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文化简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文化与信息文化
1.1 文化的含义
现代意义上的文化的概念尚无一个统一的看法。一般人认为,从广义的角度分析,文化分为四个层次:一是物质文化,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构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二是制度文化,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缔造的社会关系以及用于调控这些关系的规范体系;三是行为文化,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具有鲜明民族或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四是精神文化,是指人们的精神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
1.2 信息文化的含义
基于以上对文化的认识,我们认为:信息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态,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于以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为支点的信息活动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因此,广义的信息文化同样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把握:作为物质形态的信息文化,作为社会规范的信息文化,作为行为方式的信息文化和作为精神观念的信息文化。
作为物质形态的信息文化,是立足于社会信息和信息资源的累积和沉淀、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更替和勃兴,为社会信息交流和利用提供了坚实的物化的人文环境,是社会活动与信息活动的交融的结果。信息资源系统和信息技术体系构成了作为物质形态的信息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基础。
作为社会规范的信息文化,是形成和调控人类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各种信息关系的程序化、制度化手段的组合,从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认同感出发,确立人类信息活动的道德准则和法理制度,是社会信息活动的基本依据和总体要求。信息伦理和信息法规以其强制和非强制的力量维系社会信息交流和管理活动。
作为行为方式的信息文化,是人类信息交流和管理中约定俗成的规律性方式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的展现,是伴随信息交往过程中外在的技术力量和资源形态的演化而不断更新。在信息扩散、中介、接受、吸纳和再生的全过程中,个人的、民族的、地域的特色与普遍规律的结合,形成了具有人性魅力和影响的信息行为方式。
作为精神观念的信息文化,是人类个人和群体的精神的、内化的信息意识和素养的集中体现,而这种文化体的心理构成和意识外倾成为社会信息文化的精神支撑,是信息文化的核心之所在。建立于人类信息世界的内在的、隐性的、历史的信息思维模式之上,信息文化具有独特性的信息价值系统和观念系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经纬交错的信息文化的“精神地图”。
显然,四种形态的信息文化具有明显的层级性,而作为物质形态的信息文化和作为社会规范的信息文化是广义信息文化的物化基础,作为行为方式的信息文化和作为精神观念的信息文化是广义信息文化的理性分析。因而,我们更倾向于把作为行为方式的信息文化和作为精神观念的信息文化看成是严格意义上或狭义信息文化。
2信息文化的特征
我们认为,信息文化的特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一是信息文化的基本特征,即信息文化作为行为方式和精神观念的最为本质和基础的特征;二是信息文化的现实特征,即一定历史时期信息文化的现实的具体的特征。前者表现为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信息文化所具有的明确的稳定性和奠基性要因,后者则更多地反映了现实社会生活中信息文化具有的可发展的种种特征。
2.1 基本特征
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带给我们的最明显的变化是社会信息化和信息社会化的相互作用,而这一切使得信息文化即信息及其相关因素对社会文化环境的改造和“吐故纳新”,构筑于两大基础特征之上,一是全球数字化,二是虚拟现实性。
数字化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本身也在不断发展中。从某种意义上看,数字化就是计算机化,数字化就是网络化,数字化就是信息化。全球数字化即所谓赛伯空间(Cyberspace)和信息共同体(Information Community)或数字化“地球村”(Digital Global Village),就是指从世界范围来讲,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尤其是依赖于信息的生产、传播、利用、吸收或与之相关的技术、产品、经济和文化的创造和消费之中,并使得世界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全球数字化不仅是一个技术概念,而且是一个社会概念。也就是说,全球数字化不独是具体而实在的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更是以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产品为条件的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变化。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作为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作为一种“无所不能的”技术,是人与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进行交互作用的技术手段。虚拟现实是一种立度逼真地模拟人在现实世界中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受的高级人机界面,利用各种传感器把人在某种真实情景中所能感受到的各种信号记录下来,或利用其他手段来产生这些信号,并把这些信号的次序、位置、强弱、彼此间的组合搭配关系制成计算机软件,将这些信号、软件及有关的设备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系统。
