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邮车管理网络系统大面积推广(论文文献综述)
张晋熙[1](2021)在《YNYZ仓配一体化管理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快递业务快速发展及电子商务市场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消费者需求快速增长,快递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良好。ZGZY集团公司作为我国唯一的集经营邮政普遍服务、代理金融、快递物流及电子商务的企业集团。自2012年以来,虽然总收入连年增长,但面对快递市场的激烈竞争,发展也呈现出逐级疲软的态势。面对这种情况作为ZGYZ集团公司下属分公司的YNYZ公司如何在云南的快递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做大做强寄递业务值得思考。通过发展高利润、前景好、有利于盘活YNYZ公司企业资源的仓配一体化业务不失为YNYZ公司的一个选择。据此本文首先介绍了选题背景与意义,明确选题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通过对国内外仓配一体化研究情况进行分析,确定了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仓储、配送等不同领域的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仓配理论虽然在今年的研究中逐步被捏合为一个整体进行开展,但是研究内容还处于理论层面,对有实践需求的企业或个人来说缺乏实践参考性。因此基于某个企业的仓配业务规划研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方向。进而,对物流、电子商务、仓配一体化等理论内容进行综述,明确论文的研究边界。其次,对现阶段的物流配送模式开展对比分析,明确了相关模式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介绍分析了目前主流电商平台的物流模式,并对各物流模式适用于什么类型平台进行了阐述。最终对比仓配一体化模式与传统电商快递两种模式,总结了这俩种模式的适用范围及发展情况。再上述对比分析的结果上,简要介绍了仓配一体化的布局模式及发展仓配业务的挑战与困难,为后续YNYZ公司发展仓配业务提供参考。最后,以YNYZ公司为例进行研究。首先通过SWOT分析法对YNYZ公司现有的企业情况进行了梳理,重点聚焦了YNYZ公司体制机制不能适应市场变化、寄递网络服务能力不足、快递揽投服务水平不高等三个方面的不足。接着,对YNYZ公司现有寄递板块的能力现状及优势板块业务进行了介绍,进一步展示了YNYZ公司开展仓配一体化工作的基础条件。通过对YNYZ公司情况的分析,并结合一般快递企业发展仓配一体化的策略,提出了YNYZ公司计划通过三年时间在全省建立起“主要仓储中心为支撑、简易仓储基地为辅助”的集“收货、入库、存储、拣货、包装、发货”为一体的YNYZ仓配一体化发展规划。根据这一规划对发展仓配业务的组织架构、仓配中心建设规划、业务发展目标规划、建设成本等内容进行了阐述。按照这一规划,制定了以建设低成本简易仓盘活闲置土地,先行在省内三个邮件处理中心改扩建智能仓储中心的总体发展策略,围绕这一策略对仓储中心的布点、仓内布局、仓配业务项目开发思路、客户管理策略、业务的未来发展方向等内容进行了阐述。最终希望借助仓配一体化业务多的发展,帮助YNYZ公司的邮件流转时限及结算成本得以优化、生产计划过程管控更为清晰以及营销能力及业务范围获得提升。本文研究的仓配一体化是建立在以YNYZ公司为对象的基础上,主要关注通过仓配一体化业务提升YNYZ公司快递服务水平。论文中对于仓配一体化如何在企业实践中落地可提供一定的参考。同类型的快递企业在推动仓配一体化业务时,务必要结合自身特点,设计一套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业务模式,以提高改善物流服务为关注点。
胡亚冰[2](2020)在《《万国公报》的美国报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林乐知主办的《万国公报》中有大量世界各国时事报道,在这些时事报道中,“大美栏目”下有关美国的报道,内容丰富、数量庞大且连续性较好,这些报道是传播美国信息,塑造美国形象的一个重要载体。时事报道一般语言简练、体裁短小,彼此间的连贯性较差,依靠单个报道本身难以形成有效研究。通过量化的手段,将“美国报道”根据类别进行归纳,将归类后的报道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实现对美国政局变化、经济发展、科技应用等情况的系统认识。“国内政治”类报道为读者提供了总统选举制的详细情况,这类报道还反映出了美国对印第安人采取的剿抚政策。有关经济的报道展现出了美国财政由衰转盛的变化,以及美国出口贸易日益茂盛的景象。“科技”类报道为我们揭示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在工业化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美国报道”内还有许多各国交往的新闻,占比重较多的是对华、对英以及对俄的报道。与中相关的新闻报道,对中美之间的华工问题、留学问题都有反映。结合国际背景,还能够发现中美关系对美国报道内容变化有一定的影响。美国报道中有关对英外交和对俄外交的新闻,反映出美国对两者截然不同的态度,简言之,美国将英视为超越的榜样,将俄看作需要防范的对象,这种报道倾向,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外交态度。美国报道还致力于推翻中国原有自视甚高的认知,再潜移默化地将美国民主文明的大国形象传输给受众。美国在报道中用中国社会的落后来衬托美国社会的进步,促使中国读者对自身国家状况进行审视。近代的中国社会正值巨大变革时期,美国民主的政治、发达的经济、先进的科技无一不引起中国的兴趣。这些西方价值观念的输入,促使近代中国变法维新思想逐渐萌芽,中国社会风俗日益变迁,工商业日渐发展。总之,本文以《万国公报》中“大美国事”栏目下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可以展现出美国社会的变迁,构建出一个传教士们想让当时中国人了解的一个美国形象。这一形象或许不够客观,却是读者了解美国、学习美国的一个重要渠道。
刘宇舟[3](2019)在《黑龙江邮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电子商务,近几年来得到蓬勃发展。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和销售方式,同时也改变农民的购物习惯和生活方式。农村电商业务,已经成为探索精准扶贫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向,对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制定了支持农村电商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发展措施。邮政企业通过多年来服务农村和农民的良好基础,正在尝试积极参与农村电子商务领域。黑龙江邮政从2015年开始,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行全面提速,通过资金和技术的投入,依托线上的邮乐网和龙邮农品网平台和线下的农村实体站点相结合,扩展了邮政服务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本文以邮政黑龙江分公司农村电子商务作为研究内容和数据采样主体,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案例分析法三种研究方法,重点对黑龙江邮政农村电商的发展这一系统工程进行深入研究。在介绍黑龙江邮政现状的基础上,找出黑龙江邮政农村电商现阶段存在问题,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充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平台及相关系统和服务体系的优化,扬长避短,实现多方资源整合和共享,结合邮政仓储和运输项目、龙邮农品和扶贫项目、邮掌柜项目,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各种系统的优化,充分考虑了企业成本效益和邮政服务的要求,最终提出有利于邮政黑龙江分公司农村电商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服务体系优化的解决措施和策略。通过研究,得到能被广泛支持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普遍规律,总结黑龙江邮政分公司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型。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研究黑龙江邮政农村电商发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成果。
