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河流域水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格尔木河流域水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潭红兵[1]2000年在《格尔木河流域水环境地球化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首次从水环境地球化学的角度,对格尔木河流域水圈以及影响水圈地球化学物质组成的大气圈、岩石圈表层、智慧圈和生物圈的地球化学环境作了系统的调查描述,采集各类样品94个,测试834项次,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和多方面对比分析后,对流域各圈层地球化学成分的分布、迁移、变化特征、各圈层之间以及自身的地球化学循环作了定性或定量的研究讨论,对格尔木河不同分区的水质作了定量评价,并提出了水质改良的各项具体措施。研究结果发现,流域以格尔木市为中心,南北地球化学环境景观截然不同,南以荒漠化为主,北以盐碱化为主;河水化学组成总体矿化度较高、且具显著的地貌分区性特点,空间上河水由南而北,逐渐咸化,南为碳酸盐型钠组微硬—硬质超淡水、淡水,北部则变化为氯化物型钠组硬—极硬质微咸、半咸水,入湖后又转化为氯化物型镁组卤水;时间上河水矿化度总体表现为逐年上升的趋势,湖水则相对稳定;河水中微量元素B、Li具有高度相关性,污染性元素浓度在流过格尔木市后表现出显著上升的趋势,Pb、Cd等已超标;流域沉积物与水圈之间常量组分交换密切,微量成分关联度不大;格尔木河水质背景较好,但格尔木市以北已出现污染性特征。因而建议:①今后流域水环境管理尽可能实施文中提出的疏通河道、废水处理、污物资源化等措施,防止水质继续恶化;②今后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及移民建设应优先考虑开发西南戈壁区;③市区供水水源宜调用深层承压水或西河水,尽量避免再用已咸化及被污染的东河水。

谭红兵, 于升松[2]2001年在《格尔木河流域水环境地球化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该论文为硕士学位论文 ,于 2 0 0 0年 6月在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完成。格尔木河流域的划分是从西南部发源地昆仑山冰山雪峰起 ,北入察尔汗达布逊湖消失为止的整个流程区 ,东西各自延伸到中高山前 ,整个流域面积约2 2 0 0 7km2 。流域内河

