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魏北齐京吉监察研究_尔朱荣论文

东魏北齐京吉监察研究_尔朱荣论文

东魏、北齐京畿大都督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京畿论文,东魏论文,北齐论文,都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1-4721(2001)01-0105-06

一、京畿大都督之设立及其原因

东魏、北齐时期,除了《隋书》卷27《百官志中》所载领、护军系统禁卫机构外[1],实际上还存在着一个重要机构,即北魏末期出现并为东魏、北齐所承袭的京畿大都督府,其长官为京畿大都督。《北齐书》卷8《后主纪》:武平二年(571)“冬十月,罢京畿府入领军府”[2]。时距北齐灭亡仅6年时间。这一记载表明:京畿府职能与领军府相近,应属禁卫武官系统。公元571年之前,东魏、北齐一直存在京畿府这一机构。《周书》卷36《王士良传》:“徙邺之后,置京畿府,专典兵马。时齐文襄为大都督,以士良为司马,领外兵参军。寻迁长史,加安西将军……武定初,除行台左中兵郎中,又转大将军府属、从事中郎,仍摄外兵事。”[3]齐文襄高澄为京畿大都督是在天平三年,至五年死,则王士良为京畿府司马领外兵参军亦在是时。京畿府“专典兵马”,以军事为主要职能。

京畿大都督出现于北魏末期,东魏、北齐是对北魏制度的继承。《北齐书》卷20《慕容俨传》:“孝昌中,尔朱荣入洛,授俨京畿南面都督。”[2]《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版四六之二《元天穆墓志》:尔朱荣入洛,“除太尉公,爵上党王……仍除侍中、使持节、骠骑大将军、京畿大都督……(王)中总周卫,谟明之道以宣,捍城之寄逾重”[4]。由此可见,京畿大都督是尔朱荣于河阴之变后为了控制京城而设置的官职,当时似乎还没有出现京畿大都督府这一机构。尔朱荣入洛时,其亲信有慕容绍宗[5](卷152),与慕容俨(恃德)虽非一人,但同出慕容氏,二人当有亲属关系。《魏书》卷113《官氏志》:“永安已后,远近多事,置京畿大都督,复立(六)州都督,俱总军人。天平四年夏,罢六州都督,悉隶京畿,其京畿大都督仍不改焉,立府置佐。”[6]这是关于京畿大都督府制度的两条最原始最重要的记载。据周一良《魏收之史学》[7],《魏书》修成奏上于天保五年(554)十一月(纪传三月,十志十一月),距史事发生之时仅一二十年,其准确性当无疑义。

京畿大都督设置的原因是“永安已后远近多事”,实际则是河阴之变后,尔朱荣为了控制以孝庄帝元子攸为首的洛阳朝廷而在制度上实行的变革。最初京畿大都督一职名称并不固定,所见有京畿都督、京畿大都督、京畿南面都督、京畿北面都督、四面大都督、畿部都督等名称。除上述慕容俨、元天穆外,可考者还有:《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版四二《元鸷墓志》:“建义元年,大将军尔朱荣入洛,除征北将军、护军将军、领左卫将军……其年七月,以本官除领军将军、京畿都督。”[4]《魏书》卷80《斛斯椿传》:“尔朱世隆之立前废帝也,椿参其谋,以定策功,拜侍中、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京畿北面大都督。”卷75《尔朱度律传》:“又除卫将军、左光禄大夫、兼京畿大都督。荣死,与世隆赴晋阳。元晔之立,以度律为太尉公、四面大都督。”《北齐书》卷20《叱列平传》:“长广王晔立,授右卫将军,加京畿大都督。”[2]由以上记载可以看出:京畿大都督的名称最初并不固定,其名称和职能与担任者地位高低有关;京畿大都督的设立时间应为永安元年即公元528年尔朱荣入洛之初;京畿大都督的职能是守卫以京师洛阳为中心的京畿地区,从而达到控制北魏朝廷的目的;最初担任京畿大都督者均为尔朱氏亲信死党,从而更证其职能及设立原因即是尔朱氏控制北魏朝廷之需要。京畿大都督最初多与禁卫长官领军将军或左右卫将军等职兼领,表明其设立之初便具有禁卫武官的性质,其目的是为了分北魏禁卫长官之权,从而控制孝庄帝及北魏朝廷,同时也表明当时并无京畿大都督府这一机构。

