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例说论文_张美巍

摘要:思维导图,英文是The Mind Map,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

关键词:思维导图, 语文,技巧,应用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发展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在当前教学中,思维导图已经被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广泛运用,并开展了相应的思维导图制作竞赛、展览活动。这对学生是很好的锻炼,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还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更提升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思维导图在我校语文教学中却鲜被提及,究其原因,可能是语文学科独特的教学内容不适宜运用该种模式。语文学科重在感性思维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立,学生需要在语言文字的阅读中提升感知力、发挥想象力,进行创造性学习活动。

但是语文教学中也有知识性的内容,尤其在传统文化教学中,文化常识的积累一直是一项有难度的教学任务,零散而不易把握。此时可以尝试制作思维导图,将文化常识的关联系性和层级性通过图像、颜色表现出了,建立记忆链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发散性思维。

一、以文化常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为例,可以引导学生试搜集相关知识点,并划分知识重要等级,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构思。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这个过程中,不仅比构图的思维,也锻炼学生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理解和选择的能力,完成了核心素养目标的多个任务群。

学生完成的思维导图示例:

 

二、思维导图在日常传统文化教学中的其他应用。思维导图的设计与建构,不仅可以用于具体知识点的梳理、记忆,还可以配合教学中的各个方面使用。

(一)作为课件使用

教师可以在课前或在课上制作思维导图来展示课程内容。课前制作,教师有较充分的时间进行导图的制作与完善,也节约了课堂时间;也可以带领学生课上制作,虽然占用了一定的课堂时间,但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在“头脑风暴”中形成更具创新性、实用性的思维导图,也使学生形成参与意识,实现课堂教学的双主体。

现代教学设备、相关软件的技术优势,为快捷地完成思维导图的制作提供了方便条件。尤其古代散文教学中,一些文句的逻辑关系如果能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将十分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时利用网络丰富的资源,查询相关知识点的图片,在幻灯片思维导图中穿插呈现,方式灵活多样、生动活泼。

(二)作为复习材料使用

教师以思维导图作为复习工具,引导学生对一个阶段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思维导图在提高记忆力中的作用,也可以促进学生形成知识的整体性。尤其在古代散文单元、诗歌单元的复习中,我们也可以把魏书生的语文知识树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出来,作为学生复习语文知识的一种工具。

将思维导图中的部分内容空缺出来,思维导图又成了一张填空考卷,考察学生对主干知识的记忆情况非常方便、快捷、清晰!

(三)作为学生的课堂笔记

学生使用思维导图作为笔记,符合托尼·巴赞创制思维导图的初衷。利于学生听课,提高了记笔记的速度,而不必因记笔记而无法听老师的讲解,也利于学生形成筛选意识,将老师所讲的内容经过筛选,提取关键字,做成课堂笔记。

《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将大脑思维过程具体化、直观化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应用, 能够让学生在面对庞杂繁芜的语文知识时掌握方法把握主线,并充分挖掘学生智力潜能,提升思考技巧,发展学生的记忆力、组织力与创造力,使语文学习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思维导图将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发挥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1]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教育[J]. 董建春. 教育探索. 2001(08)

[2]论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高建华. 文学教育(下). 2016(03)

论文作者:张美巍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  ;  ;  ;  ;  ;  ;  ;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例说论文_张美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