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骈文研究述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骈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0-856X(2001)04-0158-04
一
建国后的前30年,骈文研究基本上处于寂寞的境地。就笔者所检索到的资料来看,这30年只有两篇文章谈论骈文,一篇是启功的《散文与骈文的区别》(《文艺学习》1957年第4期),一篇是徐迟的《散文与骈文》(《光明日报》1978年5月21日)。很有意思的是,这两篇相隔20年的文章,谈的基本上是同一个最基本的小问题,而且都是普及性的文章。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苦涩的学术悲剧。
骈文研究在内地受重视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后的事。肇始于70年代末的思想解放运动也使骈文研究的禁区得以突破。仅在1980年就有三篇论文发表,王运熙、胡国瑞、曹道衡三位有影响的学者相继就六朝骈文发表文章(王运熙《刘勰对汉魏六朝骈体文学的评价》,《文学遗产》1980年第1期;胡国端《魏晋南北朝骈文的发展及成就》,《武汉大学学报》1980年第5期;曹道衡《关于魏晋南北朝的骈文和散文》,《文学评论丛刊》1980年第7期),以为汉魏六朝骈文正名为突破口,骈文研究逐步走上正轨。至今,有关骈文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表的论文约90余篇,专著8部,作品选10部。这8部专著是:姜书阁的《骈文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于景祥的《唐宋骈文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王洲明的《古文与骈文》(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莫道才的《骈文通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尹恭弘的《骈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于景祥的《独具魅力的六朝骈文》(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年)和《南北朝骈文》(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钟涛的《六朝骈文的艺术形式与文化内蕴》(东方出版社1997年)。10部作品选是:黄均、贝远辰、叶幼明选注的《历代骈文选》(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熊先谦的《魏晋南北朝骈文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谭家健主编的《历代骈文名篇注析》(黄山书社1988年),许逸民选注的《古代骈文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殷海国编选的《历代骈文精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周振甫编选的《骈文精萃》(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朱洪国编选的《中国骈文选》(四川文艺出版社1996年),莫道才主编的《骈文观止》(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赵振铎主编的《骈文精华》(巴蜀书社1999年),曹明纲的《六朝文絜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这还不包括骈文与赋合选的作品选(曹道衡主编《汉魏六朝辞赋与骈文精品》,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此外,一些建国前出版的骈文学著作也得以重印,如瞿兑之的《骈文概论》,刘麟生的《骈文学》、《中国骈文史》,蒋伯谦、蒋祖怡的《骈文与散文》。一些骈文古籍资料如李兆洛编撰的《骈体文钞》和王先谦编撰的《骈文类纂》也得以出版。这些都显示了近20年骈文研究的繁荣。
在1996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文学评论》编辑部、中国韵文学会、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等多家单位发起的首届骈文学术研讨会在桂林隆重举行,标志着骈文研究全面复兴,会上成立的中国骈文学会筹委会标志着骈文研究由分散走向联合。在此前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和《柳州师专学报》开辟了骈文研究专栏,为骈文研究成果提供发表园地。
二
因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渠道不畅,笔者对台湾出版的骈文研究著作所见不全,妄加评述恐有遗漏。在近20年来大陆出版的著作和发表的论文中,主要探讨了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骈文的形式特征和美学特征。最初是对骈文的一般特征的介绍,旨在还骈文的本来面目,如张会恩的《论骈文的特征》(《殷都学刊》1985年第4期)和谭家健的《略谈骈文的基本特征》(《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就是属于这样的文章。然后逐步深入到骈文的内在形式,胡晓明的《〈文赋〉新论:骈文特征的内化与思维定势的形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莫道才的《论骈文的形态特征与文化内蕴》(《江海学刊》1994年第2期)、《以诗为文:骈文文体诗化特征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和冷成金的《试论骈文的美质美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可作为代表。