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在婴幼儿MRI检查中对扫描图像质量和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进行MRI检查的180例婴幼患儿按照入院ID号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措施。检查后分析其护理干预后的扫描图像质量和完成效果。结果:观察组MRI检查扫描完成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63,P=0.0290)。观察组图像质量优良率(90.59%)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703,P=0.0083)。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在婴幼儿MRI检查中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明显提高扫描图像质量,扫描完成的效果也得以提升。
【关键词】 全程护理;婴幼儿;MRI检查;扫描质量;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9-0165-01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e, MRI)是采用射频磁场和静磁场对人体组织成像的一种医学技术,不用电离子辐射和对比剂即可获得高清晰、高对比度的图像[1]。因为MRI对人体伤害小,并且诊断率高的特点在婴幼患儿检查中应用较为广泛[2]。但是因为婴幼儿自我行为不受控制,不好约束,不能很好配合检查,因此全程对婴幼儿的护理干预对于检查的完成和疾病的诊断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我院就全程护理干预对婴幼儿MRI检查作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2月180例做MRI检查的婴幼儿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设备为西门子Skyra3.0T,均使用头颈联合20通道线圈。按照患者入院ID号进行随机分组,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90例患儿,年龄3天~5岁,平均年龄(2.9±1.8)岁,观察组患儿90例,年龄3天~4岁,平均年龄(2.1±1.7)岁。两组患儿在性别、生长发育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实施干预,包括给患儿家属讲解检查过程和检查注意事项,注意婴幼患儿保暖,保证患儿躺卧舒适,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
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措施。(1)检查前的护理,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首先询问一下患儿禁忌或适应症,禁止出现金属等违禁物;必要的情况下患儿需使用对比剂或镇静剂,一定要注意药物的用法用量,另外注意患儿过敏情况;因为患儿在陌生环境下可能会哭闹,所以对患儿要亲切温和有耐心,鼓励表扬患儿,分散其注意力。(2)检查中的护理,检查过程中尽量减少噪音干扰,可以轻拍抚摸患儿,同时保证患儿的温暖,加盖毯子;播放一些轻缓的音乐,使其尽量配合整个检查。(3)检查后的护理,检查后保证患儿安全,嘱咐家属抱患儿在休息室静坐休息十几分钟,期间密切注意患儿呼吸、面色和皮肤等,看是否有不良反应,并及时采取对应护理干预。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MRI检查的扫描完成率,对比两组扫描图像的质量情况,图像质量清晰为优良,图像质量稍模糊为一般,图像质量很模糊不清楚为无法诊断。
1.4 统计学分析
结果数据的分析应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为[n(%)],两组比较应用χ2检验分析,P<0.05,两组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扫描完成率为94.44%,而对照组扫描完成率为84.88%,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7663,P=0.0290);观察组85例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0.59%,对照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78.95%,具体数据见表。
表 两组扫描状况分析[n(%)]
3.讨论
MRI不仅可以获得无重叠的各个方位断层图像外,还可以将人体组织中复杂的化学结构的信息反应出来,是一种很先进、很安全的影像检查方法[3]。MRI因为诊断价值高,在婴幼患儿疾病诊断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优良的图像和扫描的效果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保障,检查前、检查过程中还有检查后的患儿配合度是影响整个检查的关键,但是因为患儿生性好动,自控力差等原因,在检查中可能会焦躁乱动,导致影像模糊不清,进而无法判断疾病,因此做好全程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4]。
全程护理改变了传统固定的护理,只是检查前的一些准备工作,它做到了全面的护理,包括检查前、检查中和检查后整个护理过程。检查前药物护理提高了患儿配合度,心理护理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患儿害怕、恐惧的心理,使患儿放松心情,分散其注意力,提高了扫描图像的优良率;检查中的保暖护理,帮助患儿盖毯子;噪音护理:给患儿带上耳塞,都使患儿减少乱动,保证检查顺利进行;检查后的护理是为了避免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进一步保证了患儿安全,让家属放心。
本研究显示,全程护理干预使得MRI检查扫描完成率高于常规护理患儿,而且扫描图像质量优良率也显著高于常规护理患儿,检查扫描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全程护理对于婴幼儿MRI检查结果有重大影响,提高扫描完成率和图像质量优良率,对临床护理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左拥军,史丽静,谢雁.MRI扫描技术对诊断宫颈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2):83-86.
[2]范文辉,杜柏林,梁奕,等.婴幼儿鞍区毛细胞黏液样型星形细胞瘤MRI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7,36(2):272-275.
[3]李姝,张新荣,郭斌,等.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结合体积测量在婴幼儿梗阻性肾积水肾功能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6,22(6):555-559.
[4]喻园园,邓小琴,刘平.儿童胸部MRI检查心理护理干预探讨[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6,9(2):236-237.
论文作者:胡培曦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8
标签:患儿论文; 图像论文; 婴幼儿论文; 质量论文; 全程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