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锂电池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孟兆磊[1](2021)在《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石墨被誉为“工业黑金”,主要分为晶质石墨和隐晶质石墨两大类,在现代工业体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墨生产国,目前的年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0%。随着资源的深入开采利用,我国天然石墨行业有限的资源储量与快速新增的市场需求、严格的环保政策与粗放的开采方式、不断提升的技术需求与相对滞后的技术研发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如何科学合理地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实现天然石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因而成为学界和行业关注的热点。本论文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研究了石墨行业的发展规律:从供给方面,在梳理石墨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揭示了石墨生产周期的波动规律;在需求方面,运用定量方法对石墨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进行了预测。本文围绕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结合天然资源、产能和不断发展的需求,以及对现行政策的分析,给出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分析了国内外天然石墨行业生产周期的变化趋势,揭示了国内外天然石墨产销发展周期的基本规律。利用滤波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连续40年的生产数据,结果显示:国内外天然石墨产销发展周期时间长度基本一致,都是波谷对波谷周期为10年左右,波峰对波峰周期为12年左右。目前国内外的天然石墨行业发展均处于刚刚经历过一次极值的阶段,近期预计会处于较为平稳的发展阶段,出现发展拐点的概率较小。第二,以满足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可持续发展目标,对石墨需求量进行了预测,具体包括:对天然石墨的总需求量和一些重要行业对各类天然石墨的需求量影响预测。研究了影响天然石墨需求的关键因素,确定了经济发展水平等四个关键影响因素并据此细分为12个量化指标,进而给出了相应的量化关系。运用Dematel方法分析了影响天然石墨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有四个关键影响因素,分别是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关联行业发展和政策影响。将这四个关键影响因素细分为12个量化指标,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12个量化指标计算的结果为:对于晶质石墨,关键指标为专利数量、锂电池产量、电动汽车销量;对于隐晶质石墨,关键指标为粗钢产量和高品质无烟煤价格。GDP水平则对两类石墨都有较为明显的影响。第三,进行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分析,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模型,预测了不同场景、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天然石墨的需求变化。模型主要分为人口、钢铁、政策和石墨预测四个子系统,包括35个辅助变量、3个水平变量、4个流量变量和2个影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在静态场景下,以探明储量计算,国内晶质石墨资源量可满足未来242.69年的供需平衡,隐晶质石墨可保证未来55年的供需平衡。以可开采储量计算,国内晶质石墨可满足59.1年供需平衡,隐晶质石墨可满足13.4年的供需平衡。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急速增长和未来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石墨消费量大幅度攀升,仅靠天然石墨很难满足市场需求,二者的探明储量都只能满足30年左右的市场需求,可开采储量满足年限更短。因此,应充分考虑高品质无烟煤对隐晶质石墨的替代作用,以及人造石墨对晶质石墨的替代作用。在有人造石墨替代的前提下,晶质石墨的可持续发展周期延长至103年。进而提出了促进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第四,利用语义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原有天然石墨行业管理政策的重点及其作用,结合前述研究成果,从两个维度给出了天然石墨行业的发展建议:横向上从行业本身、产业链两个角度提出了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拓展高新材料产业链的建设思路;纵向上给出了带有时间节点的发展路径建议。为我国天然石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决策依据。
王萍[2](2021)在《基于修正DCF与B-S法的锂电池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以天齐锂业为例》文中提出中国已被普遍认为是目前全球电动汽车在全球市场上产品销量最大的国家,其次分别就是欧洲和美国。目前我国在努力建立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基地,新能源电池产品开发在很大程度地提高了上游锂离子原料在我国的市场消费率。锂电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前途和性能,成为各大厂商和政府投资的重点对象。当前锂电池企业的投资并购活动日益频繁,市场竞争激烈,需要适合的模型和评估方法为锂电池企业进行评估和定价,为投资者对锂电池企业的投资决策提供建设性建议。我国目前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颇多,尤其是动力电池的技术工艺研究过多,但缺乏对锂电池企业的估值定价研究。所以,准确评估锂电池企业价值十分必要。首先,本文引出了企业估值的理论,简述了其基本概要及传统的评估技术方法,充分地结合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一些相关理论研究意见和观点,对传统估值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适用性分析,明确了这些传统评估方法对于新兴锂电池企业价值评估的优缺点,并引入了一些适用的评估技术方法;其次,本文选择主要研究的锂电池目标企业是天齐锂业。引入了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和实物期权模型,并通过相关预测和指出了锂电池企业中可能存在的期权价值,并说明了使用B-S模型评估的企业期权价值在锂电池企业中的运用性和合理性;再之,运用修正后的自由现金流量模型及其实物期权模型可以估计天齐锂业的价值;最后,通过估值结果的研究分析,得到采用的自由现金流模型和实物期权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估值方法的缺陷,较好的适用于锂电池企业的价值评估。本文通过实际案例研究分析得出,构建的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型DCF和实物期权模型B-S更符合锂电池企业的特性,能较好的体现出锂电池企业中存在的期权价值,能较好的用于实践。通过对某个特定行业的企业价值估值分析,可进一步深入了解影响企业价值的相关因素,有利于明确企业的未来发展空间。同时,对于一家上市锂电池企业的高管而言,高管收入的一大部分来源是股票,管理者与股东利益与股票股息关联度较大,为此,企业高管对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重视度很高。由此可见,企业价值评估的研究能够使高层管理者加强企业管理方式的优化,间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同时,对于潜在的投资者而言,通过价值评估,对锂电池企业的潜在项目价值、资本结构、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投资价值等预判,方能作出明智的投资决策。本文充分结合资产评估学理论知识和前人研究基础上,科学构建评估方法,对锂电池企业的价值估值分析,为新兴锂电池企业提供了新的研究动力和契机以及为其的评估实务提供借鉴意义。
