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的跨国并购及其整合策略研究

中国汽车工业的跨国并购及其整合策略研究

汪凌志[1]2004年在《中国汽车工业的跨国并购及其整合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企业并购浪潮不断加剧,跨国并购已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流方式,但由于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跨国并购在中国利用FDI中所占份额微不足道。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企业将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机遇,一大批跨国公司从其全球战略出发,正有计划、有步骤地并购我国企业,针对这种趋势,我国企业应如何抓住机会,顺应潮流,通过跨国并购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壮大自己,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汽车工业长期来一直处于落后的局面。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取得较大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汽车工业是要求规模经济,以全球为市场的工业,近年来,世界汽车工业出现停滞局面,产能严重过剩,传统市场曰趋饱和,国际汽车巨头纷纷把目光瞄向拥有广泛市场的发展中国家,汽车工业国际化趋势曰益加强。在全球性汽车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的进程中,我国汽车行业的并购重组近几年来不断加速.特别是入世以来,国内汽车业的跨国并购热潮开始涌动,随着国家对外商投资国内汽车领域限制的放宽,外资进入国内汽车业的步伐会更大.汽车行业无疑将成为跨国汽车公司实施并购战略的重要领域。 从国内外企业并购理论研究来看,往往只注重对并购动机和并购中的价值创造进行研究,而对并购后的整合(Post-Merger Integration即PMI)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正是基于这一需要,选择汽车行业作为跨国并购的研究对象,在对西方企业并购理论述评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对汽车行业跨国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着重从企业微观角度的各个方面对并购实施后的整合策略进行了系统研究。

马建威[2]2011年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研究》文中指出德勤(DTT)2010年末发布报告指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从交易数量看,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中国的海外并购交易出现爆发式增长,交易总额达342亿美元,完成海外并购交易共143宗,平均每季度36宗。相比之下,2003年至2009年上半年期间,季度平均交易量仅为16宗。2011年4月,美国亚洲协会(Asia Society)发布报告称,中国的海外直接投资正处在一轮指数级飙升的起点。预计到2020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总额有望高达2万亿美元。中国已经在美国50个州中的35个州拥有业务。但整体而言,中国仍是相对较小的对美投资者;在这方面,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只与新西兰和奥地利相当。可见,与经济总量相比,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尚处于初级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企业需要全方位做好准备。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历史演进、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研究为核心和逻辑起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战略、风险等角度深入探讨和总结造成并购绩效不显着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和措施。本文研究成果,希望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包括:“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历史演进及现状”部分。本章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萌芽阶段、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和增长阶段,深入分析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海外并购绩效较差成功率低、海外并购大多缺乏战略规划、对海外并购风险估计不足、缺乏文化整合经验、缺乏具有国际管理经验的人才、信息不对称导致对并购目标认知存在偏差、海外并购中存在很多“暗礁”等。“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研究”部分。本章选用2007—2009年A股发生海外并购的21家企业作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进行了实证研究。本研究认为市场对于并购公告的总体反应是消极的,海外并购并未能真正提升企业价值,相反在短期内降低了投资者预期。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战略”和“风险”两个方面,继而分别从战略和风险两个维度对企业海外并购进行深入研究。“基于绩效视角的企业海外并购战略研究”部分。本章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战略划分为公司层面上的企业战略、业务层面上的发展战略和职能层面上的发展战略等叁个层次。据此,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战略体系划分为四部分:整体战略目标的制定、战略步骤的安排、局部战略重点的把握和战略措施的执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战略目标包括获取海外资源、开拓国际市场、获取先进技术以及扩大企业规模等;战略步骤包括计划阶段、决策阶段、组织阶段和操作阶段等;战略重点包括并购战略选择的确定、目标企业的选择、谈判和并购后的整合等;战略措施包括政府宏观层面和企业微观层面。本章运用SWOT分析法,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战略模式选择:合作性战略模式、进攻性战略模式和防御性战略模式。最后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流程进行了再设计:并购前、并购中和并购后的流程。“基于绩效视角的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研究”部分。本章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进行了重分类,主要包括战略风险、政治法律风险、文化风险、财务风险和其他风险等;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管理涵盖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叁个方面。本章运用风险评估模糊测评法对兖州煤业澳洲并购风险进行了简要分析;从政治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文化风险和战略风险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案例研究一中国上汽并购韩国双龙”部分。本章运用会计指标和事件研究法分别对上汽并购双龙的长期绩效和短期绩效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启示:以战略为导向做好并购前的尽职调查、为防范风险制定详细的并购整合计划、重视文化冲突和长期文化整合、重视提高自身的跨国并购管理能力等。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主要局限为:本文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为研究核心,以战略、风险为支点,进行了深入研究。鲜有用这种方式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进行研究和评价。本文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划分为四个阶段:萌芽阶段、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和增长阶段,这种划分方式属首次。本文将全文的逻辑线“微化”到对上汽并购双龙的案例研究,以案例研究验证全文,这种安排也是一种尝试。绩效的内在价值,除了会计指标以外,还有诸如市场占有率、社会效益等指标,本文没有对这些指标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对于海外并购的研究,还有很多未涉及之处,例如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并购时机的选择、并购的经济后果尤其是税收影响等。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无疑将充实本研究的内涵和外延。