陈津波[4](2018)在《电商物流末端配送对住区设计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的普及,电商物流末端配送服务(即快递),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服务行业,随着我国商业格局的改变,得以高速发展,并且成为智慧化城市服务功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论述了电商物流末端配送服务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论文的研究对象为北京市居住社区的物流末端配送的服务网点和配套设施。第二章梳理了国内外电商物流末端配送服务行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一系列对比,分析了我国网购人群的物流末端配送行为特征喜好及智能快递柜简介。第三章调研及总结了北京市物流末端服务网点的数量和分类,对各类服务网点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第四章到第六章,分别对北京市居住区电商物流末端配送的人工自提点、室外智能快递柜、室内智能快递柜的现状进行调研,从空间、交通组织、细节构造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第八章、第九章对现状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分别在规划层面和建筑层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第九章对电商物流末端配送服务为住区设计带来的影响和矛盾进行总结,并对以后的发展提出设计展望。本论文从研究内容上来说,主要是针对居住社区中的物流末端配送服务设施,对居住区规划布局和居住建筑入口等建筑内部空间的影响,从研究方法上来说是基于现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研究领域上来说,结合物流行业相关知识,从另外的视角,来重新认识和探讨住区设计,是对目前相关研究的有利补充。
郭婧[5](2017)在《中国邮政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中国邮政对电子商务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明确了"互联网+邮政"的发展战略,提出通过发展电子商务推动企业转型发展,用互联网思维深入推进邮政业务电子商务化。电子商务作为创新驱动的经营领域,很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战略机遇,而机遇一旦错过就难以抢占先机。本文通过对邮政这个传统行业、百年老店在电子商务时代面临的冲击和挑战,着重阐述邮政三大主营业务——传统业务、寄递业务和增值业务在转型摸索期,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研究的目的..第一,推进邮政用电子商务的手段支撑报刊、集邮等传统业务的发展,实现客户足不出户即能在网上邮局享受邮政的便捷服务。第二,推进邮政寄递业务加快向现代物流转型,争取夺回邮政在寄递市场流失的市场份额。第三,推进资源整合、业务联合、全网互动,打造邮政电子商务服务生态链,提升邮政增值业务的盈利能力。本文的建议:第一,应用电子邮政技术建立网上邮局,在邮政传统业务生产作业各环节应用信息技术,创新作业方法、手段及流程。即对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各传统业务部门已建的报刊订阅网、集邮商城和中国贺卡网等提出整合建议,统一命名"中国邮政网上营业厅(www.11185.cn)",作为向用户提供邮政服务的门户网站。第二,实施改进措施,改善用户使用邮政寄递服务的体验。即对提升邮政寄递业务信息化程度、揽投速度及服务水平等提出改善建议,并创新开拓各地寄递市场,挖掘新的市场需求。第三,发挥邮政点多面广、"三流合一"的优势,以"邮乐网(www.ule.com)"为唯一网购平台,"邮乐购"为统一农村电商品牌,创新邮政增值业务020模式。
杨梅花[6](2017)在《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天山北坡地区为研究范围,探讨绿洲的人文性,由历史的表层升入到历史的底层去探索绿洲人居景观的历史发展渊源。研究以一种综合、整体、动态的认知与思维方式去看待和解读历史景观对象,从“自然—人文”、“有形—无形”立体模式去梳理“自然”和“文态”的绿洲人居历史脉络。针对全文的这一主旨,本文在研究方法、基础研究以及理论研究的三个板块分别提出“建构文化景观视角下绿洲人居景观分析研究理论框架”、“梳理天山北坡历史时期人居景观演进阶段性特征和过程性特征”、“提炼天山北坡历史时期人居景观演进动力机制”三方面的具体目标,并围绕上述目标形成文章的三个创新点。从研究的地域范围来看,天山北坡位于新疆地理骨架的中间位置,既是天山自然生态廊道,又处于文化地域“丝绸之路”北道。区域内涵盖了新疆多种的地貌类型,东部的吐鲁番盆地绿洲被戈壁和哈顺沙漠所包围,中部是天山山地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相间的冲积扇平原,西部是伊犁河流域绿洲。同时,“丝绸之路”带动区域多元文化发展,人居景观历史底蕴丰富、特色鲜明。从研究内容来看,文章主体部分共分为九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论题的提出,对相关理论背景与研究现状的综述;第二章是“文化景观视角下历史绿洲人居景观研究方法探析”是在分析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梳理全文研究理论框架;第三、四、五、六章“天山北坡历史时期绿洲人居景观演进阶段性特征分析”则是对本文研究地域人居演进的梳理与案例筛选、归纳;第七、八章节“天山北坡历史时期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分析”与“天山北坡历史时期绿洲人居景观演进动力机制提取”则是基于第三、四、五、六章节的理论架构与案例选取,对天山北坡人居景观演进的深入研究;最后,第九章结语则是基于全文理论与基础研究的总结与归纳。通过全文的分析,文章建构出绿洲人居景观的“文化—空间—时间”的多维分析框架,在对该地域范围内历史城镇进行了调研和历史资料梳理的基础上,文章重点选取了伊犁州直、乌鲁木齐地区、哈密等区域历史城镇作为论述的典型案例。基于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从历史、考古、文学、艺术等各个学科领域,通过对典型案例城镇各阶段景观共性与特性的关联、对比分析,总结出天山北坡人居景观发展历史的四个典型“人文初曦、文化之脉、城镇之维、边疆之链”阶段特质和“变迁、调整、适变、更新”空间过程规律,并从中提取人居景观的“生态、政治、社会、人文”的“依赖、主导、秩序、交融”机制,丰富了关于该地域中人居景观历史的基础研究内容。本文首次构建了特定区域的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的研究理论,完善了绿洲学的人文景观历史研究内容,创新了绿洲人居景观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曾潍嘉[7](2016)在《时空交织下的区域邮政版图再现 ——近代四川邮政空间复原研究(1891-1945年)》文中认为传统驿递可概括为“置邮传命”四字,且追述年代甚为久远,且发展历程亦为漫长。驿递的效用一直被局限于官方的文件与物资传递,且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军事机构相联系,军事性不断增强。因传命而设,为官方所用,“考驿站之设,其职责仅为国家传达命令,传递军情,驰驿官员及运输钱粮之用,而非便利民众通讯之机关。”近代以来中国所兴起的邮政事业,是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所搭建的一种无差别的社会信息流通渠道与新式社会交往方式。在今天我们对于邮政一词的概念认知中,基于行业本身、社会作用和公共服务三方面的角度进行综合,邮政业已成为利用遍布世界各地的寄递网络,向社会提供传递实物载体信息、传递物品以及其他相关服务的行业。这一概念体现出了邮政是一个服务行业,邮政的主体业务是寄递服务,而其他业务则是利用邮政网络加以实现。我国现代邮政之源流舶来于西方,对于近代中国在接收这一西方新式制度的过程中存在两条基本脉络,一方面是对现代邮政要素从西方的不断引进,另一方面是对已有传统邮驿制度的改造,两条主线相互交织,促成近代以来我国对现代邮政认知的演化。在邮政产生之前,四川省便已存在着传统邮驿与地方民局并行的信息交流网络,并呈现出其空间特性。四川的邮驿节点设置,始于康熙年间,其空间拓展系先以成都为中心实行周边覆盖,在有顺序的分步强化东路、南路、西路,最后形成覆盖全省的空间布局。四川的民信局的出现,大致在道光年间,同治年间其发展达到一个高峰,在业务上不断拓展的同时,由其分支机构和业务线路所织就的网络开始覆盖全川,并逐步改善着民间信息传递的境况。与川内邮驿以成都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不同,民信局的核心在以重庆为中心的川东地区,重庆府境内的民信局在完善并巩固其东向交通线路的同时,开始逐步将其业务节点和线路延伸到川西地区,这样的发展轨迹与在行政层级基础上所建构的邮驿体系差别迥异。清后期所逐次构建的国家邮政系统,是近代中国在西制东渐的时代语境之下,将国家主导的时效性通信网络正规化和平民化的重要实践。初始之时,近代邮政系统在西方主导的海关系统下延伸并逐步发展,自光绪二十二年大清邮政创办之后,通过对传统时期驿递制度的不断整合,并在与民间信局和国外客邮的多方博弈下,一张全国性的邮政网络徐徐张开,并逐步辐射到帝国治权延伸下的各个区域层面。在帝国行将坍塌的最后时日,大清邮政基本完成了在全国范围内的体系延伸和版图扩张,明晰了制度内部的职责划定,并对初创的邮政系统进行空间布局,这些实践深远的影响了中国社会现代性延伸的诸多方面。时邮政制度本身也成为了联系上层建筑与基层社会的复杂中间层级内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延伸治权、沟通区域联系、促进信息传播等诸多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其空间特性可分述为海关邮政时期与大清邮政创办之后,就前者而言,机构与线路空间布局上我们发现,而西向辐射全省的业务分支则主要依靠民间信局完成,其直属分支与核心邮路集中于沿宜昌—重庆延伸的川江河段,所设置机构已延伸至沿江具有突出交通地位的乡镇,邮路采用水陆并用分段分时的运作方式。因此四川邮政的空间在初创之际,为重庆以东沿长江分布的西北东南向带状版图。就全国而言,川东成为当时长江流域东西延展的邮路通道的西部端点,而就四川来看,川东地区的邮政事务则成为全省邮务东出的起始点与贯通东部省份的重要走廊地带。在大清邮政创办之后,经过若干年的发展,至宣统年间,大清邮政时期四川邮政体系所覆盖的空间已大为扩展,由之前川东地区沿江的带状版图向西沿成渝间大路延展,从而形成了沱江流域和岷江流域两大新兴的邮政集中地段。从而自东往西,以重庆为支撑点,构成了环绕四川中部地区延伸的新月形邮政集中地带,由此可见西向拓展为这一时期邮政空间发展的重点。发散式的邮务点布局则被应用于四川中部、南部,而在西康省部则主要采取单一的线性延展布局。这一时期四川邮务的核心地带为由东部沿江往西经重庆转接成渝大路,而由此发散而出的邮务机构通过各式分支邮路汇集于斯,这种干线拓展与支线辐射的邮政扩展方式,抵定了宣统年间四川邮政的空间格局。