王宇航[3]2014年在《格尔木河流域地下水化学演化规律和水循环模式》文中认为目前,对于格尔木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然而将地表水与地下水作为一个系体,从水资源的形成区到消亡区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深入的研究其水化学形成作用与演化规律,以及水循环模式等方面还较为薄弱。本文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以河流与地下水的关系演化为主线,以典型剖面地下水循环为抓手,采用原位试验、水化学、环境同位素和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对格尔木河流域水资源形成区、径流区和消耗区进行定量解析,旨在较为全面的揭示格尔木河流域水化学演化规律,提出较为系统化、定量化、对区域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的水循环模式。研究主要获得以下方面的认识和成果:(1)格尔木河地表水体矿化度随着地貌单元从高山区(372.98mg/l)流经山前冲洪积扇区(440.75mg/l)及溢出带(572.54mg/l)向细土平原区(1,663.92mg/l)逐渐增高。水化学类型经历了HCO3-Ca→HCO3-Ca-Mg→HCO3-Cl-Na-Ca-Mg→Cl-SO4-Na-Mg→Cl-Na-Mg→Cl-Na的转化,在高山区和山前冲洪积扇区主要发生岩石风化作用,以水岩反应为主。在溢出带伴随着岩石风化的同时,也发生着离子交换作用;而在细土平原,主要以蒸发浓缩作用为主。地表水水化学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水文地质条件、岩石风化、蒸发与土壤盐的析出、离子交换以及风力因素。(2)格尔木河流域潜水从山前冲洪积扇到细土平原均有分布,由于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也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潜水的矿化度的随着地貌单元从山前冲洪积扇向细土平原逐渐增高。水化学类型从山前冲洪积扇的HCO3-Cl-Na-Mg型到溢出带的Cl-Na型,部分地区为Cl-SO4-Na型水,细土平原以HCO3-Cl-Na型水为主。在山前冲洪积扇区主要发生溶滤作用,菱镁石、方解石、白云石均达到未饱和,水动力条件较好,矿化作用较弱;在溢出带,菱镁石、方解石、白云石等矿物均以达到饱和析出,但石膏在此区仍处于未饱和状态,在此区发生着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又由于潜水在该区直接出露于地表,强烈的蒸发也导致蒸发浓缩作用的发生;在细土平原,由于地下水水位又有所下降,蒸发浓缩作用有所缓解,但由于潜水在此区埋深小于极限蒸发深度,仍然会受到蒸发的影响,水动力条件较差,矿化作用、盐化作用明显。总体而言,格尔木河地下潜水主要以碳酸岩与硅酸岩的风化为主,蒸发的影响从溢出带开始逐渐显现,且溢出带最强。承压水的水化学类型较为单一,基本以HCO3-Cl-Na-Mg(Ca)型水为主,菱镁石、方解石、白云石、石膏均为达到饱和,水体矿化度较低,主要以水岩作用为主,水质较好。(3)从水化学特征可以定性认为,山前冲洪积扇为全区的补给径流区,从溢出带开始至细土平原区为全区的地下水排泄区,河水与潜水水力联系较为紧密,承压水与河水、潜水水力联系较差。另外,通过对离子来源分析可得,Na+主要来自蒸发岩(岩盐和芒硝)的溶解或者硅酸岩(钠长石)的风化;Ca2+和Mg2+主要来自碳酸岩(方解石,白云石和菱镁石)的风化,硅酸岩(钠长石,钙长石)的风化或者岩盐(石膏)的溶解;HCO3-主要来自碳酸岩(方解石,白云石和菱镁石)的风化,SO42-主要来自蒸发岩(芒硝)的溶解而Cl-主要来自蒸发岩的溶解(岩盐)。(4)同位素研究表明,山前冲洪积扇区的河水约有60%渗入地下,至达布逊湖口,约有35%的河水以蒸发的方式消散于大气中。山前冲洪积扇潜水主要来自于其上覆河水的渗漏,其年龄小于30年,更新速率约为6%,更新能力较强。细土平原区的100米以潜的承压水主要来自山前冲洪积扇,200~400m深度承压水主要来自纳赤台附近,年龄在20,000年左右,更新速率0.3~6%,而400m以下的承压水多来自于昆仑山海拔高于纳赤台地区,年龄在40,000年左右,更新能力小于0.3%,更新较弱。(5)通过建立剖面二维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将地下水流划分为浅部、中部和深部循环带。其中浅部循环带发育两个局部循环,位于山前冲洪积扇区的局部循环径流速度较强(>1m/d),而位于细土平原的局部循环径流速度较弱(<0.05m/d);中部循环带径流速度中等(0.05~1m/d),而深部循环带径流速度较弱(<0.05m/d),浅部、中部和深部循环带对应的水资源所占全区总水资源的比例为55%、29%、16%。根据水头、径流速度,结合水化学特征,同位素计算可以判定中高山区为全区的水资源形成区,山前冲洪积扇区为补给径流区,溢出带和细土平原为径流排泄区,结合水质、水量、更新能力综合考虑,提出优先开采浅部循环带的水资源(即山前冲洪积扇潜水),有节制开采中部循环带水资源(即细土平原浅层承压水),保护深部循环带水资源(即细土平原深层承压水)的开采建议。

