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关联、要素结构与产业扩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论文,要素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00(2009)05-0049-11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导致沿海地区制造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和需求压力。以广东省为例,自2005年开始出现的“民工荒”以及2008年实施的《新劳动法》,促使珠三角工业集聚区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根据对珠三角地区300多家制造业企业的一项调查,2007年珠三角人工成本环比平均上涨15%,2008年又上涨11%。在需求方面,2005年开始的人民币持续升值,提高了出口商品的价格,导致出口商品的需求增速回落。2008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已逐渐扩大为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导致全球主要市场的需求大幅下滑,对中国外贸出口造成了巨大冲击。这在广东省表现得尤为明显,2008年全省出口增长9.4%,增速大幅回落12.8个百分点,比全国低7.8个百分点。成本和需求的双重压力导致广东主要产业集聚区经营环境恶化,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大,不少产业开始加快向周边外围地区扩散。
虽然中国沿海省份产业从原聚集区向周边地区扩散的迹象越来越明显,有的省份更是把推进产业转移作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但是沿海地区产业扩散现象并未得到相应的理论关注。目前,关于中国产业空间结构的研究集中关注产业的地方化集聚问题,并形成了两条主要研究路径:一是对产业地方化集聚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实证分析,如梁琦(2003)、[1]罗勇和曹丽莉(2005)、[2]范和斯考特(Fan & Scott,2003)、[3]吴学花和杨蕙馨(2004)[4]以及文玫(2004)[5]等的研究。这些研究普遍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集中度和地区专业化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并在区域经济差距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二是对沿海地区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进行探讨,包括吉姆和纳普(Kim and Knaap,2001)、[6]胡(Hu,2002)、[7]葛(Ge,2003)、[8]黄玖立和李坤望(2006)、[9]冼国明和文东伟(2006)、[10]范剑勇(2004),[11]以及金煜、陈钊和陆铭(2006)[12]等的研究。他们发现市场容量、基础设施条件、对外贸易、市场一体化进程等均对沿海地区的工业集聚具有重要影响。可见,现有文献基本上是对中国产业地方化集聚的存在性及其形成原因的探讨,而对产业集聚过程的另一面——产业扩散关注得不够。虽然陈耀和冯超(2008)[13]曾对我国沿海省份不同类型产业集群的迁移倾向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但其研究更多的是对沿海地区产业集群迁移的一种经验概括,并未能从理论上说明不同产业的扩散特征。正是在上述实践和理论背景下,本文拟从产业的基本特征出发来探讨影响产业扩散的因素和不同产业的扩散倾向,并对近年来中国制造业部门扩散的特征性事实进行分析。
二、产业扩散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一)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
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表明,产业的集聚与扩散取决于区域向心力(centripetal forces)和离心力(centrifugal forces)之间的对比。向心力主要来源于产业集聚所产生的一系列外部经济效应,包括金融外部性(pecuniary externalities)和技术外部性(technological externalities)。金融外部性是指产业的前后向关联效应,可以通过市场价格机制降低企业的成本,如市场接近、劳动力共享、中间投入品关联等;而技术外部性则是指企业之间的技术外溢效应,技术外溢和知识扩散改变了单个企业的投入—产出关系,强化了企业的生产功能,提高了生产效率。离心力则来自于产业过度集聚所导致的拥挤成本(congestion cost),包括土地、房屋和水电等非贸易品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企业之间市场竞争强度加大而导致的盈利能力下降。在地区生产结构发展的过程中,向心力与离心力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二者的动态权衡决定了产业的集聚和扩散,并进而决定了产业的空间分布结构。
