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青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理性思考_社会主义荣辱观论文

加强青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理性思考_社会主义荣辱观论文

关于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理性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荣辱观论文,关于加强论文,青少年论文,理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 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758(2006)04-0288-04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加强青少年荣辱观教育,帮助他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前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分清青少年荣辱观教育的出发点、根本点、着眼点和着力点等基本问题,形成对新时期青少年荣辱观教育的总体思路和认识,是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青少年荣辱观教育的出发点:道德需要

荣辱观是人们关于荣与辱的基本看法,是日常工作、生活,或者说维持正常社会运转的最基本的一种伦理价值观念,是对人们是否履行一定的社会义务和是否表现为应当的行为的道德价值认识和评价。作为道德观和人生观的重要内容,荣辱观集中体现一个社会对特定思想行为的价值取向。

长期以来,我们的青少年德育走了不少弯路。究其原因,主要是将道德行为片面归因于道德认知,忽视了人的道德需要,忽视了道德需要的培养。在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同时,往往着重于过度政治化的理论和抽象的内容,而不是从青少年的需要出发;忽视青少年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而仅仅把他们视为塑造的客体,从而造成青少年的个人发展愿望与社会要求的价值取向相脱节,不仅使德育远离青少年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还使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大打折扣。

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动因。人的需要既包括物质需要,也包括精神需要。人的精神需要恰恰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表现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教育不是因为人的道德有问题而需要,而是因为人作为高级情感动物需要有灵魂去生活而不可缺少,即使我们的道德生活没出问题,我们同样需要道德教育。

需要是客观的,需要又是不断丰富和变化的。道德需要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层次性特点。对于青少年来说,一方面我们要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道德需要,认识自己的道德需要,满足自己的道德需要;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当引导他们去激发道德需要,培养道德需要,提升道德需要,把个人的道德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当代青少年群体有不同以往的几个显著特征:一是独生子女比例较高;二是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三是面临的学习和其他方面压力增大;四是认知能力显著增强;五是受互联网络的影响极大。这些特点无疑是我们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时所不能忽视的基本前提。北京市青少年研究所的一项关于青少年社会公德状况的调查显示,青少年自身对“决定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的主要因素”的选择是:社会环境(62.8%),家庭熏陶(38.2%),学校教育(27.1%),成人表率(15.8%),舆论导向(11.2%),影视作品(9.4%)。这对我们认识青少年道德需要及其影响因素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青少年的道德需要来源于社会生活,又主要受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在物质文明建设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社会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也产生了一些值得关注和忧虑的问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在一些人心目中淡漠了。与此同时,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与消费文化的冲击下,社会上出现了金钱至上的不良倾向,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流行开来,损人利己、见利忘义的各类事件屡见不鲜,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青少年总是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熏陶的,其思想品德的形成和优化,既受外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制约,又与主体心境和主体内化息息相关。要帮助青少年在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中寻求共同点和结合部,按照社会需要和自身追求来确立自己的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把社会需要内化为自身的需要。当前,在道德教育中存在着明显的误区,那就是把目标当做起点,要求与需要错位,外塑与内化分离,从而使不少德育活动流于形式化、表面化。有鉴于此,在开展青少年荣辱观教育的同时,必须遵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真正从青少年的道德需要出发,把社会外在要求与个体自我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收到实效。

二、青少年荣辱观教育的根本点:道德信念

所谓道德信念,它是个人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的,在其意识中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规范、原则、理想等等)。它不是单一的某种心理成分,而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道德信念是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是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并使人们的道德行动具有坚定性和一贯性。

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荣辱观念的荀子,曾把“荣”区分为两种:一种是“势荣”,具体来说,就是“爵列尊,贡禄厚,形势胜”;另一种是“义荣”,即“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前者是以功名利禄、门第势位等外在功利性的东西为标志;后者则是以德性和德行为根本标志,讲究的是要注重修养、操守,要有廉耻心[1]。尽管“义荣”与“势荣”并非绝对不可相容,但是“荣辱之大分”在于“义”而不在于“利”或“势”无疑是具有普适性和应当恪守的价值准则。中国共产党及其无数的优秀分子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用自己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把荣辱观的理论与实践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并涌现了一代又一代的道德楷模。