陈浩[3](2021)在《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系统优化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系统(Fuel Cell/Battery Hybrid Power System,FCBHPS)以清洁能源氢气作为系统的主要动力来源,氢气和氧气在燃料电池进行电化学反应之后,输出功率给系统供电。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汽车也由于清洁无污染零排放等特点逐渐取代传统燃油汽车成为市场上的主要新能源车型,对于降低空气污染,提高城市环境水平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锂电池作为功率缓冲装置,在系统需求功率突变、启停和爬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FCBHPS则是充分发挥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各自的优点,通过设计合理有效的功率分配策略,对DC/DC占空比实现合理的控制,从而使得电堆和锂电池的功率输出能够控制在期望值附近,在不损失车辆动力性的前提下,通过控制手段实现对燃料电池输出功率的合理控制和能量管理优化,从而提高动力系统的能量利用率,降低DC/DC变换器上的能量损耗降低锂电池反向充电的时间和频率。从而延长燃料电池和锂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动力系统关键零部件的耐久性。本文基于“燃料电池+锂电池”并联的混合动力系统结构,搭建FCBHPS实验平台,在此基础上展开对FCBHPS能量管理策略的研究,并在该实验平台上对相关算法进行实际验证,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充分结合,仿真与实验的相互印证,充分说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相关研究工作总结如下:(1)完成混合动力系统的拓扑结构选择、关键零部件选型。在本文中,通过比较分析四种不同混合动力系统拓扑结构的优缺点和使用场景,论证了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并联式结构的可行性,确定了符合实际需求、成本可控的混合动力系统方案。基于该方案,分析常见燃料电池、锂电池和DC/DC变换器的型号、特点、可控范围,选择了合适的燃料电池、锂电池和升压型DC/DC变换器的具体型号,完成了相应混合动力系统核心零部件的选型和参数匹配。(2)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的功率分配策略用于实现FCBHPS的实时能量管理。为了实现对FCBHPS进行实时控制,首先针对FCBHPS关键部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基于此模型和实际控制目标,通过求解一个二次规划问题得到最优解,在此过程中设计了一种求解速度快的二次规划求解器用于求解该二次规划问题,并给出详细的收敛性证明。考虑到系统的未知扰动和建模偏差,利用模糊逻辑策略对最优解进行在线补偿。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实时功率分配控制策略能够很好地控制DC/DC变换器的输出,使得燃料电池输出电流和功率能够维持在期望值附近。负载的突变主要由锂电池承担,燃料电池电流变化平缓,电流变化不会对电堆催化剂寿命产生影响。(3)针对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系统功率源协调控制,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混合动力系统优化管理策略。该策略能够实现对燃料电池和锂电池输出功率的精准控制,使得每个能量源在什么时候输出功率、输出多大功率都能实时控制。首先,针对混合动力系统工作时负载功率需求未知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负载功率需求估计算法,该算法不需要过多的训练数据,对数据相关性没有额外要求,鲁棒性强,能够及时准确预测负载需求功率。然后针对混合动力系统能量管理遇到的多目标问题,通过对原问题目标的弱化和约束条件的放缩转化成二次规划,进而利用第二章提到的二次规划求解器对该问题进行求解,然后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基本思想,利用滚动优化对系统进行实时控制。最后,通过详细的仿真和实验分析证明了所提最优能量管理策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所提能量管理策略可以降低氢气消耗量3%,降低锂电池荷电状态波动16%。(4)针对锂电池组充电管理问题,为了实现锂电池组安全稳定的工作,本文设计了一种针对锂电池组多目标充电的充电管理策略,在保证锂电池组的电池单体一致性的同时实现对锂电池组安全高效的充电。在充电过程中,根据锂电池本身的充电约束和能量消耗,考虑电池组荷电状态的一致性,将锂电池组充电管理问题描述成多目标充电问题,进而通过加权系数的方法将问题改写为二次规划问题,得到相应的充电电流,在此过程中,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动量梯度下降法对权重系数进行更新。最后,设计了相应的仿真和实验对该锂电池组充电策略进行了验证。与之前的工作成果相比,可以缩短锂电池组的同时充电时间,并且在自适应动量梯度法的作用下,电池组的充电时间和收敛时间达到了一致,荷电状态也可以很好收敛到期望值附近,大大提升了锂电池组荷电状态之间的一致性。(5)开发了一套FCBHPS实验平台,用于FCBHPS相关的能量管理策略的实际验证。从仿真的混合动力系统试验平台功能需求分析出发,确定FCBHPS平台中关键零部件的尺寸,型号和参数匹配。然后开发了 一套用于验证FCBHPS能量管理策略的实验平台。在该平台中,可以通过将控制策略写入上位机中实现对DC/DC变换器的控制,进而监控采集相应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该混合动力系统实验平台为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功能测试、控制策略开发、实际线路测试等。
钱柯宇[4](2021)在《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产热规律仿真研究》文中认为锂离子电池因其独特的性能优势在电动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其性能易受到电池温度的制约,因此电池热管理技术的研究对电动汽车的发展至关重要。现阶段电池的热管理技术多以电池温度作为控制依据,而温度是电池产热和散热的综合结果,因此探究电池产热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电池的充放电循环增加,电池的老化加剧,进而会影响电池的产热特性,探究考虑老化的电池产热规律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建立锂离子电池电化学-热-老化耦合模型,探究了不同类型、不同充放电工况、环境温度以及热管理手段下电池的老化、产热、温升变化规律,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建立电池电化学-热-老化耦合模型,选取典型21700镍钴铝三元锂电池和圆柱形26650磷酸铁锂电池进行建模并加以验证。针对两类电池开展老化以及产热规律研究,探究了老化对不同能量密度电池产热的影响程度。其次,深入探究电池老化后正负电极的极化热、反应热、欧姆热变化规律。电池老化后负极的总产热功率曲线显着抬升,相同放电倍率条件下,负极的放电产热总量以及平均产热功率提高,而正极的放电产热总量减小,平均产热功率几乎不变。然后,探究了不同充放电倍率对电池老化以及产热的影响规律。电池的充电倍率以及放电倍率提高都会导致电池的老化加剧,电池产热功率均提高,充电倍率的影响程度高于放电倍率。最后,探究了不同环境温度和热管理手段下电池老化以及产热的变化规律。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环境温度越高,电池老化越严重,产热功率提高越大。散热强度提高可以减缓电池老化速度,但具有边际递减效应。散热强度提高也会引起电池放电时单体温度的不均匀性加剧。本文建立的电化学-热-老化耦合模型以及获得的电池产热特性变化规律,可以为后续基于产热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并且为电池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提供更为精确的依据,具有较大意义。
于昌波[5](2020)在《基于公共安全视角下的锂电池安全管理》文中研究说明公共安全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保障。但近年来,随着锂电池广泛应用于汽车动力、移动通信设备电源、医疗辅助器械等公共设备设施领域,基于自身的化学品特性,由锂电池引发的公共安全事件也在急剧增加,导致人身伤亡、财产损失,锂电池安全已经成为公共安全的主要隐患之一。本文介绍了我国锂电池应用情况,梳理公共管理层面锂电池相关法规制度。列举锂电池所引发的公共安全事件,揭示出锂电池生产、运输(存储)、应用、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问题特征,并以此为切入点,分类汇总出锂电池引发公共安全事件的三个基本原因,即锂电池的自燃、爆炸、泄漏。透过公共安全视角,借助鱼骨图分析方法进行定性分析,对引发锂电池安全问题的各种管理风险因素进行识别,确定影响锂电池安全管理的5个一级风险指标,即:“人的因素”、“产品性能”、“设备设施”、“管理因素”、“环境因素”;进一步识别出“人员安全意识”、“锂电池产品质量”、“政府监管体系”等26个二级风险指标,并以此构建锂电池安全管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各个风险指标的相对权重值,综合评价影响锂电池安全管理的各种风险因素强弱情况,揭示出锂电池“外在安全指标”风险因素的影响大于“内在安全指标”风险因素影响,并且“人员因素”在锂电池安全管理风险因素中影响权重最高。针对影响锂电池安全管理权重较高的风险因素,建设性提出“规范锂电池安全标准”、“完善锂电池回收再利用制度和渠道”、“升级公共场所消防设备”等对策,并基于无缝隙管理理论,从管理制度措施、公共设备技术、公共组织结构三个方面构建了多维度锂电池安全管理体系,为锂电池的安全管理、降低公共安全隐患提供参考。