赵鹏[4]2018年在《格尔木河冲洪积扇地下水盐污染特征及其机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程度直接关系到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长远规划。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地下水污染特征的研究方法和表征手段,以格尔木河冲洪积扇为研究区,首先进行污染评价和水质评价以查明水质现状,通过筛选地下水中的主要污染指标识别出地下水盐污染特征,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针对研究区地下水盐污染进行量化评价分区。在此基础上,从水化学角度和多元统计角度作对比分析,探讨了研究区地下水盐污染机理。本文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水质及污染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差,Ⅳ类水样占34.4%,Ⅴ类水样占31.3%,溶解盐类指标超标率较高。地下水污染程度总体较轻,参与评价的32个水样点中,轻度污染占25%,中污染占9.4%,重污染占9.4%,重污染贡献指标为TDS和钠。氯离子、TFe、总硬度、钠、TDS是该区地下水中的主要污染指标,盐污染是该区典型污染特征。(2)针对研究区地下水盐污染程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地下水盐污染程度整体较轻,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格尔木河以东地区。中污染和重污染区域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3%和3.8%,主要分布在格尔木河东农场地区;未污染和疑似污染的区域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6.5%和26.8%,主要位于格尔木河附近及人口分布较少的地区。(3)研究区地下水共有6种水化学类型,HCO_3·Cl-Na型水是全区原生水化学类型。基于Durov图的方法识别出的水化学异常点和和基于聚类分析识别出的强影响型地下水点主要分布在格尔木市、河东农场地区,该区水化学类型复杂,其中SO_4·Cl-Na型水、HCO_3·SO_4-Na型水等以SO_4~(2-)主要阴离子的水化学类型较多,强烈的人类活动是导致该区地下水盐污染和水化学异常的重要原因。(4)研究区地下水盐污染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强影响型地下水主要分布在格尔木河以东区域,该区工业、农业及生产生活对地下水盐分含量升高和水化学异常有重要影响。一方面是由于各类污染源的盐分直接输入导致,另一方面则是受该区大范围的农业漫灌对包气带盐分淋滤作用以及地下水位抬升的影响。

努尔阿米乃姆·阿木克[5]2016年在《博斯腾湖流域氢氧同位素及水化学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湖泊是干旱半干地区最主要的水资源,是该地区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同时也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揭示气候变化与区域响应的重要信息载体。因此,它的形成与消失、扩张与收缩一直以来是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收集相关的资料和在野外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利用水文地球化学以及氢氧稳定同位素方法,分析了新疆博斯腾湖流域湖水的同位素和水化学组成特征、地下水的同位素特征及水化学组成特征、地表水(开都河)的同位素特征及水化学组成特征,其中主要的结论如下:(1)测定了2014年博斯腾湖流域不同天然水中的稳定氢氧同位素值,结果表明:湖水δ18O均值为-0.36‰,δD为-15.98‰,存在δD=2.99δ18O-14.91的数量关系;河水δ18O均值为-9.23‰,δD约-61.81‰,其关系:δD=6.1δ18O-5.43;地下水δ18O均值为-8.11‰,δD为-57.01‰,其关系:δD=4.61δ18O-19.68。与Craig(1961)全球的大气雨水线(GMWL)及根据全球雨水同位素观测网GNIP数据与乌鲁木齐大气降水线方程(LMWL)做了对比,这次地下水、湖水与河水氢氧同位素数据的构成均大致落在当地大气雨水线和全球大气雨水线附近,显示受降水补给为主。与已报道的2001,2008及2011年数据做了对比,各年间各水体(地下水、地表水)氢氧同位素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该差异或由各期采样点空间分布不同引起。(2)开都河河水、博斯腾湖湖水和地下水的主要离子为Na+、SO42-和Cl-。总主要离子浓度含量为博斯腾湖的湖水>地下水>开都河河水。从上游至下游,河水的TDS和电导率呈上升趋势,Cl-不断降低,K+、Na+、SO42-在中游升高后沿河流降低,Cl-和SO42-含量变化显著,Ca2+、Mg2+的浓度变化不显著。NO3-含量在下游地区升高。博斯腾湖大小湖区湖水中阳离子的浓度分别为Na+>Mg2+>Ca2+>K+,阴离子浓度均为SO42->Cl->NO3-。其中Ca2+、Mg2+、Na+等阳离子在小湖区的含量明显高于大湖区,Cl-、NO3-、SO42-等阴离子在小湖区的含量明显低于大湖区。与前人数据对比发现,近50年以来,博斯腾湖湖水总主要离子含量不断升高,整体平均增加7.4倍,尤其是SO42-增长了14.83倍,表明较大程度的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该研究对我国西北干旱区河流湖泊的水化学变化、水质特征和水质保护具有重要意义。(3)通过反距离差值法对博斯腾湖水体中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氧同位素(δ18O)在博斯腾湖水体中的分布比较均匀,而氢同位素(δD)在博斯腾湖水中的分布不均匀,可是从整个博斯腾湖来看,氢氧稳定同位素在博斯腾湖水中的分布趋向是由西向东。这跟博斯腾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博斯腾湖水的水质以及水体蒸发的强度息息相关。