他们探讨了骈文形式的深层特点,并从文化史的意义上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向晁山的《论骈体文形式美的心理依据》(《吉首师专学报》1986年第3期)、莫山洪的《试论骈文的审美基础》(《柳州师专学报》1996年第2期)和《论骈文的审美形态》(《柳州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则进一步探讨了骈文形式的产生原因,并上升到美学层次来分析。对骈文的具体特征的讨论则有钟涛的《骈文的隶事与声律》(《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几部骈文研究专著也对此有所讨论,如尹恭弘的《骈文》在第一章的第三节“骈体文的文体特征及其美学功能”,专门讨论了骈文的五个方面文体特征,即裁对、句式、隶事、敷藻、调声,并讨论了各种特征的美学功能,如裁对的均衡对称美、句式的整齐建筑美、隶事的典雅含蓄美、藻饰的华丽色彩美、调声的和谐音乐美。又如莫道才的《骈文通论》的第四章《骈文的结构形式与句型模式》、第五章《骈文的修辞形态及其文化内蕴》、第六章《骈文的美学特征与审美效应》都是讨论骈文的形式特征和美学特征的。作者认为,骈文的结构形式具有起、铺、结的结构体制和领、衬、夹的游离构形;骈文的句式也有构造上的模式特点,如骚体句、诗体句、叠字句等;骈文的句型则具有强烈的结构模式,如齐言单联型、齐言复联型、杂言复联型等。
(二)骈文与其它文体的关系。骈文是一种从修辞学角度划分的文体,与其它文体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讨论骈文与其它文体的关系也是骈文研究的题中之义。吴佩珠的《试论唐代散文与骈文的关系》(《思想战线》1987年第1期),郑力戎的《从唐宋古文大家看骈散之分》(《文史哲》1988年第3期),高光复的《以诗人赋和以骈人赋》(《北方论丛》1989年第4期),张思齐的《散文、骈文、美文:比较观照中的文体辨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吴在庆的《骈文与诗、赋相互影响的两点思考》(《宁德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于景祥的《骈散三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熊江梅、张璞的《骈文与桐城派》(《柳州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等论文有集中的论述,其关注点主要是骈散关系。但骈文的存在对其它文体有重要的影响,却常被人们所忽略,比如骈文对唐传奇、敦煌变文、宋话本、元杂剧、明清小说戏曲等的影响是很大的。
(三)骈文的历史演变过程和规律。如何正确认识骈文的发展流变,是骈文研究仍须解决的问题。过去对骈文的否定就是从对骈文发生、发展的不正确认识开始的。除了前面提到的几种专著对骈文产生及形成的原因作了分析外,还有一些论文对此作了探讨。谢国荣的《略论骈文发生发展的深层原因》(《湘潭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莫道才的《从文化学角度看骈文的产生》(《中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3期)集中探讨了骈文的起源和产生问题。钟涛的《骈文与汉语言文字的特殊性》(《汉字文化》1997年第2期)则从语言文字的特殊性角度探讨了骈文的起源。讨论骈文的形成的论文还有于景祥的《论骈文的形成与鼎盛》(《文学评论》1996年第6期)和《骈文成因论》(《烟台师院学报》1998年第4期),莫山洪的《论汉魏六朝审美意识的转变与骈文的形成、兴盛》(《柳州师专学报》1997年第2期),这些论文讨论了骈文的形成时期及其文化背景,从各个角度探讨并说明了骈文产生的历史过程和历史必然性。马予静的《论文学语言的音乐性在赋体骈律化中的作用》(《中州学刊》1999年第3期),则探讨了赋的骈律化的文学语言原因。
同时,骈文学界对历代骈文的创作及规律的研究也已展开,各个阶段的骈文都有研究者关注,魏晋南北朝骈文是热点。主要论文有萧艾的《六朝骈文论略》(《湘潭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胡国瑞的《六朝骈文的艺术评价》(《文学遗产》1987年第1期),周建渝的《徐陵骈文初探》(《文学遗产》1988年第4期),樊运宽的《论踰信后期骈文的特色》(《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六朝骈文与文坛风尚》(《柳州师专学报》1998年第3期),何忠荣的《宫体作家的骈文创作》(《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周悦的《齐梁骈文的新变》(《中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1期),谭家健的《试论刘峻的骈文》(《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钟涛的《论六朝骈体书牍文》(《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试论徐陵骈文与其政治生活的关系》(《柳州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于景祥、陆雅慧的《刘勰在骈文创作上的杰出成就》(《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第4期),它们探讨了这个时期的骈文艺术特色,并对主要骈文作家的骈文创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此外,唐宋元明清的骈文也受到青睐,论唐代骈文主要有董乃斌的《论樊南文》(《文学遗产》1983年第1期)、莫道才的《骈文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吴在庆的《樊南四六刍议》(《中州学刊》1995年第2期)、郑力戎的《治乱之龟鉴、政论之典范:论陆贽的骈体奏议》(《浙江学刊》1996年第3期)、莫山洪的《中唐骈散相争及其美学价值》(《柳州师专学报》1999年第3期)和《论隋及初唐反骈观念的形成》(《柳州师专学报》2000年第2期)。论宋代骈文的有曾枣庄的《论宋代的四六文》(《文学遗产》1995年第3期)、尹占华的《论苏轼的四六文》(《天府新论》1996年第6期)、陈祥耀的《苏轼与宋四六》(《文学评论》2000年第5期),这三篇论文对以苏轼为代表的宋代骈文的特点及其原因作了深入的分析。论明清骈文的有王凯符的《论清代骈文的复兴》(《北京师院学报》1990年第4期)、马积高的《清代骈体文复兴与考据学》(《湖南师大学报》1993年第5期)、昝亮的《胡天游骈文试论》(《柳州师专学报》1997年第2期)和《袁枚骈文试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论民国初年的骈文,有刘纳《民初文学的一个景观:骈文的兴盛》(《郑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