侯舒文[6](2020)在《基于机器视觉的锂电池条形码快速识别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8650型锂电池数据信息以条形码的形式被喷印在电池表面,在电池“身份识别”时需要读取条码内容。传统条码读取方式是使用条码扫描器,该方法识别条码自由度小且读取效率低,不适合工业应用。本文基于机器视觉的方式对锂电池条形码进行读取,通过对滚动锂电池图像的特征分析,提出了一种改进适合锂电池快速定位的模板匹配算法,分离出锂电池,然后针对其表面条码分布特征提出了条码定位和识别的算法,并搭建了锂电池条形码快速识别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圆柱状锂电池外观特征及批量锂电池运动情况,根据条形码识别要求,进行条码软件识别系统的整体框架搭建和图像采集系统的硬件选型与结构设计。搭建由工业相机、工业光源等组成的视觉系统,采集了滚动的锂电池图像。(2)对采集的图像预处理,包括图像灰度化、二值化和数字形态学处理,然后构建图像金字塔模型,对批量锂电池进行初步定位。为解决倾斜、变形锂电池的快速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板匹配算法,该算法使用线性扫描计算出电池倾斜角,旋转锂电池,然后使用双模板精确定位出锂电池,并验证了该算法的实用性。(3)提取出定位后的锂电池,并判断锂电池表面条码有无,对条形码进行定位和识别。采用基于条码图像分布特征进行定位,并对畸变条码进行矫正;分析了锂电池条形码类型,选定条码图像处理方法,利用条空平均值的算法对锂电池条形码进行识别,并分析识别结果。(4)设计并搭建了锂电池条形码快速识别系统硬件和软件平台。在锂电池条码识别系统平台验证了锂电池定位算法与条形码定位、识别算法。通过改变滚动电池的倾斜角,使用本文算法与对比算法实验,验证本文算法适用性与优越性;然后调整单次识别的锂电池数量和滚动平台倾斜角,寻找识别效率最优组合。该论文有图61幅,表12个,参考文献92篇。
李俊男[7](2020)在《机器视觉在软包动力锂电池极耳焊接缺陷检测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软包动力锂电池作为新兴动力电池,拥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在软包动力锂电池生产过程中,其极耳焊缝焊接缺陷检测尤为重要,关系到动力电池成品质量和性能。但是目前对于软包动力锂电池极耳焊缝焊接缺陷检测研究甚少,为此文章将机器视觉(Machine vision)应用到软包动力锂电池极耳焊接缺陷检测中,提供一种可行性研究思路。检测的重难点在于如何在高反光、低对比度、多噪声的极耳焊缝图像中准确提取出焊缝,以及选取合适的特征进行分类识别。文章具体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介绍了动力电池的种类,详细分析了软包电池组成结构及其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设计灵活等优点。系统阐述了公司现有软包动力电池极耳焊缝的缺陷类型,以及极耳焊缝缺陷的生成机理,为实验研究分析打下基础。其次,研究了关于极耳焊缝图像的处理方法,包括图像去噪、增强以及图像分割方法。实验分析比较了均值迭代分割、最大熵分割、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分割、Adaptive-threshold以及OTSU分割方法。针对极耳焊缝高反光、低对比度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形态学重建与OTSU的极耳焊缝图像分割方法。通过改进多尺度结构元素进行形态学重建,结合OTSU完成极耳焊缝图像分割任务。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合于极耳焊缝图像分割,在保证焊缝准确提取的前提下速度也有所提高。然后,研究了极耳焊缝的特征提取与分类识别方法。主要对形状、几何特征进行特征参数提取。采用基于决策树方法和基于模板匹配算法进行极耳焊缝分类识别的研究,并结合先验特征阈值采用模板匹配法对极耳焊缝缺陷进行分类。实现极耳焊缝熔焊、焊洞、焊偏、断焊、短焊的检测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存在缺陷重叠的极耳焊缝对决策树方法有影响,采用基于特征的模板匹配法识别精度好于前者,识别率为94%。最后,设计了极耳焊缝缺陷检测方案,完成了检测平台搭建。主要包括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根据极耳焊缝高反光、低对比度的特点,通过选择合适的环形光源,BASLER相机、Kowa Lens LM35HC镜头等,搭建焊缝硬件检测平台。设计软件检测平台,采用MATLAB与Lab VIEW相协调的方式实现检测任务。
蒋星[8](2020)在《基于Arena仿真的H公司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产能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机动车辆数量猛增,汽车尾气排放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最大污染源之一。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国家也对新能源行业投入巨资进行扶持,在市场需求与政策鼓励的双重刺激下,纯电动汽车发展迅速。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部件,在这发展进程中起着至关核心的作用。可以说是“谁得发动机得整车”。可见动力蓄电池在对新能源汽车这个产业的核心重要性。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电池是汽车制造企业进行差异化竞争进程中的一个必然选择,赢得良好的发展前景则意味着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赢到了长远发展的机会。动力电池的生产则也成为了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朝阳行业。同时电池制造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其抢占市场份额,成为动力电池企业制造商发展扩张的制约条件。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节奏仍在正常推进,同样行业迫切需要对电池的产能提升进行攻关克难,这时电动汽车电池企业面对的产能优化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提高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的产能为核心,结合Arena仿真软件,依托H公司的制造背景进行研究,结合H企业在未来市场需求强劲下车间产能不足的瓶颈的情况下进行产能预测和仿真设计以带来产能优化。在详细研究现场的作业环境和生产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仿真建模研究。在选择仿真软件时,为了最大程度贴合实际生产系统,选择了复杂Arena软件,采用可视化建模,输出更加强大的数据结果和进行模型调试。将Arena软件和锂离子电池的产能结合起来,以此为创新点,结合H公司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涉及到不同车间进行了详细阐述和流程划分。结合实际调研,采取了设备、人员、时间等不同资源的详细数据,并进行了数据的拟合整理,再进行仿真建模。同时,在仿真环境中,锂离子电池的生产系统复杂模型建立,一共设计了25个resource模块以及35个作业顺序,对原生产系统进行了科学的仿真建模处理,然后根据仿真结果分析,结合现场情况,找出瓶颈工序和改善内容,从工序设备改进、车间工人作业改动、在制品到达时间改善等提出了建议。并对优化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结合优化后的数据分析,得出本次的研究结果。经过仿真优化之后,产量比原来生产系统提高产量7.91%,可以满足四个不同车间12个月内最高产能需求的条件,以及未来不同时期的车间生产能力。在26个作业工序中,平均每个工序每天减少排队时间9.76min,设备利用率在相关瓶颈工序有了对应改善,解决了瓶颈工序带来的生产线不平衡问题,为H公司节约了人力和成本的同时,带来客观的效益。在精益生产的思想上,提出的优化方案,对企业的经营者和锂离子生产领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有图34幅,表19个,参考文献86篇。
