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该怎样阅读教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师应论文,教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1.简单的推理
教学活动是复杂的,复杂的教学活动是需要认真研究的,研究教学活动就必须研究教材,研究教材通常是从阅读教材开始。
2.现实的状况
笔者做过调查,在很多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教材的使用存在着很大问题:有的教师将教材束之高阁,特别是在毕业班上复习课时,他们往往是仅凭一本对教材的理解并不透彻的基础上编写出的复习资料去上课,根本不愿意去阅读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把学科教学异化为学科习题的解题训练;有的教师对教材浅尝辄止,由于不十分科学的阅读习惯,也可能由于并不十分高明的阅读水平,他们只是阅读教材的文字,并习惯于仅从字面上去对教材做浅显的理解,从而使得学科教学水平受到很大的局限。
3.提出的问题
针对教材的阅读,特别是针对教师在教学研究时对教材的阅读,笔者觉得对如下几个问题必须慎重思考:阅读教材应读些什么?阅读教材应注意什么?阅读教材有什么技巧?
二、阅读教材应读些什么?
1.应读懂教材的知识结构
学科教材是学科知识的文本化呈现,学科知识是人类对那些与学科相关的自然及社会现象的本质认识的结晶,这种结晶有着自身的科学结构,只有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才能够呈现出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阅读教材就应该尽可能读懂教材中所呈现出的知识结构,这对于在知识层面上理解教材是十分重要的。
例1 关于高中物理《第一章力》的知识结构的体会
教材在本章内安排了《一、力》《二、重力》《三、弹力》《四、摩擦力》《五、力的合成》《六、力的分解》共六节内容。就其所构成的知识结构而言,笔者觉得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到如下几个层次,并能够把这几个层次的内容自觉的构建成相对完整、相对科学的知识体系。
(1)力概念的一般认识
在第一节的教学中,通过对力的定义(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特征(物质性、矢量性、瞬时性、独立性、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变形、使物体变速)、力的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图示(有向线段表示力)、力的分类(按性质划分、按效果划分)等知识点的学习,对力的概念建立起一般性的认识。
(2)三种常见力的比较
在第二、三、四节的教学中,通过对重力、弹力、摩擦力在产生原因、产生条件、方向特征、大小确定等方面因素的比较,进而细致的认识这三种具体的常见力。
(3)物体受力情况分析
在一般性地认识力和细致地认识三种具体的力的基础上,学习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的方法。所谓“物体受力情况分析”,指的是把物体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所受到的力找出来,而“找到”力显然需要建立在“认识”力的基础之上。
(4)力的等效代换处理
力的合成与分解,就其本质意义来说是力的等效代换方法。有了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就能够方便的用一个力等效取代多个力,或者是用多个力等效取代一个力。
对《第一章 力》的知识结构做上述认识,教学中努力做到:在认识力的基础上把力找出来,然后运用合成或分解的方法做等效代换处理,这将会给解决力学问题带来极大的方便。
2.应读通教材的逻辑体系
作为学科教材,在以文本方式呈现相应的学科知识时,除了要关注所呈现的知识的整体结构外,还必须关注呈现的文本自身的逻辑体系,因为只有符合逻辑的文本才具有说服力。阅读教材就应该读通教材中呈现知识时的逻辑体系,这对于给学生以更有效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更何况教材的逻辑体系本身也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因子。
例2 关于高中物理《几何光学》知识呈现中逻辑体系的认识
高中物理《几何光学》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光的传播规律,而将传播规律应用于具体的光学元件对光路的控制时,需要了解与掌握的则应包括光学元件对光路的控制特征、成像特征、成像规律及物像关系等内容。一方面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的反射定律”及“光的折射定律”等,均可被统一于“费马原理”之中,另一方面又由于“光学元件对发散光束的控制特征将决定着它的成像特征”,所以对高中物理《几何光学》知识要点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做如下理解:
费马原理→传播规律→控制特征→成像特征→成像规律。
也就是说:“费马原理”决定着光的“传播规律”;光的“传播规律”影响着光学元件对光路的“控制特征”;光学元件对光路的“控制特征”又制约着光学元件的“成像特征”;而将光学元件的“成像特征”细化、量化后即可导出光学元件的“成像规律”。
读出教材在知识呈现中的逻辑体系,无疑对把握教材的深度及处理教材的方法等,都将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3.应读出教材的教育因子
如果说“以本为本”的传统教学观念把学科教学活动简单的理解为“教教材”的话,那么新课程标准则要求我们更新教学观念,把学科教学活动理解为“用教材教”。用教材教什么?就是用教材去教知识、教方法;就是在运用教材实施教学活动时培养能力、影响素质。正因为如此,教师阅读教材时就应该读出教材中的那些与知识、方法、能力、素质等有关的所谓教育因子,以便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其教育功能。
例3 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中教育因子的发掘
万有引力定律的导出过程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教育因子。教师在阅读这一节教材时,应理清如下思路。
(1)简化模型:把行星绕太阳所做的椭圆运动近似的视为圆运动。
(2)运用规律:根据圆周运动的相关规律写出动力学方程
附图
(3)利用关系:注意到圆周运动线速度与周期间的关系
附图
(4)变换形式:把圆周运动的关系代入动力学方程并整理成
附图
(5)协同解决:把开普勒第三定律
附图
代入动力学方程,得
附图
(6)提出猜想:在研究开普勒第三定律中的常量K时,依次提出两个猜想
猜想1:由于所有行星都是绕太阳做椭圆运动的,且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立方与其周期的平方之比均等于常量K,所以常量K应与太阳的某种因素相关。
猜想2:一方面由牛顿第三定律知,行星对太阳的引力F′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的大小相等,即
附图
另一方面考虑到:既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与行星的质量m成正比,那么行星对太阳的引力F′也应与太阳的质量m′成正比。
(7)确定常量:在上述两个合理猜想的基础上确定开普勒第三定律中的常量K与太阳质量m′间的关系为
附图
其中,G是与任何因素均无关的普适常量。
