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模仿开始,打开写作的大门论文_沈伟涛,

从模仿开始,打开写作的大门论文_沈伟涛,

浙江省慈溪市新浦初级中学 沈伟涛 315322

任何技能的掌握最初都要从模仿开始。中国古代学者朱熹曾今说过:“模拟者,古人用功之法。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读得韩文熟,做得韩文的文法;读得苏文熟,做得苏文的文法。”著名教育家吕叔湘也说过:‘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由此可见,作文作为语文学习中的一项关键的技能自然也应该遵循这一准则。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仿写能有效缓解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由排斥到逐渐接受,由无法下笔到都会写一点,由会一点到乐于写作,直至获得信心,把自己的生活或想法转换成文字,帮助他们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成功地搭起一座桥,顺利完成思维到语言的过渡。初中阶段是仿写训练的关键期,初中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同时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鉴别能力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教师应该及时把握住学生作文成长的关键时期,适时地加以引导,学生的作文能力将会得到有效提高!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写作。

注重基础,从片段模仿开始

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碰到的第一个拦路虎就是语言滞后于思维,胸中有万千感慨却不知道如何用语言表达出来。如何在思维与写作之间成功地搭起一座桥,顺利完成了从预言到思维的过渡。仿写,是改变这一状况的一条有效之法。当然,“勤读多写,注重积累”是基础; 优美的句段,有鲜明特色的片段,是我们模仿的极佳对象。我们学习了端木蕻良先生的《土地的誓言》这篇文章时,里面描写故乡生活场的画面特别细腻感人,句子非常优美,在带领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过后,我问大家,你能模仿她的样子描写自己小学生活的场景吗?同学们一个个面露难色,不敢表态。我说,让老师先来试试,怎们样?,大家一听,立刻来了精神,都瞪大了眼睛,伸长了脖子等待下文。我说:“在母校的校园里,留下了我无数的脚印,在那操场上埋葬过我们多少欢笑和汗水,在那草地上我们捉过蚱蜢,那高大的单杠上有我们的手印,我们吃过自己种的小番茄。校园的土壤是香的。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花草的香气便在校园里飘荡,小池塘里闪着金光,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有一种欢喜的声音。琅琅的读书声从这头响到那头。秋天,火红的枫叶在枝头挂着,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抱着书本在树下轻轻地絮说这什么,书香的味儿是那么强烈。”刚读完,有几个同学就笑起来了,我问:“笑什么?”他们就说:“老师是照样子的。照得还真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说,模仿也是一种写作方法啊,你也可以模仿我的样子写啊。这样一来呢,同学们兴奋十足,跃跃欲试,结果,有的同学模老舍《济南的冬天》写了一段《校园的春》,把校园春色写得有声有色!

循序渐进,仿写结构

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明明知道要写什么,下笔的时候却千头万绪,不知从哪里写起!究其原因是由于他们没有掌握构思的方法和技巧。不同的文体都有其基本的写作思路,初中生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要有意识地进行构思训练,包括怎样开头和结尾。在学生的习作过程中遭遇瓶颈的时候给她一把拐杖扶持她一下,他就可以顺利渡过难关,解决疑难。这时候给她一篇范文就是再好不过的了。比如朱自清先生的《春》这篇课文,是按照“总分总”的顺序来写的,结构明朗,条理清楚,是学生仿写的很好典范。学完课文后可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的结构写《故乡的秋》。掌握了这种结构模式之后,继续扩展练写其它主题的作文,写人物、写景物都可以。学生有法可依,写起来就容易多了!

联系教材,模仿写作手法

写作方法,也叫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包括:对比、象征、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扬先抑、衬托(烘托)、夸张讽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等。一个中学生在基本掌握记叙描写能力的基础上好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写作手法,当然这些技巧也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学习。有的孩子平时喜欢阅读,在大量的阅读活动中潜移默化地积累了一些写作的经验。也有一部分孩子缺乏阅读写作的实践,那么课堂引导,教师的作用就十分关键了。课堂教学老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叶圣陶先生曾今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善于在教材中发现这些写作特色比较鲜明,便于学生模仿的文章。例如冰心女士的《荷叶母亲》一文作者为了表现出母爱的动人以及女儿对母亲的深厚依恋,作者完全使用了象征的手法,用荷叶象征母亲,红莲象征我,把雨中红莲和荷叶的清泰生动而细腻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全文中母亲甚至都没有出场,只写到了一句“对屋里的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构思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在教读在篇课文的时候我以写作手法为教学侧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象征手法的妙处,同学们也感触颇深,同时抓住这个契机要求大家用象征的写法写一篇以“母爱”为主题的文章。有了课本为范例,很多同学写出了优秀的习作。例如《大树母亲》,姐大树在风雨中对幼苗的荫蔽来赞美母爱的无私与伟大,采用的是象征的写作方法。

总之,作文仿写是一种有效提高中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方法,坚持循序渐进地进行仿写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将会显著提高,而且终身受益!

论文作者:沈伟涛,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从模仿开始,打开写作的大门论文_沈伟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