王丽君[9](2020)在《H电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全球生态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由此引发的传统能源危机更加突出,与节能环保相关的产业备受重视。相较传统电池而言,锂电池不含铅、镉等重金属,无污染,且具有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重量轻、体积小、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充电快速等优势,已经成为绿色新能源产品的一种。随着节能环保要求的提高,新能源交通工具得到了快速发展,且伴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及储能应用的扩大,锂电池行业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获得了大力支持,全球锂电池行业发展迅猛。锂电池已大量应用在消费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等,全球锂电池行业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空间技术、国防工业、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甚至公共建筑和家庭等多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会有更多的企业愿意投资进入该行业,加之现存锂电池制造企业,锂电池行业面临严峻的竞争形势。因此,如何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使得企业可以在竞争中立足并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以H电源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战略管理与发展战略理论,运用PEST、波特五力模型等战略分析工具,首先对H电源公司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然后结合对H电源公司所处的宏观环境与行业环境及其内部资源能力条件的梳理与分析,得出H电源公司在其外部环境中面临的机遇和威胁与自身拥有的优势和劣势;之后综合运用SWOT分析工具,得出H电源公司应选择以增长为主、扭转为辅的发展战略,其战略实施重点为扩大产能、增强技术研发、拓展市场、人才队伍建设;最后提出与之相应的保障措施,以确保H电源公司发展战略顺利落地实施。通过本文研究所形成的结论,提出H电源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期望H电源公司可以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也期望对中小规模锂电池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及意义。
王伟[10](2020)在《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中化学教师对化学的理解(即学科理解)是课程与教学领域一个业已存在但容易忽视的研究领域,本轮新课程改革将学科理解作为一个核心问题提出,也是因为其是新课程改革亟待研究的一个领域。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是一个是基础、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它是教师进行深度教学的前提。本研究结合科学教师的学科知识、科学本质研究成果,从梳理化学学科本质出发,充分利用文本分析法、访谈法、调查法、观察法等多种教育研究方法,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概念、特点、研究向度等诸多要素进行了理论研究,构建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5个维度、28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并以此为标准,从整体调查、具体内容观察两个层面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进行评价,剖析两种水平的特点,挖掘水平、特点背后的影响因素,对此提出多维度、全方位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提升对策。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作为基础的、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其评价标准是多维度、多层次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不高、差异较大,其中青年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尤为薄弱;高中化学教师在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及教学的水平也不高、差异也较大,且关系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以制约因素为主,因此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对教师学科理解概念进行了辨析、界定,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文献综述,确定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论述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PCK理论和深度教学理论进行梳理,研究认为教师学科理解与PCK理论有着紧密的关联,教师进行全面、系统地学科理解是其进行深度教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了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问题以及研究向度。第二章是建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分析科学本质与学科本质的关系,提出学科本质的研究展望,并梳理得出感知、解释、应用、评价四个理解的进程。其次结合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本体论视角,从化学学科发展史中梳理出理解化学学科本质的5个维度,将之作为学科理解的维度,对这些维度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最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对8位专家进行开放式访谈,确定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的初步指标,并结合CVI效度检验法,向10位专家进行内容效度咨询,得到5个维度、28个指标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三章是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整体水平及现状进行评价。研究首先设计调查问卷,根据问卷对1 1 89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调查,再分析调查得到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及现状,最后对此提出了宏观层面的提升对策。第四章是以“原电池”为例,制定高中化学教师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研究对课程标准、高中化学教科书、高考题以及大学教科书中有关“原电池”内容的呈现形式和特点进行分析。其次,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跳出以上几种材料来分析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的生长点,从而确定每个指标“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五章是对以“原电池”为例,对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层面的学科理解及其教学水平进行评价。研究遴选10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研究,经过29课时的录像观察、1154多分钟访谈,整理了 31万余字的访谈资料,最终得出10位教师在28个指标上的“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和学科理解教学水平,分析这两个水平的特点以及联系。进一步通过文本分析法得出其两个水平的影响因素及特点,得到一些有益的信息。第六章提出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研究认为需要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教学的关系,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教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三重认识境界。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只有补足自身学科理解认识上的短板,及时更新自身的学科理解认识,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去实施相关内容,进而真正达成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素养课”教学目的。在此基础上,研究从个人领域、外部领域、实践领域、结果领域四个方面提出整合性的提升对策。在这其中,特别地提出了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标准。第七章是本次研究的反思与展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再次简要介绍了本次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二、我国锂电池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锂电池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2 文献综述 |
