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及其技术进步贡献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经济增长论文,技术进步论文,贡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经典经济增长与一般经济增长的区分
本文在探析经济增长问题时,首先想依据经济学中正统经济增长理论区别一下经济增长概念的两种不同用途——经典经济增长和一般经济增长。
经典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一国或一地区内与商品和劳务生产的增长相结合的其生产能力的增长,它一般以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经价格变化调整后的年增长率来衡量,且较好的衡量尺度是按人口平均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
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夏皮罗为经典经济增长作了补充性解释:利用经济的产量增加作为增长的基本定义,同时把经济周期(波峰之间或波谷之间)看成是衡量增长的最短时间期限,用以衡量经济产量的最好尺度是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即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再按人口增加情况来校正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这样得到的显然就是可用于许多目的、最有用处的经典经济增长的概念。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还为经典经济增长描述了六条特征:按人口计算的产量的高增长率;生产率本身的高增长;经济结构变革的高速度,如迅速从农业转向非农业,从工业转向服务业;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迅速改变;增长在世界范围的迅速扩大;世界各国增长的不平衡性。
综上,本文意强调指出,只有限定在不同经济周期波峰或波谷之间的比较,并且事先经过了价格和人口两次修正的经济增长,才是经典经济增长的确切含义。
与经典经济增长相对应,凡是未限定在周期波峰或波谷之间的对比(如极为常见的年度之间的对比、不同时期之间的比较、某一时期期初与期末的对比等),未经过价格调整即未将物价变动从国民生产总值中排除掉,以及未经过人口变动情况调整的各种经济增长,在此均归之为一般经济增长之列。
这种区分意在避免同一概念在不同用途上的误解,以及相同概念在基本含义上的混淆。
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发展的构成部分。作为发展其含义本身又是动态变化的,它主要刻画国家内部经济和社会变迁的过程,但同时包含着各个社会主要追求的经济和社会目标的价值。古莱特指出发展的三种基本要素或核心价值——生存(life-sustenance)、自尊(self-esteem)和自由(freedom)。这个概念实际上指出只有满足生存的基本需求, 并随着经济进步使得国家整体和个人个体有了较强的自尊意识,物质进步和精神进展使人们的选择更为合意时,才有了发展。为此可知,发展的状况是物质状况和精神状态的综合,许多成份本身是不能计量的。经济发展作为发展整体的组成成份,客观地讲也毫无例外。
国际上不同学者对经济发展的描述除结构变化及改善收入分配、失业、贫困等通常问题外,基于不同研究侧重又给予不同解释。熊彼特定义经济发展“本质在于对现在劳力及土地的服务以不同方式加以利用”;石川滋侧重于“维持政治上的独立和经济上的独立自主(注:指具备三项内容:国家的国际收支、政府的财政收支维持中、长期平衡;大部分家庭收支状况达到平衡,且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为维持做人的尊严所需的消费和储蓄水平的最低必要限度;已经建成了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下足以保证上述两项条件的充分的生产力及资源配置体系(制度、组织)。)”;吉利斯指出“经济发展除人均收入提高外,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基本变化”,其中工业化、城市化及本国人民主要参与上述变化是经济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费景汉等则把经济发展“定义为一个过程,核心是一个学习过程,它包括组成社会的个人、他们所处的制度环境和需要履行的经济职能”,等等。国内胡代光、高鸿业两位先生主编的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中,把经济发展定义为“随着经济增长而同时出现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的变化,就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而言,经济发展意味着贫困、失业、收入不均三大问题的改善”。
综上可知,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不是一回事,其中显著区别之一是研究方法,经济增长偏重于实证分析、定量分析,经济发展偏重于规范分析、制度分析。之二是内涵,经济增长侧重更多的产出,经济发展则既侧重更多的产出,而且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体制、产出结构安排上的变革。之三是范围,经济发展是相互依赖条件下整个体制的向上运动,而经济增长仅仅是整体运动中若干因果关联条件之一。之四是过程,经济增长可以是物质财富的单方面变化过程,经济发展则是涉及社会结构、人的态度和国家制度以及加速经济增长、减少不平等、改善营养不良、根除绝对贫困等主要变化的方面过程。之五是表现形式,经济增长侧重于物质现实,经济发展则既是一个物质现实又是一种心理状况。
当然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还是高度相关的。表现为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则是经济增长的延伸。强调指出的是:有发展必定有增长,但有增长不一定有发展。
据上述经济发展的内涵以及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间差异的讨论可知,近年热衷于讨论的经济增长方式转换,从主体意义上讲确属经济增长问题,但就其很多内涵而言,已属于经济发展的研究内容。就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而言,仅研究经济增长方式转换问题本身,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需要进一步侧重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研究。
