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人类消费”是快乐还是无助?_亲子成长论文

孩子的“人类消费”是快乐还是无助?_亲子成长论文

孩子的“人情消费” 快乐还是无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情论文,无奈论文,孩子论文,快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情消费”苦了学生家长

“前几天我们家山山过生日,非要请同学去吃‘巴西烤肉’,没办法,我只好带着他和他的同学一起去吃了一顿,十多个孩子,一次就花了300多元。”张女士说起儿子过生日这件事,就一脸的无奈:“你不答应孩子吧,孩子不高兴;答应了孩子,又给家里增添了一定的负担。最叫我惊讶的是,来参加儿子生日宴会的孩子,每个人都为儿子准备子价格不菲的生日礼物,不收又不好,收下了,不又是一份人情吗?”

13岁的小军一直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而且还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前几天班级改选班干部,小军参加班长的竞选并且最终获得了成功。这位班长“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请自己的几个好“哥们”一起去KIV唱歌,而这些“请客”的钱是哪里来的呢?小军的回答是:“是我以前的压岁钱,以前每年过年我都把压岁钱攒着,用来给同学买生日礼物、明信片和请同学吃饭。谁叫我们是同学呢?”对此,小军的父母也觉得很无奈,因为小军从小自尊心就很强,绝对容不得别人“看不起他”,更不愿意别人说他小气。

“现在这些孩子,做事说话简直就跟大人一样,动不动就讲关系,论哥们的。我们这些做家长的,批评他们吧,他们反而会说,你们平时不是也这么交朋友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长告诉笔者,现在“人情消费”蔓延于中小学校园,过生日、竞争班干部、考试拿第一,都成为“人情消费”的名目,家庭条件稍微好点的孩子,也会请一些比较好的朋友一起出去“玩玩”,而这些消费的买单人,则都是孩子的父母。

人情消费”成因几何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大部分孩子对于这些“人情消费”都有自己的说法。

上初二的茜茜告诉笔者说:“我也不想过生日请客的,可是当初林林过生日的时候请我吃饭了,要是我不请他,就显得我小气了。”而小军的回答则更加直白和坦率:“我选班长前就和他们说好了,只要我当上班长,就请大家一起去KTV唱歌,他们在竞选的时候都选我了,我当然要履行诺言啊。”

对于目前孩子们的“人情消费”的成因,某小学的王黎老师告诉笔者说,首先,孩子们的心灵都比较单纯,所以他们对于友谊看得比较重,因此如果自己的朋友“请”吃饭了,那么自己一定也要请朋友吃饭,这也只是“人情消费”最初的形成阶段。其次,当孩子们在吃饭的过程中,如果一个孩子送了一个比较贵重的礼物,那么其他的孩子就会相应地觉得自己的比较“没面子”,“不太够朋友”,因此他们也会相应地准备更贵重的礼物来证明自己是“够朋友”的。第三,当然也有一些孩子会有“吃人嘴短”的感觉,因此也会在某些场合“帮”一下那些请自己吃饭的孩子,以证明自己是“好朋友”、“好兄弟”。

王黎老师还指出,现在许多家长心里总有一种“宁肯苦自己,不能亏孩子”的想法,而这种想法则更助长了孩子们花钱的大手大脚的习惯和毛病,也在一定程度上催化了“人情消费”。有关专家认为,校园里的“人情消费”之风,是与我们整个社会的风气分不开的,可以说,校园里的“人情消费”是这类社会风气在校园里的延伸。因为,校园里的人情消费之风的存在有其必然性。从另一个方面讲,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们有着比较强烈的交往和友谊的需要也是很正常的,这些需要的满足对于他们健康人格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由于缺少必要的生活知识和阅历,只是简单的模仿成年人的消费方式,这样就容易出现上述畸形的人情消费。

人情消费”需要正确引导

家长态度:

态度一:家长应以身作则,带头理性消费

我家经济条件还不错,但儿子读高二了,从小到大都没有乱花钱的习惯。我想这与我们父母一贯以身作则有关。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应从自身做起,不以“金钱”来衡量友情,不用“礼”来做交易,不攀比,不跟风。孩子在我们的影响下,与同学的交往中也没有发生过变味的“人情”。

态度二:积极引导,消费采取台理形式

我女儿读初中。对于孩子的“人情交往”,我觉得只要是合理的,适当的,我们做家长的,还是应该支持的,因为这也是孩子将来走上社会必然会接触到的。而且对于孩子中的“人情疯”,做家长的只要注意引导,也是可以纠正的。比如女儿过生日,我就将她的同学邀请到家,买些零食,并给她们做一顿可口的饭莱。如果同学要送礼,也建议她们送一些价格不贵,又有纪念意义的小礼品,比如小挂件、小钥匙扣等等。这样孩子们开心快乐,消费也不大。

老师意见:

采访中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老师对孩子的“人情消费”持理解的态度。老师们认为,学生生日请客送礼,拿了奖学金请客等人情消费的现象很普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关键是引导他们适度消费。老师们可以通过寒暑假,节日前夕召开主题班会重点教育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认清金钱与人际交往的关系,建议他们采用节俭、高雅、有意义的方式和同学交往。

专家观点:

青少年的成长过程是向成年人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出现的“人情消费”,值得警惕和深思。中小学生都是未成年人,身心都处于发育成长过程中,过早介入人情消费,一方面不利于正常学业,另一方面,会对孩子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误导。但并非孩子们正常的一些交往就不能进行,关键是适度。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理财教育,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让孩子参与家庭的财务管理,养成勤劳简朴的好品质,引导孩子形成科学、适度的消费观念,这将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

笔者建议:

孩子的人情消费需要我们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要对他们加以正确和科学的引导,引导他们正确地对待友谊,恰当地处理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的友谊观。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关系到少花几个钱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关系到培养孩子们健康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问题。

标签:;  ;  ;  ;  ;  

孩子的“人类消费”是快乐还是无助?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