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_性心理发展论文

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_性心理发展论文

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性心理论文,青少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是指个体在青少年时期顺应自己性的生物学特点和性别的社会性特点的种种心理过程。考察个体的性的和性别的行为可判断性心理是否成熟,对性心理的研究,包括两性在发展中的行为特点、个体在性问题上对自己和对别人的态度、个体对性别的社会作用的看法等等。

一、性心理研究中的几个概念

研究性心理的发展首先要明确几个概念,如:性、性别、性角色、性别同一性等。

(一)性

男女在生物学上的差别,简称之为“性”(sex)。这种差别是多层次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遗传学上的,即“性染色体”和“性染色质”不同;其次是性腺上的差别,男性为睾丸,女生为卵巢,它们决定着男女其他生殖器上的和第二性征的差别;再次是性激素的差别;最后是外生殖器和第二性征的差别。

(二)性别

男女两性在心理上的差别,简称之为“性别”(gender)。研究者历来认为,在心理学上男女存在很多差别,存在差别的心理特点多达50种以上。美国学者马可比(E·E·Maccoby)和杰克林(C·N·Jaklin)根据大量的客观研究指出,可以清晰地显示出男女确实存在的心理差异只有四项:(1)女孩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好;(2)男孩的视觉、平衡觉能力较强;(3)男孩的数学能力较高;(4)男孩更为好斗。还有六个方面是可能存在差异的;(1)女孩的触觉更敏感;(2)男孩更主动,特别在交友结伴方面;(3)女孩更容易表露和述说害怕、焦虑等行为和体验;(4)男孩更富于竞争性;(5)男性更喜欢支配;(6)女性更倾向于顺从。①

目前的一些研究资料认为,男女两性的心理差异主要表现在情感上。男性粗犷激烈,女性多情善感。总的说来,在研究性别差异的同时,人们更注重男女在心理上的共同性。

(三)性角色

男女两性在社会学上的差别,简称之为“性角色”(Sex role)。性角色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用于表现男女差异的社会行为模式。在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男女之间的差异是存在的。在家庭生活中,母亲对子女的生育教养有伟大的作用。在社会分工中,有些活动通常由男性承担,有些活动通常由女性承担。在社会角色的形象表达上,男性的美和女性的美也有明显的区别,否则,其形象和行为就不会被社会接受。

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男女在社会角色上的性成见(sex stereotype)。也就是说,男性应有自己的行为模式,女性也是这样,这似乎已被人们广泛接受。②社会发展的趋势要求男女两性在社会生活中各自展现出不同的形象,使性角色更合理地发展和完善。

(四)性别同一性

一个人在生物学上的“性”,与其在心理上的“性别”、社会学上的“性角色”,并不总是一致的。一个人把自己看成是男人还是女人,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具有男性特质或女性特质?这种对自己男性特质或女性特质作出的评价或持有的看法叫做“性别同一性”(gender identity),或译“性别自认”。性别同一性规定着异性间的关系和对于性的态度。多数人的性别同一性和其生物学上的性是一致的,有些人却并不一致。

确立性别同一性的规定条件主要有三:第一,是认同,特别是对于同性家长的认同;第二,是本人实现性角色行为的程度如何;第三,来自他人的评价。③

二、有关性心理发展的几种理论

在阐述性心理发展的过程时,各种理论着重点不同。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一)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强调幼儿期性别角色行为的获得,这一理论对个性及其发展的阐述有很大影响,特别强调“性”对个体发展的作用,也很重视自居作用。认为在婴儿期男女孩都对母亲产生强烈的依恋,又叫孤儿状态的自居作用。随后儿童产生了对双亲(男孩对母亲,女孩对父亲)的离奇的性念。男孩越是陷入对母亲的性爱和思恋之中,越害怕来自父亲的报复。要避免受父亲惩罚,便“通过与父亲认同而获得性角色”④。因此,男孩一般具有对父亲的防御性自居作用。女孩并不象男孩那样对异性产生思恋。于是,害怕失去母亲的爱情,便以母亲自居。

(二)社会学习理论

这一理论主张用模仿和强化的原则来阐述性心理的发展。认为儿童生活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不同的社会文化各有自己的性别模式。儿童很早就了解自己的和别人的性别及其含义。按一定的社会文化的要求,交替运用正的和负的强化(各种奖励和惩罚),使个体模仿、学习跟自己的性别类型匹配的行为、态度,就可以使性心理和谐协调地发展。[5]

(三)认知发展理论

柯尔伯格认为:“性别角色发展中的重要原因并不是母亲和孩子的关系,而是由于儿童自身认知的发展”,“儿童基本的性别角色同一性是在发展初期产生的男女自身类型的结果。这种分类虽然为男孩或女孩打上了社会性的标记,但基本上是认知的现实判断的产物。”⑥认知发展论者不同意个体发展受性别支配的观点,强调人之所以具有男子(男性)和女子(女性)的特点是各种社会和不同文化所具有的那些共同因素作用的结果。儿童正是凭借发现、认识这些共同因素去组织自己的体验,使行为具有某种性别类型特点的。⑦

