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校长创新能力的局限与突破--以职业教育现代化为视角_社会教育论文

中职校长创新能力的局限与突破——基于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新能力论文,职业教育论文,视角论文,中职论文,校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5905(2012)02-0081-0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未来我国教育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职业教育作为主要教育类型,在人才培养、构建合理的人才资源结构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近几年来,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从政策、制度、资金等方面给予了较之以前大幅度的支持。但是,目前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仍然不高,城乡和地区差异较大;教育质量、社会认可程度、学生发展前途、人才培养模式等“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或“难以满足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1]职业教育的现状离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差距毋庸置疑。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基础劳动力的重任,他们是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技术、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决定了各个行业的竞争力基础。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如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改革创新,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为人民提供满意的职业教育服务,提高学生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是作为学校领导者的中职校长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挑战

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一方面反映在社会经济发展以改革创新和科学持续发展为主要模式,以及因此带来的产业升级换代加快和产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也将使传统的职业观念发生变化,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不只是其安身立命之本,更是其实现社会价值和自身生命价值的主要途径与载体。在各教育类型中,职业教育是通向就业最直接的教育形式,也是人们职业生涯发展的充电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不仅是职业教育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也是职业教育为社会现代化服务的过程。

职业教育现代化包括:职业教育思想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现代化、职业教育制度的现代化。其中,职业教育思想的现代化体现其育人为本的宗旨,职业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也要创建学生的精神家园,为了学生一生的幸福,为构成完整、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生奠定基础;职业教育体系的现代化应体现在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改善职业教育结构,提升教育质量,加强对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有效供给;职业教育制度的现代化体现在职业教育机制的创新,提高职业教育政策的执行力度和有效性,提高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领域的对接,拓展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的通融,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2]。

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承担着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城镇新增劳动力培训、因产业结构调整需再就业人员的培训等职业教育和培训任务,同时,人们的终身学习需求也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领导者,中职校长肩负着引领学校发展,使学校的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师取得发展的责任,因此,在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实现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对中职校长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更新职业教育观念

新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发展加快,知识更新加速,产业升级换代周期缩短,新技术、新行业不断产生,经济全球化带来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融通与相互影响加剧,人们的需求更加多样,需求变化更加频繁。我国要更加有效地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须切实提高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国际经济竞争的核心是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国家竞争力增强需要拥有大量素质高、适应性强的技能型人才。

在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出台后,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再次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将职业教育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之中。

在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变革时期,面对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中职校长应以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和行动,使自己和学校成为社会变革的力量而不是变革的牺牲品,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切实为国家战略发展输送合格的技能型人才。中职校长要引领学校走上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轨道,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树立新的职业教育思想:

1.有国际化的视野,有开放的意识,有国家利益至上的境界。因此,中职校长必须关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冲击和影响,技能型人才培养标准要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2.有国家战略发展的意识。关注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关注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以及技能训练符合社会需求。

3.有科学持续发展的意识。中职学校的教育虽然要使学生能够首先就业,但不能只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也要重视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使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具备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能力。

4.有开门办学的意识,应加强与社会经济各部门的联系,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办学,加强与其他教育类型的融通,拓展学校办学思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5.有教育服务意识,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为“三农”服务,为学生就业服务。

(二)重塑职业教育领导力

中职校长对待变革和从变革中学习的能力以及帮助学生从变革中学习的能力,不仅对社会未来的发展尤其重要,也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尤为重要。如何引领学校改革创新,走上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轨道?还要求中职校长重新审视与反思以往的领导行为与方式,重塑职业教育领导力。

2010年7月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中进一步明确了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中职校长作为学校领导者,其改革创新意识、战略思维素养、决策执行能力和学校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影响到学校的创新与发展。面对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中职校长的领导力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重塑:

1.领悟力。领悟力是指中职校长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思考从而得到体悟的能力。主要体现为中职校长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是其在学校领导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提高领悟力不仅与学习有关,也与经验有关。在变革的时代,中职校长需要领悟的东西很多。中职校长只有具备了较好的领悟能力才能把握学校改革和前进的方向。

2.前瞻力。前瞻力从本质上讲是着眼未来、预测未来和把握未来的能力。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高度的紧密性,使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形势复杂多变,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中职校长的前瞻力有益于审时度势、把握先机、掌握主动权。

3.决断力。决断力是指中职校长在领导实践中坚决果断地做出决策的能力。即在学校领导实践中,中职校长能用长远的眼光研究职业教育发展和学校的未来,并能正确理解和把握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在结合学校现状的基础上,科学地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和具体工作计划。