新经济地理学(NEG)经典文献着重讨论了金融外部性与产业空间结构的相互作用机制。克鲁格曼(Krugman,1991)的FL(Footloose Labour)模型[14]指出,在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着三种效应:一是市场接近效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为了节省贸易成本,厂商会选择在市场规模较大的区位生产,从而导致产业集中。二是价格指数效应(生活成本效应),一个地方的厂商数量越多,当地市场上产品数量和种类也越多,该地区商品价格指数就较低,工人的实际工资提高,这会吸引更多的工人流入,进一步强化产业集中趋势。三是市场拥挤效应,厂商的空间集中会导致本地区各类非贸易品和劳动力价格上升,增大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并加剧了企业相互之间的市场竞争,导致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这会阻挡产业的集聚趋势,促使企业向外围低成本地区扩散。因此,实际的产业集聚和扩散是上述三种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马丁和罗杰斯(Martin and Rogers,1995)[15]、鲍得温等(2003)的FC(Footloose Capital)模型[16]认为,在资本自由流动而资本所有者不能流动的前提下,区域之间不存在价格指数效应,此时决定产业集聚还是扩散的是不能自我强化的市场接近效应和市场拥挤效应之间的力量对比。福斯里德和奥塔维亚诺(Forslid and Ottaviano,2003)的FE(Footloose Entrepreneur)模型[17]指出,由于人力资本(企业家)与其所有者不能分离,价格指数效应再次发挥作用,产业的集聚和扩散取决于市场接近效应、价格指数效应和市场拥挤效应之间的力量对比。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三类模型中,不管是劳动力流动、资本流动还是企业家流动,都与广义的贸易成本(区际市场开放度)①密切相关,贸易成本的下降和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强化了要素资源的流动性,促进了产业的集聚和扩散。与上述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情形不同,在要素不流动条件下,垂直关联也是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力量,关联效应和拥挤效应的对比决定了产业的空间格局。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Krugman and Venables,1995)的CPVL(Core-Periphery,Vertical Linkages)模型[18]着重强调了产业集聚所形成的成本和需求关联对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影响,本地中间投入品的可替代性越小,企业集聚的倾向越明显。维纳布尔斯(Venables,1996)的VL(Vertical Linkages)模型[19]认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联效应在运输成本下降到一个临界点之前,会形成有利于产业集聚的力量。但是随着运输成本进一步降低,非贸易品和劳动力价格的上升将导致产业向外围地区扩散。藤田昌久、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Fujita,Krugman and Venables,1999)的国际专业化模型[20]认为,产业关联效应的存在促使产业集聚,而工资上升和人口聚集带来的生产成本增加促使产业扩散,二者的对比决定了产业空间结构的动态变迁。
除了金融外部性以外,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对技术外部经济的追求也是许多企业选择在特定空间聚集的重要因素。技术外部性是一种动态外部性(dynamic externality),它既可以来源于同一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技术外溢——MAR外部性(Marshall,1920[21];Arrow,1962[22];Romer,1986[23]),也可以来自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外溢——Jacobs外部性(Jacobs,1969[24])。MAR外部性强调同一产业的空间集中所导致的行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知识外溢,Jacobs外部性关注一个地区不同产业间知识溢出的积极影响,不管哪一种技术外部性都离不开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技术外部经济不是通过价格机制起作用的,它需要借助于个人和组织之间的互动,在这一过程中,空间接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企业在空间上的邻近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息传递和知识交流,这加快了新技术知识的扩散。更重要的是,创新过程包含两种类型知识,即编码知识(Codified knowledge)和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编码知识是以系统化的书面方式传播的,不需要直接经验的参与。而默会知识是难以系统表述和书面化的经验知识,它的传播依赖于口头表达和面对面的交流,传递成本较高。在产业集聚区内,空间接近、关系网络和人际间面对面的交流加速了技术知识,特别是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的流动,新技术知识的传递效率得以提高,企业可以更容易地进行技术学习和创新,提高生产效率(Glaeser et al,1992[25];Saxenian,1994[26];Audretsch and Feldman,1996[27];Capello,1999[28];Duranton and Puga,2001[29]等)。
