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与情境性自然角双向互动的策略研究论文_陈丽敏

农村幼儿与情境性自然角双向互动的策略研究论文_陈丽敏

陈丽敏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李家巷镇中心幼儿园 313102

【摘要】情境性自然角可以充分激发幼儿的探索求知欲望,引导幼儿主动实践、积极参与,这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农村幼儿与情境性自然角互动现状的基础上,从材料选择、跟进内容、延伸活动、内容选择等方面重点探讨农村幼儿与情境性自然角双向互动的策略,旨在通过本文研究为幼儿园一线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使得情境性自然角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关键词】农村;情境性自然角;双向互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6-086-01

前言:情境性自然角作为幼儿园环境的有机组成体,为幼儿认识自然、了解自然、解读自然创造有利条件,但是就现阶段农村情境性自然角创设与应用的现状来看,其往往处于“摆设”的状态中,幼儿很少与情境性自然角进行互动。因此,如何有效布置并实现情境性自然角与农村幼儿的双向互动,成为当前幼儿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农村幼儿与情境性自然角的互动现状

在农村幼儿园情境性自然角当中,幼儿并没有参与到植物的种植环节中,对情境性自然角中植物的名称存在认知不全的现象,使得情境性自然角沦为农村幼儿园的摆设。长此以往,农村幼儿对情境性自然角及周围环境表现出漠视的态度。同时,农村幼儿园的部分教师因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并没有在思想意识中重视情境性自然角,往往将情境性自然角看作是农村幼儿园教育的一种摆设,无法充分彰显情境性自然角在农村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效能。

例如,教师让幼儿带一盆植物装饰自然角,幼儿必然会这些信道的植物表示浓厚兴趣,有的幼儿想摸一摸,但是教师则会说:“看看就可以了,不要碰,也不要摸,老师会给他们浇水,你们这样会给弄坏的!”从表面上来看,教师对情境性自然角的创设花费心思,但是却剥夺了幼儿与情境性自然角互动的权利。

二、农村幼儿与情境性自然角双向互动的策略

(一)材料选择互动性

情境性自然角的创设需要农村幼儿的主动参与,引导幼儿尝试参与情境性自然角的材料选择环节中去。对此,农村幼儿教师要秉持“以幼为本”的原则,鼓励农村幼儿自觉、主动、积极进入到情境性自然角的创设当中,适当性地为农村幼儿提供底结构的材料,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想象创设自然角,将塑料瓶、酸奶杯、家禽散落的羽毛等带入情境性自然角,确保情境性自然角的创设符合农村幼儿的实际情况,例如在废旧塑料瓶上装饰鸡毛、鹅毛等,在提高农村幼儿动手能力的同时,使得农村幼儿与情境性自然角的互动更加强烈。

(二)跟进内容互动性

在农村情境性自然角的观察学习环节中,教师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将情境性自然角创设与互动的主动权转移到农村幼儿手中,相信幼儿在情境性自然角创设中的智慧,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机会引导其与情境性自然角碰撞出全新的火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豆芽的成长”种植园地中,教师要让幼儿准备一个浇水壶,每日去为豆芽浇水,观察豆芽的生长情况并触摸豆芽,以自己的语言描述豆芽在成长中有何变化。通过这样方式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充分发挥情境性自然角在农村幼儿教学中的功效,对幼儿语言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具有良好作用。

(三)延伸活动互动性

农村情境性自然角的创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教师根据农村幼儿的情况引导其发现、探索、分析、实践的过程,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农村幼儿与情境性自然角的双向互动。例如,在“昆虫探索家”的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情境性自然角之中,根据自己的想法提出“我们的身边有哪些昆虫?”、“他们都长什么样子?”、“你最害怕的昆虫是什么?”、“如果你想抓住它用什么工具比较好呢?”、“抓到昆虫以后你会把它放在哪里?”、“为什么放在瓶子里昆虫容易死亡?”等等,每一次活动均以图片或者实物的形式出现,在活动中农村幼儿会感受到自己的变化,从而产生成就感。

(四)内容选择互动性

情境性自然角的内容选择要符合幼儿的实际情况,有效迎合幼儿的兴趣需求。

一方面,农村情境性自然角的创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幼儿喜欢,确保所创建的情境性自然角是幼儿自主选择与自主讨论的结果,只有这样方可激发幼儿参与情境性自然角活动的热情。例如,教师可以为幼儿讲解绘本故事“向日葵的故事”,借助绘本故事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特点引导幼儿走进故事情境之后,初步掌握向日葵的生长过程的情况,利用绘本故事创建情境性自然角。随后,开展“向日葵的种植”活动,由幼儿从家中带来瓜子开始,随后在观察种子、分类种子的基础上确定种植容器及种植方式,并在种子周围划定空间设置围栏保护种子;在种子的成长中观察向日葵小芽与其他植物芽苗的区别,这一系列活动都是在听取幼儿建议的基础上开展的。

另一方面,情境性自然角要符合农村幼儿在年龄、认知等方面的差异现状,靠近农村幼儿最近发展区,并由教师予以不同的指导。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其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且具有较强的探索以往,往往喜欢研究各类昆虫、植物树叶纹理等,此时此刻,教师则可以为农村大班幼儿提供昆虫盒、镊子、捕虫器等工具,引导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搜集昆虫及植物树叶,将其带入情境性自然角当中进行交流讨论,这对农村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总结:综上所述,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诉求创设情境性自然角,深入挖掘情境性自然角的教育价值,引导幼儿在与情境性自然角进行“沟通”基础上开展自主观察、自主管理、自主探究等活动,使得情境性自然角真正“活”起来,促使农村幼儿在与教师、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当中获得丰富经验,实现农村幼儿与情境性自然角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互动。

参考文献:

[1]郑雪红.幼儿园亲自然环境创设探索[J].当代教研论丛,2018(10):133+135.

[2]曹圆圆,段凤飞.与大自然的亲密“对话”——浅谈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在自然角创设中的实践与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9):96.

[3]刘迎晓.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中自然因素应用的现状调查——以邯郸市公立幼儿园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09):139-140.

论文作者:陈丽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6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农村幼儿与情境性自然角双向互动的策略研究论文_陈丽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