(四)社会学理论

珀森斯从社会学角度阐述性别角色的获得过程,提出社会化就是在社会中形成各种角色并使各种角色在社会中统一的过程。这里所说的社会化,是指通过社会的相互作用、根据经验形成角色整合的过程,作为获得性别角色的社会化也可以认为是进行相互作用的对方(社会性客体)的内化。所谓获得性别角色可以说是在构成个性角色时内化重要的角色。

珀森斯认为,性别角色社会化按以下过程进行。第一阶段,新生儿在确立对母亲的依赖和爱恋过程中,在母亲的照料中被动完成性别角色内化过程。第二阶段,儿童在把母亲角色内化的同时也把通过母亲看到的自身形象内化了。第三阶段,孩子一面识别、内化父亲和母亲的各种作用,一面内化性别角色。⑧

三、青少年性心理发展的几个阶段

一定的生理发育必然引起一定的心理变化。随着性机能的迅速发展和趋于成熟,青少年逐渐认识到两性差别和两性间的关系,并随之产生一些特殊的心理体验,这就是通常说的性意识。对性意识的考察可准确地反映性心理的发展。一般地,研究者将性心理划分出阶段进行考察,笔者认为,青少年性意识的发展大致经历着以下几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一)盲目无知阶段(0岁—10岁左右)

有关研究证明,哺乳期的婴儿对成人的特别特征已表现出明显的敏感。在哺乳、戏逗的过程中,成人被固定于他们心目中的某一性别体系,他们能准确辨别出成人的性别。但这种对两性的区别仅仅是外貌上的归类,并且是最简单的归类。然而,这种最简单的早期经验对幼儿未来性心理的发展却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在随后的生活中,儿童有充分的机会观察到同龄人乃至成人的生殖器官并分辨它们的差别,但这一切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一种形态差别而已。认识到这种性的差异,却并未懂得性及性别的真正含义。

儿童常对性的知识表现出一定的兴趣,这并非他们探索性问题的开始。性的知识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其它任何知识一样,都令他们感到新奇,性的知识还未从其知识体系中分化。小学生阅读书籍有了可能,他们会看到书籍中的插图和有关词汇,由于无师不通,对所见所闻难以理解,性的概念难以形成。

在小学三四年级,男女生仍然象小时候那样在一块儿玩耍打闹、互相取乐,甚至象同性之间的交往那样亲密,在成年人看来他们的行为有些过分,可他们自己并不觉得男女之间有什么隔膜,一切都很平常很自然。这一时期男女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异性意识和严格意义上的性欲意识。

性意识的发展以幼儿对性别类型的掌握为基础,而真正的性意识则从儿童认识到两性差别的本质开始。

(二)朦胧的异性吸引阶段(11、12岁—13、14岁)

青少年的生理发育在此阶段进入速生期,男子首次遗精发生,女子出现月经初潮。由此导致他们产生许多难以言表的心理体验,如女孩因乳房的增大及体态的剧变表现出羞怯和不安;男孩因喉结增大声音变粗显得不够自在。与此同时他们愈发关心异性与自己的相异之处,并且留神男女之间的特殊关系,朦胧地意识到男女在心理上的差异。虽然对性及性别有了一定认识,但对性的自我体验还很淡漠,很少有性体验的欲望,对交异性朋友的愿望也不强烈。不过异性间的相互吸引已初现端倪。异性之间产生难以表达的好感,如愿意和异性一起玩耍、愿和异性交谈、喜欢异性对自己的赞扬等。此时的好感具有明显的泛化特点,产生好感的对象不局限于某一个人,而是同龄异性的整体。调查表明,十三四岁的女生10.30%的人有自己喜欢的异性朋友,男生为15.72%;而希望得到异性爱的男生有7.81%,女生仅占3.82%。说明对异性爱的涵义了解不多,并且这种愿望极小。⑨

少年男女的异性吸引处在注重外部特征的“以貌取人”阶段,他们难以观察、理解异性的内在品质。用中学生自己的眼光观察“近来异性同学的突出变化”,十三四岁的男生有58.84%、女生有32.15%发现异性同学最突出的变化是是“喜欢打扮”,女生较男生更注重打扮。⑩注重自己的服饰打扮,是少年男女引起异性注意的最有效手段。观察中学生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往往能清楚地发现其心理活动的轨迹。

调查表明,约占总数28.30%的中学生在12岁—14岁之间曾有“对异性表现出明显厌恶”的阶段。(11)这一现象被称作“性的反感期”(赫洛克)或“异性疏远期”。笔者认为,这种状况既是青少年处于过渡状态的矛盾心理在异性意识上的反映,又是成人限制他们异性交往的必然结果。

