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老子学派初探_孔子论文

北老子学派初探_孔子论文

沛老子学派探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派论文,老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老子思想学说,不是老子一人所为,而是一个学派所作,这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问题是老子学派何时何地形成?主要成员有哪些?共同的学术要旨是什么?这些问题至今尚未解决,本文试作探讨。

《史记·老子列传》对老子生平事迹的记载虽然语焉不详,但《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大戴礼·曾子制言》、《吕氏春秋·当染》等都清楚地记载孔子向老子问礼及孔子师事老子的事实。《庄子》、《韩非子》等也清晰地记载着老子的思想行迹。历史史料虽有编纂者主观思想的一面,但更有客观历史真实性的一面。若没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上述史料,则应肯定老子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位历史人物,与孔子同时代而长于孔子,生卒年在公元前580—500 年左右(孔子为前551—479年),从《老子》思想内容本身看,如天道观,它以“道”的本体论否定商周以来传统的天命观,同时又保留某些宗教思想的残余,表现了极为明显的过渡性,反映了思想发展合乎规律的进程。又如,在政治思想上树起“以道佐人主”〔1〕的旗帜, 也表现了极为明显的春秋后期的时代特征。毫无疑问,老子和孔子同样,是由商周官学向战国子学过渡的关键性的历史人物,这一点应当予以肯定。认为老子思想“自庄周之学既盛,乃始有之”〔2〕等说,恰恰将历史的进程弄颠倒了。

《史记》记老子出身地为“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但老子发蒙便离开了这里而到他乡求学。《淮南子·缪称训》记:“老子学商容。”离诱注:“商容吐舌示老子,老子知舌柔齿刚。”《文子》、《说苑》记:“老子学于常枞。”常枞即商容〔3〕,音转。 《管子·小匡》记:“商容处宋。”宋弱小,从安全计,对于齐派来专事文化活动旨在兼并宋而居住于宋的商容,理所当然不会允许他在都城(先商丘、后彭城)聚徒讲学。沛(今江苏沛县),在宋国以文化古朴知名,且地近于齐,出入方便,商容择居于此,最为理想。此地离老子出身地较近,老子向商容求学,定当为沛。

老子在商容弟子中当为佼佼者。故周室物色守藏室史(或称柱下史)人选,他被选中,就在情理之中了,于是西往雒邑就任。这个官职本很重要,既掌握宫中政策性档案文书,又有权向天子献策,直接干预国家大事。但老子出仕之际,已是周室倾危之时,所任柱下史一职已无实权可掌,只是读策思索而已,终致弃职,返回于沛。

曾任周天子史官的老子,一旦重返于沛,天下仰慕之士自然急切往沛向他求学问道。公元前501年,“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 乃南之沛见老聃。”〔4〕孔子问“道”、“度数”与“阴阳”等, 老子答道:“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义,先王之蘧庐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外处”,“怨、恩、取、与、谏、教、生、杀八者,正之器也,唯循不变无所湮者为能用之。”〔5〕这里所说,怨、恩、取、与、谏、教、生、杀八者,只是治理天下的工具(器),而不是根本大道。只有遵循根本大道、无所停滞,才能使用这八者。这说明老子并不排斥度数、阴阳、仁义等等,只是要用道来统摄它们罢了。除《天运》外,《庄子》书中的《天地》、《天道》、《田子方》、《知北游》等都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多次向老子求教的事,老子一一作了解答。《庄子》一书虽“寓言十九”,但亦有“重言十七”〔6〕,而“以重言为真”〔7〕。证之以《史记》、《礼记》、《吕氏春秋》诸书,孔子及其弟子等南之沛问道于老子,其事可信。《庄子》又记载老子弟子阳子居、崔瞿、叔山无趾、庚桑楚、南荣趎、柏矩等,都曾南往沛向老子问道。

