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采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接治疗的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7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依次编号01至70,以双号患者为对照组,单号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35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所有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β-hCG转阴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β-hCG转阴时间(6.95±1.92)d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11.4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β-hCG转阴时间(13.26±2.29)d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40.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后不良反应发生较少,β-hCG转阴时间短,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97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1-0205-02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是指有过剖宫产史的女性再次妊娠时孕囊着床于原有的瘢痕处,属于产科疾病中极其凶险的一种疾病。如不及时终止妊娠会导致患者阴道大量出血甚至出现子宫破裂。且对于此类孕妇在终止妊娠时不能盲目的给予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避免发生胎盘无法完全被剥离,血管不能闭合的现象[1]。现临床多应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进行保守治疗,我院为进一步研究两药联合治疗该疾病的临床疗效,特选取近年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该疾病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接治疗的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7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依次编号01至70,以双号患者为对照组,单号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28~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61±2.43)岁,停经时间在32天~79天之间,平均停经时间为(45.52±7.22)天;观察组患者年龄在27~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11±2.68)岁,停经时间在29天~87天之间,平均停经时间为(44.23±8.02)天。确保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未发现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肌肉注射甲氨蝶呤注射液50mg/m2(生产厂家:Ebewe Pharma Ges.m.b.H.Nfg.KG国药准字H20080250),或者每天给药一次,根据患者病情调成注射量,最大剂量为12毫克[2]。
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同时口服米非司酮片(生产厂家:山东端信堂大禹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83077),早、晚各服药一次,每次25毫克。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失败率 血清β-hCG转阴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3]。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3.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β-hCG转阴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β-hCG转阴时间(6.95±1.92)d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11.4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β-hCG转阴时间(13.26±2.29)d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40.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清β-hCG转阴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n(%),x-±s]
3.讨论
接受过剖宫产术妊娠的女性再次怀孕后,胎儿有可能着床于子宫疤痕上,临床将这种情况称之为子宫切口瘢痕妊娠[4]。该疾病属于异位妊娠的一种,临床症状为不规则性的阴道出血,凶险程度与宫外孕相当。由于子宫瘢痕处的组织与子宫其他位置相比较薄,极易被撑破,如不及时进行终止妊娠,会导致出现大出血,对孕妇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5]。临床通常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给予治疗。米非司酮具有软化和扩张子宫颈的作用,是孕激素受体水平的拮抗剂,通过与孕酮竞争受体,抑制脱膜发育,从而剥离胚囊。甲氨蝶呤可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从而阻止DNA合成,抑制细胞生长繁殖,但该药物可引起较为严重的黏膜反应,少数患者还会出现脱发的情况,如单独大量给药会导致不良反应较多[6]。故两者药物联合在增加临床疗效的同时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本研究表明,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β-hCG转阴时间(6.95±1.92)d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11.4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β-hCG转阴时间(13.26±2.29)d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40.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给予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应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可更安全有效的终止妊娠,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狄华.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4):135-136.
[2]谢素娟,赵俪梅,张琳等.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7):2439-2441.
[3]石瑞玲.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21例临床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4):113-113.
[4]杨丽君.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疗效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12):39-39,40.
[5]黄丽霞,房伟娜,李峰等.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用药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9):130-131.
[6]赵亚丽.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188-189.
论文作者:张力尹,罗宗保? 杨益? 贾蜀云 ?王以锋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
标签:患者论文; 瘢痕论文; 切口论文; 子宫论文; 血清论文; 时间论文; 转阴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