杜仲谋[6]2018年在《格尔木河中上游水化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文中提出格尔木河是柴达木盆地一条重要的河流。通过系统取样和水化学研究,探讨了格尔木河中上游水化学变化特征并揭示了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雪水河汇入是导致格尔木河水中Na~+、SO_4~(2-)、Cl~-、B_2O_3、Li~+、K~+等组分变化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则导致Ca~(2+)、HCO_3~-、NO_3~(2-)、Sr~(2+)等组分在局部河段出现异常高值。格尔木河水化学变化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叠加作用造成的。

谭红兵, 于升松, 刘兴起[7]2001年在《格尔木河中下游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变化特征》文中认为为了查明格尔木河淡水与达布逊湖卤水中一些特征微量元素浓度变化特征 ,于 1999年 8月对格尔木河流域进行了系统考察 ,同时以对格尔木市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有重要影响的格尔木河为主线 ,从中下游至达布逊湖段对河水取样做了B、Li、Rb、Sr、Pb、Cd、Zn、Co、Ni、Cu、Fe、Mn等元素的含量变化分析。根据前人的研究资料及此次的分析结果 ,格尔木河水中微量元素组成具有富B、Li、Pb、Cd而贫Zn、Fe的特征 ;河水在流经格尔木市后大多微量元素含量显著增高 ,且在洪冲积扇区东河段形成一局部异常带 ;B、Li在该区作为资源性元素 ,具特征的线性正相关关系 ,其比值在同一类型的水体介质中变化不大 ,但不同类型的水体 (淡、咸水 )比值差别较大 ,相比之下 ,Li更趋向于在迁移终点 (盐湖 )富集。鉴于B、Li资源的相关共存性 ,建议在开采贵金属Li资源的同时 ,考虑B资源的综合利用

王艺涵, 刘胤序, 刘海红, 刘小龙, 陆占魁[8]2018年在《青海典型内陆河流域地表水化学组成及其重金属分布特征》文中认为为了解青海典型内陆河流地表水化学组成及其重金属分布特征,于2015年7—8月对青海巴音河、格尔木河和小柴旦湖流域地表水进行采集,分析了水体主离子、12种重金属浓度等水化学组成,并对水体质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河流、湖泊地表水化学组成分别主要受岩石风化及蒸发-结晶作用控制;不同水体重金属浓度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多数重金属表现为湖泊高、河流低,而这与湖泊水化学及水体蒸发导致的重金属元素浓缩富集及结晶析出有关。主成分分析表明,水体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岩石风化,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研究区河水重金属基本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Ⅰ类水质标准。