2.1 产业经济学理论与产业可持续发展 |
2.1.1 经济周期理论 |
2.1.2 产业周期理论 |
2.1.3 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波特战略管理理论及其应用 |
2.2.1 波特战略管理理论及延伸 |
2.2.2 战略管理理论在行业研究中的应用 |
2.3 石墨行业的相关研究 |
2.3.1 石墨行业的基本介绍 |
2.3.2 技术角度的研究 |
2.3.3 政策角度的研究 |
2.3.4 评价角度的研究 |
2.4 研究方法综述 |
2.4.1 Dematel方法 |
2.4.2 系统动力学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天然石墨行业生产趋势分析 |
3.1 国际天然石墨行业发展现状 |
3.1.1 石墨矿产储量情况 |
3.1.2 天然石墨产量分布情况 |
3.1.3 天然石墨产业发展趋势 |
3.1.4 全球代表性石墨企业概况 |
3.2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发展概况 |
3.2.1 我国石墨矿储量情况 |
3.2.2 我国天然石墨产量与产区 |
3.2.3 天然石墨的相关产业发展情况 |
3.2.4 国内代表性石墨企业概况 |
3.3 国内外天然石墨生产规律分析 |
3.3.1 国内外天然石墨生产波动性分析 |
3.3.2 国内外GDP与石墨生产关系分析 |
3.3.3 趋势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天然石墨需求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4.1 天然石墨需求影响指标池的确定 |
4.1.1 基于Dematel的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
4.1.2 影响因素指标池确定 |
4.2 晶质石墨需求影响因素确定 |
4.2.1 主要影响因素介绍 |
4.2.2 回归分析 |
4.3 隐晶质石墨的需求影响因素确定 |
4.3.1 主要影响因素介绍 |
4.3.2 回归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分情景的我国天然石墨需求量发展趋势研究 |
5.1 场景设置 |
5.1.1 新能源汽车销量场景设置 |
5.1.2 专利数量的场景设置 |
5.1.3 人口迁移的场景设置 |
5.2 系统分析 |
5.3 系统结构及可靠性验证 |
5.3.1 人口模块 |
5.3.2 钢铁模块 |
5.3.3 预测模块 |
5.4 系统结果分析 |
5.4.1 分场景的趋势分析 |
5.4.2 按因素的趋势分析 |
5.4.3 趋势分析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6 我国石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分析 |
6.1 |
6.1.1 可持续发展潜力静态分析 |
6.1.2 分场景的潜力动态分析 |
6.2 人造石墨替代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
6.2.1 人造石墨发展现状 |
6.2.2 人造石墨替代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动态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关于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7.1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现有政策分析 |
7.1.1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相关政策的演变 |
7.1.2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分领域的政策分析 |
7.1.3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现有政策内容总结 |
7.2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7.2.1 加强天然石墨矿产勘查,确保可持续性资源供给 |
7.2.2 加强统筹规划和规范管理,引导产业良性发展 |
7.2.3 推进石墨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发挥资源优势 |
7.3 我国石墨产业链重点发展建议 |
7.3.1 关于我国石墨提纯产业的发展建议 |
7.3.2 关于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产业的发展建议 |
7.3.3 关于石墨烯产业的发展建议 |
7.4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发展的路径建议 |
7.4.1 战略基础阶段(2020~2025年) |
7.4.2 战略成长阶段(2025~2030年) |
7.4.3 战略提升阶段(2030~2035年)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修正DCF与B-S法的锂电池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以天齐锂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综述述评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与创新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 |
1.4.4 研究逻辑框架 |
2 锂电池企业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概述 |
2.1 锂电池企业价值评估概念界定 |
2.2 锂电池企业价值评估理论 |
2.2.1 MM理论 |
2.2.2 资本价值论 |
2.2.3 相对估值理论 |
2.3 锂电池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
2.3.1 收益法 |
2.3.2 市场法 |
2.3.3 资产基础法 |
2.3.4 实物期权法 |
2.3.5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适用性分析 |
2.3.6 传统方法评估锂电池企业的局限性 |
3 锂电池企业价值构成及评估现状 |
3.1 锂电池企业及特征 |
3.1.1 锂电池企业相关概述 |
3.1.2 锂电池企业特征 |
3.2 锂电池企业价值构成 |
3.2.1 锂电池企业现实价值 |
3.2.2 锂电池企业潜在价值 |
3.2.3 锂电池企业价值构成相关理论依据 |
3.3 锂电池企业价值影响因素 |
3.3.1 宏观层面影响因素 |
3.3.2 微观层面影响因素 |
3.4 锂电池企业价值评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4.1 锂电池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应用现状 |
3.4.2 锂电池企业价值评估存在的问题 |
4 锂电池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选择及参数设定 |
4.1 评估方法的选择 |
4.2 DCF方法的模型参数设定及修正 |
4.2.1 修正的企业整体自由现金流量(FCFF') |
4.2.2 修正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 |
4.2.3 收益期限(n) |
4.3 实物期权方法的模型参数设定 |
4.3.1 项目现金流现值(S) |
4.3.2 项目投资额(X) |
4.3.3 期权到期日(T) |
4.3.4 企业资产价值的波动率(σ) |
4.3.5 无风险收益率(r) |
5 案例分析—以天齐锂业为例 |
5.1 公司背景 |
5.1.1 公司简介 |
5.1.2 公司主营业务 |
5.1.3 案例典型性说明 |
5.2 利用DCF模型估值 |
5.2.1 公司自由现金流量的预测 |
5.2.2 修正的折现率确定 |
5.3 利用期权模型估值 |
5.3.1 投资项目的基本情况 |
5.3.2 项目的预测现金流现值 |
5.3.3 项目的投资额 |
5.3.4 存续时间 |
5.3.5 价格波动率的确认与计算 |
5.3.6 观测公司无风险收益率 |
5.3.7 期权模型投资项目价值的确定 |
5.4 DCF模型与期权模型的结果分析 |
5.5 评估值与评估基准日价值比较分析 |