三、中国的经济增长实践
研究中国的经济增长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代表经济增长指标的选择。建国以来(由于受数据资料特别是价格资料所限,实际分析中的时间起点为1957年,下同),由于不同时期统计指标的变化,实际意义上的能代表经济总量的指标,其数据很不系统。如国民生产总值指标从1978年才开始统计,而社会总产值指标,从1993年开始不再作为统计指标。为此,这两个经济总量指标均无法作为分析建国以来经济增长的指标。选用什么指标较具代表性呢?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经济发展的客观实践以及数据资料的完整性和可获得性,本文选用工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和农林牧渔总产值之和)作为分析建国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总量指标,其中农林牧渔总产值又是分析建国以来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总量指标。此外,还选用了国民生产总值指标,作为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问题的补充分析。
二是扣除人口变动以及物价变动对经济总量的影响。其中人口变动对经济总量的影响较易处理,因为不论是总人口还是农业人口都有较为系统的统计数据。但物价变动对经济总量的影响却不易解决,主要是缺乏相对应的系统的物价变动情况的数据资料。受数据资料可获得性的制约,在此只能近似地运用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来扣除建国以来物价变动的影响,运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扣除改革开放以来价格变动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对于农林牧渔总产值,物价变动对它的影响本文拟运用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来消除。
三是经过上述两项校正后的经济增长,尚需考虑最短的时间期限,即完整的经济周期的长度。这项分析尚需依据各项总量指标是否存在完整的周期而定。
就工农业总产值而言,经过人口和物价两次校正后,其可比人均工农业总产值变化情况如下图。
依据上图明显的三个经济周期波峰,可将我国以人均可比工农业总产值为代表的经济增长划分为四个阶段。其中1960年以前为第一阶段,这阶段因缺乏等口径的可比数据,在此仅粗略地定义为经济的短期高速增长阶段,这时期的人均可比工农业总产值从1957 年的191.8 元增长到1960年的303.3元,从一般经济增长的角度计算, 年均增长率高达12.14%。从1960年到1966年为第二阶段,从经典经济增长的含义讲, 这个阶段经济并没有增长,基本上类似于零增长的情形,属于经济的停滞增长时期,人均可比工农业总产值仅从303.3元增长到307.5元,年均增长率只有0.23%。从1966年到1988年的二十多年构成经济增长的第三个阶段,这个时期可称之为经济的低速增长时期,人均可比工农业总产值从307.5元增长到1122.1元,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6.06 %。 1988 年到1996年尽管未达到最短的时间期限,未完成经典经济增长的周期,但就一般经济增长而言,这阶段确属于高速经济增长时期,人均可比工农业总产值从1122.1元在8年间迅速增长到2373.3元, 年均经济增长率高达9.82%。
就农业而言,经过农业人口和农产品收购价格两项变动因素影响的校正后,按农业人口计算的人均可比农林牧渔总产值,其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从图2中两个明显的波谷可知, 我国的农业经济增长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1962年以前,这阶段用一般经济增长的术语讲表现为农业的负增长,人均可比农林牧渔总产值从1957年的99.4元下降为1962年的76.2元,年均递减5.46%。第二阶段为1962年到1989年,这个时期可称之为农业的缓慢增长时期,经过近30年的艰苦奋斗,人均可比农林牧渔总产值仅从76.2元增长到178.8元, 农业年均经济增长率只有3.21%。1989年后构成农业经济增长的第三阶段(仍未完成整个经济周期),且为迅速增长时期,人均可比农林牧渔总产值从178.8 元增长到317.5元,年均增长率高达8.55%。
就国民生产总值而言,改革开放以来人均可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时间延续近20年,但并未完成整个经济周期, 这时期人均可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7.83%。
上述所计算的以不同总量为代表的经济增长率,均与常见的文章描述、新闻报道及若干统计数值有所差异,但它们确实是与经济学中经济增长意义较为贴近的经济增长率,它从可比意义上反映了我国建国以来不同时期不同侧面的经济增长情况。
四、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贡献
关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在国际上,研究较成熟且认可度较高的增长核算(Growth accounting )方法是把产出的增长分解为三个来源:劳动的增长、资本的增长再加上技术进步。具有代表性的即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它是由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索洛(Robert Solow)和英国经济学家斯旺(T.A.Swan)等人提出的。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劳动与资本配合比率从而资本-产量比率可变、资本和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资本和劳动根据各自边际生产力取得相应报酬等假设条件下得出的。这一模型运用的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把经济增长解释为劳动、资本(二者均作为要素投入实现国民收入)和技术进步(用于实现国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共同作用的结果。