综上所述,金融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构成了产业集聚的向心力。金融外部性实质上反映了产业前后向联系的性质,前后向联系越强,金融外部性就越明显,导致产业集聚的向心力就越大;反之,产业的前后向联系越弱,金融外部性所引致的集聚向心力就越小。技术外部性则与产业的要素投入结构密切相关,产业的技术密集度越高(劳动密集度越低),技术创新对企业的经营就越重要,技术外部性所导致的集聚向心力就越强,反之,产业的技术密集度越低(劳动密集度越高),技术外部性产生的向心力就越小。可见,当产业发展环境变化导致拥挤成本变大时,由于在集聚向心力方面存在差异,产业关联度和要素投入结构不同的产业会具有不同的扩散表现。
(二)产业关联、要素结构与产业扩散
产业关联指的是产业间投入产出结构,反映了不同产业在销售指向和投入结构上的差异,而关联效应则反映了基于投入产出结构的金融外部性的影响。首先,从销售指向上来看,有的产业生产中间投入品,其产品主要销售给使用这些中间产品的厂商,因此,该产业创造的前向联系效应较强,这意味着其他产业对它所施加的后向联系效应也较强。在这种情况下,该产业生产性资产具有较高的专用性,企业经营高度依赖本地厂商需求,产业的地区黏性较大,产业退出本地生产网络的成本较高。相反,有的企业生产最终消费品,其产品销售面向广大消费者,产业创造的前向联系效应和其他产业对它所施加的后向联系效应都较弱,企业的经营并不依赖本地厂商的中间需求。并且,如果产品的最终需求也不集中在中心区,大量产品要向外部市场出口,那么,本地需求所引致的地区黏性就较弱,当本地区拥挤成本增大时,该产业就有较强的动力向外围地区扩散。因此,当面临着同等强度的扩散离心力时,产品销售指向最终消费市场,并且本地市场规模有限的产业向外围地区扩散的倾向性较强。其次,从投入结构来看,不同产业投入结构的差异集中表现在对中间产品的需求上面,有的产业在生产过程中较少使用中间投入品,所创造的后向联系效应较弱,所接受的其他产业的前向联系效应也较弱,这些产业并不依赖中心区其他厂商的中间产品供给,其生产成本对本地中间产品价格指数不敏感,而对劳动力等其他要素成本敏感,当中心区拥挤成本上升时,这些产业向外围地区扩散的经济激励较强。相反,如果某类产业对中间投入品的需求较大,对本地其他厂商的产品供给依赖很强,其生产成本对本地中间产品价格指数就越敏感,因此,即使中心区出现明显的拥挤成本,产业也会表现出很强的地区黏性。现实中,除了极端的最上游产业和最下游产业以外,每个产业都可以基于产业关联度进行排序,这种排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业扩散的顺序。当中心区拥挤成本上升时,产业关联度较低的产业最先向外扩散,并且这类产业的扩散可能并不按照由近及远的空间顺序逐次扩散,可能发生跨越一定空间维度的跳跃式扩散。产业关联度较高的产业较晚转移,较强的关联效应导致这类产业的扩散一般会遵循由近及远的原则,逐次向周边外围地区转移,呈现出空间连续性特征。
除了产业关联以外,要素结构也是影响产业扩散的重要因素。要素结构指的是某产业各种投入要素的相对密集度,根据要素密集度的不同,产业可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等产业类型。弗农(Vernon,1966)[30]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较早解释了伴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要素密集度变化对产业国际转移的影响。随着产业由新产品阶段向成熟和标准化阶段迈进,产品所密集使用的要素会发生变化,由知识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劳动密集型转变。相应地,产业就会从技术、资本要素禀赋充裕的地区向劳动力充裕的地区转移,以追求低成本优势。无论是从静态,还是动态的角度来看,中心区要素密集度不同的产业同样也具有不同的扩散倾向。技术密集度越低(劳动密集度越高)的产业对中心区技术外溢的依赖较小,对劳动力成本变化十分敏感,工资水平的上升对企业利润的影响较大。这些行业的生产技术通常已经标准化,或者已为绝大多数市场参与者所熟悉,企业竞争优势主要建立在降低要素投入成本上,技术外部性带来的集聚租金有限,企业聚集在一起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共享本地专业化要素市场以及地方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因此,当集聚的拥挤效应造成中心区各类非贸易商品,特别是劳动力价格上升时,这些产业就会最先向外扩散,以降低要素投入成本。反之,劳动密集度较低的产业,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较高,不需要使用大量劳动力,产业发展主要依赖中心区高质量的要素供给,以及鼓励技术创新的发展环境,而这二者在经济欠发达的外围地区均难以获得。技术密集度越高,技术外部性所导致的聚集租金也越高,企业对抗拥挤成本上升的能力也较强,向外转移的步伐也会很慢,表现出很强的地区黏性。
三、中国制造业部门扩散的分析框架
为了把握现阶段中国沿海地区不同产业的扩散特征,根据关联效应和要素结构两个维度对制造业部门进行分类,本文构造了一个分析产业扩散的理论框架(见表1)。根据这两个维度高低不同的组合,可以将制造业部门划分为四种类型:(1)低产业关联、低劳动密集度产业;(2)高产业关联、低劳动密集度产业;(3)高产业关联、高劳动密集度产业;(4)低产业关联、高劳动密集度产业。下面就以中国两位数分类的制造业部门为例对这四类产业的扩散特征进行深入分析(见表1)。
(一)中国制造业部门的分类
表2的结果表明各行业这两个指标在不同年份间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因此,本文还计算了每个产业这两个指标的三年算术平均值,并以此为基础对所选择的29个制造业部门进行统一的分类,结果如表3所示。