研究表明,在民国肇成的过程中,辛亥革命本身对于构建于清末的邮政本身并未构成太大影响。革命政府无论从国际的认可程度还是自身控制的区域来看,对于全国性的邮政网络并无全面接受的可能。较为实质性的邮政革新发生在民国二年(1913年),在北洋政府主导之下,各地区邮政组织所进行的改制是进入民国以来的首次针对邮政体系的变革,其内容大体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其一为层级管制体系的调整,以及机构职权的重新界分;其二为邮政空间布局的变革,依旧包含邮务节点的调整、邮路设置和邮区的演化三个方面。此次改制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民国时期邮政系统的基本框架,就四川邮政而言,经过此次改制后至防区时期东西川邮政管理局的分治,邮政的制度体系和空间格局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除职能与机构的稳步拓展外,并未有太大的变革。在完成对制度体系的改造后,邮政业务得以进一步扩展,业务量持续上升,而相较于清末,其上升趋势则有所衰减,特别是所拓展的新业务的流量明显停滞的状态,新体制的优势潜力并未在短期之内被激发出来。在这一时期所形成的整体邮务空间来看,四川邮政在西部、北部分别有所扩展,覆盖了清末部分的邮务空白区。在空间排布上,这一时期的邮政机构延续了清末既已形成的格局,改变十分有限。即以核心交通线为依托,而通过极少的分支向周边进行辐射。以该时期的邮务节点为依托,该时期的高层级快捷邮路集中于成渝大路、川东长江沿岸、成都北出的川陕线一段,以及成都以南的岷江流域,依旧采取了沿交通干线展开的格局。在部分地区已形成了并列、交织的邮路环线,但这种环线属于大循环,多节点、跨区域式的整体环线,内部分支发育十分有限,核心邮务节点之间的直接沟通较少,因此依旧属于单线核心发散式的邮路布局。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岷江流域以乐山、犍为为中心的邮路环线中,内部的十字分支机构发育较快,由此在岷江流域与沿沱江流域延伸的成渝大路之间构成多处沟通,并成为川内首先形成网格布局的雏形。该区邮务的突出发展脱离了成渝万之间既有的邮务中心,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民国初年,由成都南向的邮路发育成为其重心。辛亥革命之后,四川局势混乱,鉴于主要以东西向军事对立为核心地缘格局的内战特性,四川邮区分割为东川邮区与西川邮区两部。时东、西川邮区之间的界限大体以县界为准,而打破了川内道一级行政单位的界限,东川邮区的界限超出了时东川道的界限,而向西和西南拓展。从开展的业务类型与重心来看,此一时期与民国二年改制后并未有太大的差异,在分列的不同业务类别上,其总量有着不同的演变趋势。邮区分划之后,两邮区的业务总量较之分立之前依旧处于稳步上升的态势,东、西川所辖区内的邮务流量有所上升。但就全国邮务业务总量来看,分区之后的东、西川邮区的业务量在全国所占的整体比例在部分年份则处于下滑的趋势,整体则处于一种持平的态势,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该时期四川邮政的业务流量发展在全国的视阈之内,实质处于一种停滞的发展趋势。就两邮区所开展不同类别业务的流量来看,西川邮区在总量上占据优势,但其总量优势的核心支撑在于以人口、城镇等基础要素为核心的邮件寄递和汇兑业务方面;东川邮区在业务总量上略逊一成,但其优势在于这一时期新式业务的拓展与邮政快捷流通的业务方面,与仰仗邮政基础要素的西川邮区不同,以重庆为核心的东川邮区邮政发展所仰仗的核心要素侧重于优越的地缘因素与交通区位。就复原的邮务机构与邮路的空间范围来看,该时期邮政版图进一步向西拓展至西康西部的德格、巴安一线,在西康南部、渝东南和川北地区也都有所延展,并覆盖了民国初年部分邮务空白地区。从空间结构来看,这一时期于民国早期在重庆以东长江沿岸和成渝大路间所形成的星月形邮政核心地带所环绕的中部地带进行邮务填充,邮政节点和线路的扩展十分明显,加之成都以南岷江流域和川南地区邮务的扩张,使得四川东、中、南部的机构与线路分布的密集化,从而使得邮政版图的核心由之前东西向的带状分布转变为这一时期的团状聚拢式分布,而在这一版图核心周边则相对稀疏。从机构的分布来看,这一时期新设置的邮务机构向县级治所和核心邮路周边集聚的态势较为明显,因此就县级单元邮务机构的布局来看,往往出现内部的邮务空白地区,对乡镇地区的覆盖不甚均匀。从邮路的分布来看,新构建的邮路除包括将既有邮路的延长与升级外,在核心干线之间的沟通在邮政版图的核心地带已颇为明显,最为突出的是在小川北道与成渝达到之间,出现了数线之南北走向的邮路支线,并采用较为快捷的邮路组织形式加以贯通。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渝东南地区和以西昌为中心的西康南部地区,两区内部在节点和邮路设置方面均有较大的突破,但就与邮务发达地区沟通的线路却十分薄弱,往往只有单一邮路连接,且组织形式的等级甚低。这就造成了这一时期边缘地区邮政版图扩展过程中的内部强化,内部脱离的趋势。抗战爆发后,剧烈的时局变化对四川邮政本身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从开战之初邮政总局的邮政事务年报描述中我们发现,抗战军兴以来,迫于战争的破坏,我国邮政事业的免战面临着极大的困难。而战争的环境也从另一方面不断重塑着既有的邮政格局,并对区域邮政的发展施加着特殊的影响,就四川邮政而言,在举国内迁和大后方建设的话语下,四川邮政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短期内的集中建设与大量人口物资的流入也使得四川邮政的空间布局在之前的基础上产生了剧烈的变革。至抗战之时,邮政系统已成为当时各项制度体系中拥有旁支最为繁盛的体系。抗战时期大量资源与技术力量的进驻,使得电信和邮政储蓄成为四川邮政的重要分支,而得以急速的推广与发展。电信所属的电报、电话、电台等使得跨区间的快速信息渠道很快覆盖全省,将四川的通讯事业由实体平面带入电讯主导的立体空间之中,为区间讯息实现快速沟通与政令的零时距传达搭建了有力的平台。从空间结构来看,我们发现,这一时期的邮务机构已经较为均匀的覆盖东、西川邮区所辖的四川省部分,相对稀疏的地区为四川省部的东北部地区和四川西南部。在西康省部分,邮政版图的延伸也有单线式的机构扩展变为横向延伸的模式,众多战前处于邮政空白区的县级单位被覆盖,而过去单一局所的县级单元也开始成为邮局与代办所配套的综合体。从邮路的发展来看,战时省内邮路的干支体系已不再明显,而以邮路组织形式的快捷程度来区分干支关系的判读亦随之过时。此时四川邮路已在大多数地方形成了网格化的布局,战前业已形成的诸多邮路环线被不断扩展,并在环线内部发育出交错的支脉,干线之间的邮务节点也多有邮路进行直接贯通,值此针对四川全省的邮路网络格局方告形成。在对近代以来邮政发展的脉络梳理过程中,我们可以对传统邮驿与现代邮政进行较为清晰的概念界分,在西方海关的主导下所初构的现代邮政体系成为了我国搭建无差别的信息传输平台实践的先声,而其后所逐步发展而成的现代邮政体系,成为了一种由国家为主导,面向社会的综合社会服务网络。与传统邮驿相较,其制度所依托的不仅仅局限于行政管控路径,而是以包括经济、行政、交通等诸多路径相交织的区域社会网络为依托;其职能效用也由单一的政令传播扩展为了以信息传递为主干,并附带文化、金融、物流等多方面职能的综合性社会服务体系;在其业务受众方面亦打破了传统邮驿官民二元化的基本定位,且不再局限于官方受众,而是拓展为了面向社会各个阶层和群体的无差别信息流通平台。从清后期四川邮政的发展历程来看,这一转型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由清末一直到民国之较为漫长的阶段,在其中传统邮驿和民信局体系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其制度体系逐步解体,并化解为通信资源逐步融合到不断发展的邮政体系之中。而新生的现代邮政则在不断吸纳传统邮驿所遗留的资源和制度中的合理成分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并从部分依靠民信局的初期阶段最终发展成为地区邮政的独占时期。从前文对四川邮政的发展演化里程的分析之中,我们可将四川这一阶段的转型过程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即邮政试办时期,邮政正式成立时期和邮政独占时期。高势能的西方制度文明,在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由输入、初构、发展、扩张到最后占据核心地位,其制度层面的潜能与优越性是在与历史背景和地方特性不断磨合的过程中逐渐体现出来的,并呈现出一种逐次升级的趋势。从四川邮政的空间拓展模式来看,我们针对不同时期的邮政节点扩展与邮路的延伸特性,可以将其定性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轴线式带状扩展主要为清末至民国早期,初构之时,维系重庆以东沿长江分布的带状邮政集中地带的意义,对于四川而言为促其东出通达,而对于全国而言则是保障西部的端点。第二阶段所凸显出的围绕省内邮政核心地带的内部完善和外围扩展趋势,则包括四川内战时期直至抗战爆发,该阶段在省内所形成的邮政核心地带已经突破前一阶段的带状延伸,而呈现出中部聚拢的态势。第三阶段为邮政空间无差别的均衡扩充,这一特性集中体现于抗战中后期,伴随着乡镇一级代办所的飞速增长并均匀的覆盖到川内诸多县域之内,与之相配套的乡镇邮路快速延伸,由此在战前所形成川省邮政版图大格局,即中部核心区、沿重要交通线延展的干支和川北、渝东南、川西南等区的边缘地带等要素开始趋于模糊,而代之而起的是一种均衡的全面的空间展开。在邮政空间的塑造力讨论方面,清末以来张开的四川邮政空间版图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其影响来自各个方面,政局、经济、城镇、人口、地形、交通等要素可谓无所不包,若究其根本,依然可以将其归纳为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与由下而上的区域特性。而从处于这两大路径之间的邮政发展脉络来看,制度设计与区域要素之间并未存在过剧烈的对抗,邮政的制度发展与空间构建处于这一对冲关系的平衡地带,并得以适时进行调整,体现出了四川邮政在制度发展层面所体现出的良好适应性。
