的影响看哲学与科学的内在统一性[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11 ): 86-90.

[18]袁运开.元气论、原子论与中国古代物理学[J].物理教学,2008(09): 13.

Tao and Logic,Chi and Atom--the Needham Puzzle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GUO Na1,WANG Qing-jiang2,YUAN Yi-chuan1*
(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 Yunnan,650500;2.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ultures,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ing Yunnan,650500)

Abstract: Philosophy is the father of science,and science is based on certain philosophical ideas.Modern scientific system originates from western classical philosophy,so understanding Chinese and Western classical philosophy is helpful to answer the Needham Puzzle.Ancient Greek culture is the early source of western scientific tradition.Both logical thought based on definition,axiom and hypothesis and atomic theory to explore the essence and structure of matter have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science.However,the non-particle nature and wholeness reflected by Chi,as well as the practicality,on which the ancient Chinese thought of Tao was based,all prevented science from entering the experimental stage.

Key words: Chinese and western classical philosophical thought;science;culture

中图分类号: G3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882(2019)04-0030-05

收稿日期: 2019-05-15

作者简介: 郭 娜(1992-),女,山西太原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跨文化交际。

通信作者: 原一川,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应用语言学以及汉语国际教育。

〔责任编辑 马志强〕

标签:;  ;  ;  ;  ;  

悟道与逻辑、气与原子-李约瑟之谜与中西文化之别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