5.6 案例启示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对策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系统优化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概述 |
1.2.1 车用燃料电池研究现状 |
1.2.2 车用锂电池发展现状 |
1.2.3 车用DC/DC变换器研究现状 |
1.2.4 车用电动机研究现状 |
1.2.5 能量管理策略研究现状 |
1.3 本文创新性贡献 |
1.4 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2 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系统结构和模型 |
2.1 引言 |
2.2 混合动力系统拓扑结构 |
2.3 混合动力汽车系统模型 |
2.3.1 燃料电池结构 |
2.3.2 锂电池模型 |
2.3.3 DC/DC变换器结构 |
2.3.4 车辆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的混合动力系统实时能量管理策略 |
3.1 引言 |
3.2 模型 |
3.3 能量管理控制策略 |
3.3.1 策略设计 |
3.3.2 求解器设计 |
3.3.3 控制器设计 |
3.4 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混合动力系统优化管理 |
4.1 引言 |
4.2 模型 |
4.2.1 混合动力系统模型 |
4.2.2 负载电流预测 |
4.3 优化管理策略 |
4.4 仿真和实验分析 |
4.4.1 仿真分析 |
4.4.2 实验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锂电池组充电策略 |
5.1 引言 |
5.2 模型 |
5.2.1 锂电池模型 |
5.2.2 充电目标 |
5.2.3 约束条件 |
5.3 充电策略 |
5.4 实验和仿真分析 |
5.4.1 仿真分析 |
5.4.2 实验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作者简历 |
个人简历与研究成果 |
(4)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产热规律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
1.1.2 动力电池发展现状 |
1.2 电池热管理和热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池热管理研究现状 |
1.2.2 电池热模型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2 电化学-热-老化模型建立与验证 |
2.1 锂离子电池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简介 |
2.2 电化学-热-老化耦合模型 |
2.2.1 准二维模型理论方程 |
2.2.2 热模型理论方程 |
2.2.3 电池老化模型原理与理论方程 |
2.2.4 模型耦合原理 |
2.2.5 仿真平台与方法介绍 |
2.3 电化学-热-老化模型验证 |
2.3.1 仿真对象选取 |
2.3.2 实验说明与验证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3 不同类型锂离子电池老化前后产热规律探究 |
3.1 未老化电池的产热特性研究 |
3.1.1 电池总产热特性研究 |
3.1.2 电极产热分析 |
3.2 不同类型电池老化后的产热规律变化 |
3.2.1 磷酸铁锂电池老化及产热规律 |
3.2.2 三元锂电池老化及产热规律 |
3.2.3 不同类型电池老化产热对比 |
3.3 电池老化后正负极产热以及放电温升规律探究 |
3.3.1 正负极老化后产热规律 |
3.3.2 电池放电温升变化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4 充放电工况对电池老化及产热的影响规律探究 |
4.1 充电倍率对电池的老化以及产热影响 |
4.1.1 不同充电倍率下电池的老化特性 |
4.1.2 不同充电倍率下电池老化后的产热特性 |
4.1.3 不同充电倍率老化后电池的放电温升变化 |
4.2 放电倍率对电池老化以及产热的影响 |
4.2.1 不同放电倍率下电池的老化特性 |
4.2.2 不同放电倍率下电池老化后的产热特性 |
4.2.3 不同放电倍率老化后电池的放电温升变化 |
4.3 本章小结 |
5 环境温度和热管理手段对电池老化及产热的影响规律探究 |
5.1 环境温度对电池老化以及产热的影响 |
5.1.1 不同环境温度下电池的老化特性 |
5.1.2 不同环境温度下电池放电产热特性 |
5.1.3 不同环境温度老化后电池的放电温升变化 |
5.2 热管理手段对电池老化以及产热的影响 |
5.2.1 不同散热强度对电池老化的影响 |
5.2.2 不同散热强度对电池老化后产热的影响 |
5.2.3 不同散热强度下电池的放电温升特性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基于公共安全视角下的锂电池安全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内研究动态 |
1.2.2 国外研究动态 |
1.2.3 研究现状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2 公共安全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 |
2.1 锂电池安全管理实践 |
2.1.1 锂电池安全与公共安全的关系 |
2.1.2 锂电池的公共管理塑织结构 |
2.1.3 锂电池公共管理制度措施 |
2.2 公共安全管理理论 |
2.2.1 综合应急管理方法及其应用 |
2.2.2 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应用 |
2.2.3 海因里希法则及其应用 |
2.2.4 无缝隙化管理及其应用 |
2.3 公共安全管理指标体系 |
2.3.1 公共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基本含义 |
2.3.2 建立公共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基本原则 |
3 锂电池安全管理风险分析与安全指标体系评价 |
3.1 锂电池的应用及安全事故分析 |
3.1.1 锂电池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
3.1.2 锂电池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
3.1.3 锂电池安全事故特征分析 |
3.2 基于鱼骨图的锂电池安全管理风险识别与安全指标体系 |
3.2.1 鱼骨图含义及分析过程 |
3.2.2 鱼骨图在锂电池安全管理风险因素识别中的应用 |
3.2.3 构建锂电池安全管理风险指标体系 |
3.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锂电池安全管理风险指标分析 |
3.3.1 层次分析法 |
3.3.2 锂电池安全管理风险指标体系评价 |
3.3.2.1 一级风险指标权重计算及分析 |
3.3.2.2 二级风险指标权重计算及分析 |
3.3.3 锂电池安全管理风险指标综合分析 |
4 公共安全视角下的锂电池安全管理对策与措施 |
4.1 锂电池安全管理规范与制度 |
4.1.1 加强制度对锂电池相关人员的约束 |
4.1.2 规范锂电池产品安全管理标准体系 |
4.1.3 强化锂电池生产企业准入管理 |
4.1.4 加快完善锂电池回收再利用制度与渠道 |
4.2 公共安全设备技术措施 |
4.2.1 升级公共建筑消防设备及规范 |
4.2.2 规范“一池一码”技术提升锂电池全方位管理 |
4.2.3 信息技术在锂电池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
4.3 公共安全管理组织结构 |
4.3.1 建立专业部门协同共享共治组织模式 |
4.3.2 构建锂电池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体制 |
4.3.3 强调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组织架构 |
4.4 锂电池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
4.4.1 锂电池安全管理体系构建流程 |
4.4.2 锂电池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应用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之处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基于公共安全视角下的锂电池安全管理风险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6)基于机器视觉的锂电池条形码快速识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2 锂电池条形码快速识别系统框架设计 |
2.1 圆柱状锂电池外观特征分析 |
2.2 锂电池条码识别系统框架搭建 |
2.3 图像采集系统的硬件选型 |
2.4 锂电池图像的采集 |
2.5 本章小结 |
3 锂电池图像预处理及定位算法的研究 |
3.1 锂电池图像预处理 |
3.2 图像分割算法的研究 |
3.3 锂电池图像定位算法的研究 |