崔利[3]2015年在《我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整合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趋于全球化,跨国并购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和扩大规模的一种手段。在追求规模经济和有效参与竞争的过程中,我国企业出于融入世界获得更为广阔市场、更优秀人才以及更先进技术的考量,也积极踏上了海外并购的征程。本文主要研究我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整合问题,而吉利对沃尔沃的并购正是汽车业的并购典型案例,因而本文以吉利并购沃尔沃为例,探索我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动因及并购整合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论文首先定义了企业并购和跨国并购的概念、类型,介绍了企业并购的相关理论,包括企业并购的动因理论和整合理论,主要是为了方便后面结合这些理论对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进行分析。紧接着文中对我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的状况进行了分析,简要地介绍了吉利并购沃尔沃一案,同时还分析了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动因。随后文中对吉利并购沃尔沃一案,从并购前的准备到并购中的问题,再到并购后的整合做了深入的分析,并对该案例的并购整合效果做了评价。最后在指出了吉利并购沃尔沃过程中的亮点和可取之处时,对我国的企业海外并购整合提出了多方面的建议:明确并购目的和目标,组建专业的并购团队;把握外部机遇,争取多方支持;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策略;全面的整合策略。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

李贵玥[4]2013年在《基于价值链的汽车企业并购资源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基于价值链理论、并购动因理论、企业资源观以及企业资源整合观,对中国汽车企业并购整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意在指出企业并购后对所获资源的整合,并提出合理的整合策略,为中国汽车企业并购提供借鉴。在写作过程中采用文献检索法,参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及新闻资料,在深入研读文献的基础上与我国汽车行业及企业的实际情况相联系,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采用定性分析法,对资源整合的内容和策略进行分析;运用案例研究法,从价值链和资源整合观的角度深入分析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案例,以此检验全文的理论逻辑。第一,对于价值链整合的内容及策略研究是各种资源整合研究的基础。价值链的延伸、扩散和互补分别对应纵向并购、横向并购及混合并购叁大并购类型。在价值链整合时应该首先对目标企业的价值链进行评估,根据并购价值和整合难度进行整合。第二,从资产的角度讲,并购的物质资源整合实际上是对有形资产进行拆分组合、优化配置,并购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战略等实际情况,对物质资源进行识别,利用优质物质资源,剥离低效物质资源。第叁,对于技术资源的整合看似简单,但因为不仅能为并购企业带来新收益,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对管理者提出较大的挑战。技术资源整合时,应该根据并购类型进行差异化整合,横向并购注意融合,纵向并购注意拼接,混合并购注意甄选。第四,人力资源的整合往往是整合工作中最庞大的部分,管理者必须通过疏解因并购造成的员工压力,妥善安置员工,尤其要留住优秀人才,慎重选择管理人员,建立激励机制。要整合以上内容,必须采取四个方面的措施:全面评价高层管理人员的能力,慎重决定其去留;根据并购类型进行差异化整合,横向并购适当裁员,纵向并购要加强专用性人才的技能培训,混合并购尽量保留原有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对于核心人才,要通过职业发展生涯规划、培训、绩效激励等激励机制留住,避免流失;科学界定解聘标准,对不符合新战略要求、重迭、低效的员工进行柔性解雇,基于适当的经济补偿。第五,外部关系资源中,客户关系是基础,要先对消费者进行测量和归类,研究并满足其需求,通过兑现承诺赢得消费者信任,通过沟通机制保持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交易伙伴关系在并购中极其宝贵,应该通过能力评估筛选现有关系,挖掘潜在关系,制定整合方案,持续培育和支持交易伙伴关系网,对其进行考核和评价并不断更新;政府、媒介、社区关系相对敏感,前者通过政策法规直接决定企业的发展空间,后者通过影响舆论导向而影响企业形象,企业必须充分尊重并反哺当地。