夏一维(HA NHAT DUY)[8](2016)在《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农业科技发展经历了曲折进步、调整恢复、改革创新、走向农业现代化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针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现状,出台了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系列相关法规政策。然而,由于受科技水平、人才素质及应用推广等相关条件的限制,中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亟需从理论上加以阐释。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演变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征,即从重视传统农业向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转变,从依赖外国技术到确立自主创新战略的政策转变,从“科技政策”的计划实施到“相关政策”的协同推进。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宏观调控效果并不显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财政税收与风险投资政策不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利益激励机制尚不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积极性未得到有效发挥。农业科技成果的供求差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中的“政府失灵”,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中服务型政府理念的缺失,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中技术创新扩散的局限性,则是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存在问题的原因。针对上述问题,作者尝试提出完善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建议,包括: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推动作用;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投资体系;完善农业科研结构与农业科研体系;做实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加快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法规体系。对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研究,理论上可以丰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内涵,实践上可以为中国农业科技进步提供方法论指导。
刘强强[9](2015)在《发展中国家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及启示》文中指出文章重点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印度和巴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其有用经验,可从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组织的作用两个方面为我国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供参考。
冉群超[10](2014)在《旅行、旅游、旅游业—英国旅游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旅游兴起在英国,而英国旅游的发展则经历了旅行、旅游至旅游业的发展演进模式。在古希腊,以经商为目的的旅行活动打开了人类的旅行通道。在罗马帝国时期,其幅员辽阔的疆域、先进的生产技术、发达的道路网络和官商共建的驿站等设施,为当时各类旅行与旅游活动提供了客观物质条件。当古罗马衰退后,西欧在宗教神权的统治下,掀起了朝觐的热潮。人类之所以迈向近代社会,与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和18世纪中期开始的英国产业革命有密切的关系,文艺复兴带来的思想解放给人们的观念转变奠定了精神基础,而产业革命带来的科技进步则奠定了人类的物质基础。这两个人类发展史上重要的过程给英国人民带来了新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影响着包括旅游在内的一切事物的发展和变化。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结束后,英国的旅游和旅游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由于中产阶级的崛起,外出旅游人数的增加,休闲消遣旅游人数首次超过了传统占主导地位的商务旅游。外出旅游的人群中,特别是中产阶级,很多人从未远距离旅行,对旅游目的地一无所知让他们选择谨慎出行,甚至止步。这时,托马斯·库克敏锐地观察到人们的需求,尝试性地组织集体出行,在一系列非盈利的活动成功后,根据积累的经验,成立了旅行社,标志着近代旅游的开端。本文试图以近代英国旅游的兴起和在现代的发展作为研究主题,从公认为旅游业三大支柱的三个方面(现代人们出于分析整个旅游业收入构成的目的,在参考联合国《国际产业划分标准》的基础上,认为整个旅游业的收入主要源自三个行业,旅游交通、住宿和旅行社)展开论述,以年代为序,探讨了不同阶段的旅游交通、住宿及旅行社的发展情况,同时阐述了每一阶段主要的旅游活动。全文除前言和结论外,正文共四章。前言主要阐述选题意义,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课题的研究方案。第一章主要概述了古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旅行与旅游活动。很多国内外学者认为在工业革命前的社会不存在旅游活动,只有旅行活动。但是在旅行活动占主体的社会中,有部分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有“钱”、“闲”,有了旅游成行的客观条件,所以他们会选择出游。特别是在古罗马时代,便利的交通和旅店,刺激更多的人外出旅游,甚至部分普通自由民也参与进来。中世纪西欧在宗教神权统治下,人们出于对上帝的虔诚,基督教徒主要前往罗马、坎特伯雷和圣地亚哥朝圣;出于对真主安拉的拥护,伊斯兰教徒前往麦加朝圣。在朝圣旅行的队伍中,有部分人会停留下来欣赏途经地的风景,被称为旅游者。文章逐渐集中到英国旅游的早期发展,由此探讨近现代英国旅游兴起与发展的渊源和背景。第二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主要论述近代英国旅游的兴起。在工业革命前,英国开始通过征收通行税的方式来改善公路交通,而通过延长或扩宽、清淤的方式来改善河道运输,并开始修建运河。早期的旅店主要是在公路旁及运河边,为过往旅客服务。近代早期英国的旅游活动主要是重商主义下发展的商务旅行、贵族子弟到欧洲大陆的游学旅行和到矿泉地的疗养旅游。18世纪中期的工业革命,给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新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为近代旅游提供了原动力;中产阶级的崛起、城市化和大规模的人员流动为近代旅游创造了巨大的客源市场;社会财富的增加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为近代旅游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由于具备了旅游成行的主客观条件,该阶段掀起了外出旅游的热潮,主要旅游活动是海滨度假和观光旅游。第三章主要论述工业革命后旅游业在英国的兴起。在某种意义上,旅游服务业尤其是住宿业和旅行社的发展构成近代旅游兴起的基础条件。英国近代旅馆的发展与铁路有密切的联系,旅店最早出现在铁路沿线,甚至铁路公司还参与经营。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为了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近代开始修建豪华饭店。由于近代形成了巨大而富有潜力的旅游市场,所以专门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旅行社业应运而生。1845年,托马斯·库克成立旅行社,开辟了近代旅游的新纪元。第四章概述现代英国旅游业和旅游活动的发展。在20世纪中期,英国颁布了“旅游发展法案”,对新修和改扩建的饭店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于是掀起了饭店修建的热潮,并实施了现代饭店集团化管理。现代英国出现了国内旅游、国际旅游、出境旅游全面发展的繁荣景象。结论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指出尽管旅游(Tourism)一词19世纪才出现,但近代以前也是有旅游活动出现的,只是这类活动不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英国工业革命创造了利于近代旅游和旅游业产生的条件,因此近代旅游在英国开端并不断发展,它对世界旅游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邮车管理网络系统大面积推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邮车管理网络系统大面积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1)YNYZ仓配一体化管理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理论综述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情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物流理论综述 |