按照常规,古人“十有五而志于学”,则老子约在公元前565 年入沛;“三十而立”,则老子约在公元前550年离赴雒邑做官;“五十而知天命”,则老子约在前530年弃职返沛;直至孔子51 岁入沛向老子请教,已是公元前501年。据此,老子居沛前后长达45年左右。 沛由老子入居,而成了道家学派的策源地。

确定哪些学者属于老子学派成员,要看有无师承关系;看这些学者的思想观点和论著,是否与《老子》旨趣相同或相近;时限从老子、孔子揭开了子学争鸣的序幕开始,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结束子学时代为止。当依照这一标准,考索先秦、秦汉文献,对老子学派成员进行论列。

杨朱,又称扬子、阳生、阳子居,春秋战国之际魏人,曾南游沛就学于老子,为老子弟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各家著作都曾论及。主张“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8〕

环渊,一作环娟、便娟,又称娟子、涓子,战国时楚人。“学黄老道德之求,因发明序其指意”,“著上下篇”〔9〕, 为“老子弟子”〔10〕。《汉书·艺文志》著录《娟子》十三篇。

关尹喜,“名喜,为关吏,老子过关,喜去吏而从之。”〔11〕《庄子·天下》将关尹、老聃划为同一个学派。《汉书·艺文志》著录《关尹子》九篇。

慎到,赵人,学黄老道德之术,“著十二论”〔12〕,《史记集解》引徐广曰:“今《慎子》,刘向所定,有四十一篇。”

田骈、齐人,学黄老道德之术,“有所论”〔13〕,《史记正义》曰:“有《田子》二十五篇。”

接子,齐人,“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有所论焉”〔14〕。《史记正义》曰;“有《接子》二篇。”

文子,“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而称周平王问,似依托者也。”〔15〕今本《文子》,考其书可划入老子学派,而其人待考。

叔山无趾,鲁人,曾问道于老子。认为“淑诡幻怪之名闻”,乃“圣人之桎梏”〔16〕,受到老子称赞。

崔瞿,曾向老子问道,事在《庄子·在宥》篇。

庚桑楚,老子弟子,“北居畏垒之山”,主张“全形”“抱生”〔17〕。

南荣趎,庚桑楚弟子,曾南见老子,问“卫生之经”〔18〕。

相矩,老子弟子,曾游于齐,说:“货财聚,然后睹所争。”〔19〕。

士成绮,为求老子之道,“不辞远道而来愿见,百舍重研而不敢息。”〔20〕

以上都是文献中记载着的与老子有直接关系的学者。其中,《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及《史记》、《汉书》等所记杨朱、环渊、关尹喜、慎到、田骈、接子、文子等,都曾有论著流传于世,而《庄子》所记叔山无趾、崔瞿、庚桑楚、南荣趎、柏矩、士成绮等,只记片言而无著述。这些学者的活动地点大多在沛,也有如慎到、田骈等曾到齐国稷下进行过活动。老子死后,其再传或数传弟子当保持着在沛继续进行学术活动的传统。直到前286年齐灭宋, 宋国的文化典籍和学者们被迁徙到了齐国,沛老子学派也就发展到了齐国,在秦汉之际相当活跃。

乐巨公,是战国末至秦汉之际老子学派的一位知名学者,他“善修黄帝老子之言,显闻于齐,称贤师”〔21〕,其本师号称河上丈人。司马迁记:“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巨公,乐巨公教盖公,盖公教于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22〕

老子学派最适应汉初政治的需要,帛书《老子》甲乙本及《经法》、《十大经》等的出土,表明老子学派这时仍在继续发展。文献上记载着一批老子学派的学者姓名,在学术史和政治史上占有双重重要的地位。

曹参,汉初齐相,后任相国,师从胶西盖公,“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23〕

陈平,汉初丞相,“陈丞相平少时,本好黄帝、老子之术”。〔24〕

窦太后,汉文帝皇后,“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25〕

邓章,汉景帝臣邓公之子,以“以修黄老言显于诸公间。”〔26〕

王生,汉景帝时处士,“善为黄老言。”〔27〕

直不疑,汉文、景帝臣,“学《老子》言,其所临,为官如故,唯恐人知其为吏迹也。不好立名称,称为长者。”〔28〕

田叔,汉高祖、文帝臣,“学黄老术于乐巨公所。”〔29〕

汲黯,汉景、武帝臣,“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治务在无为而已,弘大体,不拘文法。”〔30〕