顾卫平[5]2004年在《管理跨国并购——基于契约和资源整合的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管理无疑是跨国并购的核心。然而管理为何是跨国并购的核心?理论界对此却是莫衷一是。本论文认为,跨国并购的理论研究缺乏一套系统的分析框架,对跨国并购中至关重要的管理理论和整合问题的研究则更为匮乏,跨国并购的经济和管理理论与跨国并购的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本论文建立了一套基于契约和资源的跨国并购管理整合理论框架,将跨国并购视为两国投入要素通过公司控制权市场实现有效结合的一种模式,相关契约和资源整合的实际效果将会决定跨国并购的实际效果或成功率。根据契约观的观点:首先,跨国并购和新建投资等其他海外扩张模式都可以还原成为实现两国投入要素有效结合的不同契约安排,对不同契约安排的交易费用的比较是选择不同投资模式的关键之一;其次,企业是一种契约协调机制,本身是无所谓所有权的。因此,跨国并购交易行为本身是虚幻的,跨国并购实质上是契约协调机制之间的替代。根据资源观的观点,企业是一种资源集合体系,跨国并购可以更大程度地维护东道国企业组织资本的完整性,从而可以获取速度经济和战略资源,并通过与母国投入要素的有效结合形成新的组织资源。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或是新建投资等其他方式对外扩张的选择,依赖于何种方式可以更低成本或更为有利可图地达到两国投入要素有效结合的目的,而对跨国并购的管理和整合是企业是否选择跨国并购以及跨国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跨国并购的战略在于通过不同国家企业的契约协调机制和组织管理模式之间的比较、替代和提高,来获取改善全球资源配置的静态和动态的战略利益。跨国并购的管理整合则是跨国并购的战略利益得以实现的基础。管理整合贯穿于跨国并购的交易和整合的全部过程,对跨国并购的战略、组织、资产、人员、文化和环境等都需要加以全面考虑。它们共同构成跨国并购管理整合的核心要素,并使跨国并购成为企业跨国成长过程中可以选择和重复的管理过程。跨国并购交易行为本身决不意味着所需要的东道国投入要素就能主动的投怀送抱,惟有通过有效地管理和整合才能实现两国投入要素的有效结合。由此,当人们惊讶于跨国并购浪潮的巨大规模以及跨国公司的资本实力之时,我们却惊讶于跨国公司驾驭全球业务的战略眼光和管理能力的高超。我们始终认为,跨国并购的背后实际上是一整套的全球战略、管理思路和整合方式的运作。本论文为跨国并购的管理和整合问题构筑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从而使我们对于近期席卷全球的第一次跨国并购浪潮有着更为深入地认识,有助于我们的企业和政府进一步完善对于跨国并购的管理和监管工作。

