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水利工程局 河北省石家庄市 50021
摘要:一直以来,电力的良好发展都是国民经济良好发展的助推器。当然,除了能为国家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电力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可以让人们的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都顺利进行,从而创造出更高的社会效益。而在其中,供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绝不能忽视的一块儿,保障生产生活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永恒主题。因此我们的电力企业必须重视供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切实不断提高供电质量。
关键词:供用电技术;安全性;可靠性
引言
电力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之一,我们需要对整个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给予更高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供电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满足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的电力需求。加大电力设施改造升级的投入力度,完善整个供电系统,全面有效的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的意义。所以我们要更加注重电力系统的建设,全面提高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让电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1保证供用电技术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意义
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和电打交道,电冰箱、空调、电视等等,我们的家庭生活中处处可见电的影子,如果一下子没有电力供给,那么我们的正常生活将被打乱。对于大型工厂而言,如果没有电力的持续供给,生产就会中断,严重的还会发生事故。进而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而要想保证电力能够持续有效的供应,确保供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高便显得极其重要。
2影响供用电技术安全性及可靠性的因素
2.1 影响用电安全的因素
用电环节,安全事故总是频发,究其原因在于,一是用电设备以及线路存在问题,比如设备长期不进行检修,导致在突发状况下,发生触电。二是超负荷用电的现象频频出现,出现线路瘫痪以及设备烧毁的情况。三是在用电过程中,自动化程度较低,一些设备的缺失导致电力公司不能及时地反映用电情况。
2.2 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
在供电方面主要的影响因素就在于自然灾害、设备老化以及日常的监管不力等方面。就自然灾害方面,如暴雨、暴雪、洪水等恶劣的自然天气会导致电网中断,出现大面积停电的状况。在设备方面,主要就是用电设备更新不及时,或者是在检修期内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而使得用电设备出现故障。另外,由于电力工作人员的监管不力,使得对某些隐患问题难以掌握。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供电的可靠性。
3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措施
3.1 重视排查工作,保障设备安全
电力系统一直都是一个整体,它的内部一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因此只要有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那么整体的供电系统都会受到连环的影响。所以加大日常设备的排查力度非常重要,应该定时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以便能够把使用年数较长的设备及时轮换,有效避免电力事故的发生。在这同时,若发现设备中有些原件存在问题,也一定要争取在第一时间抢修维修,以避免由设备故障而引起供电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加强人员安全意识管理,提高团队技术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系统中设备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然而这些设备再先进也是需要专业人士来进行操作的。因此,人力资源一直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除了要加大对线路的维修和排查力度之外,如果没有一支优秀的经验丰富的电力工作人员队伍,就无法确保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和技术能够被有效操作,从而也就无法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因此,有一支专业的电力技术管理团队是非常重要的。而要想建立这样一支优秀的专业电力团队,就必须要加强对电力从业人员的有效管理,当然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也很重要。不仅要吸收一批优秀的专业人员进入电力系统,同时也要加大对电力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保证其稳定性和积极性。还可以采用分组协作的方式,合理地分配技术人员,将专业技术掌握的比较扎实和比较薄弱的人员分配在一起,互补从而提高维护和管理电网的效率。一方面巩固和加强电力人员的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而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增强相关电力人员“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在工作中时刻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还有高度的警惕心,时时刻刻要防备着安全风险。及时发现隐患将风险排除。
3.3 引进先进技术,实现电网自动化
在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水平是否得到提高对供电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有着很大的影响。要想促进电力系统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大投入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力度,只有整个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提高了,才能让电力系统更顺利地运行和发展。更新已经弃用和效率低下的设备,转而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增加自动化设备,如在监控和报警系统革新的同时合理融入现代电力技术,确保系统的监控和警报更加准确及时,这样,才能够使得电力故障能够在萌芽时就被消灭,从而保障用电系统的安全。同时,电力企业也必须要重视保护和改进电力设施,运用网络技术充分监控区域内所有的电力设备,施出现问题故障的区域自动地被隔离、切断,并将一些问题自动诊断、排除,以求更可靠地供电。
3.4 确定合理的供电范围,设置合理供电半径
供电设备一旦超负荷运转,电力损耗便会大大地加大,同时也会使用电的风险性大大地提高,从而使电力系统出现隐患。供电设备的运转时间一般来说是无法缩短的,但是供电范围是可以缩小的,即基于供电系统总是超负荷供电的情况,电力部门应该设置合理的供电半径,确定合理的供电范围。如果供电半径过于大的话,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本不必要的电线,这样一来,不但供电成本会提高,工人的检修工作量大,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也会大大的增加,更甚的是,出现问题后,还会延长维修时间,不能保证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因此,要想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的维修速度和效率,就必须按照实际用电量的情况来设置供电半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增强供用电技术的安全可靠性,也保证了市民的用电需求。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来说,电力的发展扮演着异常重要的角色,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只有电力系统很好地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人们的生活才会更方便快捷,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也才能享受更多的便利。而从本文也可知,提供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绝对是促进电力系统健康和快速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相关电力部门对此一定要加以足够的重视。针对问题做好相应的对策,从做好线路等供电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提高电力自动化水平,设置适当的供电半径,建立一支优秀的专业电力工作团队等几个方面来入手,降低设备故障的发生率,以求尽量减少因电力故障对人们生产生活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其他的一些不利影响。对提高电能质量,用电可靠性,安全性,工作效能和运行水平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小科.变电站站用电系统运维策略分析及设计方案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
[2]祖艳欣,吕勃,吕兴强.浅析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2:48.
[3]陈亮星.新形势下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探析[J].通讯世界,2016,21:103-104.
[4]陈佳盛.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34:68.
[5]樊若楠.含分布式光伏配电网安全性与可靠性评估[D].合肥工业大学,2016.
论文作者:孙跃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1
标签:可靠性论文; 电力论文; 设备论文; 安全性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供电系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