此外,老子家学也是老子学派的组成部分。司马迁记:“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31〕老氏子孙在子学时代为承传老子之学有过特殊贡献,崇尚黄老的司马迁作出详实记载,一直记到作《史记》的当天,说明罢黜百家前后,老子学派的思想还有一定的影响力。

庄子思想与老子相距甚远,似不宜列入老子学派。

尽管一个学派的不同成员之间有着不同的个性,但作为一个学派,有着他们的共性,而且共性占着主导地位。老子学派的共性即他们共同的学术要旨是什么呢?

《老子》一书是老子学派中最重要的学术成果。其思想语言,应视为老子本人已具有,在承传的过程中经过后世学者的润色,这没有什么奇怪。先秦的书,一般都经过了秦汉学者的润色、加工或整理,但它的思想大体上仍保留了先秦的面貌。除《老子》外,还有《娟子》、《关尹子》、《慎子》、《田子》、《接子》、《文子》以及《老子邻氏经传》、《老子傅氏经说》、《老子徐氏经说》等,这些书,有的是他们本人所写,有的为后人补写或托名而写;有的已佚,有的今存。

作为共性,老子学派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道既是宇宙本体,又是万物的根本原理。他们较早地提出了朴素辩证法的若干原理和范畴,对古代思想的发展起了奋力开拓的作用。又提出社会的治理按照自然法理来进行等等,这些在学术界研究老子本人的思想时已作了许多阐述,逐步形成了共识。此不赘。这里仅对有争议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个问题是,两千多年来,从前一直说老子的社会理想是:“小国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来。”〔32〕这不过是老子学派记录的人类社会曾经经历过的一个历史阶段,从中不能看出他们的理想就是所谓“小国寡民”。相反,老子学派是反对社会解体的无政府状态,而坚决主张国家的统一的:“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33〕这里说得很清楚,以道治理、统一天下,是人间的正道。“道”也叫做“常”,“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34〕在政治、军事实践上要求:“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35〕从自然无为的原则出发,坚持“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36〕;“不以智治国”〔37〕;“无为而无不为”〔38〕,“则无不治矣!”〔39〕在经济方面要求:“不贵难得之货”〔40〕;“去甚,去奢,去泰”〔4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42〕。在生活态度方面,要求“抱一”〔43〕:“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德恒乃足,复归于朴”〔4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辩若讷;大巧若拙,其用不屈”〔45〕以“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46〕。老子学派坚决主张统一、前进、刚强。

还有一个问题是,王弼注的《老子》第57章上说:“法令滋章,而盗贼多有。”由此有人说老子反法。这冤枉了老子。出土的帛书《老子》是迄今最古老、权威的传本。甲本此句字多损掩,乙本残剩“物兹章,而盗贼”六字,此证“法令”原作“法物”。河上公及景龙、景福、敦煌《群书治要》诸本,皆作“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与帛书乙本同,这句是说,贵族侈用价格高昂的物品,劳动人民就起来造反。这不能说明老子反法。相反,他们主张以法治国。这一章的开头说:“以正治国。”第60章说:“以道莅天下。”“道”是自然法,“正”是自然法在人类社会的体现,即人们所确实的社会法制。“为人君者不多听,据法倚数以观得失。无法之言,不听于耳,无法之劳,不图于功;无劳之亲,不任于官,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47〕如果老子学派是反法的,那么法家韩非怎可能著《解老》、《喻老》,系统阐发老子的思想学说?又怎可能著《主道》、《扬权》,专门阐发老子的道体论?司马迁又怎可能将老子与韩非列为同传?这只能说明韩非和司马迁看出了老子学派思想体系中道与法的关系。在汉代,老子学派被称为“黄老之学”,“老”上冠“黄”,是揭示它的统一性、权威性和传统性;又被称为“道法家”,这样称呼最为贴切,因为它揭示了该学派是以“道”与“法”紧密结合为研究对象的。即如老子学派中有的学者在传抄《老子》第57章时写成“法令滋章,而盗贼多有”,那也是针对周代后期“五刑之律,法网三千”〔48〕而发的,要求法律的制定具有现实针对性,不可“滋章”而滥。

