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英[1]1991年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探原》文中认为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引言扼要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其立意所在。 正文按照历史发展的进程,根据翔实的史料,追溯并研究国共合作的破裂在形态上经历的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一、祸起萧墙——蒋介石集团“清党”的前奏 “中山舰事件”的发动和“整理党务案”的抛出,实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它既是蒋介石反苏反共政治思想支配下的行动,又是国民党右派反共分裂活动的必然结果。由于中共和共产国际妥协退让,当断不断,结果反受其乱:蒋介石乘机攫取了党政军大权,尤其是攫取了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军权,并发动了夺取地方党权的攻势,从而为日后的全面“清党”扫清了障碍,铺平了道路。人们往往忽略了“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对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所起的作用。事实上,“中山舰事件”的发动和“整理党务案”的通过,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右派集团实行全面“清党”的前奏,是影响国共两党关系演变的关键性环节,是国共合作的破裂处于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它埋下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悲剧性结局的种因。 二、山雨欲来风满楼——蒋介石集团全面“清党”的酝酿 在北伐战争期间,工农群众运动的蓬勃发展,触动了城乡的生产关系和旧秩序,威胁到地主资产阶级的利益;帝国主义列强为维护其侵华权益,采取分化瓦解中国革命和武装保卫既得侵华权益的两手政策;与此同时,迎汪抑蒋、迁都之争、党权与军权之争、南京上海之
佚名[2]1986年在《纪念恽代英同志就义五十五周年理论座谈会综述》文中研究表明今年四月二十九日,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理论家、青年领袖、“常州三杰”之———恽代英同志英勇就义五十五周年纪念日。为了缅怀和纪念先烈,常州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办公室、市社科联、市党史学会、历史学会于四月二十九日下午在常州日报社联合举行了“纪念恽代英同志英勇就义五十五周
参考文献:
[1].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探原[D]. 张桂英. 中共中央党校. 1991
[2]. 纪念恽代英同志就义五十五周年理论座谈会综述[J]. 佚名. 江苏社联通讯.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