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荒漠化的现状及防治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现状及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们对自然资源,特别是林草植被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世界上许多地方水土流失加剧,荒漠化面积扩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荒漠化,我国又称沙漠化,即土壤侵蚀,流沙扩展反映的一种土地退化过程,也就是指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所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过程,它包括土壤风蚀和水蚀、盐渍化与次生盐渍化、植被退化与土壤板结等,导致土地生物量或经济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这已成为全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人类面临的十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
一、我国荒漠化的现状
我国荒漠化虽然在局部地区有所改善和缩小,但在总体上仍在继续蔓延,其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比45年前增加225万平方公里,土地沙漠化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而且每年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其中,沙漠和戈壁约占75.8%,沙漠化土地约占21.8%,处于湿润及亚湿润干旱地带的风沙化土地约占2.4%。河北省坝上地区、察哈尔草原以及乌兰察布草原的农垦区是近10年荒漠化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荒漠化土地的年增长率平均达到6~10%,尤其近10年来在中国湿润、亚湿润干旱地带的土地风沙化问题发展迅速,如在江西赣江下游及鄱阳湖沿岸风沙化土地年增长率为0.75%,在山东鲁西南每年风沙化土地扩大4.4~5.8平方公里。
中国受风蚀荒漠化危害,约有1500万公顷农田产量低而不稳,1亿公顷草地严重退化,数以千计的水利工程设施、8000多公里铁路和数千公里公路被毁坏。据估计,在农牧交错地带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生产量及肥力下降的经济损失达4.5亿元。荒漠化的另一种危害方式是沙尘暴,它的危害性大、破坏性强。如1993年5有5日的特大沙尘暴,袭击了我国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四省(区)的10多个县(旗),造成200多人伤亡、4.2万头(只)牲畜死亡,毁坏房屋仅古浪县就有4283间;土壤风蚀深度达100~500毫米,沙埋深度200~1500毫米,造成大片农田、经济作物被毁,经济损失达5.6亿元。
据1995年调查,山东省风沙区土地总面积为888.58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9.2%;全省风沙化土地面积83.57万公顷,占风沙区土地面积的9.4%,其中,流动沙地0.81万公顷,半固定流动沙地3.68万公顷,固定沙地18.72万公顷,沙改田51.84万公顷,重盐碱沙地8.52万公顷。风沙面积涉及14个市地,69个农业县(市),约54公里铁路、5196公里公路、16119公里水渠受风沙侵蚀。每年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8.61亿元经济损失。
二、防治荒漠化的对策
全球面临的荒漠化问题,不单纯是个技术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是一种战略的挑战,关系到人、国家和地区的安全,最终会影响到全球的平衡。荒漠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十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寻求解决办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1994年6月联合国拟定出《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要求世界各国开展防治荒漠化斗争,至1997年9月底,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113个国家签署并通过了这一公约。联合国有关机构在防治荒漠化的问题上也一直采取积极行动。
在中国,大抓植树造林,提高林草覆盖率,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中华民族寻求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全国累计人工造林保存面积3475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万平方公里,治理荒漠化面积3000万公顷。1997年,党中央作出了又一重大战略部署,要求“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这说明我国防治荒漠化的决心是很大的,我们必须紧跟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
1.荒漠化防治是一项需要长期奋斗的全社会的任务。全国应制订防治荒漠化的规划,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各省、地要根据中央的要求和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规划,提出明确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奋斗目标,有清晰的治理路子,配合有效的政策手段和法律措施,加强现有植被的保护管理,将荒漠化区做到治理一片,巩固一片,逐步建成生态林业、生态农业。力争到2030年实现“人进沙退”的战果,到
2050年实现生态林业、生态农业,恢复或新建森林,达到“山川秀美”的境界。
2.荒漠化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应从总体上综合考虑、宏观控制,着眼于社会学、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其中包括法规制度、科学研究以及新闻宣传事业。在我国,可成立国家、省、地有关方面领导和专家组成的专门委员会等工作机构。在国家防治荒漠化领导办公室的指导下,通过行政的渠道,结合经济的手段,组织和协调社会功能体系与局部地区及单一学科的相互联系与衔接,有效发挥我国社会主义优越性,使防治荒漠化工作在组织上、制度上得到保证,防止规划的“流产”。
3.走中国特色的防治荒漠化的道路。从我国国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艰苦奋斗,坚持不懈。以大流域重点治理为骨干,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单元,将治理大荒域与治理小流域相结合,紧紧抓住治理小流域这一关键,体现“治表治本”并举的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的目的;以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林业、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由片面追求短期效益、掠夺自然资源,转变为恢复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林业、生态农业;由偏重大中型工程转变为大中小及微型工程相结合;由单纯防护性治理转变为防护与开发相结合,与脱贫致富相结合。
4.依靠科技,提高治理工程的科技含量。加强对我国荒漠化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特别是预测、预报工作,建立监测网络;加强适用价廉的技术器械的研制开发,积极推行管灌、微灌、喷灌、滴灌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加强培养防治荒漠化的科技队伍,强化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按照乔、灌、草相结合,封、飞、造一起上的原则,加大封山、封沙育林育草、飞播造林造草等人工植被的比重。通过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微环境改善的措施,改良沙土的理化特性,改变沙土的水文过程,恢复植被,最大限度地增加绿色植被的面积覆盖率。
5.建立健全稳定投入的经济保障机制和政策扶持机制。在防治荒漠化的投入上,要不断增加国家、集体、个人三方的资金投入,要利用多种形式的融资手段,广辟资金来源,建立一个稳定的投入渠道,使防治荒漠化的发展基金随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增长的速度同步。努力推出防治荒漠化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和社会各方面搞水土保持、综合开发的积极性。积极推广荒漠化地区的“四荒”土地的承包政策,并开展跨村、跨乡镇的联村会战,经济发达地区与荒漠化地区的跨地区、省的共同开发,齐心协力搞好治理荒漠化工作。
6.不断加强国际间的相互合作。加强国际间的防治荒漠化的技术交流与发展,吸取先进经验,同时努力争取国际有关机构的专项基金,将防治荒漠化的行动不断推向前进,齐心协力,共同寻求解决全球荒漠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