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方式安排中需注意的事项论文_刘茹霞

电网方式安排中需注意的事项论文_刘茹霞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伊川县供电公司 河南洛阳 471300)

摘要:从时间跨度角度来讲,可将电网方式安排分为短期电网方式安排和长期电网方式优化两类。在短期电网方式安排中要关注重大检修方式、新设备投运、高峰负荷冲击对电网运行方式造成的影响。在长期电网方式优化中要关注将导致系统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重点工程,合理调整电源落点时间,优化电网结构,提高电网方式安排的有效性。

关键词:电网方式;注意事项;安排

前言

目前,地区电网的结构和运行方式越来越复杂,某个地方发生故障,可能会影响整个地区电网的正常运行,因此,要合理安排地区电网的运行方式。

1 电网方式安排的依据

1.1 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要求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要求提出了具体的规定,应满足以下要求:各种运行方式下潮流变化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并能适应系统发展的要求;任一元件无故障断开,应能保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且不致使其他元件超过规定的事故过负荷和电压偏差要求;分层和分区需要;合理控制系统短路电流。《导则》同时规定,电网在正常运行方式下,系统中任一元件发生单一故障时,不导致主系统非同步运行,不应发生频率崩溃和电压崩溃。

1.2 电网运行方式安排

电网运行方式安排是指电网调度运行中,在满足电网安全稳定和对社会可靠供电的要求下,合理安排机组发电出力和输变电设备检修。合理的电网运行方式安排通常通过对电网结构的调整、潮流的调整、机组出力的安排以及电压的控制等预防控制措施获得的离线潮流稳定限额来满足电网在任一元件故障下,仍能保持暂态稳定、频率稳定、电压稳定以及热稳定。电网运行人员安排电网运行方式时,根据《导则》,满足电网第一级安全稳定标准即可,而电网第一级安全稳定标准不包括母线故障。建议电网运行方式安排,可以依据电网第一级安全稳定标准,而将母线故障作为第二级标准要求,允许采用切机和切负荷等紧急稳定控制措施来提高电网潮流极限,提高电网设备利用率。

1.3 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标准

《导则》规定,对于电力系统承受大扰动能力的安全稳定标准分为3级:保持稳定运行和电网的正常供电;保持稳定运行,但允许损失部分负荷;当系统不能保持稳定运行时,必须防止系统崩溃并尽量减少负荷损失。电网的第一级标准是指正常运行方式下的电力系统受到扰动后,保护、开关及重合闸正确动作,不采取稳定控制措施,保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电网正常供电,其他元件不超过规定的事故过负荷能力,不发生联锁跳闸。这些扰动包括:任何线路单相瞬时接地故障重合成功;同级电压的双回线或环网,任一回线单相永久故障重合不成功及无故障三相断开不重合;同级电压的双回线或环网,任一回线三相永久故障断开不重合;任一发电机跳闸或失磁;受端系统任1台变压器故障退出运行;任一大负荷突然变化;任一交流联络线路故障或无故障断开不重合;直流输电线路单极故障。电网的第二级安全稳定标准是指正常运行方式下的电力系统受到较严重的故障扰动后,保护、开关及重合闸正确动作,应能保持系统稳定运行,必要时允许采用切机和切负荷等稳定控制措施。

2 电网方式安排中需注意的事项

2.1短期电网方式安排

①方式安排务必精细化,减少停电,尽可能达到最优[1]。随着社会的发展,用户维权意识不断提高,电网运行方式安排也需要符合精细化管理要求,尽量做细、做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确保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减少停电,从小处讲可以提高本企业效益,从大处讲可以减少社会停电,确保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正常。

②关注重大检修方式,分析电网的薄弱环节,提出反事故措施。重大检修方式往往会对电网的正常运行方式造成制约,出现部分供电区域电网薄弱,为避免出现电网事故,做好电网事故预案和采取防全停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事故方式下负荷的迅速转移,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③关注负荷阶段性变化,特别是高峰负荷期间电网的承受能力和瓶颈问题。电力调度部门每年都在年度方式中分析高峰潮流对电网冲击,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防范措施和电网补强方案,但仍需拓展工作思维,防止闭门造车。下级电网的运行往往受上级电网牵制,所以了解上级电网的问题所在非常重要。

④关注新设备投运,科学安排各阶段的方式转换。新设备投运往往会涉及电网方式转变、负荷改接等等,特别是重要变电所、电厂的投运,由于配套的更新,会出现多种运行方式的转换,电力调度工作人员必须根据不同的接入方式,仔细分析、综合平衡,采用对用户影响最小、最安全的运行方式,同时需注意各过渡方式的科学衔接[2]。

2.2 长期电网方式优化

①深入分析,合理调整电源落点时间,优化电网结构。电网调度必须深入分析电网运行方式,以期能为电网建设提供极具实效的建议和优化方案,控制电网建设的节奏,优化网络结构,指导电网规划。我们需要把握已形成的电网和将要形成的电网在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和优化方案,以供决策层参考[3]。例如,我们曾针对德清电网内220kV主变接线组别不一致导致35kV、10kV网络存在角差的问题,提出逐年调换莫梁变两台老旧自偶变和本系统35kV变电所主变的建议,被决策层采纳,经过几年来的完善,目前莫梁变两台220kV主变均已调换并增容,德清3个220kV变电所35kV系统已不存在角差问题,德清县供电局永安变也已进行主变调换,与其他110kV变电所10kV系统已不存在角差,其余县调管辖35kV变电所也将根据规划逐步调整。

②关注将导致系统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重点工程。在电网规划中,工作人员要关注电网重大电源点的落点,如500kV变电所布点、220kV变电所布点等。因为此类变电所布点将直接造成系统运行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导致系统潮流重新分布,所以要重点关注此类布点,并根据时间节点尽可能早地进行电力电量平衡和方式论证,尽可能早地做好投运准备工作。对于重点项目我们要采取提前计划、及时收资、详细分析、科学安排、认真落实、反馈跟踪的方法,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采用“PDCA”循环方式逐步向最优方案靠拢。以220kV英溪变为例,我们从2014年起已着手分析220kV英溪变投运的方式安排,提前预测和主动应对德清电网运行中可能发生的情况,提出一系列35kV、10kV配网支撑建议,而后跟踪进行配网分析,调整已落实的和未落实的措施,明确下阶段要安排和调整的项目等,经过2015~2016年两年的跟踪分析和调整,在全局其他部门的全力配合下,较好地把握了配网支撑建设的时效性,因此在2017年英溪变投运项目中,负荷转移得到了有效控制,确保了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电网调度的工作重心不变,依旧要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但工作的方式和方法需不断进行探索,专业工作需逐步由经验型向分析型、智能型转换,电网方式安排工作更应拓展思维,向科学性、精细型、统筹化迈进,为电网科学合理拓展,为企业更好、更快发展而尽一份职责

参考文献:

[1]刘翔宇,陈杰,李晓军,李晓明.大电网方式安排和潮流调整的方法研究[J].河北电力技术,2015,34(05):12-14+27.

[2]张文鑫.电网特殊方式下的适应性分析[J].硅谷,2011,(11):187-188.

[3]刘亚玉.运行方式的变更诱发主变复压闭锁过流保护动作[J].继电器,2007,(S1):223-225.

论文作者:刘茹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6

标签:;  ;  ;  ;  ;  ;  ;  ;  

电网方式安排中需注意的事项论文_刘茹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