还有一个问题,老子学派从产生、发展到消亡,是定型不变的,还是不断有所发展变化的?笔者认为它既具有基本学术体系的稳定性,又随着社会历史的前进而前进,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学术形态。从春秋末老子提出“道德经”主旨,到战国中期慎到、田骈突出道法关系的理论探讨,到战国末至秦汉之际乐巨公、盖公崇尚清静、恪守“无为”,到汉初曹参、陈平试诸实践,责大旨、弘大体,更稳健地追求现实功利,其间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总的趋势是发展曲折而日趋积极、务实。它不是一个逃离现实、隐避自封的学术团体,而是一个始终与社会实践紧密关联、与时代脉搏一同跳动、开放而又进取的学术系统。不过它的方法论更具有思辩性罢了。

老子学派的思想学说,汉初化为政治实践,为当时调整阶段关系及中央与诸侯的关系,发展生产力,站稳统治脚根,促成“文景之治”,起了历史作用;从而为紧接而来的汉武帝推行雄材大略的大一统的政治路线作了必要的充分的准备。这个学派思想体系的要旨是:从“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49〕的辩证观点出发,“慎终如始”〔50〕地运用“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51〕的原则与方法,越出一切“有名”的障碍,在最大限度的自然和谐的范畴内,实现“无为而无不为”〔52〕的极终目的。班固指出:“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孰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谦谦,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53〕这些见解,大致上符合老子学派的实际状况。随着汉武帝积极有为的政治路线的逐步实施,江都相董仲舒公羊春秋家学派渐渐成长起来,并逐步取得了思想界的统治地位,代替了沛老子学派。沛老子学派是中国学术文化发展长河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有极大智慧的”〔54〕学术流派。

注释:

〔1〕《老子》第30章。

〔2〕〔3〕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

〔4〕〔5〕《庄子·天运》。

〔6〕《庄子·寓言》。

〔7〕《庄子·天下》。

〔8〕《淮南子·汜论训》。

〔9〕〔12〕〔13 〕〔14〕《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10〕〔11〕〔15〕《汉书·艺文志》班固注。

〔16〕《庄子·德充符》。

〔17〕〔18〕《庄子·庚桑楚》。

〔19〕《庄子·则阳》。

〔20〕《庄子·天道》。

〔21〕〔22〕《史记·乐毅列传》。

〔23〕《史记·曹相国世家》。

〔24〕《史记·陈丞相世家》。

〔25〕《史记·外戚世家》。

〔26〕《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27〕《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28〕《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29〕《史记·田叔列传》。

〔30〕《史记·汲郑列传》。

〔31〕《史记·老子列传》。

〔32〕《老子》第80章。

〔33〕〔49〕《老子》第39章。

〔34〕《老子》第16章。

〔35〕《老子》第57章。

〔36〕《老子》第60章。

〔37〕《老子》第65章。

〔38〕〔52〕《老子》第37章。

〔39〕〔40〕《老子》第3章。

〔41〕《老子》第29章。

〔42〕《老子》第44章。

〔43〕《老子》第22章。

〔44〕《老子》第28章。

〔45〕《老子》第45章。

〔46〕《老子》第43章。

〔47〕《慎子·君臣》。

〔48〕参见《尚书·吕刑》。

〔50〕《老子》第64章。

〔51〕《老子》第41章。

〔53〕《汉书·艺文志》。

〔54〕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1册

标签:;  ;  ;  ;  ;  ;  ;  ;  ;  

北老子学派初探_孔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