一、物流的概念 |
二、物流业发展的趋势 |
第三节 电子商务理论综述 |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 |
二、当前电子商务市场分类 |
三、电子商务市场发展情况 |
第四节 仓配一体化理论综述 |
一、仓配一体化概念 |
二、仓配一体化理论的内涵 |
三、仓配一体化的发展 |
四、仓配一体化存在问题 |
第五节 仓储选址理论综述 |
一、仓储中心选址的含义 |
二、仓储选址原则 |
三、影响选址的因素 |
四、常用的选址方法 |
第三章 电商市场寄递模式分析研究 |
第一节 寄递模式分析 |
一、寄递模式介绍 |
二、主流电商平台寄递模式介绍 |
三、不同寄递模式适用场景 |
第二节 仓配一体化模式与传统电商快递模式对比 |
一、业务量占比 |
二、覆盖范围对比 |
三、适用商品类别 |
四、单件成本对比 |
五、时效及服务质量对比 |
六、总结 |
第四章 YNYZ公司寄递及仓配一体化业务发展情况分析 |
第一节 YNYZ公司寄递业务分析 |
一、YNYZ公司寄递业务概况 |
二、YNYZ寄递业务SWOT分析 |
第二节 YNYZ公司仓配一体化业务发展情况分析 |
一、YNYZ公司仓配一体化工作开展情况 |
二、YNYZ公司开展仓配一体化面临的问题 |
第五章 YNYZ仓配一体化规划与发展策略 |
第一节 快递企业发展仓配一体化的策略 |
一、合理设置仓储中心 |
二、科学布局仓内空间 |
三、加大软硬件投资,提升仓储处理能力 |
四、细化客户管理 |
五、打造专业运营团队 |
第二节 YNYZ公司仓配一体化业务发展思路 |
一、发展指导原则 |
二、YNYZ仓配一体化发展思路 |
第三节 全省仓配一体化建设成本测算 |
一、场地租赁成本 |
二、场地改造成本 |
三、仓储设备购置成本 |
四、信息系统建设要求及搭建成本 |
第四节 YNYZ仓配一体化业务实施发展策略 |
一、总体策略思路 |
二、仓储中心建设及布局策略 |
三、仓配业务项目开发策略 |
四、仓配客户管理策略 |
五、仓配业务未来布局策略 |
六、仓配业务市场未来拓展方向 |
七、发展仓配业务效果预估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展望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改进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万国公报》的美国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万国公报》的“大美国事”栏目 |
第一节 《万国公报》的栏目 |
一、《万国公报》概览 |
二、《万国公报》的栏目构成 |
第二节 “大美国事”栏目变迁及类别 |
一、“大美国事”栏目变迁 |
二、“大美国事”栏目的报道类别 |
第三节 “美国报道”在各国报道中的位置 |
小结 |
第二章 “大美国事”的基本量化分析 |
第一节 “美国报道”内容的类别分析 |
一、外交类报道 |
二、经济类报道 |
三、国内政治类报道 |
四、灾害类报道 |
第二节 “美国报道”信息数量的变化与信息重点的变动 |
一、“美国报道”信息数量的变化 |
二、“美国报道”信息重点的变动 |
小结 |
第三章 “美国报道”中的政治经济报道 |
第一节 选举与总统制内容的报道 |
一、《万国公报》与总统选举 |
二、中国人对美国政体认识的演变 |
第二节 美国政治局势变化 |
一、抚与剿:对印第安人的政策变迁 |
二、开放或保守: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化 |
第三节 美国经济问题的报道 |
一、美国农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 |
二、通商贸易的报道 |
第四节 美国矿冶的发展 |
一、对美国矿冶发展基本状况的报道 |
二、对美国西部矿业开发影响的描述 |
小结 |
第四章 美国报道中的科技生活报道 |
第一节 工业化的发展 |
一、交通设施的建设 |
二、生活设施的进步 |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状况 |
一、科学技术对科学考察的促进 |
二、美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
小结 |
第五章 “美国报道”中的国际交往报道 |
第一节 对华外交的报道 |
一、有关在美华工问题的报道 |
二、有关留美学生的报道 |
第二节 对英外交的报道内容 |
一、美国以独立国家的姿态与英国进行的外交 |
二、学习与超越:英美外交间的博弈 |
第三节 对俄外交的报道内容 |
一、火油贸易 |
二、俄土战争 |
三、日俄战争 |
小结 |
第六章 “美国报道”与美国形象的塑造 |
第一节 对天朝上国的否定 |
第二节 新观念的输入:美国形象构造 |
一、文明形象的构建 |
二、大国形象的构建 |
三、对美国的再认识 |
小结 |
第七章 “美国报道”与中美关系演变 |
第一节 中美关系对“美国报道”的影响 |
一、近代中美两国关系脉络 |
二、中美关系与“美国报道” |
第二节 中美关系变化前后“美国报道”的趋势对比 |
小结 |
第八章 “美国报道”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西方价值观念的传输员 |
一、时空观与义利观的转变 |
二、教育观念的改变 |
三、西方医学来袭 |
第二节 中国社会风俗变化的促进者 |
第三节 近代中国变法维新思想的启蒙人 |
一、变法思想的重要来源 |
二、对中国政治体制变革的影响 |
第四节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助推剂 |
一、中国与博览会 |
二、工商业的发展 |
小结 |
结语:《万国公报》之“美国报道”的认识与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3)黑龙江邮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黑龙江邮政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 黑龙江邮政分公司概况 |
2.2 黑龙江邮政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
2.2.1 农村电商服务体系的基本情况 |
2.2.2 黑龙江邮政农村电商现行发展对策分析 |
2.3 黑龙江邮政农村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3.1 服务体系不健全 |
2.3.2 平台和系统不完善 |
2.3.3 现有的保障措施不能支撑农村电商的良性发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龙江邮政农村电商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
3.1 内部原因分析 |
3.1.1 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 |
3.1.2 盈利能力滞后 |
3.1.3 人才保障措施比较薄弱 |
3.1.4 组织机构职责相互交叉重复 |
3.2 外部原因分析 |
3.2.1 电商行业对品牌建设的不重视 |
3.2.2 市场竞争压力巨大 |
3.2.3 地方政策支撑不到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邮政农村电商发展策略及保障措施 |
4.1 优化黑龙江邮政农村电商的服务体系 |
4.1.1 优化从省到村的邮政五级农村电商基础服务渠道 |
4.1.2 完善“邮选”特色品牌和仓储配送服务体系 |
4.2 完善平台和系统 |
4.2.1 整合龙邮农品网电商平台 |
4.2.2 完善深化邮掌柜系统 |
4.2.3 农村电商金融的完善 |
4.2.4 整合各方渠道平台资源 |
4.3 农村电商发展策略的保障措施 |
4.3.1 人员保障 |
4.3.2 技术保障 |
4.3.3 网络保障 |
4.3.4 组织保障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4)电商物流末端配送对住区设计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宏观背景——电子商务大量普及 |
1.1.2 中微观背景——电商物流配送末端现状 |
1.2 论文涉及概念、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涉及概念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范围 |
1.3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研究整理 |
1.4.2 实地调研与访谈 |
1.4.3 分类比较分析 |
1.5 相关研究 |
1.6 论文的研究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电商物流末端配送行业发展状况 |
2.1 我国电商物流末端配送行业发展状况 |
2.1.1 我国电商物流末端配送行业发展历程 |
2.1.2 我国电商物流末端配送行业发展现状 |
2.1.3 我国电商物流末端配送模式 |
2.1.4 我国电商物流末端配送服务与住区设计相关政策法规 |
2.2 国外发达国家电商物流末端配送行业发展状况 |
2.2.1 美国、加拿大电商物流末端配送行业发展状况 |
2.2.2 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电商物流末端配送行业发展状况 |
2.2.3 日本电商物流末端配送行业发展状况 |
2.2.4 国内外电商物流末端配送行业发展差异及原因分析 |
2.3 中国网购客户物流末端配送服务的行为特征 |
2.3.1 收取快递模式选择喜好 |
2.4 智能快递柜简介 |
2.4.1 智能快递柜一般尺寸 |
2.4.2 智能快递柜收取件模式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市电商物流末端配送服务概况 |
3.1 北京市电商物流末端配送基本分类 |