4.感召力。感召力是领导者吸引被领导者的能力,是领导者通过不断地完善自身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魅力,是学校凝聚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我国目前职业教育相对薄弱的情况下,中职校长对职业教育的执著信念、对学生的热爱、对教师发展的关注,是对学校成员最大的感召。

5.执行力。执行是目标与结果之间不可缺失的环节,是能否实现预定目标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执行力是将一项工作计划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的能力。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跟进,需要不断地将学校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反馈,从中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以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中职校长在制定一项发展战略时,不仅要了解自身的执行力,也必须充分考虑到学校整体的执行能力。

(三)以创新追求卓越

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密切关联,使得现代化进程中衍生的新资源、新模式、新技术、新方法、新需求,为每一个职业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就需要独特的识别力与判断力。职业教育的创新,就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整合各种教育要素,把新资源,新模式,新技术,新方法,新需求引入职业教育体系,引入学校发展战略与策略的制定与实施之中。不断创新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使学校办出特色,提高办学水平的必然选择,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策动力。卓越的中职校长应以创新作为学校事业持续发展的抓手。

二、中职校长创新能力的意义与现状

(一)中职校长创新能力意义及内涵

创新能力是人类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能力,其特殊性表现在人们在实践中以知识为基础,凭借人性品质,通过一定的思维活动,新颖而独特地解决问题,产生有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法或新成果,是人们在新颖而独特地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思维以及技术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以知识获取为基础,以创新意识为驱动,以创新思维为途径,以创新技能为工具。创新能力对人的个体而言是其综合能力的最高表现形态,对组织而言则是组织竞争力的综合体现。

在社会现代化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因自身对经济与技术的依赖性,以及对经济社会最直接的服务功能,其发展与内涵提升将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诸如传统文化、现代价值观、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政治、技术进步、自然环境、区域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相互交织,使得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方式与手段、教师专业发展等较其它教育类型具有更多须去权衡的因素。因此,职业教育的现代化不仅是主动地适应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也要具有一定的超前发展。中职学校必然以创新应对变化,对于中职校长而言,其创新能力决定了学校领导团队的创新效率,决定了学校应对现代化挑战的战略与策略的有效度,决定了学校在职业教育现代化中的竞争力。在面临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时期,在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校长的决策比以往更具有前瞻性、评估性、计划性、组织性和控制性。中职校长的战略决策必须有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支撑,站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善于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把握时代精神,对学校教育发展有切合实际的目标定位,确定学校具有先进文化方向的办学理念。[3]

中职校长的创新能力应包括:具有创新意识,即不仅有接受变革挑战的激情,也有领导学校持续创新的愿望;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持续学习的能力,能够从大量繁杂的资讯中,捕捉有益学校创新的资讯;具有宽阔的视角,以国际化视野和超越教育的视野审视学校的发展道路;具有超凡的思辨与判断能力,面对变幻莫测的复杂环境能够识别机遇;具有营造学校创新文化的能力。

(二)中职校长创新能力的现状

然而从目前调查中我们发现,中职校长由于受到现实因素与自身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创新能力以及对创新能力的认识并不乐观。《教育与职业》杂志社对中职校长现状作的调查中显示,有82%的校长要为筹措经费奔忙和发愁,上级频繁检查和开会也是让中职校长极为头疼的事情,有1/3的人认为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上。在百名中职校长中仅有10%的校长能够保证正常的作息时间,而36%的校长需要偶尔加班,44%的校长需要经常加班。大部分校长每天平均加班时间为2小时至4小时,占被调查者的71%;加班时间少于2小时的校长仅占22%,加班超过4小时的占6%。[4]华东师范大学“中职校长培训项目开发(提高)”项目组通过对537位中职校长的问卷调查和对102位中职校长的深度访谈,其中统计结果显示,通过培训,在中职校长应有的学校战略发展能力、决策能力、社交能力、科研能力、身心素质、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7种能力中,创新能力的提高位于最后一个。调查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其中对中职校长培训需求的调查中,统计结果显示,在校长应有的7种能力中,创新能力排在第6位。调查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而在对中职校长最希望在培训中提高的能力与素质的调查项目中,却没有创新能力一项。调查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在培训需求调查中有关创新能力的培训需求居低,而对战略决策能力提升的诉求较高。这一方面反映了中职校长对自身领导力中创新能力提高的诉求不高,同时也反映了中职校长对于创新能力在领导力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另一方面说明中职校长对创新能力的提高缺乏信心。

