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论文_王政

刍议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论文_王政

内蒙古自治区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 010050

摘要:与传统的建筑施工方法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质量好、效率高、施工快等优点。因此,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施工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将成为现代建筑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基于此,本文就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展开分析。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发展

1、装配式建筑的分类

1.1砌块建筑

砌块建筑是在生产厂提前预制好块状材料,用块状材料来砌成墙体的建筑,这种建筑适用于3至5层的房屋建筑。砌块建筑有很多优势,比如,生产工艺简单;施工简便;造价成本低等。按砌块的大小可以分为小型砌块、中型砌块、大型砌块。由于小型砌块较小,可以直接通过人工进行搬运和砌筑,比较灵活而且也比较方便,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对于中型砌块采用小型机械来进行吊装,可以减少劳动力,降低劳动成本;大型砌块已不被使用,由大型板材所代替。

1.2板材建筑

板材建筑也被称作大板建筑,是由各种板材装配而成的建筑,比如墙板、楼板、屋面板等板材。板材建筑的内墙板主要是由实心板或者空心板组成,实心板或空心板是钢筋混凝土的;外墙板一般都是复合板,带有保温层。为了使装配化程度有所提高,一般采用集中室内管道等来做建筑设备。大板建筑也存在着较多的缺点,大板建筑的主要缺点是对建筑物的造型和布局要求比较严格,存在一定的制约性;小开间内部分隔缺少灵活性。

1.3盒式建筑

盒式建筑工业化程度比较高,在现场可以快速进行安装。在工厂不仅完成盒子的外部结构,还要安装好内部的装修及相应设备,甚至家具、地毯等都会安装好。完成吊装,接好管线就可以进行使用。

1.4骨架板材建筑

骨架具有承重的作用,所以骨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有一种是骨架和板材组合,这种组合是由钢和木作成的,在轻型装配式建筑中被使用。这种建筑的优点是结构合理,建筑物自重会降低,内部可以随意进行分割,对多层和高层的建筑比较适用。

1.5升板和升层建筑

升板和升层建筑与板柱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不同,但是它也是板柱结构体系的一种。在底层混凝土地面浇筑各层楼板和屋面板,并且重复进行浇筑,竖立钢筋混凝土柱子,柱子上的油压千顶把各种板提升到设计高度,用柱来做导杆,加以固定。外墙可以是砖墙、预制外墙版、幕墙等;在提升楼板时,可以一边提升一边滑动模板、浇筑外墙。升板建筑的优点是大多数操作都是在地面上进行的,减少了大量的高空作业,从而使模板和脚手架的使用量降低,并且在现场进行施工的施工面积也减少了。

2、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2.1提高劳动生产率

预制构件在生产厂大量生产,由于提前生产好了预配构件,在现场直接进行安装,这样可以减少对模板及脚手架的使用,不仅降低了施工成本,还有利于减少施工现场的施工流程,从而缩短了工程工期,还提高了时间效率。

2.2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装配式建筑具有节约各种能源、水资源、土地以及材料等优势。比如对于钢模板可以进行循环使用,从而节约了木资源。此外,在生产厂生产好预配构件,然后运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不在施工现场进行现场操作,使施工现场减少了噪音和扬尘,减少了环境污染。

2.3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

传统建造中在施工现场进行操作,大部分是高空作业,工人们的技术水平以及素质并不是很高,经常会出现质量事故以及安全隐患。而装配式建筑在生产厂提前生产好预配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由专业安装人员进行现场装配,一般都是机械化安装,从而可以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缩短建设工期

装配式建筑先在生产厂生产好预配构件,然后再去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拼接,就像制造汽车一样来建造房子,以工业化的方式来取代手工操作,大部分都是机械化操作,先在工厂生产好预配构件,再进行现场安装,去除了一些现场抹灰、绑钢筋、支模板等一些流程,从而缩短了建设工期。

3、装配式建筑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3.1国内发展状况

20世纪70年代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开始慢慢流传,装配式建筑的观念也在慢慢传播;80年代,预制屋面梁、预制屋面板等构件在一些工程中也开始使用,由于当时没有很高的技术水平,所以也不能拥有很高的建筑质量;到了90年代,施工技术得到一定的改善,管理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展,预制装配式建筑被提及,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现如今,装配式建筑在我国许多城市都得到广泛使用。比如,北京颁布了关于混凝土结构产业化住宅的设计、质量验收等方面的标准及文件。上海出台了5项同时正在编制4项地方标准和技术管理文件。沈阳,装配式建筑已经得到很快的发展,技术相当成熟,配套设施也比较齐全,各种各样的结构类型,生产厂的自动化设配也比较高端。深圳是发展装配式建筑较早的城市,所以工程实践项目相对其他城市较多,并且构件质量也比较高,对产业化住宅方面编制了与此相关的11项标准和规范。江苏,结构体系的种类很多,同时开展了工业化工作。山东及合肥,宣传工作在积极地进行中,试点工程建筑也在大量开展。随着装配式建筑的管理技术水平不断完善,会逐渐在我国的大多数城市,甚至每个城市中使用。

3.2国外发展状况

欧洲是最早应用装配式建筑的国家,开发新大陆时期,17世纪欧洲向美国移民时,在移民过程中,所用木架来拼装房屋,这就属于一种最简单的装配式建筑。欧洲以法国为代表,经过30多年,法国的装配式建筑正在不断地发展完善,许多住宅楼、学校、体育场、办公楼等公共建筑都应用了装配式建筑。

美国和加拿大地区,装配式建筑被广泛推广,以致在这两个国家装配式建筑被普遍应用。北美的预制建筑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预制外墙和结构预制构件,预制构件具有相同的特点,其特点是大型化可以结合预应力,可以使结构配筋及连接构造有所优化,制作和安装过程中的工作量也有所减少,可以缩短相应的施工工期,从而使装配式建筑的工业化、标准化和技术经济性的特征有所体现。

德国在世界大战后,房屋遭到破坏,为了解决住房紧缺的问题,住宅产业化在德国快速发展,从而使住宅能够大规模重建。如今,德国的住宅产业化技术也得到进一步提高,达到非常成熟的状态,对于施工现场所要求的建筑构件和装饰材料,在工厂都可以完成,当工地需要时,将有关预配构件运到施工现场,然后再通过吊车进行吊装、就位、固定,使结构和安装一体化,从而缩短了工期。

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期间频繁发生地震,为了提高建筑的使用量,增加其抗震能力,对建筑进行了深入的技术研究,已建立了住宅通用部品的生产体系,许多构件都得到了优良产品认证,以装配住宅为主要形式的工业化建筑已形成。日本东京塔是日本最具有代表性的预制装配式建筑,日本东京塔高58层,是在2008年采用预制装配框架结构所建立的。

瑞典研究装配式建筑较早,所以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较快,在60年代,瑞典就基本上实现了有关部件规格方面的建筑工业化标准,有利于部件生产更加标准、多样及应用广泛等,同时也使工业化发展更加快速。同时,瑞典政府也制定了一些相关规范制度。目前瑞典已有80%的住宅采用装配式建筑,并将其工业化生产的模式传播予其他国家。

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施工方法,其很多优点都是传统建筑无法比拟的。因此,在现代建筑业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应该转变观念和思路,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来研究和发展装配式建筑,使其成为现代建筑业发展的主流方向,为现代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舒适安全、绿色环保的居住空间,促进现代建筑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洋.浅谈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J].装饰装修天地,2016.

[2]将军锋.探究装配式建筑发展[J].装饰装修天地,2016.

论文作者:王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刍议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论文_王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