刘大卫[6]2006年在《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企业并购作为社会化大生产、规模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本集聚的必然产物,是西方经济学一个古老的研究课题。19世纪末以来,西方国家已经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并购浪潮。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企业并购始于1984年,现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高潮初起阶段,但是国内关于企业并购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关于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研究则更显薄弱。 企业并购即并购企业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过程,其中人力资源整合是最为重要的第一资源要素整合。无数实践证明:有效的人力资源整合并不保证企业并购的必然成功,但无效的人力资源整合必然导致并购失败。因此深入研究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问题,不仅对企业并购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而且也将有助于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并购研究领域的理论创新。 一、总体结构 本文主要通过相关理论成果的梳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探索性地提出一个比较具有普适性和分类指导意义的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范式。全文除第一章绪论和第十章结论以外,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背景研究,包括第二章和第叁章。第二章简要介绍并购的一些基本概念,回顾了国际企业并购的历史,分析了国际企业并购的成因及其特点;第叁章则研究了中国企业并购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对就业的影响。 第二部分即第四章,主要研究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框架和模型。在该章中提出了人力资源整合视角下的企业并购分类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整合模型和方程式,并详细分析了人力资源整合的内容叁层面、过程叁阶段和整合路径。 第叁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包括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分别探讨了企业文化整合问题,明确提出了“身份管理”的概念;研究了管理技术整合问

赵春艳[7]2006年在《基于价值链的汽车业跨国并购整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跨国并购整合是指某个企业获得不同国界的另一企业的资产所有权、股权或经营控制权之后进行的资产、人员等企业要素的整体系统性安排,使并购后的企业按照一定的并购目标、方针和战略组织营运,它是调整新公司的组成使其融为一体的过程。 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全球化发展和中国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世界主要的汽车集团和公司都通过合资或并购的方式到中国投资,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这个进程中,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的趋势日益加强,他们与世界六大汽车跨国集团及四家独立汽车公司展开了全方位的合资和合作,以图嵌入汽车生产全球价值链,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目前,国内学者在并购整合方面的研究较多,研究范围已经涉及并购后的战略、组织、人力资源、文化、资产及管理等诸多方面,但是这些研究大都较为分散,不够深入,涉及的行业也比较宽泛。 本文在对价值链理论及跨国并购整合研究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综合相关理论,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基于价值链的汽车跨国并购整合进行了研究。正文分成6个部分。第1章和第2章简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以及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3章提出了基于价值链的汽车业跨国并购整合的原则,基本模式,内容以及整合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第4章是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整合的绩效评估进行研究。第5章对汽车业跨国公司并购中国企业的整合进行实证研究,最后一章给出结论,阐述了研究的效果及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参考意见。