(二)不同类型产业空间布局的动态变化
为了对各制造业部门空间布局的动态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揭示各制造业部门在中国省级地区的空间结构变动情况,本文计算了两个指标:(1)产业集中率(见表4)。该指标表示规模最大的前3个省区合计占行业全国总销售收入的份额,具体计算公式为:
在该行业总销售收入中所占的份额,n为省级地区数量,μ为各省级地区在该行业总销售收入中所占比重的均值。当每个地区在某行业总销售收入中所占份额都相等时,空间基尼系数的取值为0;而当某行业完全集聚在一个地区时,空间基尼系数的取值为1。产业空间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其值越大表示产业的空间分布越不均衡,产业的地方化集聚水平较高;反之,其值越小表示产业的空间分布越均衡,产业的地方化集聚水平较低。因此,可以通过观察空间基尼系数在特定时期的取值变化来分析某个行业空间结构的动态变化,即:如果空间基尼系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大,就认为该产业处于集聚过程中;反之,如果空间基尼系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小,就认为该产业处于扩散过程中。下面就根据集中率和空间基尼系数两个指标对这四类产业的空间布局的动态变化进行探讨。
1.低产业关联、低劳动密集度产业
这类产业在当地的价值链不长,生产过程也不涉及大量中间产品装配,产业的中间投入主要包括专业化的生产设备、特殊的零配件,以及复杂的检测和实验环节,企业通常将其内部化,关联效应对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较小。产业的劳动密集度低意味着较高的技术含量,技术外部效应相对较强,由于所使用的低素质劳动力较少,产品附加值高,厂商对劳动力成本的变化并不敏感,当中心区与外围地区劳动力价格差距拉大时,企业不会单纯为了降低要素投入成本而轻易地改变生产区位。可见,技术外部性是影响这类产业地理分布的主要因素,技术密集度越高,产业越有动力在特定空间集中,向外扩散的倾向就越小。由于不少此类行业属于新兴技术行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产业也会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发生一定程度的空间扩散,厂商通过在其他经济、技术条件类似的地区进行扩张,以扩大内部规模经济,实现更大范围的技术共享。
根据表4、5的结果,第1类行业总体上布局较为分散,空间基尼系数和产业集中率都较小,扩散迹象不明显。医药制造业的空间基尼系数和集中率在2003-2007年间有小幅上升,表现出一定的集聚倾向。这与近年来生物医药、基因制药等行业在中国部分省区发展较快有关,这些新兴制药行业的技术密集度较高,企业的集聚倾向很强,行业发展往往伴随着地理集中。饮料制造业和烟草制品业的空间基尼系数和集中率都有轻微的下降,二者均表现出一定的扩散趋势。由于这两个行业原本布局就比较分散,产业集中率均值都在40%以下,不存在明显的产业中心区,这种扩散并没有表现为原产业中心区的产业份额下降和外围地区的产业份额上升。因此,这种产业扩散并非中心区拥挤成本上升的结果,源自于分权改革的地方竞争和地方保护是造成这两个行业空间扩散的重要因素。
2.高关联效应、低劳动密集度产业
这类产业是典型的资本技术密集型部门,纵向专业化分工发达,生产过程涉及大量本地中间投入品,前后向关联效应显著,本地中间产品价格指数及配套效率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有较大的影响,企业通常选择相互靠近的区位生产。从要素结构来看,这些行业的规模经济性明显,需要使用大量的不可分生产要素,行业投入的资本劳动比率较高,技术密集度也较高,产业竞争力高度依赖整个生产网络的技术能力,配套企业的质量控制、生产工艺水平和供货的及时性对于行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影响巨大。以上两方面因素决定了金融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导致的产业地区黏性较大,行业的生产区位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地理集聚水平会随着行业的成长而提高。因此,当中心区拥挤成本上升时,这类产业的扩散倾向总体上很低,只有部分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会向外围地区扩散,以降低要素投入成本;并且由于高度依赖原有的产业网络,为了降低产品运输费用,产业扩散一般会优先选择临近的周边地区,呈现出较强的空间连续性,通常不会跨越省区的边界。
从表4和表5的结果可以看出,在2003-2007年间,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6个行业的空间基尼系数有所上升,表明这些行业仍处于地理集聚的过程中。只有3个行业的空间基尼系数有轻微的下降,表现出一定的扩散趋势。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原本分布就比较分散,产业集中率只有34.29%,不存在明显的产业中心区,其空间基尼系数的下降是由于各地争上项目的结果。类似地,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也在地方政府产业政策的作用下进一步表现出分散化的格局,产业集中率从2003年的34.27%下降到25.9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空间基尼系数虽然有所下降,但产业集中率反而从2003年54.9%上升到2007年的55.77%,原产业中心区广东、江苏和浙江三地的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3.高关联效应、高劳动密集度产业
