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3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对于电力系统方面逐渐有了更高的要求,相关部门如何才能提高对配电网故障进行抢修的效率,这一点值得每个电力部门进行思考。故障抢修效率将会关系到整个配电网是否能够正常运行,而且还会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是否能够安全稳定运行。本文就配电网故障抢修效率提升策略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配电网的稳定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配电网;故障抢修;效率;提升策略
1配电网运行故障发生的原因
1.1配电网结构不合理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升级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的用电量持续走高,目前的电网无法承担高峰期的用电需求,经常出现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配电变压设备少,且分布不合理,由于低压供电线路涉及范围广,且线损严重,所以易发生低电压问题,在用电高峰期,往往无法满足供电需求,造成供电的不稳定。②配电网开关传动设备不合理,比如开关传动设备的质量不合格、开关线路的关闭和开启方法相同,这些开关传动设备不合理问题会导致操作失误事故出现。③配电网断路器的继电保护设备不合理,断路设备不完善,操作技术不先进,根本无法进行远距离操作,一旦发生线路问题,就会出现区域断电现象,损坏配电网的整体线路,另外,配电网主干线路以及分支线路上的断路设备是不完善的,经常用高压熔断设备进行代替的话,支路荷载容易过高,停电问题就会出现。④变电站分布不合理,一些线路长度过长,且无相应的线路分支,线损增加,对供电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引发大范围的停电。
1.2配电网运行环境差
配电网运行对环境有很高的要求,影响配电网运行的环境条件包括以下方面:①外力破坏,比如修建道路、房屋拆检等,对线路安全构成较大威胁;②部分电线杆的高压线与低压线同杆问题突出,其闭路线、电话线和网线等,均在电线杆上,增加了日常线路维护的难度,易引发安全事故;③配电网污闪问题,可导致线路单相接地或烧伤。加上配电网的多数绝缘子无防污能力,下部沟槽易积累灰尘,尤其是处于城市边缘的配电网,灰尘比较多。
1.3配电网自身损耗多
对于供电企业而言,在配电网运行期间,尽可能降低线损是一个重要的管理目标。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存在较大的线损。线损问题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在配电网运行期间,电压设备的损耗比较多,增加了电网的损耗;②部分变压设备未能安装调节电压装置,在用电高峰时期,无法及时调整电压,而在用电量较低时期,线损量比较大;③未能安装就地补偿设备,在一些配电网线路中,存在不少的无功电流,导致线损量大幅增加。
1.4雷电流量超过电压
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在城市和乡村,具有配电网的分布,由于处于野外的线路长度较长,易遭受雷击。由于雷击属于自然破坏,带有偶然性和不可抗性的特点,成为维护配电网的难题。如果配电网电压及电流,无法支撑雷电电流,则其运行就可能出现故障。因此,仅仅在防护系统中安装比配装置远远无法满足要求。当前,配电网避雷方法主要是安装避雷器,但避雷器的绝缘子经常发生闪络事故,且电阻超标现象时有发生,会影响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2配电网故障抢修效率提升策略
2.1制定合理的抢修机制
抢修流程贯穿抢修管理的全过程,合理的方案制定可以提高各环节操作运转的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各环节和区域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危险隐患,配电站应当制定合理的供电处理和现场处置方案,明确各抢修人员的职责,落实“责任到人”制度。在每次抢修作业发生后,应当总结经验,并制定和更新抢修作业手册和责任担,明确和规定抢修时间和流程;同时,开展配电网事故预警处理方案,对容易发生故障的区域和线路,制定合理的应急方案。
2.2建立和完善配电网故障抢修预案和联动机制
针对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事故问题、危险源,制定应急预案和现场故障处置方案,尤其要明确事前、事中和事后各环节中的部门、人员职责。在此基础上,还要制定抢修作业指导书、表单等,以此来提高配电网故障抢修质量和效率。同时,对单线图、电气联络图进行及时的更新,针对线路现状编制方案,从而实现一线一册管理目标;积极开展故障预想工作,针对每条线路分析和查找容易出现故障问题的薄弱点,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防范策略和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演习活动,以此来提高应急抢修意识和能力。同时,还要制定联动机制,整合外部施工力量、公共资源,从而提高联动响应速度和抢修效率。在此过程中,应当明确抢修班组人员责任,界定外委抢修业务界面。其中,抢修人员处理那些工序相对比较简单以及工程量相对较小的抢修工作;对于工程量相对较大,而且所需技术手段相对复杂的故障抢修工作,交由外围力量集中处理。
2.3减少抢修的时间
(1)减少延误时间。根据2013年我国抢修记录数据显示,抢修人员到达事故现场的平均时间为21min,基本达到“城市区域延误时间小于40min”的要求。在事故发生时,可以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等先进的科技手段,快速确认事故发生的具体地址和环境信息,制定出最佳的泸路线,快速安全地抵达现场,减少路途中延误的时间。
(2)精准定位故障点。抢修人员到达事故现场时,为了快速展开抢修工作应当提高故障定位的准确率,其主要的方法包括:①配置高端和先进的抢修检测仪器,所有抢修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必须通过考核;②通过分段检测的方法,逐步缩小故障范围,最终能够精确定位故障点;③配合调查周边用户的用电信息,综合性地分析故障发生的可能原因;④建立有效的防护措施,尽可能排除外力破坏造成故障的坑呢,为故障的分析提供参考价值。
(3)控制抢修的影响范围。抢修发生时,影响最大的就是需要人工进行隔离并且进行局部断电的处理。故障的隔离是为了控制抢修带来的断电范围,以尽快恢复居民日常用电,其主要的措施包括:①在重要客户和地区做好备用电线路,以确保抢修隔离发生时不影响正常的供电;②定期对线路进行进行检修和更换,对于锈蚀和凝露等情况及时处理,不可抱着侥幸的心情拖延;③对于易发生高危事故的区域,加强巡逻和监管的力度,保证24h抢修人员在线,控制事故带来的影响。
2.4定期开展抢修演练
定期开展抢修演练是提高和完善配电网抢修效率的重要保障,同时可以提高抢修人员对故障处理的经验。针对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应当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和现场处置措施,明确各抢修人员的责任和任务,加上正确的现场指挥,让抢修过程井然有序。在每次演练结束后,应当针对抢修人员的操作进行经验的总结和反馈,为日后现场抢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结语
综上所述,配网是电力系统与用户相连的重要环节,由于其性质的特殊性决定其结构的复杂,对安全要求更高,对社会的经济效益影响更大。所以更加应该加强配网的管理,做好各方面的工作,预防和降低线路故障的发生,提高配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配网正常安全的运行,以满足用户的需求,确保社会的稳定积极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弛,谢伟,王卫斌.电力故障抢修管理系统(TCM)的建设与试点研究[J].华东电力,2010,(04).
[2]熊斌.浅议配电抢修中的安全事项与防范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2).
作者介绍:
吴梁(1977.10.17),性别:男;籍贯:浙江杭州;民族:汉;学历:本科;职称:助理工程师;职务:下沙供电营业部运检一班班长;研究方向:配电网故障抢修效率提升策略分析
论文作者:吴梁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7
标签:配电网论文; 故障论文; 线路论文; 效率论文; 发生论文; 人员论文; 事故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