在培训反馈调查中有关创新能力的培训效度也相对偏低,这说明创新能力的培训的有效性具有较大的局限。而创新能力培训的局限一方面是由于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是短期和显性的,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创新能力的培训与提升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发掘。

三、提高中职校长创新能力的路径

(一)强化创新意识

“害怕被人批评和不善于接受别人意见的就是潜意识地压抑自己的情感和直觉以及阻断与内心联系的基本原因。”[5]创新能力的构建首先来源于对自身的认识与肯定,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具有不怕冒险、不怕批评、不怕困境和失败的内心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这是一种敢为人先、不断进取、求新求异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意识,它们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前提。有了创新精神的创新意识,才能主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创新,才能及时把握机遇,审时度势推动创新,才能自觉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运用新思路去思考问题。

(二)拓展创新视野

这里视野(vision)是指“思想或知识的领域”,有高度和广度两个维度,是个人或组织从宏观层面对未来景象的一种精神规划,是自我超越的精神追求。视野是基于个人见识形成的一种眼界和境界。[6]创新是建立在有认识成果(知识)基础上的,不存在离开知识的创新。但是有的人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却不曾有丝毫创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仅缺乏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还缺乏创新思维。开阔的视野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在“就业教育”的导向下,正积极探索与实践人才培养新途径,积极开展与行业、企业和高校的合作办学与职业培训,满足社会需求。校企合作、城乡合作、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等办学模式在中等职业学校普遍采用,但是各学校的办学条件、学校资源各有差别。这就要求校长在选择办学模式时要以开阔的视野,在考评学校自身条件的情况下,积极尝试适合自身条件的新的办学模式,进一步坚定学校的定位和方向,使学校办出特色。

随着国家经济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企业已由产品走向世界向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转化,因此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随之改变,中职学校如何应对诸如这样新的需求与变化,需要开放的视野和开拓的思路去创新。随着城市化进程,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农业人口需要就业,如何提高这些新增城镇劳动力对技术与技能学习与培训的需要,也是中职学校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三)坚持不断学习

人的创新能力虽然具有一定的先天遗传因素,但主要是在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领域、优势能力,利用这种优势,人人都可以创新。每个人的创新能力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细胞平时经常用到的只有10%,而剩下的经常处于空闲状态,如果我们能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空闲细胞功能,学习创新知识,掌握创新技能,开展创新活动,我们的创新能力就可以大幅度提高。勤奋学习是人们掌握知识的必由之路。勤奋学习对于人的创新素质、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中职校长除了对职业教育知识体系的学习,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善于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反思与总结也是一个人善于学习的体现。创新能力的实质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个人如果不参与现实中的实践活动,是不可能创新的,也不可能形成和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校长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坚持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发现中职学校面对的各种社会的、经济的、学生的、教师的、合作企业的等诸多问题,并积极地解决问题,才能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四)创建创新机制

任何创新都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进行的,要使中职校长勇于创新、乐于创新和争相创新,就必须建立和健全有利于创新的良性机制。

1.创新激励机制。人的创新能力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一旦发挥出来,就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但它也像自然资源一样,不开发利用和善待保护,就会被埋没和退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建立激励中职校长创新的机制,对创新具有成效的中职校长积极加以宣传,树立典范。建立发现、挖掘和培养创新校长的选拔机制。

2.创新保护机制。对科技人员来说,最重要的创新保护机制是知识产权制度;对领导干部来说,最重要的保护则是允许探索、允许失败。就风险而言,在一定条件下,循规蹈矩、照抄照搬,安全系数最高。而创新的安全系数则是最低的,因为要创新就有可能失败和失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敢于创新、勤于创新的中职校长,要允许争议、允许失败、允许超越。

3.创新发展机制。不学习、不锻炼,即使有创新能力的人也会逐渐变成无所作为的平庸之辈。要保证中职校长的创新能力能够“可持续发展”,就要为他们创造条件,包括在职学习,脱产进修、出国考察、社会调研等,使他们能够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始终掌握最新知识和发展动态,保持旺盛的创造力和开拓进取精神。在中职校长培训中改革培训方式与培训内容,以拓宽中职校长的视野为主线,立足职业教育的同时要超越职业教育领域;夯实中职校长教育理论基础的同时加强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的学习;以培训为平台,加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中职校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国际先进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的学习,拓展中职校长的国际化视野。

标签:;  ;  ;  

中等职业教育校长创新能力的局限与突破--以职业教育现代化为视角_社会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