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对毛泽东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探析论文

“新发展理念”对毛泽东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探析论文

“新发展理念”对毛泽东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探析

桑延海

(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0)

摘要: 习近平在对毛泽东的发展观继承、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其不仅是中国在今后长期遵循的发展理念,而且是对世界解决全球性问题所贡献出的智慧。坚持新发展理念,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必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关键词: 习近平;新发展理念;毛泽东;继承;发展

一、创新:作为发展的本质从朴素到科学

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也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亦即由理论创新指导实践创新。从1938年10月毛泽东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命题以来,创新性和先进性就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属性之一,即一个发展的政党。从“论十大关系”到“科学发展观”,再到“新发展理念”,党不断创新和丰富自己的发展理念,不断地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同时,这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发展观”的重大理论突破,即真正实现了“发展观”从朴素到科学的飞跃。

由于餐饮企业规模较小,经济实力一般,使得餐饮企业资产信用度低,而国家也没有政策性支持,因此餐饮企业很难进行融资。银行和金融机构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要对被融资的企业进行资产评估,评估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进行融资,银行和金融机构一般都需要把风险降到最低。餐饮企业资产额不高,企业自身偿还能力有限,这些因素都是导致其融资难的原因[3-7]。

毛泽东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创新”这一概念,但是他毕生都是不断地进行着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毛泽东最早接触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就是《共产党宣言》,他接受并认真分析了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并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通过其著作《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创新性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和“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在理论创新方面,毛泽东积极的探索毛克思主义中国化。他在1938年10月的六届六中全会的《新阶段论》报告上明确地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1]。毛泽东在1941年10月的《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中又提出:“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这样,毛泽东通过“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和“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两个命题基本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使命,从而也确立了创新性和先进性为党的基本属性,要求党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此外,毛泽东在1937年通过《实践论》《矛盾论》创立的实践辩证唯物主义,为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供了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后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以及在2003年7月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都是在毛泽东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指导下实现的理论创新。但是,这一阶段对于发展本质的理解,还处于朴素阶段。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在党的十七大提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创新能力,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党在新时期实现新使命的基本素养。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而且“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这标志着,党对“发展”的理解实现了从朴素到科学的飞跃,深刻把握了发展的本质。只有创新,才能打破现有的发展瓶颈,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这也是在毛泽东创建的实践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指导下的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总结、升华。

二、协调、绿色、开放理念对毛泽东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

协调、绿色、开放,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应有之意。要实现人们的美好生活,必须要坚持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持续推进的前提下,开放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3]新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习近平在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以及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得来的。从根本上说,新发展理念是为了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尤其是协调、绿色、开放分别是针对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内外联动问题提出的。坚持协调发展,是解决当前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理念,根本上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开放发展,就是要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处理好应对外部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积极承担与我国能力和地位相当的国际责任和义务等问题。

卵巢成熟性畸胎瘤为最常见的生殖细胞肿瘤,约占卵巢肿瘤的10%~20%,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恶变是从畸胎瘤中不同的成熟组织发生,其内任何一种成分均有可能恶变,最常见的为鳞癌,其次有腺癌、癌样瘤、黑色素瘤、肉瘤等,其恶变率低,文献报道仅为1%~2%[1-4],其中腺癌变约占7%[5]。本病发病年龄多为50~60岁,绝经后以及围绝经期女性多见[6]。目前其恶变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表明,可能与卵巢反复损伤、激素水平失调等引起的基因突变有关[7]。

《论十大关系》不但全面地体现了发展观的协调、绿色和开放的标准,而且也构成了习近平“新发展理念”乃至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观的重要理论渊源。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分析了包括地区之间、产业之间、党内外、国内外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地体现了毛泽东对发展观的协调与开放的认识与把握。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直接构成了“新发展理念”的理论源泉。

在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首次提出“共享”这一概念。他说:“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6]此后,“共享”一词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深入人心,人民要求“共富”“共享”的期盼越来越强烈。“共享”这一发展理念,通过胡锦涛的论述逐步深入人心。他说:“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7]胡锦涛对“共享”的论述,深化了其内涵,为社会主义社会更加公平公正,对维护人民的尊严具有重要意义。

毛泽东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系统的发展理念,也没有明确的发展之尺度,但是党在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中始终贯穿着协调、绿色、开放这样一种发展标准。针对苏共二十大的负面影响,毛泽东在1956年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重要的《论十大关系》。他指出,要“以苏为鉴”,并深刻总结我国国情,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

三、共享理念对毛泽东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

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这潜在的蕴含着,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建设共享社会、共享文明。在新发展理念中的“共享”这一理念具有“全民”“全面”“共建”“渐进”等基本内涵,而这一内涵丰富的发展理念的形成,经历了艰苦曲折的过程。

在毛泽东时期,“共享”这一发展理念虽然没有明确地被提出,但是,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共享发展之基本含义——共同富裕——是一直贯穿于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当中,并且一生锲而不舍地为之奋斗。在1954年3月,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明确地指出,要“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4]。这表明,当时社会主义改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农民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毛泽东还高度重视两极分化问题,他在1955年7月31日强调:“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5]他认为社会主义的富裕是共同的富裕,不是个别人的富裕。而共同富裕,就潜在地要求我们的发展,要实现共享发展。共享是共同富裕基础与表现,共同富裕是作为共享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存在的。毛泽东的朴素的共享发展观念,反映了当时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对于共同富裕的期盼与奋斗。

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党对发展观的第一次系统的理论概括。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各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中总结出的理论成果,是在新形势下对“什么是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的科学回答。“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也是对毛泽东发展观的标准和尺度的继承与发展。

基于以上讨论,架构隐喻在媒体话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媒体话语更加具有说服力,达到引导和传播其价值观的目的。本文将以特朗普参加G20峰会时的新闻语篇为语料,着重分析其中的表层架构、深层架构和话语策略,旨在探索特朗普的“美国至上”政策带给其盟国的影响。

我国自动驾驶技术将对会整个社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是对运输的一次变革。随着传感器系统、分析与预测路况系统、紧急制动系统、路径规划系统、人工智能系统的研发投入,未来的自动驾驶技术将惠及到我们每一个人。

如果单独说“共享”,则有“新发展理念”之“共享”和“共商共建共享”的中国全球经济治理新理念两个层面的意义。但是,不论从哪个层面出发,“共享”发展都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是新发展理念的价值旨归。从而进一步丰富了“新发展理念”的理论内涵,不仅确立了“共享”的世界观意义,而且确立了“共享”的方法论意义。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将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的工作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越来越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央,长久以来不成为世界问题的“中国问题”重新成为了世界问题,世界越来越渴望听到中国声音、得到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坚持新发展理念,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必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7]谢林垚.五大发展理念研究述要[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29-136.

中图分类号: A8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2019)25-0177-02

收稿日期: 2019-03-18

作者简介: 桑延海(1991-),男,甘肃武威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

[责任编辑 陈 鹤]

标签:;  ;  ;  ;  ;  ;  

“新发展理念”对毛泽东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