这类产业的产业内专业化分工发达,本地中间投入品价格指数对企业的生产成本影响较大,企业的区位决策受中间投入品关联效应的影响较大。就要素结构而言,这类产业整体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较低,生产过程并不涉及复杂的技术,需要雇用大量劳动力,厂商对劳动力成本的变化较为敏感。因此,当拥挤成本上升时,产业的区位选择主要取决于关联效应与劳动力成本之间的权衡,由于金融外部性较大,产业扩散往往涉及产业链的整体迁移,并跨越了一定的空间维度,目标地区多为市场通达性较好的欠发达地区,有时也会出现跨省区扩散的情况。
根据表4、5的数据,这类产业的空间基尼系数普遍较大,均值处于0.65~0.75之间,地理集聚水平较高,存在明显的产业中心区。广东、江苏和浙江是塑料制品业和金属制品业的主要聚集地,二者的产业集中率分别为55.15%和54.04%。山东、广东和江苏是造纸及纸制品业的主要聚集地,产业集中率为49.14%。江苏、浙江和山东是纺织业分布的中心区,产业集中率为63.34%。从动态指标来看,纺织业和造纸及纸制品业的空间基尼系数和产业集中率都在上升,表明这两个行业的地理集聚水平仍在提高,原中心区的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塑料制品业和金属制品业的空间基尼系数有轻微的减小,塑料制品业从0.7344减小为0.7192,金属制品业从0.725减小为0.7147,二者的扩散倾向也不明显。与空间基尼系数的变化一致,这两个产业集中率下降的幅度也不大,并没有出现从中心区大规模向外扩散的情况。
4.低关联效应、高劳动密集度产业
就产业关联而言,这类产业的价值链普遍较短,对本地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供应的依赖不强,企业生产成本受本地中间投入品价格的影响较小。从要素结构来看,这类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较低,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劳动力成本所占权重较大,企业对劳动力成本的变化比较敏感。因此,这类产业集聚的金融外部性与技术外部性均比较弱,当中心区拥挤成本变大时,产业向外扩散的倾向最强。为尽可能降低要素投入成本,厂商通常会在投资成本较低的外围地区重新配置资源组织生产。并且,由于相邻地区的要素禀赋和经济条件类似,要素成本差别不大,邻近地区并不是产业扩散的理想目标区域,因此,这类产业的扩散在空间上不一定具有连续性,很有可能发生跨省区产业扩散。
尽管第4类行业内部地理集聚水平差异加大,但都表现出较强的扩散倾向。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家具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8个行业的空间基尼系数均值都在0.65以上,地理集聚水平较高,并且形成了明显的产业中心区。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主要分布在广东、山东和福建,产业集中率为58.51%。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和江苏,产业集中率为65.79%。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主要分布在浙江、广东和福建,产业集中率为58.43%。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和江苏,产业集中率为60.03%。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和上海,产业集中率为60.17%。家具制造业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和山东,产业集中率为52.67%。橡胶制品业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和浙江,产业集中率为50.99%。通用设备制造业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和山东,产业集中率为48.89%。除了家具制造业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以外,有6个高集聚行业表现出较强的从中心区向外扩散的趋势。其中,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的扩散趋势最为明显,产业集中率在2003-2007年间下降了14.5个百分点;其次为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产业集中率均下降了4个百分点以上,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的扩散趋势也很明显,产业集中率分别下降了3.08%和2.17%。
此外,食品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5个行业的空间基尼系数均值都在0.65以下,地理集中度较低。虽然这5个行业的产业集中率普遍不高,但从中心区向外扩散的迹象也很明显。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的集中率下降得最为显著,从2003年的40.39%,下降到2007年的34.15%;专用设备制造业次之,产业集中率从2003年的42.51%,下降到2007年的38.17%;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的扩散倾向也较明显,产业集中率从2003年的47.3%,下降到2007年的44.05%。
