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县中医院 河南省平顶山市 467400
【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卒中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行中医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脑卒中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中医组和常规组,各24例。常规组行基础护理干预,中医组行中医康复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相关知识掌握率。结果:中医组的知识掌握率23例(95.83%)显著高于常规组17例(70.83%),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行中医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的知识掌握率。
【关键词】脑卒中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中医康复护理
根据WHO统计,脑卒中疾病是造成老年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具有发病几率高、复发几率高、病死几率高等特点。目前,由于医疗资源十分有限,大部分脑卒中患者经过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后,通常继续接受出院居家康复护理,因此,患者家庭照顾者对于相关护理常识的认知程度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1]。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能够极大程度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如:针灸、推拿等护理方法对于家庭护理的帮助较为明显[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均为患者照顾者自愿参与,签署研究同意书。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脑卒中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中医组和常规组,各24例。其中,常规组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为18~64岁,平均年龄(60.2±2.2)岁;中医组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为20~68岁,平均年龄(61.8±2.7)岁。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行基础护理干预。
中医组行中医康复护理。脑卒中照顾者需要加强对于脑卒中疾病的发生机制、基本检查以及康复护理常识的认知程度。按照分别指导、简单认知的原则,进行相关常识的认知和学习。部分操作通过中医亲自示范推拿动作和技能,要求照顾者按照由浅入深、先慢后快的推拿原则,为患者每天推拿2~3次。同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加强对于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操作,利于患者患肢的康复。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相关知识掌握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均使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整理,若实验对象之间的数据在计算后P<0.05,则为存在明显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知识掌握率:中医组的知识掌握率23例(95.83%)显著高于常规组17例(70.83%),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若未进行及时治疗和护理,将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由于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对于脑卒中疾病的相关常识和护理知识相对缺乏,特别是对于推拿的操作技巧、推拿的主要穴位以及肢体功能的锻炼动作等内容并不了解,对于诱发脑卒中疾病的原因、复发征兆以及压疮易发部位等相关知识的认知存在个体化的差异,容易出现照顾不佳的情况,并不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3]。通过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加强患者家庭照顾者的认知和了解,及时纠正家庭照顾者的错误认知,进而能够给予患者更加规范而又科学的护理干预[4]。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中医组的知识掌握率23例(95.83%)显著高于常规组17例(70.83%),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行中医康复护理,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加强照顾者对于相关常识的认知和理解,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示范,使得家庭照顾者能够充分了解有关脑卒中疾病的相关理论常识,进而提高健康常识认知率和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水平,效果显著。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行中医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的知识掌握率。
【参考文献】
[1]郑晓红. 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 18(4):141-142.
[2]谢薇, 李永红, 黄艳. 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医康复护理需求调查报告[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5, 37(6):81-82.
[3]王艳, 张芬, 李春艳. 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实施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42):8388-8388.
[4]高素娟.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16):10-13.
论文作者:龚红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患者论文; 中医论文; 脑卒中论文; 家庭论文; 认知论文; 统计学论文; 常规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