3.4 锂电池定位结果检测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锂电池条形码定位与识别算法的研究 |
4.1 锂电池条形码的定位 |
4.2 锂电池条形码的识别 |
4.3 实验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锂电池条形码快速识别系统实验研究 |
5.1 识别系统硬件设计 |
5.2 识别系统软件设计 |
5.3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机器视觉在软包动力锂电池极耳焊接缺陷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机器视觉理论研究现状 |
1.3 机器视觉在工业中的应用现状 |
1.4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软包动力锂电池的特性与焊缝缺陷类型分析 |
2.1 软包动力电池的特性 |
2.1.1 软包动力锂电池的优点 |
2.1.2 软包动力电池的结构 |
2.2 极耳焊缝缺陷的生成机理与缺陷类型 |
2.2.1 极耳焊缝缺陷的生成机理 |
2.2.2 极耳焊缝的缺陷类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形态学重建与OTSU的极耳焊缝图像分割方法 |
3.1 引言 |
3.2 图像分割方法概述 |
3.2.1 焊接图像分割方法 |
3.2.2 极耳焊缝图像分割方法分析 |
3.3 极耳焊缝图像预处理 |
3.3.1 灰度变换 |
3.3.2 图像去噪 |
3.3.3 极耳焊缝图像增强 |
3.4 形态学开闭混合重建 |
3.5 极耳焊缝图像分割 |
3.5.1 OTSU阈值分割 |
3.5.2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图像分割 |
3.5.3 基于最大熵算法的图像分割 |
3.5.4 均值迭代分割 |
3.6 实验分析 |
3.6.1 极耳焊缝增强实验结果与分析 |
3.6.2 分割实验结果与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极耳焊缝缺陷的特征提取与分类识别 |
4.1 引言 |
4.2 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 |
4.3 极耳焊缝缺陷的特征参数计算 |
4.3.1 极耳焊缝缺陷的形状特征 |
4.3.2 极耳焊缝缺陷的几何特征 |
4.4 极耳焊缝缺陷特征的选择 |
4.5 极耳焊缝缺陷的分类 |
4.5.1 基于决策树的极耳焊缝识别算法 |
4.5.2 基于特征值的模板匹配法 |
4.6 实验分析 |
4.6.1 基于决策树分类实验 |
4.6.2 基于特征值的模板匹配分类实验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极耳焊缝缺陷检测平台总体设计 |
5.1 系统方案设计 |
5.2 硬件平台 |
5.2.1 相机的选择 |
5.2.2 镜头的选择 |
5.2.3 光源的选择 |
5.2.4 运动控制平台 |
5.3 软件平台 |
5.3.1 软件平台设计 |
5.3.2 开发环境 |
5.3.3 开发工具 |
5.4 系统界面设计与测试 |
5.4.1 界面设计 |
5.4.2 系统测试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本文总结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基于Arena仿真的H公司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产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概述 |
2.2 产能优优化概述 |
2.3 系统仿真概念与Arena软件介绍 |
3 H公司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生产现状 |
3.1 H公司锂离子电池生产现状概述 |
3.2 生产过程以及产能现状 |
3.3 产能现状分析及预测 |
3.4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5 产能提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3.6 本章小结 |
4 锂离子电池生产系统仿真研究 |
4.1 锂离子电池生产流程 |
4.2 仿真模型设计 |
4.3 仿真模型建立 |
4.4 仿真运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H公司锂离子电池产能优化 |
5.1 优化改进设计内容 |
5.2 仿真优化运行结果 |
5.3 产能优化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H电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基础理论及分析工具 |
1.2.1 相关基础理论 |
1.2.2 战略分析工具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H电源公司发展现状评述 |
2.1 H电源公司概况 |
2.2 H电源公司发展历程 |
2.2.1 新设初创期(2009年-2011年) |
2.2.2 稳定发展期(2012年-2016年) |
2.2.3 业务调整整合期(2017年至今) |
2.3 H电源公司发展现状 |
2.3.1 公司业务构成 |
2.3.2 公司产品市场 |
2.3.3 公司经营情况 |
2.3.4 公司组织结构 |
2.4 H电源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H电源公司发展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与法律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2.1 行业特征分析 |
3.2.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3.2.3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3.3 机会与威胁分析 |
3.3.1 机会分析 |
3.3.2 威胁分析 |
第四章 H电源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4.1 资源条件分析 |
4.1.1 人力资源分析 |
4.1.2 技术资源分析 |
4.1.3 组织资源分析 |
4.1.4 品牌资源分析 |
4.2 能力条件分析 |
4.2.1 管理能力分析 |
4.2.2 研发能力分析 |
4.2.3 生产制造能力分析 |
4.2.4 市场开拓能力分析 |
4.3 优势与劣势分析 |
4.3.1 企业优势分析 |
4.3.2 企业劣势分析 |
第五章 H电源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
5.1 SWOT分析 |
5.2 公司发展战略定位 |
5.3 公司发展战略重点 |
5.3.1 扩大产能,规模化生产 |
5.3.2 增加研发投入,持续提升技术进步 |
5.3.3 拓展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
5.3.4 培养引进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第六章 H电源公司发展战略实施保障 |
6.1 提升营运管理效率 |
6.2 完善企业管控体系 |
6.3 提升产品质量 |
6.4 夯实人才队伍建设 |
6.5 提升企业文化建设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概念界定 |
一、理解 |
二、学科 |
三、学科理解 |
四、学科理解水平 |
五、学科理解水平评价 |
六、相近概念辨析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研究现状框架的确立 |
二、化学等学科的理解研究 |
三、学科本质的理解研究 |
四、课程理解的研究 |
五、化学学科理解及发展演变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内容 |
二、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教师学科理解理论基础与研究向度 |
第一节 PCK理论 |
一、学科知识概念及特点 |
二、学科知识与PCK |
三、学科知识与教师资格认定 |
四、学科知识与教师发展 |
五、学科知识测评研究 |
六、研究启示 |
第二节 深度教学理论 |
一、深度教学的概念 |
二、深度教学的特征 |
三、深度教学的启示 |
第三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及问题检视 |
一、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分析 |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问题检视 |
第四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研究向度 |
一、教师学科本质的特征 |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表征 |
三、教师学科理解的评价 |
四、教师学科理解的价值 |
第二章 化学学科理解的内涵及水平标准构建 |
第一节 学科本质理解—化学学科理解的起点 |