3.1.1 按照接收快递主体分类 |
3.1.2 按照接收快递的位置分类 |
3.1.3 按照物流末端配送的经营主体分类 |
3.2 北京市电商物流末端配送服务点整体概况 |
3.2.1 北京市电商物流末端配送人工自提服务点概况 |
3.2.2 北京市物流末端配送智能快递柜发展概况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京市居住区物流末端配送人工自提点调研 |
4.1 北京市居住区物流末端配送人工自提点概述 |
4.1.1 物流末端配送人工自提点分类 |
4.1.2 北京市居住区人工自提点数量及布局 |
4.2 物业代收类自提点调研 |
4.2.1 新型居住区物业代收现状调研(以万柳区域为例) |
4.2.2 老旧居住区物业代收现状调研(以中关村部分区域为例) |
4.2.3 新旧居住区物业代收对比 |
4.3 电商企业自主经营的自提点调研 |
4.3.1 京东自提点 |
4.3.2 顺丰自提点 |
4.3.3 电商及物流企业人工自提点比较 |
4.4 与便利店和社区商业合作经营的自提点 |
4.4.1 建筑空间要求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京市居住区室外智能快递柜现状调研 |
5.1 北京市室外智能快递柜概述 |
5.2 北京市居住区室外智能快递柜位置调研 |
5.2.1 室外智能快递柜安放位置 |
5.2.2 室外智能快递柜服务半径 |
5.3 室外智能快递柜的组合空间 |
5.4 室外智能快递柜与交通组织 |
5.4.1 室外智能快递柜与车行交通 |
5.4.2 室外智能快递柜与人行交通 |
5.5 室外智能快递柜相关细节构造 |
5.5.1 遮阳防雨 |
5.5.2 夜间照明 |
5.5.3 土建基座 |
5.5.4 颜色与外观 |
5.5.5 广告标识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北京市居住建筑室内智能快递柜现状调研 |
6.1 北京市居住建筑室内智能快递柜概述 |
6.1.1 北京市居住建筑室内智能快递柜位置分类 |
6.2 与入口大堂相结合的室内智能快递柜 |
6.2.1 与入口大堂相结合的室内智能快递柜的空间布局 |
6.2.2 与入口大堂相结合的室内智能快递柜现状问题 |
6.3 与地下车库相结合的室内智能快递柜 |
6.4 与门卫室或物业管理空间相结合的室内智能快递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居住区物流末端配送服务规划设计建议 |
7.1 居住区物流末端配送服务综合规划发展建议 |
7.1.1 统一规划布局物流末端配送服务网点 |
7.1.2 信报箱升级与快递柜结合 |
7.2 居住社区物流末端配送公共服务设施设计建议 |
7.2.1 室外智能快递柜选址建议 |
7.2.2 室外智能快递柜行业标准 |
7.3 居住区物流末端配送服务发展展望 |
7.3.1 智能快递机器人 |
7.3.2 智能快递无人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居住建筑物流末端配送服务空间设计建议 |
8.1 居住建筑物流末端配送服务空间发展建议 |
8.2 居住建筑入口门厅物流末端配送空间智能化升级 |
8.2.1 日本居住建筑“宅配”系统参考与启示 |
8.2.2 居住建筑入口门厅智能化物流配送空间设计建议 |
8.3 居住建筑地下车库物流末端配送服务空间设计建议 |
8.3.1 地下车库物流末端配送服务空间现状改造建议 |
8.3.2 大型智能快递柜技术发展 |
8.3.3 地下车库物流末端配送服务空间设计展望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物流末端配送服务影响下的住区设计 |
9.1 矛盾总结 |
9.1.1 新型科技与落后的建筑硬件的矛盾 |
9.1.2 新型科技与老旧的行为习惯的矛盾 |
9.1.3 新型科技与迟缓的建筑设计的矛盾 |
9.2 行业壁垒 |
9.3 未来已来 |
9.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中国邮政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范围和方法 |
1.4 研究的框架 |
1.5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中国邮政综述 |
2.2.2 电子商务综述 |
2.2.3 中国邮政与电商结合综述 |
3 中国邮政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中国邮政及其主要业务 |
3.2 中国邮政电子商务的PEST分析 |
3.2.1 政治法律环境 |
3.2.2 经济环境 |
3.2.3 社会文化环境 |
3.2.4 技术环境 |
3.3 中国邮政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3.3.1 起步阶段 |
3.3.2 发展过程 |
3.3.3 发展现状 |
3.4 中国邮政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
3.4.1 传统业务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
3.4.2 寄递业务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
3.4.3 增值业务电子商务应用存在的问题 |
3.5 中国邮政电子商务发展问题的成因 |
3.5.1 传统业务电子商务发展问题的成因 |
3.5.2 寄递业务电子商务发展问题的成因 |
3.5.3 增值业务电子商务发展问题的成因 |
4 中国邮政传统业务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
4.1 传统业务电子商务发展思路 |
4.1.1 传统业务网站整合 |
4.1.2 传统业务网站定位 |
4.2 传统业务电子商务发展措施 |
4.2.1 整体实施措施 |
4.2.2 分步实施措施 |
5 中国邮政寄递业务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
5.1 营业和客服的电子商务发展 |
5.1.1 营业的电子商务发展 |
5.1.2 客服的电子商务发展 |
5.2 实物传递的电子商务发展 |
5.2.1 网运的电子商务发展 |
5.2.2 投递的电子商务发展 |
5.3 绩效管理的电子商务发展 |
5.3.1 外勤的电子商务发展 |
5.3.2 考评的电子商务发展 |
6 中国邮政增值业务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
6.1 商旅业务电子商务发展建议 |
6.1.1 梳理产品资源 |
6.1.2 挖掘渠道资源 |
6.1.3 开发差旅系统 |
6.2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建议 |
6.2.1 发展农村电商的定位 |
6.2.2 发展农村电商的资源 |
6.2.3 发展农村电商的切入点 |
6.2.4 发展农村电商的平台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干旱区绿洲城镇人居——亟待加强研究的领域 |
1.1.2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对绿洲人居发展史的反思 |
1.1.3 总体思路 |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界定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1 绿洲史地相关研究 |
1.3.2 人居景观相关研究 |
1.3.3 人文视角下地域人居演进机制研究 |
1.3.4 绿洲人居景观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的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方法 |
2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研究方法探析 |
2.1 绿洲历史人居景观的呈现特征与研究框架 |
2.1.1 物质与文化的一体 |
2.1.2 空间与时间的并进 |
2.1.3 绿洲人居景观分析框架 |
2.2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物质要素 |
2.2.1 环境 |
2.2.2 构筑物 |
2.2.3 空间 |
2.2.4 人的行为 |
2.3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文化维度 |
2.3.1 自然环境的“文态性” |
2.3.2 社会环境的“生态性” |
2.3.3 人居景观的文化性 |
2.4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空间维度 |
2.4.1 环境景观 |
2.4.2 城镇格局 |
2.4.3 聚落景观 |
2.4.4 地标景观 |
2.5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时间维度 |
2.5.1 时态性 |
2.5.2 时段性 |
2.6 本章小结 |
3 史前时期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
3.1 人文起源、依附自然的环境景观 |
3.1.1 人类社会起源 |
3.1.2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模式 |
3.2 环境主导、功能区分的聚落格局 |
3.2.1 区位分布 |
3.2.2 功能格局 |
3.3 均质模糊、文化初现的聚落景观 |
3.3.1 居住形式 |
3.3.2 聚落空间 |
3.4 原始意识、形态质朴的地标景观 |
3.4.1 景观属性 |
3.4.2 景观分布 |
3.4.3 景观形态 |
3.5 本章小结 |
4 西汉至明末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
4.1 畜逐水草、点状农耕的环境景观 |
4.1.1 社会环境 |
4.1.2 人与环境关系模式 |
4.2 防御为主、分布稀疏的城镇格局 |
4.2.1 区位分布 |
4.2.2 功能格局 |
4.3 聚集与自然、随机自由的聚落景观 |