骈文研究范围的拓展是骈文研究深入的体现。莫道才的《骈文史分期刍论》(《柳州师专学报》1997年第3期),专门讨论了骈文史分期问题,莫山洪的《简论历代反骈的历史嬗变》(《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则进一步检讨了历代反骈的原因。而目前已出版的几部骈文学著作都十分关注骈文的发展过程,姜书阁的《骈文史论》是建国以来的一部骈文发展史,这部近四十万言的巨著对骈文的发展有详细的论述,勾绘出骈文演变的全景,其不足是唐代以后的部分稍嫌简略。于景祥的《唐宋骈文史》则是第一部骈文断代史,将唐宋两朝的骈文作了详尽的描述,然亦失之叙述方式简单。钟涛的《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内蕴》是其博士论文,她在第二章“六朝骈文形式的定型过程”讨论了六朝骈文的发展过程。于景祥的《独具魅力的六朝骈文》在第三章“六朝骈文之流变”也对六朝骈文有所梳理。莫道才的《骈文通论》在第九章、第十章专论“骈文的历史演变”,概论了骈文发展的八个阶段。尹恭弘的《骈文》在第二章“历史视角:骈体文文体的演变过程”中,也从溯源、酝酿、成熟、变异、复兴等五段对骈文的发展过程作了简要的梳理。
(四)骈文学史的研究。骈文学如果从刘勰的《文心雕龙》之《丽辞》算起,已有1500年漫长的历史了。宋代以王銍《四六话》、谢伋《四六谈麈》为标志,骈文学已初具规模。骈文学史的研究实是对骈文观念的发展演变的梳理。这方面的研究论文主要有吴兴华的《读〈国朝常州骈体文录〉》(《文学遗产》)1988年第3期),钟仕伦的《骈文与王銍的〈四六话〉》(《文史杂志》1993年第3期),莫道才的《论〈四六丛话〉的学术价值和骈文思想》(《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1994年第4期)、《论宋代四六话的兴起》(《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骈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语文导报》1987年第9期)和《20世纪前期骈文学学术发展述论》(《东方丛刊》2000年第3辑)、谭家健的《关于骈文研究的若干问题》(《文学评论》1996年第3期),曹虹的《清嘉道以来骈散争论的文学史意义》(《文学评论1997年第3期》),于景祥的《欧阳修对骈体和散体的科学态度》(《辽宁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莫山洪的《论萧子显对汉魏六朝骈文的评价》(《柳州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民国骈文研究兴盛原因探》((柳州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骈文学发展史刍议》(《柳州师专学报》1999年第3期)和《六朝骈文学论略》(《柳州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从发表的论文来看,骈文学史的一些基本问题已经涉及,但仍有许多骈文学史的理论问题尚待发掘。
三
纵观骈文研究的历史,它走过了曲折的道路,有过辉煌,有过寂寞,现在走上了正轨,正步入新的辉煌。即使这样,也应该看到,骈文研究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
首先,骈文研究力量还很薄弱。从发表的论文和著作来看,目前,全国研究骈文的学者仅有20来人。不但与古代诗歌的研究队伍无法相比,也远比古文的研究者少。在这20多位学者中,还有不少并未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个领域,仅是偶尔涉足一下骈文研究。之所以如此,恐怕是受古文为正宗而骈文为小道的狭隘观念的影响。由于研究力量的限制,制约了骈文研究水平的整体推进。因此,骈文学界迫切需要更多的学者加入,以推进对这一传统文化形式的研究。只有研究力量的壮大,研究水平的提高才有基础。
其次,骈文研究资料的整理出版有待加强。资料的缺乏是影响骈文研究的一个突出问题。虽然骈文的选本和普及性册子出版不少,但骈文的研究资料尚未见出版。古代的骈文资料留存于一些大型类书、丛书当中,这些类书、丛书浩瀚淼茫,从中寻找资料很不方便,近代以来的著作多未重印,所以也不易见到。由于各种原因,由笔者与莫山洪整理的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支持项目《历代四六话》早已交稿,却迟迟不能出版。另外,为推动骈文研究的发展,迫切需要整理出版一部《骈文研究资料汇编》、一部体现近50年来研究论文成果精华的《骈文研究论文集》。一些重要的骈文理论著作和作品集,如清代孙梅的《四六丛话》,近代钱基博的《骈文通义》、孙德谦的《六朝丽指》,都应该尽快整理出版。
其三,骈文研究的学术水平应上一个新台阶。目前,高水平的论文论著尚不多见,骈文研究的学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骈文研究领域应该去除非学术规范的现象,提升研究论文、论著的水准。在研究方法上,要注意量化的研究和实证方法的融合;在研究视角上,要注意文化史角度的发掘,避免简单的作家作品论。特别是应该把骈文放在文化史演进的过程中来考察,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来观照,把骈文的创作现象作为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活动的一种方式来对待,由此解剖一个时代的文人生活场景与方式,乃至一个时代的审美心理与文人心态、社会心态,并进而揭示出骈文存在及其风格特征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只有这样,骈文的美学意义、文学价值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才能真正得到揭示。
标签: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论文; 文学历史论文; 文化论文; 文学论文; 艺术论文; 文学遗产论文; 六朝论文; 柳州师专学报论文; 骈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