对异性的好感和关心,异性间的相互吸引,在此阶段主要表现为满足心理发展的情感需要。

(三)追求性满足的阶段(14、15岁)

随着对性的认识趋于明确,对性别差异有所了解,青少年部分地理解了男女的不同行为表现,心中产生许多喜悦或苦恼的性体验。他们注意异性并希望引起异性的注意。不仅如此,还产生了对异性的爱慕之情。异性在他们心中的位置由共同活动的伙伴、朦胧吸引的对象变为爱慕的对象,异性爱的情感开始分化。这常令他们心中空虚或感到若有所失,陷于理想化的空想之中。当爱的情感更加强烈,性体验的欲望趋于高涨而自己还无法以成人的方式或者还不知以何方式宣泄自己的欲望、抒发内心的感情时,便表现出行动上对性刺激的盲目追求。银幕荧屏上的男女亲近不再仅仅引起好奇,而是成为模仿的样板;书刊杂志中有关性的描写更令他们兴奋和不安。背地里对异性评头品足,目光追寻异性,以异性为靶子取乐,以及哼几声情歌,在异性面前显示自己等等,都不同程度地使他们获得生理和涯理上的满足。

最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在此阶段青少年两性罪错率高于其它年龄阶段和青少年手淫现象普遍两个事实。据专家调查,我国青少年性罪错年龄分布为:男子最小值为12岁,高峰值为15、16岁;女子最小值为10岁,高峰值在14、15岁。(12)男女始犯两性罪错的峰值年龄分别比首次遗精与月经初潮的高峰年龄约推后1年。有关研究还表明,“在性成熟期大约93-96%的健康男性有手淫行为”(13),众多的青少年通过手淫以获得性的满足。

青少年之所以从这些不正当的途径寻求刺激,是因为缺少正当的男女交往以缓解心理之紧张和需求。中学生的异性交往难以得到成人道德规范的认可,致使异性交往成了多余的和不纯洁的。然而这又是生理心理急骤变化时期青少年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不能从正常途径得到满足就必然另辟蹊径。因此,指导青少年正确地同异性交往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四)恋爱阶段(16岁—18岁)

这大致相当于高中阶段。随着对男女关系理解程度的加深,青年男女对异性产生了渴望亲近、愿结相好的强烈愿望。他们的愿望已不象以前那么盲目,也不再被外部特征左右,而是带上了理智的色彩,对异性的钟情更注重其内在品质。勤学上进、受人尊重、品德优秀的学生往往受异性青睐。青年男女大多为自己确定了心中的爱慕对象,即使自己从未表露或对方全然不知,他们也仍然把自己看作对方的恋人,甚至会调节个人行为使双方关系趋于合理。他们还不断从有关的小说、影视中汲取营养,充实自己的情感体验而且开始试探性的恋爱。调查表明,16岁—18岁的女生有63.30%、男生有49.41%“喜欢看有关爱情的小说、电影、电视”,希望从中获得爱的情感体验。从16岁开始,选择这一项目的比例逐渐上升。男生由16岁时的37.52%到17岁的55.40%,增至18岁时的58.17%;女生则分别为59.20%、63.90%、70.55%。而且此阶段占总数32.92%的学生“有了喜爱的异性朋友”,而“希望得到异性爱”的男生占42%,女生略少也占36.11%,并且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从16岁—18岁,男生分别为25.80%、36.40%、67.23%;女生分别是29.60%、37.70%、47.16%。谈过或正在谈恋爱的占9.25%。(14)

爱情不仅是情感现象,而且是社会现象。由于中学生阅历浅薄,仍未摆脱幼稚,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恋爱常以失败告终。但在异性交往中产生了爱情,是无可非议的。学校家庭应为这种交往创造有利条件。如果青年男女常常抄录爱情警句、名人爱情故事等,从中探索爱的真谛、憧憬自己的爱情纯洁、高尚美好,这些能使他们变得更成熟更高尚的话,那么创造条件让男女青年有机会共同探讨爱情的有关问题则更令人欣慰。最重要的是要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爱的情感在正常的交往中得到升华。

*本文是作者主持的“省社科‘八五’规划项目:青春期教育的现状及发展预测研究”的一部分。

注释:

①②邓明昱等:《性心理探索》,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第1版,第52页。

③〔日〕大西诚一郎:《现代青年的性意识》,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128-130页。

④⑥⑧〔日〕福富护:《性发展心理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版,第61、65、67-68页。

⑤⑦岑国桢:《性心理发展和性教育的几个问题》,载《外国教育资料》1982年第1期,第44、43页。

⑨⑩(11)(14)笔者1986年对某市561名中学生(13岁—18岁)调查之结果。

(12)《德育论参考资料》,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84年编印,第276页。

(13)陈宁:《不育症·手淫》,载《父母必读》1984年第11期,第41页。

标签:;  ;  ;  

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_性心理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