4.3.1 建筑形态 |
4.3.2 聚落空间 |
4.4 功能为先、形态单一的地标景观 |
4.4.1 景观属性 |
4.4.2 景观分布 |
4.4.3 景观形态 |
4.5 本章小结 |
5 清代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
5.1 且耕且牧、边防与屯政相维的环境景观 |
5.1.1 社会环境 |
5.1.2 人与环境关系模式 |
5.2 多城毗连、点状聚合的城镇格局 |
5.2.1 区位分布 |
5.2.2 功能格局 |
5.3 繁荣与转型、尺度多样的聚居景观 |
5.3.1 居住形式 |
5.3.2 聚落空间 |
5.4 礼仪凸显、同类细化的地标景观 |
5.4.1 景观属性 |
5.4.2 景观分布 |
5.4.3 景观形态 |
5.5 本章小结 |
6 民国时期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
6.1 变牧为耕、生态恶化的环境景观 |
6.1.1 社会环境 |
6.1.2 人环境关系模式 |
6.2 点轴发展、密度增加的城镇布局 |
6.2.1 区位分布 |
6.2.2 功能格局 |
6.3 风格转型、形式多变的聚居景观 |
6.3.1 居住形式 |
6.3.2 聚落空间 |
6.4 边缘废弃、多元混杂的地标景观 |
6.4.1 景观属性 |
6.4.2 景观位置 |
6.4.3 景观形态 |
6.5 本章小节 |
7 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时空变迁特征 |
7.1 人居景观演变时间历时性 |
7.1.1 人文初曦——史前时期人居景观 |
7.1.2 文化之脉——汉初至明末时期人居景观 |
7.1.3 城镇之维——清代时期人居景观 |
7.1.4 边疆之链——民国时期人居景观 |
7.2 人居景观演变空间特异性 |
7.2.1 环境景观的变迁 |
7.2.2 格局景观的调整 |
7.2.3 聚落景观的适变 |
7.2.4 地标景观的更新 |
7.3 发展模式 |
7.3.1 动态式模式 |
7.3.2 断裂式模式 |
7.4 本章小结 |
8 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变机制 |
8.1 影响因素分析 |
8.1.1 生态环境决定城镇区位选择 |
8.1.2 政治军事的城镇发展决定性 |
8.1.3 经济贸易是人居兴旺的依托 |
8.1.4 科技文化提升人居内涵的凝聚力 |
8.2 戈壁荒漠、内依绿洲——生态依赖 |
8.2.1 依绿而定 |
8.2.2 逐水而居 |
8.3 孤悬塞外、武备边防——政治主导 |
8.3.1 筑城守边、扼守要地 |
8.3.2 整修驰道、多层防御 |
8.4 戍边生业、拓居边疆——社会秩序 |
8.4.1 寄田仰谷、因地制宜 |
8.4.2 戍边安居、屯城一体 |
8.5 异质交融、往复回授——人文交融 |
8.5.1 人居文化的传承借鉴 |
8.5.2 制度文化的主导推进 |
8.5.3 精神文化的潜移默化 |
8.5.4 多元文化的交融变异 |
8.6 本章小结 |
9 后记与后记 |
9.1 结论 |
9.2 研究创新点 |
9.3 后记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时空交织下的区域邮政版图再现 ——近代四川邮政空间复原研究(1891-194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清末邮政的发展渊源、制度初构与空间特性 |
一、传统邮驿与民信局 |
(一)清驿述略 |
(二)川省邮驿 |
(三)四川省内民信局的发展与空间布局 |
二、海关邮政的创办与近代四川邮政的空间初构 |
(一)海关邮政的初创 |
(二)近代邮务空间的初构 |
三、大清邮政的正式创办与川省邮政版图的扩张 |
(一)大清邮政的创办 |
(二)邮政机构的空间复原与分析 |
(三)邮路的复原与空间分析 |
(四)邮区的演变 |
四、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早期四川邮政的改制与空间演变 |
一、辛亥革命与四川邮政 |
(一)游离于政权变革之外的区域邮政 |
(二)民国元年四川邮政的开办情形 |
二、民国二年“邮政新制”改革后的四川邮政变革 |
(一)改制后的结构调整与职能业务演变 |
(二)邮务机构的复原与空间分析 |
(三)邮路复原与空间分析 |
三、小结 |
第三章 军阀内战时期的四川邮政 |
一、东川邮区与西川邮区的分立 |
二、业务开展情形 |
(一)四川邮政业务流量的总量分析 |
(二)东川邮区与西川邮区间业务量的演变 |
三、空间分析 |
(一)邮务机构分析 |
(二)邮路复原与分析 |
四、小结 |
第四章 抗战时期四川邮政的发展与空间演变 |
一、抗战时期四川邮政旁支体系的展拓 |
(一)电信业务的纳入 |
(二)邮政储蓄业务在四川的推广 |
(三)军邮业务的发展 |
(四)简易人寿保险业务 |
二、既有业务开展情形 |
(一)函件寄递业务 |
(二)包裹业务 |
三、战时四川邮政的局所复原与空间分析 |
(一)开战之初四川邮政的局所复原与空间分析 |
(二)抗战中后期的邮政局所复原与分析 |
四、战时四川省的邮路复原与分析 |
(一)四川邮路的战时举措 |
(二)省内邮路的复原 |
(三)省内邮路的网络布局与分析 |
五、战时四川邮政的影响要素 |
(一)中央机构的内迁与地方邮政制度层级的擢升 |
(二)分散式的经济人口布局所带来的邮政布局演化 |
(三)平民教育的博兴与邮政业务对象的拓展 |
六、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一、渐次整合与发展的历程—四川邮政的发展分期与阶段特性分析 |
(一)内涵界分 |
(二)发展分期 |
(三)逐次整合与发展的递进式轨迹 |
二、近代化转型过程中西方制度文明的渐次升级 |
三、轴线式的带状延展—核心地带形成过程中的内部完善与外围扩散—区间无差别的均衡扩充:四川邮政空间扩展模式的演化 |
四、空间塑造力的多样化与非对抗性 |
五、研究展望 |
(一)在复原格局基础上的深化研究 |
(二)引入计量史学的方法论 |
(三)历史信息地理的研究设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关于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研究动态 |
1.3.2 关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国际研究动态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1.5.1 探讨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演变的特征 |
1.5.2 提出依法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益保护长效机制 |
1.5.3 从供求差异角度分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宏观调控效果 |
第2章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概述 |
2.1 相关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农业与农业科技成果的含义 |
2.1.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与方式 |
2.1.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含义 |
2.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基本内容 |
2.2.1 财政政策 |
2.2.2 金融政策 |
2.2.3 知识产权政策 |
2.2.4 农业技术市场政策 |
2.2.5 人才政策 |
2.2.6 土地政策 |
2.2.7 农业产业化政策 |
2.3 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重要意义 |
2.3.1 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措施 |
2.3.2 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 |
2.3.3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
2.4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研究的相关理论 |
2.4.1 政府干预理论 |
2.4.2 制度变迁理论 |
2.4.3 公共产品理论 |
2.4.4 技术创新扩散理论 |
2.4.5 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3章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演变过程及特征 |
3.1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演变过程 |
3.1.1 曲折发展时期 |
3.1.2 恢复调整时期 |
3.1.3 改革创新时期 |
3.1.4 科学发展新时期 |
3.2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演变特征 |
3.2.1 从重视传统农业向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转变 |
3.2.2 从依赖外国技术到确立自主创新战略的政策转变 |
3.2.3 从“科技政策”的计划实施到“相关政策”的协同推进 |
3.3 中国政府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演变及实施中的角色 |
3.3.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主导者和规划者 |
3.3.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中的服务者 |
3.3.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中的协调者 |
