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我国地下室底板施工情况来看,大多都是选择混凝土作为主要施工材料,混凝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时,所有的施工原材料都对后续的施工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所以,想要有效提高地下室底板施工的质量,就务必要对施工原材料的选择进行充分的重视,给地下室底板施工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地下室底板施工中的原材料
在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工程中,所用的原材料主要有水泥、粗细骨料以及掺合料。其中水泥应采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并尽可能的减少水泥用量。在粗细骨料的选择中,含泥量的多少是衡量粗细骨料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标准,如果骨料中的含泥量偏多,不仅增加了混凝土的收缩变形,而且还严重的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因此在选用粗骨料时,应选用粒径5-40的连续级配碎石,并将石子的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变形;而细骨料宜采用Ⅱ区中砂,并将砂的含泥量控制在2%以内,而且用中砂可减少水及水泥的用量。掺合料可应用添加粉煤灰技术,在混凝土中掺用的粉煤灰不仅能够节约水泥,降低水化热,而且还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二、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
1、地下室底板施工准备
在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前,一定要熟悉图纸并了解地下室底板的结构特点,仔细阅读结构设计说明中关于混凝土方面的设计说明。根据图纸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对混凝土进行标养试验,以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标准。
2、地下室底板混凝土的浇筑
地下室底板混凝土的浇注应严格按照浇筑顺序进行,施工缝应留在后浇带上,对于高出底板面的外墙吊模部分要留水平缝,高出底板面350mm以上的底板梁吊模应该等底板浇筑振捣密实两个小时后再浇筑,并采取人工振捣的方式以保证吊模处的混凝土振捣密实。每段混凝土必须持续性浇筑,并根据振捣棒的有效震动长度,分排进行浇筑,确保在施工时不出现裂缝。
3、地下室底板混凝土的振捣
施工时应采用机械振捣,振捣的持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对基梁交叉以及钢筋分布密集的部位,振捣时应特别注意。对于交叉面积较小的部位应从四周插振捣棒,对于交叉部位面积较大的部位应预留插棒孔。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要严格按照分层振捣的规程操作。
4、地下室底板混凝土的找平
地下室底板的混凝土找平应用木抹子或长木杠将表层附浆集中赶到一处并人工清走,然后进行第一次找平,直到平整度要求在规范要求范围以内。在护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再进行第二次的找平,目的是为了消除护凝土表面微小的缝隙。
5、地下室底板混凝土的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十分的重要,养护工作要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这样可以控制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差,促进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发展及防止混凝土裂缝现象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面积比较大的底板面,一般采用的是先一层塑料薄膜覆盖然后第二层用草作保湿保温养护,在养护时一定要根据混凝土的内部和表面的降温速率及时调整养护措施。
三、地下室底板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1、泌水情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好就极易产生泌水现象,严重时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各项强度指标。因此施工单位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消除泌水现象带来的危害。通常情况下,上涌的泌水和浮浆都会沿着混凝土浇筑坡面流到坑底,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流水施工将大部分泌水排放到排水坑或集水井坑内,然后用水泵抽排掉,剩余的少量泌水可以采用海绵吸除来进行处理。
2、裂缝情况
表面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和振捣之后,表面会产生比较厚的水泥浆,这样在表面就会产生裂缝。因此在振捣表面上的混凝土时,一定要控制好振捣的时间,而且表面产生的浮浆层不要太厚;再者除了水泥水化作用的影响,外界气温的变化也会导致混凝土内外产生温差,气温的大幅度下降也会增加混凝土内外温度差的梯度。在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后,需要及时刮除掉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层,根据施工人员测定的标高控制点将混凝土表面拍平整。
四、地下室底板施工质量的控制
想要对地下室底板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相关工作人员务必要对施工的整个过程以及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同时与施工单位、设计人员以及监理单位都要进行良好的配合,保证地下室底板的施工质量。
首先,在施工前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对施工环境以及设计图纸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且要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相应的解决对策,一旦施工中出现问题就可以及时进行解决,同时,对于施工原材料也要进行严格的把控,在选择原材料采购时,要选择口碑好的厂家,并且原材料要具有相应的检测报告,在原材料进场后,施工人员也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储存,定期进行复检,保证施工原材料的质量。
其次,施工中施工单位要对施工方案以及设计图纸进行掌握,并对施工进行严格的监督,保证施工过程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中往往会因为各种突发因素导致问题的发生,遇到这样的情况施工人员必须要及时与上级部门报告,而施工负责人也要将问题与技术人员等进行交流,找到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于监理单位来说,在地下室底板施工中要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对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过程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对于施工中所出现的不良行为要及时制止,保证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
结语:在对地下室底板进行施工时,可能会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导致泌水以及裂缝等情况的出现,严重影响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因此,施工单位以及施工人员务必要对施工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把控,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尤其对一些细节要进行仔细的检查,保证施工中每一环节的质量。另外,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也要对混凝土的特性进行充分了解,只有将所有问题都考虑周全,才能在极大程度上保证地下室底板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周臣.建筑施工中的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27).
[2]柳征.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7,24(9):124-125.
论文作者:王海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7
标签:混凝土论文; 底板论文; 地下室论文; 原材料论文; 骨料论文; 要对论文; 表面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