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县中医医院,四川安岳,642350)
[摘要] 目的:观察术后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病人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价值。方法:69例拟行胃肠手术者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3例)。两组术后均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加用术后护理干预。收集并对比两组的早期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⑵观察组肠梗阻、呕吐、腹胀发生率分别为2.78%、2.78%、5.56%,低于对照组的12.12%、18.18%、24.24%(P<0.05),两组尿潴留发生率相当(0%vs6.06%,P>0.05)。结论:术后护理干预可显著促进胃肠手术病人早期胃肠功能恢复,可考虑推广运用。
[关键词] 术后护理;排气时间;排便时间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和诊疗手段的持续发展,胃肠道病的诊断率、手术率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呈现出递增趋势,但由于手术创伤、术中麻醉、局部炎症刺激,多数患者术后有恶心、腹胀、腹痛、食欲减退、呕吐等消化道功能异常,可显著降低生活质量,如何快速恢复肠道功能是护理界研究的热点。我院针对胃肠手术患者施以术后护理干预获得显著疗效,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我院、拟行胃肠手术者6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3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21-63)岁,平均(39.36±4.89)岁;发病至手术时间30分钟至9年,平均6.5天;疾病类型:急性阑尾炎11例,大肠癌5例,胃肠穿孔7例,肠梗阻6例,胃癌4例,幽门梗阻3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23-61)岁,平均(39.07±4.24)岁;发病至手术时间35分钟至9.5年,平均7天;疾病类型:急性阑尾炎12例,大肠癌4例,胃肠穿孔5例,肠梗阻7例,胃癌3例,幽门梗阻2例。经统计,两组的发病至手术时间、疾病类型等基线资料均衡性良好(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术后给予病情巡视等基础护理,观察组加用术后护理干预,包括:⑴术后8h内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舒适体位,减少或避免对伤口形成活动性牵拉。⑵术后(6-24)h适当活动肢体,(24-72)h逐步增加活动量,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脐周按摩、腰背叩击、深呼吸锻炼等,之后依据耐受力适度调整运动范围和量。⑶充分沟通,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消除不良情绪,树立治疗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⑷注重宣教,讲解胃肠疾病的危害,手术治疗的优势,术后恢复的药点、注意事项、配合方法等,如尽早进食,但应遵循咀嚼锻炼(口香糖等)、饮水、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普食的一般顺序。
1.3 观察指标
包括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尿潴留、肠梗阻、呕吐、腹胀)等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经SPSS20.0完成,疾病类型等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肠鸣音恢复时间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时,则表示有统计学差异性。
2 结果
经统计,观察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t=7.696,P<0.05;t=8.025,P<0.05;t=9.574,P<0.05;t=6.663,P<0.05;t=6.225,P<0.05),见表1、表2。观察组肠梗阻、呕吐、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6.592,P<0.05;?2=9.214,P<0.05;?2=10.153,P<0.05),两组尿潴留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263,P>0.05),见表3。
3 讨论
胃肠手术在临床并不少见,术中长时间暴漏和手术牵拉、麻醉用药、手术方式、术后镇痛均可对胃肠功能形成不利影响,导致腹胀、肠梗阻等并发症,因此,如能寻求一种可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策略仍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对观察组在基础护理后,通过心理呵护、健康宣教奠定治疗基础,通过体位护理、肢体主被动活动、饮食指导、腹部按摩从而改善腹腔血循环,提高粘膜兴奋性,恢复胃肠动力,促进蠕动,最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本研究观察组在术后排气、肠鸣音等时间及肠梗阻等并发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与毛红玉等[1]的研究吻合,提示对胃肠手术患者施以术后护理干预可显著促进早期胃肠功能恢复。但由于样本小,因此,结论有待高质量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毛红玉. 术后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患者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2(10) :63,66.
论文作者:吴超华 张小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3月上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5
标签:术后论文; 时间论文; 胃肠论文; 手术论文; 肠梗阻论文; 胃肠功能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3月上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