第4章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的成就与问题分析 |
4.1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的成就 |
4.1.1 建成学科完整、覆盖面宽的农业科学研究体系和推广体系 |
4.1.2 出台大量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国家计划项目 |
4.1.3 农业科技引领支撑作用日益明显 |
4.1.4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环境不断优化 |
4.2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宏观调控效果并不显着 |
4.2.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财政税收与风险投资政策不健全 |
4.2.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利益激励机制尚不完善 |
4.2.4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积极性未得到有效发挥 |
4.3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存在问题的原因 |
4.3.1 农业科技成果的供求差异 |
4.3.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中的“政府失灵” |
4.3.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中服务型政府理念的缺失 |
4.3.4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中技术创新扩散的局限性 |
第5章 完善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建议 |
5.1 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推动作用 |
5.1.1 确立未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和方向 |
5.1.2 营造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环境 |
5.1.3 简政放权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主体的自主权改革 |
5.2 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投资体系 |
5.2.1 政府要树立科学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投资理念 |
5.2.2 优化相关领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投资结构 |
5.2.3 加快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投资体系建设 |
5.3 完善农业科研结构与农业科研体系 |
5.3.1 以优质农产品的开发研究为科研方向 |
5.3.2 引导农业科研院所和高校不断调整和优化科研结构 |
5.3.3 尽快建立市场化的农业科研体系 |
5.4 做实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 |
5.4.1 加强农技推广机构改革 |
5.4.2 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 |
5.4.3 探索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多元化模式 |
5.5 加快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
5.5.1 做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部署 |
5.5.2 加快建设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 |
5.5.3 促进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 |
5.5.4 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农民技术素质教育工作 |
5.6 完善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的法规体系 |
5.6.1 加快国家宏观调控立法与相关行政法规的修订和完善 |
5.6.2 完善规范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行为的政策法规 |
5.6.3 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市场政策法规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1.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实施需要有效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6.1.2 政府协调是满足农业科技公共需求促进政策实施的重要手段 |
6.1.3 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是推动成果转化政策实施的基础 |
6.1.4 激励和利益保护应当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的目标 |
6.1.5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需建立长效机制 |
6.2 研究启示 |
6.2.1 越南参考和借鉴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可行性分析 |
6.2.2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对越南的参考意义 |
6.2.3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中特别值得越南借鉴的几个方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和科研获奖情况 |
(10)旅行、旅游、旅游业—英国旅游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课题的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案 |
第一章 古代和中世纪欧洲的旅行与旅游 |
第一节 古代欧洲的旅行与旅游 |
一、古希腊的旅行与旅游 |
二、古罗马的旅行与旅游 |
第二节 中世纪欧洲大陆的旅行与旅游 |
一、中世纪欧洲大陆的交通和住宿业 |
二、中世纪欧洲大陆的旅行与旅游活动 |
第三节 中世纪英国的旅行与旅游 |
一、中世纪英国的交通和住宿业 |
二、中世纪英国的旅行活动 |
第二章 英国近代旅游的兴起 |
第一节 近代早期英国的旅行与旅游 |
一、近代早期英国的政治经济特征 |
二、近代早期英国的交通和住宿业 |
三、近代早期英国的旅行与旅游活动 |
第二节 工业革命对英国近代旅游兴起的影响 |
一、工业革命与工业社会诞生 |
二、工业革命使人们有“钱”有“闲” |
三、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客源市场的扩大 |
四、城市化和环境污染驱使人们外出旅游 |
第三节 近代旅游活动在英国的兴起 |
一、温泉保健旅游 |
二、海滨度假 |
三、观光旅游 |
第三章 近代旅游业在英国的发展 |
第一节 英国新型住宿业的兴起 |
第二节 旅行社在英国诞生 |
第四章 20世纪以后英国旅游的新发展 |
第一节 英国旅游业的新发展 |
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多样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外文文献 |
二、中文文献 |
三、网络文献 |
后记 |
四、邮车管理网络系统大面积推广(论文参考文献)
- [1]YNYZ仓配一体化管理规划研究[D]. 张晋熙. 云南财经大学, 2021
- [2]《万国公报》的美国报道研究[D]. 胡亚冰.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0)
- [3]黑龙江邮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D]. 刘宇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4]电商物流末端配送对住区设计的影响研究[D]. 陈津波. 清华大学, 2018(04)
- [5]中国邮政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D]. 郭婧. 海南大学, 2017(02)
- [6]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D]. 杨梅花.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7]时空交织下的区域邮政版图再现 ——近代四川邮政空间复原研究(1891-1945年)[D]. 曾潍嘉. 西南大学, 2016(12)
- [8]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研究[D]. 夏一维(HA NHAT DUY). 东北大学, 2016(07)
- [9]发展中国家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及启示[J]. 刘强强. 福建农业, 2015(07)
- [10]旅行、旅游、旅游业—英国旅游史研究[D]. 冉群超. 天津师范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