东魏建立之际,窦泰出任京畿大都督。《北齐书》卷15《窦泰传》:“神武之为晋州,请泰为镇城都督,参谋军事。累迁侍中、京畿大都督,寻领御史中尉。”[2]《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版三二一《窦泰墓志》:“复除侍中、领御史中尉、京畿大都督,将军(车骑)、开府仪同如故。”[4]与本传微有差异。寻绎史传及墓志上下文义,窦泰为京畿大都督当在魏室迁邺之初,即天平元年(534)。高欢为了控制新迁的魏室君臣及洛阳士女,命其亲信窦泰为京畿大都督,以军事手段代其控制邺城及其外围地区。其兼任侍中可随时接近魏帝,干预朝政;领御史中尉,监督百僚,实际上就是用监察手段控制邺城的王公大臣。据前引《魏书·官氏志》,永安以后同时设立京畿大都督与六州都督,“俱总军人”,实则是尔朱氏及其后继者高氏控制朝廷和地方,并进行平叛争雄战争而在制度上的重要措置。

到了东魏天平四年(537),六州都督之职“悉隶京畿”,京畿大都督的职能进一步扩大,“立府置佐”,正式建立了机构。按六州都督是在北魏末年特殊形势下高欢集团壮大过程中出现的制度,其职责之一便是“宿卫晋阳”,即保卫高氏政治中心晋阳。《北齐书》卷41《独孤永业传》:“被简擢补定州六州都督,宿卫晋阳。”[2]据周一良先生《领民酋长与六州都督》,六镇起义后,在并肆地区有大量北镇流民活动,高欢在壮大力量的过程中,控制了北镇流民,于是出现了六州流民都督(按六镇起义后北魏改镇为州,六州即原六镇),后简称六州都督。天平四年京畿大都督府成立之后,六州事“悉隶京畿”。不过六州都督之名仍然存在于北齐一代,且领有兵众[7]。

二、京畿大都督的职能与地位

北魏京畿即孝文帝迁都后之司州地区,京师洛阳及河南尹所辖地区为其中心。《魏书》卷74《尔朱荣传》:“诏曰:‘……可大丞相,都督河北畿外诸军事。’”卷10《孝庄纪》:武泰元年九月“辛巳,以柱国大将军太原王尔朱荣为大丞相,都督河北畿外诸军事”。则河北地区即为畿外,非京畿地区[6]。东魏、北齐的京畿以京尹清都郡为主并包括司州其他各郡。《魏书》卷12《孝静帝纪》:天平元年十一月,徙居邺城。“改相州刺史为司州牧,魏郡太守为魏尹,徙邺旧人西径百里以居新迁之人,分邺置临漳县,以魏郡、林虑、广平、阳丘、汲郡、黎阳、东濮阳、清河、广宗等郡为皇畿”[6]。《隋书》卷27《百官志中》:“司州……又领西、东市署令、丞,及统清都郡诸畿郡。”[1]清都下辖邺、临漳、成安三县,为东魏北齐京师所在地,京畿之核心即为清都郡。东魏司州下辖郡十二,地域广及以邺为中心的河北广大地区。京畿大都督的主要职能是承担京师及其周边防务,诸畿郡亦当在其管辖之列。后来六州都督罢归京畿府,其职权进一步扩大,可以说京畿大都督府所辖已包括河北广大地区。

京畿大都督府与一般都督府一样,其僚佐为长史以下各职。高澄(文襄)为京畿大都督时,崔昂即为京畿长史[8](《崔昂墓志》),崔伯谦则为司马。《北齐书》卷30《崔昂传》:“世宗入辅朝政,召为开府长史。时勋将亲族宾客在都下,放纵多行不轨,孙腾、司马子如之门尤剧。昂受世宗密旨,以法绳之……”卷46《循吏·崔伯谦传》:“迁瀛州别驾。世宗以为京畿司马,劳之曰:‘卿骋足瀛部,已著康歌,督府务殷,是用相授。’”[2]