2.2 现实特征
基于当今社会全球数字化、虚拟现实性两大基本特征之上,社会发展的脉络更加清晰可鉴。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这样的归纳难免挂一漏万,但是这充分表明我们的思考将有益于对信息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1)交往快捷化
信息文化在某些人的眼中常常被看成一种“快捷文化”,其首要表现就是交往快捷化,即依托于各种信息交流媒介而出现时空观念的变化,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人际交往具有速度加快、效果加强、联系紧密、成本降低的特点。借助于各种信息技术,时空计量单位越来越小,越来越人性化。人们的社会联系渠道不仅更加多样化,而且更加快捷化。伴随着Internet和E-mail融入经济生活和家庭生活之中,电子商务和EDI使经济交往格式化、规范化和即时化,信息文化加快社会发展、社会生活的节奏。但是,信息文化并非快餐文化,它同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信息文化为我们提供的是快捷的手段和快捷的手段之上的信息交流和社会运行,而绝非简单的内容。
(2)道德多元化
在信息社会中,社会道德呈现出从依赖性道德到自主性道德、从封闭性道德到开放性道德、从一元道德到多元道德人和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特征,其中,道德多元化是最主要的特征。一方面,传统文化更多地追求思维划一、价值同构、观念趋同的道德规范不再具有惟一性,信息文化使人群与人群之间的差异性、独特性、创新性、宽容性得到认同;另一方面,信息文化使不同文化完全冲破了地域和时间限制,不同文化之间有更多的机会得以相互了解和沟通。在信息文化熏陶下,人们需求的多元化、个性的多元化、利益的多元化、价值的多元化,必然导致社会道德规范的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从而在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相互冲突、相互适应之上,最终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多元社会道德体系。
(3)组织分散化
组织分散化正成为信息文化在社会组织管理的具体表现,信息文化带来了社会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管理革命。在信息社会中,HOSO(Home Office-Small Office)模式使组织形态虚拟化,虚拟组织形态无疑动摇了传统组织理论的基础,组织形态虚拟化必然导致组织“实体”分散化。由此,基于信息网络的以“流程”和“网络”为导向的内部市场正在大企业中形成,传统组织管理的等级体制正在转向暂时体制,在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驱动下社会组织正成为“信息-经济共同体”。同时,组织分散化不仅仅是组织管理的分散化,必然带来管理人员新的工作观念、工作形式、工作关系,从而在心理层面影响人的行为。
(4)生活个人化
在网络条件下,道德的拉动和技术的支持使生活个人化特征越来越明显,社会群体意识和责任感、传统意义的人际关系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老子所说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可能转化为另一形态——“新个人主义”正在兴起,“网上交往”更多地取代了人际交往。正由于人们需求个体化、产品定制化、管理自治性、交往私有性显示着更多的个人色彩,社会发展在越来越依赖技术进步和信息交流的同时,个人的各种愿望得到更多的满足,个人的生活方式得到更多的尊重,个人的精神情感得到更多的宣泄。
(5)结构复杂化
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构筑于经济结构之上,而社会经济水平的不平衡必然带来社会结构的不平衡,加上技术开放性、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文化交叉性等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冲击的发展特征,社会结构复杂化的趋向更为明确。也就是说,社会结构的分解具有更多的社会指标,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经纬网。社会结构复杂化首先就表现在技术领域内。由于信息技术本身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仍然建立于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之上。信息技术的占用水平必然使社会出现信息技术的“领先者”和“滞后者”,在信息社会中将出现更多地具有技术含义标准的社会层级化趋向。社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阶层将成为技术领域“马太效应”的受益者,从而成为政治领域“马太效应”的受益者。社会结构复杂化或许就是社会发展的不可预测性因素之一。
3信息文化的现代意义