最后,在绝大多数行业表现出明显扩散倾向的同时,也有少数几个行业的地理集聚仍处于进一步强化的过程中,如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但这并不能从总体上改变第4类产业高扩散倾向的特征。
四、结论
本文从产业关联和要素结构两个维度出发构建了一个分析产业扩散的理论框架,并对中国制造业部门扩散的特征性事实进行了分析。由于在关联效应和要素结构两方面存在差异,不同类型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向心力和离心力的来源和强度都有所不同,导致不同类型产业面临同样的环境变化时却有着不同的扩散倾向。产业关联和技术密集度越高,产业的地区粘性就越大,扩散倾向就越小;反之,产业的扩散倾向就越强。同时,不同类型产业扩散的空间范围和轨迹也有所不同:关联效应低、劳动密集度低的产业扩散通常发生在经济条件类似的地区之间;关联效应高、劳动密集度低的产业扩散通常由近及远地进行,呈现出较强的空间连续性;关联效应高、劳动密集度高的产业扩散较多表现为产业链的整体迁移,通常会跨越一定的空间维度;关联效应低、劳动密集度高的产业扩散具有较强的空间跳跃性,最有可能发生跨省区的产业迁移。
本文仅从市场选择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决定扩散倾向的产业特征性因素,而在现阶段经济转型期,中国产业空间布局的动态特征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政府行为的强烈影响。地方保护和产业政策模仿可能导致产业的现实区位偏离比较优势和收益递增的区位格局,形成推动产业分散化布局的力量。这一点在医药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以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空间格局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此外,政府行为影响产业布局的另一种途径是投资,各地政府通过在基础设施、科教文卫事业上的投资,改善了投资环境,这既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也提高了区域内要素供给的质量,无疑也会对产业的区位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所有这些都构成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本文的发现也带来了一些有益的政策启示。首先,产业中心区地方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不同类型产业的扩散倾向:对于关联效应低、劳动密集度低的行业来说,应把产业政策的实施重点放在提高本地区高素质人力资本供给水平、加强教育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技术创新制度环境等方面;对于关联效应高、劳动密集度低的行业来说,应重点扶持本地核心企业的发展,努力促进行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装备本地化,并引导行业低端加工环节有序转移;对于关联效应高、劳动密集度高的行业来说,产业政策的重点应放在促进产业链延伸上,鼓励产业链向两端的研发设计和品牌销售延伸,并实现跨区域产业配套;关联效应低、劳动密集度高的行业转移倾向最明显,因此,一方面要采取措施积极引导本地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品牌效益,推动区域功能转换;另一方面也要遵循市场选择规律,引导劣势产业转移。其次,外围地区应在认识不同类型产业扩散特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区位条件等有选择地承接产业转移。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产业集聚自增强效应的作用机制,注意营造本地产业网络,积极扶持本地专业化分工体系的形成,促进产业的本地化集聚。此外,本文的分析表明,关联效应弱、劳动密集度高的产业最有可能发生大跨度的地域转移,因此,不加选择地承接外部产业转移可能会导致欠发达地区发展道路的低阶锁定,在产业发展上永远处于落后状态,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欠发达地区除了有选择地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之外,还应将产业政策的实施重点放在营造有利的创业环境,完善产业和技术能力的内生机制上。第三,有关决策当局在推进区域协调和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类型产业扩散的机制和特征采取相应的措施:要推动经济条件类似的城市之间提高市场开放度,推动第1类产业扩张;鼓励中心区与邻近外围地区的产业发展合作,促使第2类产业的高效扩散;对第3类产业的跨地区转移进行扶持,协调厂商的集体行动,降低产业链整体搬迁的成本;大力改善经济条件较差外围地区的交通、能源与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引导第4类产业向这些地区转移,把推动产业转移与培育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结合起来。
注释:
①广义的贸易成本是指商品和要素流动过程中所涉及的全部交易费用,它与区域间交通运输条件、各种限制性壁垒和文化制度差异有关。贸易成本越高,商品或要素的区际流动越困难,区际市场一体化水平越低;反之,商品或要素的区际流动越容易,区际市场一体化水平越高。
②这29个行业为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代码为13-42的制造业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