李斌[9]2006年在《柴达木盆地贝壳堤剖面有机分子化石与沉积环境》文中提出亚洲中部干旱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非地带性温带干旱区,这里不但生态环境脆弱,气候环境变化剧烈,并对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响应敏感。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柴达木盆地,正处于此干旱区的中心,控制和影响我国气候系统的西风带、东亚季风和西南季风也交汇于此处,对于区域和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有证据表明,此区地面覆盖变化(植被、雪盖等)和产生的巨量粉尘不但影响着区域乃至北半球的太阳幅射平衡,而且大气粉尘还影响海洋生物生产力并进而影响大气CO_2变化,是对由于温室气体效应导致全球变暖响应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因此对柴达木盆地古环境、古气候变化的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对亚洲中部干旱区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影响的理解。深入的研究中国西部、特别是青藏高原东北缘干旱、干寒区的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 为此,本论文选取柴达木盆地察尔汗湖贝壳堤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此剖面分子化石、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指标的分析,结合AMS 14-C和常规14-C的年代控制,参考剖面中大量出现的贝壳化石瓣鳃类种现代的生长环境调查,重建了察尔汗盐湖晚更新世期间古环境变化的历史。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和认识如下: 1、贝壳堤剖面的正构烷烃显示,在39.6-35.5kaBP间,成熟度较高,低等菌藻类和水生生物来源的烃类相对丰度较高,可能指示湖泊发育早期外源较成熟有机质的输入占有较大的贡献,湖泊早期沉积的有机质中有一定的内源菌藻类和水生生物的参与,有机质以湖泊周边发育的木本植物为主要来源。在35.5-17.1kaBP间,成熟度较低,显示出湖泊发育和晚期沉积过程中,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周边植被由木本退化为草本,显示出以草本植物为主要来源的趋势,有机质主要为湖泊发育时期沉积形成的。姥植比从剖面底部到顶部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表明湖泊沉积过程中还原环境的加强,显示了湖泊发育晚期逐渐咸化的过程。 2、贝壳堤剖面湖相沉积还存在着特殊的含季碳长链支链烷烃类生物标志化合物。已鉴定5,5-二乙基支链烷烃、5-丁基,5-乙基支链烷烃、5-丁基,5-乙基支链烷烃系列三个(A-C)系列;其分布特征是:A、C系列为奇数碳分布,B系列为偶数碳分布。其相对丰度表现为A>B>C。A系列的高值区域对应于B、C系列的高值区域,这些特征指示它们来自同一生物源。而且根据在湖泊发育过程中A系列丰度较低,而在湖泊逐渐咸化的过程中A系列丰度增高,认为该系列化合物有可能来自更适宜湖泊咸化过程中所存在的某种菌藻类。同时,A系列主峰优势指示了湖泊早期输入的有机质成熟度较高,在湖泊晚期低成熟有机质相对富集,其主峰碳有向高碳数转移的趋势,认为A系列主峰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古环境指示意义。剖面中A25/nC25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即在湖泊发育过程中A系列分布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表明这类支链烷烃的分布特征可能记录了湖泊演化的环境信息。 3、贝壳堤剖面高分辨率的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揭示了湖泊演化的历史,39.6-35.5kaBP,为湖泊的发育时期,约39.2 ka BP左右湖水达到剖面处,35.5-33.3 ka BP,湖泊较前期退缩,区内温度较高,要远远高于现代。33.3-27.1 ka BP,湖泊水位虽有波动,但相对较高,此时间为区内水热配置最佳的时期,最高湖面也出现在此期。27.1-18.1 kaBP,气候温暖,湖泊开始退缩,自18.1 ka BP开始,湖泊快速的盐化,退出剖面点所在的位置,之后再也没有扩张至剖面所代表的范围。 4、通过对瓣鳃类现生种的生长环境调查,可以确定剖面中大量出现的贝壳化石揭示了剖面所记录的湖泊沉积段温度较高,结合柴达木盆地现代的降水与温度资料,在35.5-17.5 ka BP期间,温度要比现代高出5-11℃;降均降水量增加600-800mm,与现代的环境截然不同。剖面的介形虫组合特征也表明,自38.2ka BP,湖泊开始形成,

