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理工学院 473000
摘要:高校教育中不仅要有专业传授,更重要的是育人同行。分析了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挖掘了建筑设计课程中思政元素,从实际角度出发,对思政融入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在今后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推进思政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程思政 建筑设计 融入 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作为高校中的建筑设计老师,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建立有效联系,将立德树人观念执行到课堂中去,让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强化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变大,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在为国家培养符合国家需求标准的人才,而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教书育人是教学目标,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教师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时代的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多元化,好的、不好的信息蜂拥而至,学生在大学期间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还不成熟,在鱼龙混杂的信息中难免受到不好因素的影响,稍不注意就会沉迷到网络或者非主流文化,他们做事思考不够周全、容易冲动行事,有可能导致及其恶劣的后果,严重的会对他们的人生造成不可补救的损失。如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引导他们变成积极、阳光、善良、勇敢的具有优良品质的社会青年,这关系着他们个人的发展,也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掌握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关爱学生成长是每一位高校教师的责任。如何在传播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该方面需要不断的努力和探索。
2.当前建筑设计课程中所内含的思政教学资源分析
在课程中进行思政教育,要不断的结合课程内容。建筑设计课程包含了丰富的思政元素,当前我国在城市建设中摈弃了钢铁森林的概念,在建筑设计中更加重视的本土文化、地域建筑等,这是文化自信的典型案例,建筑不再是千篇一律,也不再是奇奇怪怪,他们是对传统文化吸收后发扬的结果,例如,上海世博会中的中国馆采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斗拱造型,它向世界很好的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建筑设计过程中的精确度问题可以借用国庆期间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国》中黄渤展示的案例,为了新中国第一面国旗兢兢业业,对国旗的重量、尺寸、材料、旗杆的高度等方面精确认真,没有一丝一毫的马虎,在当时物质极度贫乏的年代,为了改变阻断球的特性,发动周围群众寻找稀有金属,在距离开国大典不到6小时的时间里解决了阻断求的问题,他所代表的敬业、认真的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思政融入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模式
建筑设计课程主要针对的是建筑学专业学生,课程时间较长且影响范围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最大限度的去搜集教育性素材,根据学生所学知识进行适度讲解,这样既可以增加他们的专业兴趣,又可以对他们树立教育、警示作用,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3.1以建筑大师的实际案例,为学生树立榜样效果
在课程开始之初,学生对于建筑设计是什么,如何进行建筑设计,如何做一名职业建筑师等问题还未建立完整的概念。学生对专业充满了好奇,此时对学生讲解建筑大师的成功案例,让其知道成功背后的多年积累、积极尝试,对专业始终如一、一丝不苟的态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设计的意义,为自己树立学习榜样。建筑作品是被人们使用的,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千万人的使用感受,设计师的一点失误可能就让使用者感到不便利,例如,户型设计中储藏室的缺失,让千万个家庭不够整洁,杂物无处安置,后期需要购买箱子储藏,挤占正常的使用空间,让使用者感到不便利。可以根据生活体验引导学生作为设计师需要认真、负责,并且要善于观察、总结,在设计过程中要一人为本。
3.2以绿色建筑设计为案例,树立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习总书记曾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些年来,雾霾、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严重,建筑作为高耗能“产品”,如何在设计中降低能耗、节约资源,鼓励学生针对该问题进行设计师的思考。在建筑设计中利用门窗开启位置形成室内空气对流,提升室内空气质量;在建筑设计中利用雨水搜集系统,将雨水二次利用,灌溉草坪或者道路洒水;在建筑中做保温设计,降低使用空调的时间和频率等等。教师根据设计中采用的绿色设计手段和绿色技术,建造绿色建筑,让建筑更加节能、环保。鼓励大家积极思考生活中建筑如何更节约能源,在建筑设计中如何体现,帮助学生建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使命感。
3.3讲授地域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已由“钢铁森林”转变为有地域特色的风格,单体建筑也从“水煮蛋”“鸟巢”“大裤衩”等奇奇怪怪的特点转变为结合传统文化特征,人们不再一味的追求西方建筑形式,对于传统建筑包含古人智慧、匠心独运深深叹服,现代建筑设计师更是结合了传统与现代建筑的优点进行设计,建筑体现的是传统文化特色,这是民族自信心的体现。可以根据该方面鼓励学生树立民族自信息和文化自豪感,学生作为设计师更应该认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吸取精华将其运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让建筑使用感强并且能体现出中国特色,在建筑的历史发展中增添浓重一笔。
3.4以设计细节为例,讲授中国的工匠精神
优秀建筑除了有好的设计构思,更应该完善设计细节,为使用者预先考虑多种细节,提升人们的使用感。根据这部分内容向大家讲授中国的工匠精神,徐立平同志立足航天固体发动机整形岗位,不惧危险、执着坚守,勇于担当,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精一生,练就一身绝技绝招,成为我国航天固体推进剂整形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被誉为新时代“雕刻火药、为国铸剑的大国工匠”。徐立平有双匠人巧手,能够凭手感把药面整形的误差,从允许的0.5毫米提高到0.2毫米。就是说,他一刀下去,可以铲出一张纸来。经他手整形的产品,保持了100%的合格率。“要干精品、不只是合格品,精品动车才能够奔跑四方。”他经常这样教导徒弟们,“精品转向架不仅仅代表着高铁的发展水平,更关系着乘客的安全,我觉得这是对生命的尊重。”通过案例介绍,让学生树立“设计匠心”,在设计汇总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问题,努力将每一个问题都有完善的解决。
4 结束语
作为高等院校的建筑专业老师,在日常课程中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更要在课堂中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他们成为符合国家发展需求的新时代青年,在课程中、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要鼓励他们积极向上、严谨认真,敬业精业,担负起社会发展的重任。只有如此,中华民族才会更加强大。
基金项目:
南阳理工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NIT2017JY-007)
论文作者:郭立苹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2
标签: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论文; 学生论文; 课程论文; 思政论文; 的是论文; 这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