东魏、北齐时期,京畿大都督一职非常重要,地位很高,担任者几乎全是高氏人物或其亲信。《北齐书》卷3《文襄纪》:“天平元年,加使持节、尚书令、大行台、并州刺史。三年,入辅朝政,加领左右、京畿大都督。”[2]高澄本在晋阳掌握东魏政权,到了天平三年则以京畿大都督的身份来到邺城,作为高氏代表人物控制东魏朝政,此职之重要性于此可见。天平五年,高洋又担任了尚书令、中书监、京畿大都督。此前高洋为尚书仆射、领军将军,京畿大都督一职地位之高可见一斑。到武定七年八月,高澄遇害,高洋实际控制东魏朝政,返回晋阳继续掌握大权,次年五月在邺城篡位称帝[2](《文宣纪》)。废帝乾明元年二月“乙巳,太师、常山王演矫诏诛尚书令杨愔、尚书右仆射燕子献、领军大将军可朱浑天和、侍中宋钦道、散骑常侍郑子默。戊申,以常山王演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以大司马、长广王湛为太傅、京畿大都督,以司徒段韶为大将军,以前司空、平阳王淹为太尉,以司空、平秦王归彦为司徒,彭城王浟为尚书令。”[2](《废帝纪》)据此,京畿大都督为仅次于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的朝廷要职。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是篡位前的职务,非人臣所可担任,而京畿大都督是迈向这一步的最后一站。如文宣帝高洋在担任京畿大都督之后便任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等职,随后即篡位称帝[2](《文宣纪》)。高演也在担任都督中外诸军事后不久篡位称帝。高演发动政变杀杨愔等人便是利用其手中所握京畿兵,以之与杨愔一派所掌握的领军府卫士相抗衡的[2](《孝昭纪》)。高湛(长广王)与高演一起密谋诛杀执政杨愔等大臣,迁太傅、录尚书事,领京畿大都督,不久进位右丞相。孝昭帝高演死,高湛即位,即武成帝[2](《武成纪》)。另:据《北齐书》卷6《孝昭纪》,录尚书事为高演所任而非高湛所任。当是高演篡位后,转由高湛所任。《北齐书》卷43《封述传》:“梁散骑常侍陆晏子、沈警来聘,以述兼通直郎使梁。还,迁世宗大将军府从事中郎,监京畿事”[2]。高澄于天平三年入辅朝政,加领左右、京畿大都督。元象元年摄吏部尚书。兴和二年加大将军,领中书监,摄吏部。武定五年即位。当其加大将军、中书监之后,公务繁忙,为了控制京畿府,便以其大将军府从事中郎封述代其监控京畿府,以确保军权之不假于人。以此推之,则封述为从事中郎监京畿事应在兴和二年至武定四年或五年。封述以高澄大将军府从事中郎身份监京畿事,实际上反映了高澄控制京畿大都督府的现状。武成帝第五子北平王高贞“位司州牧、京畿大都督,兼尚书令,录尚书事。帝行幸,总留台事。”这是因为后主高纬对高贞宠爱异常,常曰:“此儿得我凤毛。”但当高贞长大以后,又“渐忌之”,高阿那肱“承旨,令冯士干劾系贞于狱,夺其留后权”[2](《北平王贞传》)。

