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军 李也红
湖北省黄梅县中医医院 435500
【摘 要】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肾结石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患者使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39例患者使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34±1.08)h、(386.31±22.85)ml,治疗组分别为(1.26±0.47)h、(203.04±16.93)ml,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结石清除率为97.44%,对照组结石清除率为94.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明显高于治疗组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结石患者使用经皮肾镜取石术疗效显著,可明显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使用。
【关键词】肾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不良反应;疗效
肾结石是由于某些原因引起尿中晶体物质溶解度降低或浓度升高,导致晶体析出、生长、聚集,最后形成结石[1]。临床治疗肾结石多进行手术方法来碎石取石[2],本研究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肾结石患者78例,对其分组使用传统手术及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肾结石患者78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尿化验、尿结晶检查、尿细菌培养等均符合肾结石诊断标准,且同意配合本研究。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患者中男18例,女21例,年龄31-58岁,平均年龄(40.21±5.37)岁;治疗组39例患者中男16例,女23例,年龄33-60岁,平均年龄(41.63±4.05)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传统手术,对患者进行麻醉,在肾处做切口,在肾盂内找到结石位置,使用取石钳将结石取出,然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肾盂,将细小结石冲出,术中做好止血,最后进行切口缝合,手术结束。治疗组使用经皮肾镜取石术,具体如下:(1)术前详细了解患者肾盂结构以及结石所在部位,选取最合适位置进行穿刺,对患者使用连硬外麻醉,麻醉后取截石位,并留置F5-F8尿管及输尿管导管,以防止细小结石进入输尿管,通过导管注水,利于碎石排出。(2)选择穿刺点,选择12肋下或11肋间,先在B超、透视下确定穿刺点及方向,穿刺针进入肾被膜后,随呼吸上下移动,有尿液渗出说明穿刺至肾盂。沿着穿刺针将导丝送至肾盂、肾盏、输尿管,沿着导丝放入扩张器,扩张至所需的宽度,然后置入肾镜,观察结石位子,并建立通道。(3)沿着结石的边缘进行碎石,将结石打成碎末,随灌注液冲出。铸型结石在碎完肾盂部分后,可以在碎石同时,沿着肾盏的边缘将结石向肾盂方向拨动,可将肾盏的结石分支移入肾盂。小碎石随冲洗液流出,较大碎石用异物钳夹出。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多于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结石清除率及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结石清除38例(97.44%),对照组37例(94.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感染1例、泌尿系梗阻3例、局部损伤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治疗组感染1例、泌尿系梗阻0例、局部损伤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肾结石发病率越来越高。形成肾结石原因有遗传、环境、饮食、感染等因素。结石多为草酸钙结石,还包括高草尿酸尿、高尿酸尿、高胱氨酸尿等。肾结石的临床表现为腰部、上腹部、脊肋角疼痛,疼痛呈持续性或阵发性,腹胀等,严重患者会出现冷汗、心跳加速、脉搏减弱、血压下降等症状[3]。肾结石会引起很多并发症,例如泌尿系梗阻、局部损伤、肾功能不全、感染等,严重时将危及患者生命[4]。临床治疗肾结石常使用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剖腹取石等。传统手术治疗肾结石患者疼痛重、出血多、康复慢。经皮肾镜取石术属于微创手术,其具有术后损伤小、术中出血少、康复快等优势,且对患者肾功能伤害小,相比传统手术临床效果较好[5],此优点在本研究也显示出,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表明经皮肾镜取石术有利于缩短肾结石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减少治疗费用。
综上所述,肾结石患者使用经皮肾镜取石术临床疗效显著,明显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滕兆礼,徐艳红.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07):88-89.
[2] 理心平,理阳.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5):17-18.
[3] 邵尤青,骆名智,周新民,等.经皮肾镜取石术对肾结石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30):26-28.
[4] 李自民.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与开腹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对比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5,20(05):1019-1020.
[5] 李铭,高凤蕊,董春辉.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合并肾积脓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08):34-36,39.
作者简介:
王正军,男,汉,籍贯:湖北黄梅;所在科室:外二科;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泌尿外科;出生日期:1967.11;现在职称:副主任医师;专业:泌尿外科;邮编:435500。
论文作者:王正军,李也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肾结石论文; 结石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统计学论文; 肾盂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