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宜智 张茂好 梅丽娟
湖南省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儿保科 湖南省怀化市 418000
摘要:目的:分析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特点,研究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以符合DSMⅣ-TR诊断标准的神经内科门诊84例多发性抽动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2例应用静灵口服治疗,对照组42例应用口服泰比利片治疗,2组均接受4个月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灵口服液对比泰比利片可明显改善多发性抽动症患儿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预后效果好
关键词:多发性抽动;静灵口服液;泰比利片
抽动障碍是指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开始发病,发病率在0.3%~1.0%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根据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报道,绝大多数的抽动障碍患者10岁前开始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青春期的时候逐渐减轻或好转,直到18岁左右时少部分患者尚有轻微的抽动表现,但不影响其生活作息,极少部分患者在成年期之后尚存在严重或复杂的抽动表现。本研究于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采用静灵口服液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4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42例均来自湖南省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门诊,符合多发性抽动症的诊断标准[1]。按就诊顺序,根据随机数据表(应用SA8.2建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男34例、女8例、4-9岁23例、10-15岁19例;病情轻重程度评分标准参照文献[2]拟订。治疗前病情轻重程度总体评分(12.1±1.80)分。对照组:男33例、女9例、年龄4-9岁24例、10-15岁18例;治疗前病情轻重程度总体评分(12.6±1.64)分。两组性别、年龄以及病情轻重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1纳入标准
(1)同时符合上述中西医疾病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年龄为4-17岁儿童,包括4岁和17岁;
(3)开始治疗前2周内已停用其他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9药物。
1.2排除标准
(1)正在参加其他药物治疗临床试验的患儿;(2)既往有针刺过敏史者;
(3)合并其它严重的原发性疾病的,如肝脏病变、肾脏病变、血液病变、心血管病变、代谢类疾病等可能对本临床试验结果产生不良影响者。
2、治疗方法
2.1试验组口服静灵口服液(辽宁东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主要处方:熟地黄、山药、茯苓、牡丹皮、远志、泽泻、龙骨、女贞子、黄柏、知母、五味子、石葛蒲,10mlx10支/盒)用法:3-5岁一日二次,每次半支,6-14岁一日二次,一次一支,14岁以上一日三次,一次一支。
2.2对照组口服泰比利片,每次50mg,每日二次,12周为一疗程。
3、疗效观察
3.1疗效评定
痊愈:1个疗程结束时症状基本消失,积分减少≥95.00%,并且3个月以上未复发;显著:1个疗程结束时症状明显减少,积分减少≥66.67%,<95.00%;进步:1个疗程结束时症状有所改善,积分减少≥33.33%,<66.67%;无效:1个疗程结束时症状无效改善或有加重。
3.2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率比较采用X2检验,SPSS10.0软件处理。
3.3治疗结果
3.3.1总疗效
试验组42例中痊愈10例,显效24例,进步7例,无效1例,愈显率80.9%;对照痊愈3例,显效13例,进步23例,无效3例,愈显率38.00%,二组愈显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3.2抽动种类疗效分析见表1
4、讨论
近年来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发病率呈增加的趋势,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环境因素、心理因素、毒物暴露等多种因素有关,也可能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3],至于本病的预后,有研究表明,约1/2患儿在青春发育期抽动症状缓解,约1/4患儿抽动症状迁延至成年或终身,因此,本病及一些伴随行为问题会影响患儿的学习及生活质量[4]。中医古代文献中无此病名记载,但依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中医“慢惊”“肝风”“抽搐”“瘓疢”“筋惕肉瞤”等范围。本病发病与先天禀赋不足、产伤窒息、感受外邪、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多由五志过极、风痰内蕴而引发,所以临床可见气郁化火、脾虚痰聚、阴虚风动等证候。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为中枢神经递质失调,主要为中枢多巴胺活性过度,且有突触后受体超敏感,虽递质释放正常,但超敏的受体引起效应细胞的反应过度。西医治疗,主要采用泰必利,氟 哌啶醇等抗精神病药物。近年来,也有用利培酮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5]。但停药后易出现反跳,疗程长多达1-2年。由于长时期应用这些药物,常出现嗜睡、活动减少,认知迟钝、情绪低落、扭转痉挛等副作用,有些患儿不能耐受,故减量或停药,从而影响疗效。
根据中医理论,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属于“肝风”范畴,而静灵口服液功能主治:滋阴潜阳、宁神益智,适合肾阴不足,肝阳偏旺者。
本研究结果表明,静灵口服液和传统泰必利的疗效比较,有显著的差异,静灵口服液优于泰必利,而且未发现试验组患儿出现嗜睡,认知迟钝等西药的副作用,证明静灵口服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刘智胜,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3
[2]吴家骅,抽动障碍的分类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4):196
[3]刘智胜,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2
[4]刘智胜,儿童发作性运动障碍疾病.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11):805
[5]吴志明,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观察.精神医学杂志,2008,21(6):20
论文作者:吴宜智,张茂好,梅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口服液论文; 多发性论文; 疗效论文; 比利论文; 抽动症论文; 患儿论文; 疗程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