黎正忠[8]2006年在《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并购是实现企业快速扩张的外部成长途径,全球已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随着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与企业国际化呼声的日益高涨,近年来我国企业并购活动也风起云涌。但无论国外还是国内情况,并购的整体绩效并不乐观,原因之一是企业忽视了并购后的整合,尤其是文化整合。本文的主旨就在于从实证的角度出发,探讨影响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的因素结构,再从理论角度对这些因素予以阐释、论证,最后针对我国并购企业文化整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的政策建议,以期指导我国并购企业中的文化整合实践,提高文化整合的有效性,从而改善企业并购的绩效水平。 全文共分成七章。第一章是导论部分。主要说明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对象与范围、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主要内容与创新。第二章是相关理论基础。一是对并购的一般理论,包括概念、层次结构、类型、动因的阐释;二是对企业文化的一般理论,包括涵义、类型、测量以及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阐述。这部分的理论准备为下面章节的展开提供背景知识。第叁章是并购企业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整合。包括对文化冲突的概念、表现、冲突演变与冲突管理的阐述;对文化整合的概念、内容、过程与原则的阐述;对文化整合与企业并购二者关系的论述,文章还构建了文化整合与其他整合的关系模型。第四章是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的影响因素之实证研究。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方法,确定影响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的五因素结构模型。这五个因素分别是:领导行为因素、员工行为因素、文化特质因素、外部促进因素和模式选择因素。第五章是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的影响因素之理论研究。对实证取得的五个影响因素逐一进行理论分析,并在理论分析的过程中穿插典型案例,以进一步论证五因素的合理性。第六章是我国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策略。先对我国企业并购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进行概述,然后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企业并购文化整合的现状及问题,最后给出我国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的政策建议。第七章是结论与思考。概括全文的结论,并提出若干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1)对企业文化整合的概念做出了新的阐释;(2)在理论上构建了企业文化整合与其他整合的关系模型;(3)以实证研究为前提,得出了影响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的五因素结构模型;(4)对影响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的五因素结构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理论分析;(5)以实证为前提,分析了我国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王昆[9]2014年在《我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民营企业由于知名度不高和市场占有率低下等原因在过去常被称作为“草根企业”,但自从我国将“走出去”战略提升到国家战略后,结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大环境,许多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开始尝试走出国门,通过跨国并购国外企业发展自身,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品牌价值,民营企业日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民营汽车企业中,浙江吉利集团率先“出马”,全资收购了在世界豪车品牌中具有影响力的瑞典沃尔沃汽车公司,在对沃尔沃整合的过程中,充分吸收和利用沃尔沃的优势资源和关键技术,从而使吉利达到转型的目的,极大的提高了吉利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虽然外界对此次收购褒贬不一,但这次收购在国内外各界都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对我国其他民营企业实现“走出去”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因此对这一案例的研究分析也对当前跨国并购现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的写作基于国内外学者对跨国并购的相关理论分析基础上,主要采用归纳总结法、案例分析法和对比研究法进行研究。第一章首先从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出发,指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框架,其次回顾国内外专家学者在跨国并购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二章主要介绍跨国并购的相关概念,并阐述垄断优势论、市场势力论和协同效应理论等指导本文写作的主要理论;第叁章主要概括了我国民营企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跨国并购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利弊,从而为后续得出经验启示做铺垫;第四章主要介绍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并购的动因、并购的现状和财务状况、并购的整合策略;最后根据对吉利跨国并购沃尔沃这一案例的总结,对我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提出可行性建议,其中包括跨国并购前的全面规划,提高对并购顾问的重视,深入了解目标国相关情况,明确并购后的整合策略,重视人才培养和发展自主品牌等建议,目的使我国民营企业在积极从事跨国并购活动中,清晰的看到跨国并购这把“双刃剑”所带来的利弊,趋利避害,并在跨国并购中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科学决策,合理规划,提高并购成功率。帮助我国更多的民营企业实现“走出去”,同时也提醒我国民营企业在实施跨国并购发展自主品牌,提高品牌竞争力的重要性。