姜海宁[10]2017年在《新疆伊犁芦草沟盆地地下水循环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芦草沟盆地位于中亚水塔天山西段地区,新疆伊犁盆地西北部,霍城平原上游的东北部,区内气象水文条件具有独特的异于西北典型干旱区的“孤岛效应”特征。天山构造带山前地段的构造运动建造了芦草沟盆地内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同时区内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对于芦草沟盆地和霍城平原地区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近些年区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剧了研究区的水资源需求,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也在进一步影响着区内的地下水循环。因此,开展芦草沟盆地地下水循环模式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不仅有助于科学认识盆地内地下水循环模式,而且可为区内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依托于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伊犁河谷西部平原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目,以芦草沟盆地作为主要研究区,通过对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不同水体的水化学、同位素特征和水动力条件等分析,研究了区内不同水体同位素水化学时空演变特征、地下水系统划分和地下水循环特征,揭示了芦草沟盆地的地下水循环模式。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区由上游至下游含水层结构由上游单一巨厚结构变至中游的双层结构再到下游的多层互层结构,在上游地区各地表水系基本控制该流域范围内含水层结构的变化发展;在中游地区含水层结构由水动力条件和基底第三系地层隆起的共同控制,呈现出含水层厚度相对变薄和出现双层结构;在下游地区各流域含水层相互混杂使得含水层呈现多层互层结构,粘土层出现频率增多。(2)通过对研究区不同水体水化学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可知:丰水期相对于枯水期各水体水化学离子含量较高;由上游至下游地区,不同离子的含量逐渐增加,上游地区TDS为100~300mg/l,水化学类型主要以HCO_3-Ca和HCO_3-Ca·Mg为主,中游地区为200~500mg/l,水化学类型以HCO_3-Ca·Mg和HCO_3·SO_4-Ca·Mg为主,下游地区为400~1000mg/l。水文地球化学演化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各水体主要受岩石因素控制和蒸发因素等影响;地下水在运移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溶解、离子交换等水化学作用。(3)研究区当地降水线为y=8.35x+12.82,蒸发线为y=5.73x-15.06,全部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祖成均位于降水线的上方且接近于当地蒸发线,说明研究区各水体主要来自山区降水和经过蒸发影响的冰雪融水补给;丰水期各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相对于枯水期较为富集;泉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相对其他水体较为贫化。(4)本文通过分析2013年、2015年和2016年三年的水化学、同位素特征和地下水流场空间分布特征,将芦草沟盆地划分为伊车嘎善地区地下水系统、大西沟地下水系统、大东沟地下水系统、果子沟地下水系统和萨尔布拉克地下水系统。(5)芦草沟盆地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混合而成河水和大面积的农田灌溉水补给,接受补给的地下水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再转向正南方向流动,由于受到第三系地层隆起和含水层多层结构的影响,出现大量泉群排泄地下水,各泉群又汇集为泉集河向下游流动过程中补给地下水,最终地下水继续向南径流流出盆地。与其他盆地地下水循环模式对比可知,芦草沟盆地与其他盆地既存在共性,又有一定的差别,具有自己独特的地下水循环模式。

参考文献:

[1]. 格尔木河流域水环境地球化学研究[D]. 潭红兵.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00

[2]. 格尔木河流域水环境地球化学研究[J]. 谭红兵, 于升松. 盐湖研究. 2001

[3]. 格尔木河流域地下水化学演化规律和水循环模式[D]. 王宇航. 长安大学. 2014

[4]. 格尔木河冲洪积扇地下水盐污染特征及其机理分析[D]. 赵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

[5]. 博斯腾湖流域氢氧同位素及水化学特征研究[D]. 努尔阿米乃姆·阿木克. 新疆大学. 2016

[6]. 格尔木河中上游水化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 杜仲谋. 盐湖研究. 2018

[7]. 格尔木河中下游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变化特征[J]. 谭红兵, 于升松, 刘兴起.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2001

[8]. 青海典型内陆河流域地表水化学组成及其重金属分布特征[J]. 王艺涵, 刘胤序, 刘海红, 刘小龙, 陆占魁. 生态学杂志. 2018

[9]. 柴达木盆地贝壳堤剖面有机分子化石与沉积环境[D]. 李斌. 兰州大学. 2006

[10]. 新疆伊犁芦草沟盆地地下水循环模式研究[D]. 姜海宁. 防灾科技学院. 2017

标签:;  ;  ;  ;  ;  ;  ;  

格尔木河流域水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