(8)给出公式:由此可得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公式为
附图
(9)合理推广:把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公式推广到质量分别为的任意两个质点间,为
附图
(10)实践检验:经过包括著名的“月地检验”在内的大量检验,上述推广得到肯定。
(11)最终概括:至此概括出“万有引力定律”。
显然,从教材中发掘出这样的“教育因子”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必将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阅读教材时应注意什么?
1.教材的精妙之处应做深刻理解
教材是由专家们编写的。与一般的教师相比,专家对学科知识的结构、对呈现知识时的逻辑体系、对以特定的呈现方式呈现出的教材内容中所蕴含着的教育因子、对蕴含在教材中的教育因子的教育功能等,都会有更高明的体会和认识,所编写出的教材中必有很多精妙之处。阅读教材时应注意到这些精妙之处,并能对此做出较为深刻的理解。
例4 关于高中物理《热力学定律》的深刻理解
高中物理教材在热学部分依次给出了热力学的两个定律,教师阅读这一部分教材时,如能体会到热力学的这两个定律分别是怎样制约着宏观热过程,则这样的深刻理解必将有利于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个自然过程是否能够发生、发展,进而顺利地从初状态变化到末状态,一般情况下取决于两个因素:“量”和“序”。这就好像一个人要从楼下到楼上时,他所需要迈出的步数以及他迈步时的次序等,无疑都将影响着他是否能够顺利地上楼。迈出的步数太少不足以上楼;上楼时不按顺序一步一步依次上台阶也不能顺利上楼。热力学的两个定律实质上就是分别从两个方面制约着宏观热过程的基本规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从“量”的侧面制约着宏观热过程:外界对物体所做的功与物体从外界吸收的热之和恰等于物体内能增量。这表明宏观热过程具有与其他自然过程共同的特征——必须遵从“能量守恒定律”而在变化过程中受到“量”的制约;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从“序”的侧面制约着宏观热过程: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这又表明宏观热过程具有与其他自然过程不同的特征——必须遵从“熵增原理”而沿着特定的方向变化以受到“序”的制约。
2.教材的简约之处应有完整认识
教材要受到呈现方式、呈现篇幅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受到各种制约的教材在呈现时必然会有简明扼要之笔墨和约定俗成之表述。阅读教材时应注意到这些简约之处,并能做出较为全面的认识。
例5 关于高中物理《电磁感应现象》的全面认识
高中物理教材中对《电磁感应现象》做出了如下表述:由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对于这一表述如果机械地理解为“只有磁场的变化导致电流的产生的现象才叫做电磁感应现象”显然是不全面的,因为这样的理解将无法把用以确定电动势大小的法拉第定律称之为“电磁感应定律”。
对于“由磁场强弱的变化而导致的电磁感应现象”应有如下的全面认识:磁场强弱的变化导致周围空间产生感应电场;磁场强弱的变化导致周围空间的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磁场强弱的变化导致周围空间的闭合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
对于“由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相对运动而导致的电磁感应现象”应有如下的全面认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相对运动而导致导体中自由电荷在磁场中沿与磁场不平行的方向运动;导体中自由电荷在磁场中沿与磁场不平行的方向运动而导致导体中自由电荷受磁场力作用;导体中自由电荷受磁场力作用移动而累积形成电源产生感应电动势。
3.教材的不妥之处应能变通处理
教材是人编写的,即使是作为专家的人,其知识积累、思维方式、思维能力等,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无论是怎样的专家,所编写出怎样的教材,也难免会存在着一些不妥、不当、甚至是不对之处。阅读教材时应注意到这些不妥、不当、甚至是不对之处,并能做出相应的变通处理。
例6 关于高中物理《分子力曲线变化特征的分析》中相关内容的变通处理
高中物理教材关于分子力变化特征的分析是在给出图1所示的分子力变化曲线的基础上进行的。针对该曲线,教材做出如下分析:“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时,引力和斥力虽然都随着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是斥力增大得更快,因而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时,引力和斥力虽然都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是斥力减小得更快,因而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附图
图1
教材的上述分析产生了一个误解:无论在哪个区域,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都要比分子间引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更快。其实,只要对图1给出的分子力曲线的特征分析做出如下变通处理,就可以正确地把握分子力变化规律。图1表明:
(1)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均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单调减小。
(2)在的区间内,分子力表现为斥力,这是因为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在的区间内,表现为斥力的分子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则是因为分子间斥力减小得比引力更快。
(3)当时,分子力为零,这是因为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而达到平衡。
(4)在的区间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这是因为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在的区间内,表现为引力的分子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则是因为分子间斥力减小得比引力更快。
(5)当时,表现为引力的分子力取得极大值,这一方面是因为此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另一方而还因为此时分子间引力和分子间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得一样快。
(6)在的区间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同样是因为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在的区间内,表现为引力的分子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则是因为分子间引力减小得比斥力更快。
四、阅读教材时有什么技巧?