三、琅邪王高俨叛乱与京畿大都督的废罢

京畿大都督府的正式废罢与琅邪王高俨叛乱事件有关。

《北齐书》卷12《琅邪王俨传》:“武成第三子也。初封东平王,拜开府、侍中、中书监、京畿大都督、领军大将军,领御史中丞,迁司徒、尚书令、大将军、录尚书事、大司马。魏氏旧制:中丞出,清道,与皇太子分路行,王公皆遥住车,去牛,顿轭于地,以待中丞过,其或迟违,则赤棒棒之。自都邺后,此仪浸绝,武成欲雄宠俨,乃使一依旧制。初从北宫出,将上中丞,凡京畿步骑,领军之官属,中丞之威仪,司徒之卤簿,莫不毕备。”[2]按《资治通鉴》系此事于卷170陈临海王光大元年(567)。同卷陈宣帝太建三年(571)六月:“俨之除太保也,余官悉解,犹带中丞及京畿。”[5]据此,则琅邪王高俨在迁为司徒等职后,似仍保留京畿大都督之任。因《北齐书》之高俨传早佚,后人据《北史》补之,故在官制上有遗漏。本传又载:“帝幸并州,俨常居守,每送驾,或半路,或至晋阳,乃还。”可见,高俨一直在邺城任职,亦与其为京畿大都督有关。“武城崩,改封琅邪”,高俨与当政幸臣和士开、骆(穆)提婆之间发生了严重的矛盾,二人“由是忌之”。“武平二年,出俨居北宫,五日一朝,不复得每日见太后。四月,诏除太保,余官悉解,犹带中丞,督京畿。以北城有武库,欲移俨于外,然后夺其兵权。”[2]此文因省略而使高俨所任职务不明,寻绎上下文义,可知此时高俨的实际官爵应是太保、京畿大都督、领御史中丞、琅邪王。正因如此,他才可以掌握兵权,故需要“夺其兵权”才能剥夺他的政治权力。在其下属治书侍御史王子宜、左右开府高舍洛以及中常侍刘辟疆的劝导和侍中冯子琮的赞同下,“俨乃令子宜表弹士开罪,请付禁推。子琮杂以他文书奏之,后主不审省而可之。俨诳领军厍狄伏连曰:‘奉敕令领军收士开。’……伏连信之,伏五十人于神兽门外,诘旦,执士开送御史。俨使冯永洛就台斩之。”本传又载:

俨徒本意唯杀士开,及是,因逼俨曰:“事既然,不可中止。”俨遂率京畿军士三千余人屯千秋门。帝使刘桃枝将禁兵八十人召俨。桃枝遥拜,俨命反缚将斩之,禁兵散走。帝又使冯子琮召俨……帝率宿卫者步骑四百,授甲将出战……帝拔俨带刀环乱筑,辫头,良久乃释之。收伏连及高舍洛、王子宜、刘辟疆、都督翟显贵于后园,帝亲射之而后斩,皆支解,暴之都街下。[2]

由此可见,高俨与后主之间的斗争主要是利用其各自掌握的军队——京畿兵和宿卫禁兵之间的较量来加以解决的。高俨所统京畿军士有3000多人,实际上还应多于此数,从其率京畿军士屯千秋门来看,京畿府及京畿兵驻扎之地当距宫城不远,应在京城内。后主在平定琅邪王高俨之乱时,所用兵力有领军刘桃枝所率禁兵80人及其亲率宿卫者步骑四百,人数虽然不多,但看来其军事素质及装备远比京畿兵精良,加之又守卫宫殿等要害之处,还有政治上的优势,故可迅速平定高俨之乱。

这一事件还反映出,北齐京畿兵主要职责是保卫京师,为“外军”,京畿大都督与魏晋南朝护军职能相仿,而领军将军所领宿卫兵为“内军”,主要职责是保卫宫殿和宫城。东魏、北齐护军衰微与京畿大都督的存在有密切关系[9]。

武平二年九月琅邪王高俨被杀,“十月,罢京畿府入领军府”,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十分明显。《资治通鉴》卷170陈宣帝太建三年(571)“冬十月,罢京畿府入领军”条,胡注曰:“以俨以京畿兵弄权,故罢之。”[5]琅邪王高俨所以能够造反,是因其担任京畿大都督,掌握着京畿兵。他虽然担任过领军大将军,但为时很短,且当时年幼,反叛时早已罢任,他与领军所领禁卫武官及禁兵之间并无密切关系。后主在与之抗衡并平定其反叛的过程中,主要利用了领军将军刘桃枝及其所统禁兵和宿卫武官,当然名将斛律光的支持也起了很大作用。琅邪王高俨以京畿大都督身份统帅京畿兵谋反,而后主则利用领军将军刘桃枝率禁兵及宿卫武官平叛。这一事件之后,后主废罢京畿府,将其职能归入领军府,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为其效力的禁卫机构——领军府的权力。

