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品质量研究的可视化分析论文_李汝波1,彭云虹2

中国药品质量研究的可视化分析论文_李汝波1,彭云虹2

李汝波1 彭云虹2

1.哈尔滨中药四厂有限公司 哈尔滨 150025;2.黑龙江省济仁药业有限公司 哈尔滨 150025

【摘 要】随着国内医药产业的发展已经纳入法制化轨道,并融入到全球药品大市场的竞争之中,药店的可视化管理成为药品零售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药店的可视化管理是药店可持续发展的护航者,利用数据信息平台,进行信息共享,便于消费者对药品信息的需求,也方便了药店和供货商之间的信息交流,使药品达到流通正规化、信息公开化、管理快速化。

【关键词】中国药品;质量研究;可视化;分析

前言:在国家推进医疗改革的进程中,药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药品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利用信息可视化软件对药品质量进行分析,我国药品质量在研究内容和方向深入和细化的同时,也逐渐与相近的研究领域结合。近几年,我国学者正不断运用新技术、新理念以及从更宽阔的领域去解决药品安全问题,而在中医药方面的研究却略显不足。药企、医院的科研工作需要不断加强,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仍需进一步融合。

1.可视化管理含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管理方法层出不穷,依赖于计算机的管理方法也出现新的发展态势--可视化管理。可视化管理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让管理者有效掌握企业信息,实现管理上的透明化与可视化,这样管理效果可以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可视化管理能让企业的流程更加直观,使企业内部的信息实现可视化,并可使信息得到更有效的传达,从而实现管理的透明化。第二层含义是指通过人的感觉(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能够感知现场的正常与异常状态的方法,可视化管理是用眼睛观察的管理,体现了主动性和有意识性。通过各种举措,使各种经营活动“看得见”,通过塑造“看得见的工作现场”,增强经营一线的工作效力。

2.药品可视化的研究

第一,2004年之前我国药品质量研究的年度文献量较少,相关学者研究的方向较为集中或接近,多为理论基础。2005至2010年,几乎每年的发文量都在持续增长,并在2010年达到了峰值,之后的几年发文量又维持在低位,当社会上出现影响较大的药品安全事件时,相应时期的发文量便会增加。在年度发文量中,尝试利用新的科学技术研究解决药品质量问题的文献占比越来越大,这既是大量科技人才涌入医药行业的体现,也是我国近几年研发经费投入不断加大初见成效的表现,将有助于更快更好的解决我国的药品质量问题。

第二,近几年研究的前沿方向主要与“监督检查”、“供应链”、“药品注册”、“分离纯化”等有关,研究的方向已经开始多样化,药品质量研究逐渐深入和细化。在药品质量研究领域,我国学者正不断运用新技术、新理念以及从更宽阔的领域去解决药品安全问题,这将促进我国医疗事业日益完善。

第三,研究药品质量的机构中,企业是药品的生产方,药检所是药品的监管方,医院是药品流向患者的最主要渠道,要保证患者拿到的药品安全有效,需要做好上述各个环节。药企应加大科研力度才能不断进行产品创新,从而使其获得长期稳定的利润和生存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医院不仅需要建立药物临床试验质量保障体系和药品质量信息反馈机制,也应注重科研工作,更好的解决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脱节的问题。政府则要建立起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机制,让各相关方能够系统有序的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共同推动国家医药事业的良好发展。

3.可视化管理内容与方法

3.1供应商合作的可视化管理

在流通领域里,药品从供应商通过各级经销商最后送达到零售商,实现卖给消费者的最终交易,流通环节的每一个参与点都会获得相应的利润,节点之间的交互就是协同。在药店与供应商的合作中,可视化管理的操作方法:首先,药店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建立一个自己的平台,使上游的各类供应商能够登陆进去,查询需求的药品。药店也可对多个供应商询价,进行价格模拟供应,来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作为供应商,可以提供给药店生产、质检、仓储等可视化的生产、供应环节的质量保证;其次,作为药店已经确定的供应商,可以查询药店库存容最,进行有计划的补货。双方可以根据订购和销售情况,及时进行结算,这些信息通过计算机这个开放的媒介,可以做到24小时共享,也可以采取限制时段的共享,这样可视化就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最后,同一个制药企业的产品可能配送给不同的分销商,那么就要登陆不同的分销商网站,要把分销商的各种表格汇总是相当复杂的。如果这些分销商都使用同一公共平台,那么只要登陆一次,自动汇总就吋获得究整的信息分析报告,销售和库存数据等能够实现高质量的同步共享,电子订单和订单状态实现可视,供应商库存可以自动补货,采用条形码收发货,与客户的对账实现电子化,跨地区多银行间的现金时效管理,以及货物的全程跟踪等。另外,可以选择对不同供应商开通不同的服务功能,不同的合作伙伴关系将享受不同层次及范围的同步信息,在可视化管理中实行不同等级,享受不同服务信息。

3.2药品质量研究多样化

近年来药品质量研究的方向己经开始多样化。如:“微生物限度检查”、“医药物流”、“供应链”、“新药审评”等的研究不断出现,意味着药品质量研究已经逐步深入和细化,研究方向不断拓宽,逐渐与相近的研究领域融合。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药品安全问题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思路和方法去解决;特别是近几年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药品追踪溯源的全过程监管提供了可能性。尝试将《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医院评审标准》引入医院药品质量管理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基于“木桶理论”探讨了全自动片剂摆药机应用模式下的药品质量管理。通过研究发展中国家相关案例,探索我国制药企业产业升级的突破路径。这些方法在药品质量研究领域有效运用,我国学者正不断运用新技术、新理念以及从更宽阔的领域去解决药品安全问题,将促进我国医疗事业日益完善。

结语

实施药品可视化管理必须有系统的管理规范办法,管理可归结为“文武之道”四个字--“文”精在方法,“武”贵在执行。管理的可视化是对人与药品的管理制度、服务规范及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及流程的全面管理。依靠制度去约束、去控制,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真正实现药品可视化质量标准。

参考文献:

[1]顾南.药品质量可视化监管[J].药品管理.2017(04)

论文作者:李汝波1,彭云虹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8

标签:;  ;  ;  ;  ;  ;  ;  ;  

中国药品质量研究的可视化分析论文_李汝波1,彭云虹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