1.比较以明鉴
比较,是分析过程、研究现象时最常用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了解个性、把握共性;通过比较,可以认识概念、鉴别概念;通过比较,可以在相互孤立的事物间建立起横向联系。比较的方法其关键就在于:“同”中找“异”“异”中找“同”。可见,阅读教材时应该经常地运用比较的方法。
例7 关于高中物理两种曲线运动的比较
高中物理介绍的“平抛物体的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分别代表着加速度恒定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和加速度变化的“变变速曲线运动”这两类不同类型的曲线运动。通过比较明确其间的异同,对把握这两种曲线运动的特征和规律会有很大的帮助。
(1)运动轨迹:同(均为曲线);异(“平抛物体的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匀速圆周运动”的轨迹是圆)。
(2)速度变化:(均为变速);异(“平抛物体的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变化,“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只是方向在变化)。
(3)速度方向:同(速度方向均在变化,但总沿切线方向);异(“平抛物体的运动”速度方向越变越慢;“匀速圆周运动”速度方向均匀变化)。
(4)加速度情况:同(均不为零);异(“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重力加速度,“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是大小恒定方向不断变化的向心加速度)。
(5)分析方法:同(均用分解的方法);异(“平抛物体的运动”由于加速度恒定而在固定的坐标内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匀速圆周运动”则由于加速度变化而在运动的坐标内分解力和加速度)。
2.溯源以明理
分析过程、研究现象其目的应该是透过现象探索本质;应该是在知其“然”的基础之上探索其“所以然”;应该是在得到“果”后追究相应的“因”进而建立起规律性的“因果关系”。而溯源的方法就可以帮助我们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可以帮助我们在知其“然”的基础之上搞清“所以然”、就可以帮助我们在得到结论性的“果”后明确规律性的“因果关系”、就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事物间的纵向联系。所以,阅读教材时必须自觉地运用溯源的方法。
例8 关于高中物理能量守恒原理的追溯
能量守恒定律在高中物理教材中着重呈现的是“建立过程”“表现形式”和“实际运用”等环节,在阅读教材时如能自觉地运用溯源的方法,还可以进一步把“能量守恒定律”与更为基本的“物质不灭定律”建立起纵向的因果联系。
“能量”是量化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不灭”必将表现为“运动不灭”;“运动不灭”又必将要求“能量守恒”。
3.平淡而求真
一种朴素的哲学观点认为:物质的世界是和谐的;和谐的物质世界中物质的运动规律是简洁的。正因为物质世界是和谐的,物质运动规律是简洁的,所以探索物质运动规律的方法不必过分繁琐,这就是所谓的“平平淡淡才是真”。阅读教材的最高技巧也应该是:平淡以求真。
例9 关于高中物理运动学概念的认识
高中物理对机械运动给出了如下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对于这一部分教材的阅读,若能够紧紧抓住运动的定义,以一种平淡的阅读技巧逐步深入地思考“什么是运动?”这一基本问题,就可以对运动、对于运动相关的概念逐步形成较为深刻的认识。
(1)“位置变化”叫做“运动”,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应能体会到:引入“位移”概念来描述“位置变化”进而描述“运动”是十分必要的。
(2)“相对位置变化”叫做“运动”。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应能体会到:必须引入“参考系”的概念,因为只有相对于一定的“参考系”才能把“运动”描述清楚。
(3)由于任何“变化”都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所以也可以把“运动”理解为“相对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应能体会到:把握“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了解“运动”规律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而引入“速度”的概念则能更直接的描述“相对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的情况。
(4)对于较为复杂的“运动”来说,其“相对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的情况还在变化着。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又应能体会到:明确“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了解“运动”规律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而引入“加速度”的概念则能更直接的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