邓沛然[10]2009年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活动的大量调查研究,综合运用跨国并购理论、企业文化理论,以及国际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采用理论与应用研究相结合、规范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中国跨国并购企业中文化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以及文化整合模式与内容的选择和确定;基于经济学原理,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西方文化跨越发展、文化需求相对增加的客观必然性;提出了中国企业在文化整合过程中的领导力,弘扬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和谐观;以联想并购IBM PC业务为例,分析了双方的并购动机、国家层面和跨组织层面的文化差异,结合实际分析了新联想的文化风险、文化整合的模式、内容和策略,为我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论。跨国并购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即使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的跨国并购额依然处于历史高位,跨国并购浪潮汹涌高涨之势并未减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日益增强,“走出去”的步伐也在加快,在世界跨国并购市场中正在成为一支日益活跃的力量。然而,文化差异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必然要面对的挑战,文化整合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活动成败的核心和关键。本文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世界经济理论中有关跨国并购与文化整合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对于尚处在初始阶段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理论探索更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上有助于指导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掌握文化整合的方法和策略,有效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顺利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国企业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跨国并购实践突破了传统模式。集中表现在投资方向上是逆流而上,大量涌向发达国家。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实践对现行主流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理论提出了挑战。关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并购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巨头,如何领导并购企业的文化整合,以往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非常有限,致使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缺乏理论指导。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就在于为中国企业领导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本论文研究认为,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有其必然性。首先,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客观要求,中国企业突破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约束的要求,中国政府的鼓励政策以及有利的全球经济环境都推动了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其次,多年来,中国保持了外贸出口的强劲增长,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经摆脱了资本匮乏而出现了盈余,大量资金可以投向海外。再次,中国企业经过改革开放的历练,已逐步发展壮大,逐步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一大批优秀的民族企业正在崛起,国际化发展是这些企业的重要战略目标,“入世”以及当前的金融危机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中国企业自身对外投资的条件也正在日益成熟。虽然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已经取得了初步成绩,但是中国企业正在面临着东西方文化差异引起的摩擦和冲突,在并购企业中存在着由文化价值观差异、行为规则差异、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差异和风俗习惯差异而导致的文化冲突。文化冲突造成中国海外并购企业的中外方员工文化认同度低,人员安置难度大,员工消极情绪蔓延,甚至会引发非理性行为。因此,根据中外企业文化特色,建立中国企业文化整合的领导力、建立跨文化沟通机制、构建多元文化背景的人事管理制度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主要因素。本论文研究还认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要以“求同存异、循序渐进、以人为本、充分沟通”为原则,对企业文化价值观、企业管理模式、企业物质文化和企业行为文化进行全方位整合。对于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的选取,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减少主观性而增加科学性。由于文化风险的作用过程具有阶段性,这也决定了整合模式的选取具有动态性,要根据不同阶段文化冲突的特点选取不同模式。在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策略的制定上,要因地制宜,重视东道国文化对于并购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待双方彼此文化的接受与认同程度提高后,文化整合进入文化融合与创新阶段。本论文研究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和可操作性原则,从环境层、跨组织层、组织层和经营层分析了跨国并购可能遭遇的文化风险,构建了跨国并购企业文化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项指标、各层次指标的风险程度进行了评价,为风险要素的管理和文化整合模式的选取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写作期间,正值全球金融危机肆虐,故本文以金融危机为背景,分析了国际、国内环境对于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的影响,认为金融危机为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提供了有利时机。论文指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超前消费意识,自由放任市场主体的贪婪,道德自律能力的缺失”等文化因素是诱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通过对经济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周期发展关系的分析,以及对金融危机造成人们物质需求得不到满足而迫切追求精神文化需求现象的分析,提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西方文化对于补充外族优秀文化元素具有强烈需求。分析了中西方文化的互补性,表现在:中国文化偏重精神,而西方文化偏重物质;中国文化注重“天人合一”,而西方文化注重“天人相分”;中国文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西方文化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认为中国文化的“和谐”文化观、忧患意识与谨慎消费、集体主义价值观和儒家思想的道德价值对于西方文化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在利用金融危机为中国企业带来的文化机遇上,要积极以中国文化推进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在并购企业中积极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增强“居安思危”和“忧患意识”、倡导“仁爱”思想、树立“集体主义”理念,加强中国文化元素在文化整合中的作用。概括起来讲,论文在叁个方面具有创新意义:提出了中国企业在跨文化整合中的主导地位问题;构建了跨国并购企业文化风险指标体系,并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文化风险评价;基于经济学理论,论证了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关系,提出金融危机必然导致人们文化需求上升、物质需求下降,金融危机为中国企业更加有效进行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既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增强论证力,本文以中国联想并购IBM PC业务为案例,分析了中国企业在领导文化整合上如何提高以小搏大、以弱峙强、以低驭高的能力。从联想并购IBM PC业务的动机、文化差异、文化风险评价与管理等入手,研究了新联想文化整合的阶段划分,文化整合的目标、内容和模式选择等问题。案例分析总结出“以人为本”、“以和为贵”、“求同存异”、“循序渐近”的新联想文化整合的策略,概括出“树立人本管理理念,构建多元和谐的文化环境,推进文化融合创新”的文化整合思路。联想并购IBM PC业务是中国企业并购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巨头的典型案例,是我国近年来一次有代表性的、意义深远的、影响重大的跨国并购活动,对于联想领导文化整合的研究,将对中国海外并购企业的文化整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汽车工业的跨国并购及其整合策略研究[D]. 汪凌志. 武汉理工大学. 2004

[2].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研究[D]. 马建威.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

[3]. 我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整合研究[D]. 崔利. 福建师范大学. 2015

[4]. 基于价值链的汽车企业并购资源整合研究[D]. 李贵玥. 中国海洋大学. 2013

[5]. 管理跨国并购——基于契约和资源整合的模式[D]. 顾卫平. 复旦大学. 2004

[6]. 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研究[D]. 刘大卫.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7]. 基于价值链的汽车业跨国并购整合研究[D]. 赵春艳. 武汉理工大学. 2006

[8]. 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D]. 黎正忠. 暨南大学. 2006

[9]. 我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问题研究[D]. 王昆. 河南大学. 2014

[10].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研究[D]. 邓沛然. 河北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  ;  ;  

中国汽车工业的跨国并购及其整合策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