虽然京畿大都督被废,京畿大都督府被取消,但由于旧制的影响,京畿兵依然存在,并且一直延续了五六年时间,直到北齐灭亡,只不过京畿兵已转归领军府统辖。《北齐书》卷11《广宁王孝珩传》:“后主自晋州败奔邺,诏王公议于含光殿。孝珩以大敌既深,事藉机变。宜使任城王领幽州道兵入土门,扬声趣并州;独孤永业领洛州兵趣潼关,扬声趣长安;臣请领京畿兵出滏口,鼓行逆战。”[2]由此可以看出,北齐武装力量主要由宫廷禁兵、京畿兵、并州兵、幽州兵、洛州兵等五大力量构成。京畿兵和禁兵及并州兵则是其核心和支柱所在。

四、京畿大都督与领军将军

京畿大都督虽然可以归于禁卫武官系列,且在其被废之后京畿兵转归领军府,但它和领军将军及其下属左右卫将、领左右将军等之间还是有明显的区别。

领军府是严格的禁区机构,领军将军的职掌是“禁卫宫掖”,即保卫宫殿和掖庭,朱华阁外诸事由其全盘负责,有关的禁卫武官全都归其管辖。“舆驾出入,督摄仗卫”,即在皇帝出入之时,督摄仪仗警卫以保卫车驾。左右卫将军分掌左右厢的禁卫,而领左右将军则负责君主贴身侍卫,其职能应与门下省领左右之职能有所交叉。

护军府是严格的卫戍武官,其所辖只是京城四周设置的四中郎将府。四中府是四个点,作为京师第一道屏障,对京师起着护卫作用。此外,护军府所领诸关津尉则应遍布于全国各地,显示东魏—北齐政府从军事上控制全国的情形。通过对诸关津之控制以盘查过往行人,守卫交通要道,从而掌握全国特别是边地的防务[1](《百官志中》)。

京畿大都督设于京师,其主要任务仍然是控制京师地区,同时诸畿郡广大地区也当在其有效军事控制之下。京畿大都督设立之初,便是尔朱荣遥控洛阳朝政,加强对京师洛阳及畿内地区军事监控的手段。京畿大都督的设立,可以使尔朱荣不在洛阳的时候对北魏朝廷实施有效控制,削弱北魏君主的禁卫力量;同时也可以在魏末禁卫军大量调出而京师空虚的情况下维持京畿地区的有效治安保卫。东魏迁邺后,与魏末相比,形势发生变化,但以晋阳为根据地的权臣高氏集团需遥控邺城元氏朝廷的政治需求并未改变。通过京畿大都督府,高欢、高澄等高氏强权人物即可牢牢地将邺城及其外围河北地区的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后来东魏被高氏所篡,不论晋阳或是邺城都已名正言顺为高氏拥有,但由于和北周之间的战争关系以及高氏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影响,晋阳—邺城两个政治中心同时存在的现状依然如故,与之相适应的京畿大都督府也仍继续存在。

领军府虽然开府统领禁兵,但是其主要职能是保卫宫廷,从驾侍卫,其下统辖诸多禁卫武官,出外征战非其本职。而京畿府作为大都督府,自然是具有军事征战职能的军府,其组织结构相对简单,指挥调度比较容易,使其在戍守保卫河北地区时具有了比禁军容易调动、灵活便捷的优势,这也是其得以长期存在的原因之一。另外,京畿府的存在,可以有效地监控朝局,分割领军府的军事权力,防止领军府及其下属禁卫武官的干政。京畿府与领军府两者的制衡是东魏、北齐禁卫武官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东魏朝廷需要监控,北齐朝廷也需要监控,从北齐诸君主即位前都曾任京畿大都督一职便可证明。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在东魏和北齐统治者全力与北方突厥及南方梁陈、西方北周四围敌方抗衡对峙的战争之中,河北根基之地始终牢牢地掌握在高氏手中,没有发生任何变故。就朝廷局势来说,北齐基本上未出现军事权臣专政的现象,这在军事权力分散的形势下也是难能可贵的。北齐的灭亡不在内部动乱,而是因外部入侵所致。如果京畿大都督府不废罢,长途跋涉的北周军队要想攻占河北地区恐怕并非易事。从这个意义上说,后主时期因琅邪王高俨叛乱事件而废罢京畿大都督府并非明智之举。

收稿日期:2000-05-12

标签:;  ;  ;  ;  ;  ;  ;  ;  

东魏北齐京吉监察研究_尔朱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