一、理解缘起: 科学本质理解的研究困境 |
二、学理分析: 理解研究转向的可行依据 |
三、研究维度: 学科本质理解的研究展望 |
四、结语 |
第二节 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标准构建 |
一、从化学史中探寻学科本质的可行性分析 |
二、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原则 |
三、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要素内涵 |
四、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历史探寻与内容呈现 |
五、化学学科理解内容的其它解读 |
第三节 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效度检视 |
一、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一轮专家咨询过程 |
二、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二轮专家咨询过程 |
第三章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方案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调查工具 |
第二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实施与结果分析 |
一、调查的过程分析 |
二、调查的分析过程 |
三、调查的主要结论 |
四、调查的主要启示 |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划分——以“原电池”为例 |
第一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起点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
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二、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三、高考试题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四、大学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五、研究小结 |
第二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
一、化学学科价值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及水平划分 |
二、化学学科方法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三、化学知识结构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四、化学知识获取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五、化学知识本质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六、研究小结 |
第五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测查—一以“原电池”为例 |
第一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研究总体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设计 |
三、研究过程 |
第二节 基于学科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水平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教学水平的解读与分析 |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表现水平研究的结论 |
第三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分析过程 |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研究结论 |
第四节 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二、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解读 |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影响因素分析的结论 |
第六章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
第一节 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的教学 |
一、教师要重新审视素养为本的化学知识教学 |
二、教师学科理解要关照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
三、学科理解须纳入教师成长的专业发展指标 |
第二节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
一、个人领域的提升对策 |
二、外部领域的提升对策 |
三、实践领域的提升对策 |
四、结果领域的提升对策 |
五、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理论研究结论 |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是基础的、典型的教育实践活动 |
(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需要多维、多层的评价标准 |
二、实证研究结论 |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差异较大 |
(二)青年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普遍较弱 |
(三)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具体水平较为薄弱 |
(四)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受多种因素制约 |
(五)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维度的效度评价量表 |
附录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建构表 |
附录三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现状的问卷调查 |
附录四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
附录五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水平的访谈提纲 |
附录六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我国锂电池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 孟兆磊.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2]基于修正DCF与B-S法的锂电池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以天齐锂业为例[D]. 王萍.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1)
- [3]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系统优化管理[D]. 陈浩. 浙江大学, 2021(01)
- [4]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产热规律仿真研究[D]. 钱柯宇. 浙江大学, 2021(07)
- [5]基于公共安全视角下的锂电池安全管理[D]. 于昌波.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6]基于机器视觉的锂电池条形码快速识别技术研究[D]. 侯舒文.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7]机器视觉在软包动力锂电池极耳焊接缺陷检测中的应用[D]. 李俊男. 福建工程学院, 2020(02)
- [8]基于Arena仿真的H公司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产能优化研究[D]. 蒋星.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9]H电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王丽君.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10]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D]. 王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