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摘要:文章以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技术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智能电网内涵进行了阐述分析,随后讨论了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的作用,并分析了智能电网对继电保护产生的影响,最后分析了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电网环境;作用;影响;继电保护技术
前言:在网络通讯技术、智能技术等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电网智能化特性日益凸显,智能电网发展已是未来电网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在当下的智能电网环境下,应进一步加强对继电保护的研究,从而更好地实现智能电网运行稳定性提升,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电力供应,更好的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用电需求,从而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能源支持。
一、智能电网内涵
所谓智能电网,从本质上来看即是将电力网络与IT结合在一起,通过引入一些数字化传感器,实时采集电网数据信息,并结合电力设备资产数据,通过IT手段,来对这些数据进行监控、统计、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实现对电网的智能化控制。智能电网贯穿于电力工业发展全过程(发电、输电、配电、调度、通信、用电等),并能够有效改善传统传统电网存在的一些弊端,例如传统在电力定价方面不够透明,受各种条件所限,难以实现实时定价,而在智能电网中,能够结合不同地区电力需求信息,进行合理的定价,并有很多电价制定方案可供选择。又如传统电网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而智能电网则有着较强的自愈能力,可有效保障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相对于传统电网,智能电网具有显著的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及互动化特点,并且整体功能更加完善,在电网整体运行各个环节之中,均引入了新的智能技术设备等,使得电网运行各个环节之间联系更加紧密,使得中央电力体系集成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促进整体电网稳定性提升。在智能电网下,通过利用在线监测系统,能够迅速定位电网故障安全隐患,并对快速隔离故障,尽最大程度上降低故障带来的影响,同时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对故障问题及时进行修复,有效降低了电网运行成本,保障整体电网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二、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的作用以及对继电保护产生的影响
(一)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作用
继电保护作为“电网保护三大防线”的第一道防线,在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能够迅速、自动、有选择的将故障元件从系统中切除,保障系统其他无故障部分能够持续正常运行,同时也能够避免故障影响进一步扩大,继续对故障元件造成一定的破坏。二是当电力系统元件运行状态出现异常时,此时继电保护不会立即触发保护动作,而能够结合当时的运维条件,例如是否有值班人员进行值守,通过发出预警信号,交由值班人员进行处理,与此同时,继电保护装置还会结合对电力系统及其元件危害的程度,进行一定的延时,防止是由于电网运行短暂的波动所而造成继电保护误动。三是在各种智能通信设备的帮助下,继电保护装置还能够与电力系统其他设备配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采取预定措施,能够促使停电时间得到有效的缩短,尽可能的快速恢复供电,有效保障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二)智能电网环境对继电保护产生的影响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继电保护本身性能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例如在智能电网中,传统集成型继电保护逐步被淘汰,由微机型继电保护取而代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出除此之外,随着智能电网发展日益成熟,对于继电保护产生了如下影响:一是智能电网中增加了很多精密化元件,在实际运行中,任何细微故障均会对电力运行状态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继电保护进一步增强其稳定可靠性,通过进行一个完整的建模体系构建,实现智能电网故障更为精准度把控;二是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结构更加精细复杂,例如在连接方式上,传统继电保护以点对点方式连接,而在智能电网中,则是利用网络通信进行连接,极大提升了继电保护结构的灵活性;三是由于智能电网是在传统电网基础之上发展而来,因此需要继电保护做好传统电网与智能电网衔接,例如针对于线路差动保护时,在线路的一侧,需要采取电磁式电流互感器,有效连接传统电网,在线路另一侧,需要采取电子互感器,有效连接智能电网,可有效避免误动作问题发生。
三、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技术
(一)广域继电保护技术
广域继电保护技术也被称为区域保护技术,其主要是指在站域保护的基础之上,通过采集区域内继电保护信息,通讯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实现不同站之间的保护功能配合,保障智能电网的稳定性。通常而言,可采用“集中+分布式结构”或者“功能分布式”结构来实现对广域层信息获取,以促进电网实现快速自愈。与其他保护技术相比,广域保护技术在GOOSE网络传输的帮助下,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可有效保护智能电网安全。除此之外,在具体保护动作执行上,广域继电保护技术有着较为显著的优势,在正式实施保护动作前,能够结合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分析,具备较强的自适应判断能力,并根据分析结果来选择立即执行保护或进行延时保护,防止是由于电网运行短暂的波动所而造成继电保护误动,使得继电保护更加智能化,能够促使电网保护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保障智能电网稳定平稳运行。
(二)智能传感技术
在智能电网环境下,智能传感技术是继电保护技术顺利实施的核心组成部分。继电保护在实际运行时,需要采集一些电网运行状态信息,并通过分析电网运行状态信息,来执行保护动作,因此为提升继电保护的精准性,防止误动作,就需要保证采集信息可靠性与稳定性。促使继电保护功能作用得到更为有效的发挥。在实际应用智能传感技术时,一般是需要在变电保护设备中安装智能传感装置,同时还要在变压器设备中,设置电流、电压参数,在此基础之上,在对应的一、二次设备的位置处,也要做好相对应的参数设置。在这整个过程中,涵盖诸多传感装置,例如温度传感器等,完成上述设置后,可以有效实现对智能电网中电力设备的状态的监控,继电保护通过收集这些监控信息,来判断电网运行状态,并对智能电网予以良好的保护,保障智能电网安全平稳运行。
(三)保护系统重构技术
保护重构技术在继电保护技术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可有效保障继电保护系统运行效果,提高继电保护的适应能力。在智能电网环境下,对于继电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继电保护具有良好的自我诊断、修复功能,同时还应具备系统重构功能。当继电保护因自身出现故障问题,或者其他特殊原因无法正常运行工作时,在系统重构技术的帮助下,能够迅速定位故障元件位置,并及时完成更换,保障继电保护功能能够正常发挥,有效保护智能电网安全。在继电保护运行中,该技术的应用具有如下优势。一是有效提升了继电保护装置的自适应性,能够更好的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确保继电保护功能作用正常发挥。二是使得继电保护设备适配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当智能电网结构出现变化时,继电保护也可以随之发生变化,能够更好的适应智能电网环境。三是能够立足于继电保护装置本身,实时监控诊断内部元件,一旦发现故障安全风险,可以快速将其消除,以保障继电保护系统能够稳定安全的运行。更好的保护智能电网运行安全。
总结:综上所述,继电保护技术在智能电网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被需要提高对继电保护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在深刻认识智能电网内涵的基础之上,分析智能电网对机电保护的影响,并做好继电保护技术的有效落实,推动智能电网建设实现更加顺利平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吉鑫. 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技术探究[J]. 低碳世界, 2017(31):19-20.
[2]汪宽. 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技术[J]. 南方农机, 2016, 47(10):111-112.
[3]林建业. 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之我见[J]. 科学技术创新, 2016(26):33-33.
论文作者:肖亚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技术论文; 环境论文; 故障论文; 传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