毋须质疑,信息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一种正在变化的文化,一种我们还无法清楚把握的文化,一种我们必须面对的文化。新旧文化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文化冲突往往有两种形式,一是不同地域或民族之间的文化冲突,是一种横向文化冲突;一是不同历史阶段具有延续关系的文化冲突,是一种纵向文化冲突。信息文化不仅是新旧文化的冲突,而且也加剧了同时代的不同地域性文化冲突。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文化冲突具有范围更广泛、手段更复杂、对抗更频繁、碰撞更直接等特点。新旧文化的冲突中对个人和群体的自我“摧残”和“阵痛”更为剧烈。
3.1 文化的冲突
有学者曾经这样形象地说,如果把知识比喻为一座“拱门”的话,科学与人文则是支撑这座“拱门”的两大支柱,在20世纪之前人文之柱高于科学之柱,在20世纪之后科学之柱将高于人文之柱。这一趋向在信息文化体制下尤为突出。信息文化就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直接对话的结果。
(1)观念的冲突
在这种对话或冲突中,最根本的一点是观念的冲突。文化观念的冲突是一个极为广泛的概念体系,体现在政治、经济、技术和生活诸方面,大到超国家主义与民族自立的对立,小到个性化生活与社会价值观的失衡,观念的冲突成为文化冲突的敏感话题。一幅国外的漫画这样描述道:一位“读者”来到21世纪的图书馆,他望着一台又一台的计算机终端,满腹疑问地说道:图书馆的书到底在哪里呢?这还仅仅是所谓阅读观念的冲突而已。由于观念的冲突以各种形态具体表现于现实社会中,人们有理由对信息网络和信息技术构架上的信息文化进行人文反思,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的终极目标。信息文化的观念冲突,从本质上讲是由于不同社会群体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社会利益上存在的差异而造成的,不管如何去把握信息文化的观念冲突的具体原因和形式,我们必须建立在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基点之上,必须从社会和个人层面全面考察信息文化,从心理和行为角度深入考察信息文化。
(2)行为的冲突
文化观念的冲突最终将演化为行为的冲突,而这种行为的冲突有时会变得异常明显和激化。也许我们还无法对信息文化构建中文化行为的冲突给予详细的、逐一的描述,但文化行为的冲突正在社会各个层面出现。例如,电子空间行为与物理空间行为的交融与不可分割,使得人们对社会行为的真实性充满疑问,不同人群更趋于固守自我的心理阵地,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文化掠夺和文化侵袭已经司空见惯。又如,在信息共享权、获知权和隐私权之间,人们越来越难于找到一个平衡点,越来越无法把个人权利的复杂性与社会监督的有效性联系起来。一方面,人们对信息安全技术手段和信息安全产品具有强烈的需求,总是希望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得以独自占有或如我所愿地使用;另一方面,人们又借助与更多更快的信息交流渠道让世界成为一个庞大的WWW,自由地享受畅游“信息之海”的愉悦。知识产权的保护既有“支持者”,更有“破坏者”。在信息文化体制下,控制与反控制、破坏与反破坏、自我与环境、个性与社会性、独立性与一体化、虚拟与现实、霸权与平等、单一与多元……信息文化的冲突,观念和行为的冲突,完全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矛盾聚集体,人们有必要努力去寻求各种矛盾的调和。
3.2 新文化的构建
既然我们称之为文化“冲突”而非“毁灭”,甚至没有采用所谓的文化“重建”的说法,至少在我们看来,文化冲突就不是绝对无法调和的,是一种着眼未来的“建设性冲突”,虽然这种冲突有时充满“暴力”和“胶着”。我们相信,文化冲突的结果必然导致新文化的构建和完善。时至今日,信息文化还远不是一种成熟的文化。新文化的构建要有正确的思路。“向未来学习”是信息文化反思的重要准则,是新信息文化构建的基本取向,是面向新世纪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关联、批判与创新相依存的演化机制。
“和谐”是新文化的重点和终点,因为“我们将在电子空间创造一种新的精神文明”,这种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最终结合,将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并非朝夕可待,“求同存异、兼容并蓄、互通互补、共享共荣”成为我们现实的、理智的选择。求同存异就是不同文化观之间要沟通、学习和理解,兼容并蓄就是要使新文化成为各种优秀文化精髓的大熔炉,互通互补就是要在相互的贯通中使不同文化精髓相得益彰,共享共荣就是追求新文化的社会创新性和功能性。文化本无所谓好与坏、优与劣,因而文化与文化之间具有的排他性不是绝对的,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融性才是绝对的。如何充分综合运用道德的、技术的、人文的、科学的力量,来化解冲突、转化矛盾、寻求和谐,成为人们苦苦思考的关键。“和谐”并不是以甲胜乙、以我代他、非此即彼、或是或非,而是相互贯通、相互理解、相互兼容、相互促进。因此,要构建新的文化观念和形态,我们有必要认真地回答下面的问题:如何才能既尊重和吸取他人的长处,又维持自身发展的现实性和创造性?如何才能不以损害可持续发展为代价而追求更大的进步?如何不以背叛传统精华为代价而追求更快的发展?如何维护文化发展的主流,摒弃非文化的垃圾?
新文化的构建需要充分积蓄多种力量,需要确立正确的社会整体价值观。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既要“学知识(to know)”,又要“学做事(to do)”,更要“学做人(to be)”;基于全面发展的人之上,一个全面发展的文化既要“有特质”,又要“纳百川”,更要“可持续”。认识冲突、分析冲突、剖析冲突的目的不是仅仅砸碎一个“旧世界”,而是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所以,当信息网络为载体的新生活、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已经与我们结伴而行的时候,新文化已经向我们走来,将与我们撞个满怀。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