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输变电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控制对策,希望企业对输变电的过程造价进行控制,在保证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投入,进而推动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对策
1输变电工程造价与管理的认知
1.1输变电工程造价
电力企业选定一个项目后,通过项目评估进行决策,然后设计招标、工程招标、到竣工验收等后期工作的投资管理活动。在该项目中,工程有计划地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形成无形资产和铺底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费用总和。
工程造价一般数额较大,同时每一项工程的结构、设备配置等有具体的要求,工程造价的评估需要根据实际工程实际分析,具有个性化和差异性。在项目建设中,不可控制因素的存在,形成影响工程造价的动态因素。工程竣工决算后才能最终确定工程的实际造价,工程造价具有动态性。工程造价包括建设项目总造价、单项工程造价和单位工程造价。专业分工细分化,工程造价的计算程序和该工程管理角度分析,该工程造价的层次明确。
1.2输变电工程成本管理
为了实现投资的预期目标,拟定规划、设计方案,预算、计算、确定和架空工程造价及其变动的系统活动,对建设工程投资费用进行管理。在实际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差错,导致定额缺项或需要补充的项目与内容增多。
1.3工程成本管理的方法
工程成本管理方法的第一步是成本分析。对于总的工程实际成本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对照检查,计算绝对数、相对数,运用总和分析法对工程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按照施工成本费用和构成项目进行分析比较也是工程成本管理的一个方法———项目分析法。还可以通过人工费进行分析,将项目中的人工费的实际成本同预算成本相比较,参照劳资部门的有关劳动工资方面的统计资料分析。对材料定额变动和废旧料利用等的分析达到材料费分析的目标。对施工机械使用费的预算数与实际数相对照分析进行机械使用费的分析。还有一些其他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分析。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差距也是成本管理方法的第二步。通过成本对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从实现成本的及时控制和管理出发,避免更大的损失。完成成本的纠正后检查其结果。以人为本,落实管理责任制,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加强施工生产过程管理,注重工程竣工后的时候成本控制,在施工工期内完工的原则,总结经验。
2变电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
2.1招标因素
招标环节影响造价因素主要在于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质量,比较突出的是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描述不够全面清晰,或未对容易造成混淆或分歧的内容或工程量计量规则进行明确;招标工程清单漏项较多;招标工程量清单与招标文件描述不一致,存在矛盾;有些项目承包方式不合理,如对于存在不确定性的项目简单采用总价包干方式。上述问题比较容易在结算阶段引起意见争议与分歧,不仅影响工作进度,且存在审计风险。其产生的原因主要由于工程策划文件、设计文件等条件不成熟即开始招标;还有的是由于招标文件与工程量清单编制人员对工程特点、建设管理要求或施工组织了解不全面,不能正确反映招标要求。
2.2合同签订因素
有的项目签约合同条款对招标文件进行实质性改变,如改变招标文件的结算调整方式,违反相关规定,增加结算难度,带来造价管控风险。这种问题的产生主要由于:一是合同签订单位擅自修改招标文件相关实质性条款;二是招标流于形式或后补招标手续;三是招标至合同签订期间,建设环境或要求发生较大变化。
有的项目不同合同之间存在工作界面交叉、工作内容重复的现象,容易造成相关费用重复给付,增加工程投资。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招标前期未对所有招标项目的委托范围进行整体系统的策划及界面划分,造成不同合同委托范围重叠,相应工程费用重复计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技术因素
在输变电工程建设中,技术条件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例如,线路电压等级、导地线规格、曲折系数、杆塔形式以及电缆敷设形式等,甚至包括工程中的建筑水平、配电设备分布等,都需要相应工程技术的支撑,如果缺乏技术的先进性,就可能会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
2.4环境因素
输变电的覆盖范围巨大,沿线的地质地形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的整体造价,例如,在遇到复杂地形时,如果直接穿越,则需要进行复杂基础的处理工作,对软土的基础的加固、对线下高大树木的砍伐或者控制等,而如果选择绕过,则会增加线路的长度,无论哪一种都会导致造价的增加。
2.5设备因素
最近几年,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动了电力设备和原材料质量和性能的提高,同时也使得其价格不断上涨。设备购置费以及材料费用在输变电工程造价中占据的比例超过了50%,一旦材料和设备的价格出现变化,将会对输变电工程的造价产生显著影响。
3变电工程造价的控制对策
3.1加大招标造价控制
做好前期准备,原则上应在设计深度及其他条件具备后组织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工作;加强招标文件与工程量清单编审批,编制人员应具备相应资格,需全面了解和掌握工程特点及建设要求,并组织专业第三方机构进行复核、评审,全面提高编制质量;应结合工程特点,对容易造成混淆、分歧的内容或原则在招标文件或工程量清单中进行明确说明和约定。
3.2全寿命周期造价控制
全寿命周期造价控制对策是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一种方式,它把产品寿命所经历的环节分阶段考虑,实现整体最优的造价控制模式。
首先,项目设计阶段:全寿命周期造价控制对策在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上,通过专业标准的设计工具加强对输变电项目工程的经济性和可行性的分析,实现资产全寿命整体费用最低,整体效益最优。在设备产品方面采用通用型、标准化的设备,提高互换功能,降低维护、检修费用。在设备材料方面提高标准程度,以达到降低生产维护的成本。其次,项目施工运行阶段:全寿命周期造价控制对策在施工运行阶段,一方面是细化监理工作性质,将监理工作分为质量控制和投资管理,通过完善监理制度来达到控制造价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建立动态的计划控制体系,这样可以严格把控工程变更,合理控制工程进度款的支付和工程核算。
3.3智能信息化平台造价控制
随着现代化智能计算技术的发展,输变电工程造价控制也开始借助基于云计算的智能分析平台来降低投资及资源的浪费。目前,输变电工程智能信息化平台造价控制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智能信息化平台造价控制可以对输变电工程全过程的造价进行预估,主要包括工程估算、初设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竣工决算等。其次,工程自身投资数据的统计与计算是可以利用智能信息化造价分析出来的,对于社会经济及市场发展数据、设备材料价格数据、人工机械成本数据等其他外部参数变量都是可以挖掘与利用的,从而能够构建具有较强层次化架构的数据域体系,为避免不合理投资提供了依据。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影响输变电工程造价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控制对策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的唯一法宝,希望输变电工程相关企业依托科技创新,从源头上控制工程造价;强化工程过程管理,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富平.输变电工程造价控制线细化方法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5.
[2]侯晨艳.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研究及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5.
[3]雷雨.变电站建设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论文作者:余汶轩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6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造价论文; 输变电论文; 项目论文; 因素论文; 成本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