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1
【摘 要】利巴韦林是人工的一种核苷类的抗病毒药物,体外具有有效控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甲肝炎病毒、腺病毒以及流行性感冒病毒等多种病毒的生长效果,其机制具体情况不是很了解。本文主要通过检索各大医学网站以及相关的数据库,来更好掌握利巴韦林的相关药品信息以及其临床中的应用现状等。根据国内外对药物利巴韦林的信息及相关的在儿童临床应用中的报道情况,结合本院儿科临床应用的现状,对利巴韦林药物安全性进行评价,使其在临床中更好运用,同时能够对我国的利巴韦林制剂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利巴韦林;儿科;安全性评价
利巴韦林是人工合成的核苷类的抗病毒药物,该药物于1986年在国外一粉剂型首次上市。在说明书中介绍利巴韦林与干扰素ɑ-2a混合治疗可代偿性丙型肝炎病毒的疾病,还对利巴韦林对腺、呼吸道合胞病毒、甲肝炎病毒以及流行性感冒病毒等多种病毒的生长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我国在2002年首次以注射液剂型上市,国内的说明书在对适用症状说法比较宽广。在本院的儿科临床实践中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较为常见,该注射液在治疗儿童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还有急性腹泻症状的疾病等方面有着非常好的疗效,虽然对上述症状有一定的疗效,但还是在用药方面存在不良的情况发生。本文主要通过对利巴韦林品种和药品在国内外药品说明书中的介绍、检索文献的相关信息上同时结合利巴韦林在临床上的一些适用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研究,从而对利巴韦林在国内儿科临床应用上是否存在的安全性进行客观的评价,以更好地将其运用到临床中。
1利巴韦林剂型在国内外的上市及使用分析
最新的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底,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收集的有关利巴韦林药品的品种及药品说明书中显示利巴韦林剂型品种比较少总共不超过6种,在美国市场上上市仅有4种为胶囊、片剂、粉剂以及溶液剂,各剂型上市的具体情况及用法用量见表1。同时,在我国利巴韦林剂型品种却与美国有着很大的不同,品种相对较多,在我国的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中可以查询到的就高达800多条相关的批准文号,而涉及原料药近20条,制剂780多条,涉及的相关剂型高达20种。本次所查询的针对儿童用药说明书中涉及15种剂型,在儿童的用法用量的相关信息中药品主要为利巴韦林注射液、利巴韦林分散片、注射用利巴韦林、利巴韦林含片和利巴韦林胶囊。
2利巴韦林在儿童临床使用中的安全性研究
2.1资料源自
在我国的文献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和其他的我医药门户网站以及外国的医药网站。
这些数据的检索区间段为2000年1——2016年1月,将涉及到的所有情况都纳入儿童临床应用的利巴韦林有关的安全性评价的文献中,这其中不包括临床疗效对照药,然而对具体描述不良反应的情况以及有关成年人使用利巴韦林的相关评价文献没有作具体的报道。
根据检索所收集的信息,对利巴韦林、病毒唑、三氮唑核苷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对比,针对安全性、不良反应以及副作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检索,将这些检索的文献数据中筛选出与儿童相关的文献资料。根据检索的方法将所有涉及相关内容的信息,重新进行分组筛选,将涉及儿童使用利巴韦林的相关文献及涉及的内容进行分类细分,从而收集资料。
2.2国内外对利巴韦林安全性的报道
2.2.1国外对利巴韦林安全性的报道
通过相关的文献分析,结果显示在国外儿童使用利巴韦林在临床治疗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中没有报道出发生不良的反应的报道。
2.2.2国内对利巴韦林安全性的相关报道
综合分析,利巴韦林在儿童临床治疗应用中容易出现不良的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原因主要涉及神经系统、呼吸道系统、血液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等人体的多个系统。在对儿童临床应用利巴韦林治疗的文献中对不良反应的表现进行了系统的统计,主要表现为过敏症状反应,过敏休克、寒颤、发热、无力、体虚、精神不振、胸闷以及感冒症状的等症状。
2.3利巴韦林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检测分析
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均采用的是利巴韦林注射液,对本次研究所采集的患者病例,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如:临床用药剂量、用药时间及间隔、疗程、有无过敏史等反应等情况进行全面综合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所的200份病例中男性性122例,占60.1%,女性78例,占39.9,年龄在1个月——3岁,平均年龄为18个月。
3结束语
通过国内外检索的文献关于利巴韦林在儿童临床使用的情况对比分析,国内外关于利巴韦林的剂型及适应证的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我国利巴韦林出现的剂型较多、使用的情况相对比较混乱、通过对患者注射型利巴韦林有效抑制呼吸道病毒性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等相应的症状;然而利巴韦林氯化钠注射液主要适应于对因病毒性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这些情况的出现在我国儿童临床用药中造带来了一些影响。
国内外在儿童临床运用中对利巴韦林用药的用量和用法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没有出现一致的临床统一结果。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利巴韦林的各种剂型在适应患者的年龄、用药剂量、用药间隔上都有着具体的规定,而在我国利巴韦林对儿童用法用量的说明书中对儿童的使用上没有明确的规定,出现混乱的情况。
在数据显示中,实际应用在呼吸道感染中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的临床使用率仅为1/2,在一些个案报道中高达2/3,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说明在我国对儿童临床治疗中在利巴韦林药剂的使用上存在着监管不利,药物滥用的现象发生。从有关的报道中出现在个案中还存在用药的剂量偏大,浓度偏高的现象。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对利巴韦林胶囊和口服液药品说明书中特别以警告的方式注明了该药物存在的毒性会导致溶血性贫血症状的发生,一般会在治疗后的1——2W内显现,血红蛋白出现明显的下降现象,这就是贫血的特征,为了更好的地确保用药的安全建议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2W、4W或者缩短时间,更频繁地检测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出现溶血性贫血或者出血的不良反应只是个案现象,但是从检测的病例中可以看出,大多数的病例或者说大多数的患者并没有对血红蛋白和血细胞进行严格的监测,这就说明医生没有注意,也反应出在临床应用中对利巴韦林注射液的使用安全性意识不强,思想观念淡薄。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对幼儿出现的严重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症状规定了只用利巴韦林粉剂,而在药品的使用说明中则强调要在医院诊断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利巴韦林粉剂进行治疗,在没有确诊的情况下不能使用利巴韦林粉剂药品进行治疗。而与我国的在对同样的药品说明书并没有做明显的提示和要求,在药理作用上面则是定义为广谱抗病毒性药物,在我国对儿童在利巴韦林临床使用中出现监管不严的现象,医生在对患者的用药的剂量、剂型等方面存在着随意性,在用药的安全性方面存在意识淡薄等现象。
综上所述,国内外在对利巴韦林的使用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而本着为治病救人的宗旨,医务人员在对患者选择使用利巴韦林剂型药物时一定要谨慎,这也是对人生命的尊重。
参考文献:
[1]赵瑞玲,毛秀娣,张丽锋.利巴韦林在儿科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评价[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6(04)。
[2] 姚达安,苏倩圆. 利巴韦林注射液不良反应研究[J]. 北方药学. 2015(01)。
[3] 陶幼秋. 利巴韦林致不良反应37例分析[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4(05)。
论文作者:龙运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4
标签:剂型论文; 儿童论文; 注射液论文; 情况论文; 在对论文; 安全性论文; 在我国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