发达国家的实践又从另一侧面确认了国民收入增长中,作为要素投入的劳动和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不等的,其中约3/4归之于劳动,1/4左右归之于资本。西方经济学家在考虑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得出经济增长核算的基本方程如下:
产出Q增长的%=3/4(劳动L增长的%)+1/4(资本K 增长的%)+技术进步T
这里的技术进步(或技术变革)是指总的要素生产率,它提高生产率3/4和1/4是两种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
假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保持1/4的比例,则上述基本方程可进一步写成:
劳均产出(Q/L)增长的%=产出Q增长的%-劳动L增长的%=1/4(劳均资本K/L增长的%)+技术进步T
上面两个公式经过简单的移项并作一些相应的计算即可度量出技术进步以及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而这也就是国际上研究和应用已较为成熟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方法。
本文在用这种方法测算我国不同时期以工农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为代表的国民经济和以农林牧渔总产值为代表的农业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贡献时,遇到的仍然是相对口径数据不足的问题,其中资本数据尤为突出。为全面起见,本文在测算中同时选用了基本建设投资和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两类指标作了分别测算;至于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则较为简单,仅选用了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作为农业资本的代表。由于中间测算过程较为繁琐,在此从略,仅将测算结果列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单位:%
时期产出劳动资本增长
增长增长基本建设投资 生产性基建
1957-1960
12.14
2.86 37.52 44.65
1966-1988
6.062.76 6.85 5.77
1988-1996
9.823.02 12.12 12.89
1978-1996
7.833.08 8.78 7.74
时期
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贡献率
基本建设投资 生产性基建 基本建设投资 生产性基建
1957-1960
0.62-1.175.07 -9.62
1966-1988
2.28 2.25
37.58 42.04
1988-1996
4.53 4.33
46.08 44.12
1978-1996
3.33 3.59
42.46 45.79
注:1978—1996期间的产出增长为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其余均为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
表2 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单位:%
时期农业产出增长农业劳动增长
1957-1962 -5.46
1.99
1962-1989 3.21
1.57
1989-1996 8.55 -0.04
时期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增长技术进步技术进步贡献率
1957-1962
1.30
-7.28 133.29
1962-1989
2.481.41 44.00
1989-1996
16.01
4.58 53.54
表1中,就工农业总产值所代表的经济增长中,1960年到1966 年间的数据结果大的离奇,部分原因是由于这时期投资出现了负增长,故舍掉了。剩余几个时期尽管依据不同指标测算的技术进步贡献率不同,但在很多方面还是反映了客观实际。如1957年到1960年间,不论是按基本建设投资还是按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所测算出的技术进步贡献率均很低,特别是以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计算的技术进步贡献率出现负值,这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大跃进时期偏重量的简单增加忽视质的改进等实际问题,表明如果不注重技术进步就会给国民经济带来消极影响。进入文革后,从1966年直到1988年的22年间,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大致贡献在37.58%至42.04%之间。1988年之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提高,大致在44.12%至46.08%之间。
就国民生产总值所代表的经济增长中,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致在42.46%到45.79%之间。
就表2所测算的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而言, 第一阶段即从1957年到1962年,技术进步的贡献为负值,同期农业产出也表现为负增长,尽管计算出的133.29%的贡献率不大会让人相信,但本文还是把它列在表中,目的主要表明是这期间的农业衰退与技术变化之间的关系。第二阶段即从1962年到1989年,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高,测算结果为44%。第三阶段即从1989年到1996年,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高达53.54%。
从表1和表2的数据中均可看出,不论在投资方面选取何种指标,所测定的技术贡献都同其他专家学者所测算的结果有差异,同官方认可的技术贡献率相比也偏高,受时间、篇幅、能力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产生这种差异的具体原因只能留待未来作进一步研究。
主要参考资料及数据来源:略
标签:国民生产总值论文; 贡献率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指数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国内生产总值论文; 农业总产值论文; 经济学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投资资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