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微课;课后思考;教学策略
引言:所谓的释疑就是可以解决心中困惑,掌握问题的本质,找到真正的答案。小学数学课堂上,释疑就是学生和教师的一个双边交流的网络,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到出口,冲过一个又一个关卡。唯有把基础打好了,才能在未来的学习之路上走的更为顺畅,才能打怪通关。这其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引,在课堂上教师别有用心地设置疑问,巧妙利用学生的心里思想,解开学生的困惑,激发对学习数学的热情,能让后面的教学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营造出更好的课堂氛围,做到真正融入到数学的学海当中。
一、从“学什么”出发创设释疑情境
一堂课的根源就是从“学什么”出发的,弄清楚“学什么”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在上课之前教师应该确立好学什么的主题,以学什么为基础来对知识进行延展,具体考虑到学什么的知识范畴,对上课的情境进行设想,做到心中有数,讲课的时候有度量,有分寸。比如说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倒数”这一章节的时候,可以先引用学生所熟悉的汉字像“吞”、“呆”,对汉字进行上下颠倒,牵引学生观察颠倒后的汉字与颠倒前有什么区别,又有哪些字体可以具备这样的特征呢?在数学领域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存在呢?以设置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到“倒数”的定义,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倒数的兴趣。这样的设置疑惑可以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开始本章节的学习,在他的脑海中也会迅速形成对学什么的初步判定,然后顺利进入倒数的学习环节[1]。
再举个例子,在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对“克、千克”的探究,就可以通过借助实物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对一些零食的包装袋进行观察,仔细寻找包装袋上面是否标有食品的重量,其重量的单位又是多少呢?推出学生对重量单位的认识之后,再拿出散装的绿豆,表示绿豆并没有包装,但又不得不知道其具体的重量,这时候又该怎么做呢?学生通过小组的讨论,指出可以通过秤来进行称重,在这里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引出学生对于秤的思考,对于秤的度量单位该如何转换等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时候教师在利用微课的技术软件展示了秤的各种类后,就可以很好地带动学生对度量单位的思考,从实物讲到原理,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会更贴近人心,设疑的方式也更让学生有真实感。
二、从“怎么学”中找到释疑的方法
“怎么学”其实就是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带动学生参与到学习的探索当中来。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设计好学生学习的方法及学习途径,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的时候,针对“倒数”这一章的时候,在课前教师应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预习作业,提前做好预习的工作,有助于后期学习的展开。在学生预习的时候,顺势抛出几个思考的问题:1.例题中的算式都有哪些特点呢?2.算式中的数又有什么特征呢?3.乘积为1的数是什么关系呢?把具体的任务要求抛给学生,学生就能带着问题去找答案,通过自身的计算,推导出倒数的结论,在推理的过程中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掌握,对知识的理解度也会更高,提高其自身的主动探究能力,这比教师在讲台上费尽口舌讲原理会更容易被学生所吸收,反应的效果也更好[2]。
三、“学会了吗”创设释疑的考察
最后一个环节“学会了没有”其实就是对学生知识点掌握程度的考察,每个学生学习的吸收程度都是不一样的,对知识的掌握也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对所传授的知识进行及时地检测和考察,确定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在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这一章里面,教师可以采用小组的形式,让学生之间进行互相测试,在交流当中,不仅可以营造一个比较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也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在反复提问当中加深知识的理解能力,何乐而不为呢?在小组探究的时候,教师也要注意每个小组间的讨论进程,对学生互相合作推算的结果进行查看,避免学生出现错误而不自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其走正确的道路。同时在检查学生的探究结果的时候也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不同的方面去看到问题的本质,举一反三,才能百战百胜。
总结:
小学数学课堂是学生掌握计算能力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成长中玩性较大的阶段。在这一时期,教师应该要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利用释疑的三步骤“学什么”、“怎么学”、“学会了吗?”,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巧,真正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形成一套独立学习的新模式,做到越学越爱学的境界。教师通过解答疑惑,带领学生突破难关,获取学习数学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李红;微课助力数学有效释疑策略研究——北师大版小学三、五年级数学教学课后的思考[J];学周刊;2018年32期
[2]王玉芬;微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2017年08期
论文作者:何显庆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8月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1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数学论文; 知识论文; 倒数论文; 北师大版论文; 汉字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8月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