当代青少年同中国革命和事业的开创者们所不同的是,开创者们是经过理性和科学的选择,确立了共产主义这一信仰,并为之而奋斗。而当代青少年是从成人社会和文化环境中接受这样的信仰灌输的,事实上,他们对马列主义的信仰更重视感官对现实的判断。遗憾的是,一段时间以来,理论与社会现实的差距以及一段时期对马列主义的非科学性运用,造成了青少年接受理论教化的心理障碍。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把握现实世界的方式,不限于科学的或理论的方式,还包括艺术的方式、宗教的方式和实践精神的方式。道德是人把握世界的一种最重要的实践精神方式,它从现实出发,注重于实践,却又指向理想。无论中西方对道德与人性的关系之认识有多大差异,但对道德特别是荣辱观对人的教化功能的认识则是一致的。现在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一种“唯新主义”的倾向,认为新的即是好的,加上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一味强调不受约束,“自己开心就好”的口号成为时髦,这就使得道德教育往往无所适从,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似乎都不用讲了,让一切“跟着感觉走”。一些青少年信奉的格言是“难得糊涂”,“君子是招牌、小人是技巧”,他们虽然表现出思想活跃的一面,但价值观很混乱,总体上有去道德化的倾向。而我们在教育实践当中又常常把思想道德的很多问题归结为心理问题,把种种心态不平衡的根源仅仅归结到心理上去,而根本不从理想信念上去讨论分析。

事实上,在社会转型时期,道德信念的坚定对于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不仅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当今的改革是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改革都不能比拟的,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新旧道德观念的冲突,西方道德观念的影响,各种思潮的激荡,都对人们荣辱观念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2]。一方面,我们应该肯定现在社会风气、荣辱观念方面的问题是社会前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不是社会衰落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像中国历史上的保守主义者那样用道德的评价来否定改革,走回头路;另一方面,也应该特别重视社会风气方面存在的问题,重视道德信念的树立,重视知耻感的培养,采取有力的措施,改善社会风气,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道德水平。我们可以确信的是,塑造青少年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就是在塑造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品质;塑造青少年正确的荣辱观,就是在塑造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三、青少年荣辱观教育的着眼点: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对道德需求产生的爱慕或憎恨、喜爱或厌恶所引起的内心情绪体验,它包含了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义务感、亲情感、友谊感、自尊感、荣誉感和羞耻感等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这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3]

心理学对个体情感的研究表明,情感对人的认知活动有极大的作用。教育内容即使是正确的、科学的,也都要经过主体的情感过滤,才能内化为他们的心理成分。如果不能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灵“共振”,就根本谈不上有效。开展青少年荣辱观教育,就应当深入了解他们的身心特点,潜心营造心理交融的氛围,并选择教育目标与个体精神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和最佳时机,从而使他们在情感共振、共鸣中得以认同、内化和实现。

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发展上都处于人生关键而又特殊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是生理的蓬勃成长、急剧变化,特别是处于外形剧变、机能增强和性成熟的“三大巨变”中。与此同时,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也颇具特色,他们的智力迅速发展,突出表现在逻辑思维的发展上;他们的情绪和情感比较强烈,常有明显的两极性,很容易“动感情”;他们的自我意识迅速增强,对各种教化不愿被动接受,而更愿意主动吸纳,并生动地加以创造。

道德情感不仅仅是道德认知的产物,其生成发展的一个不可忽略的机制在于人的那些与社会性发展,特别是德性形成有关的情感形成。比如要使青少年养成尊重母亲的情感,必须让他们体验到做母亲的辛苦,这样他们才能从情感上尊重和爱护母亲。情感教育强调感受体验为基础,以情感态度的养成为表征,以情感与认知相互影响、彼此促进为发展过程,以情感性道德人格为目标。情感教育是一种非智力教育。有专家指出,在成才的因素中,非智力因素占75%,智力因素占25%。这种比例划分也许并不十分科学严密,但对我们重视道德情感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荣与辱是一种特殊的道德情感,也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评价手段。何为荣,何为辱,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乃至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开展青少年荣辱观教育,情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青少年认识事物更多地依赖感性和直觉。应该指出的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道德情感体验是有不少令人不快的。一些政府官员的腐败和堕落、专家学者的欺世盗名、商家的坑蒙拐骗以及教育和医疗卫生等公共领域的唯利是图等等,在青少年的心灵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

当下我们应当重视的是,如何从正面入手,树立身边好的、可亲可敬可学的典型,引导青少年在日常生活的体验中提炼荣辱观,在情感体验中培育荣辱观,在社会实践中升华荣辱观,特别是通过参与志愿者、手拉手、扶贫助困等活动,真正使他们感受到好的行为得到赞许、肯定、表扬,并从中产生积极快乐的情绪,体验到自我满足和幸福。与此同时,全社会都要形成良好的机制和舆论氛围,不能爱憎错位、好恶颠倒,而应当让践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人受到普遍尊重,多一些荣誉感和自豪感,少一些尴尬和无奈。

需要指出的是,文化活动在青少年道德情感的培养中具有特殊作用,应当把道德情感与青少年文化建设更好地结合起来。以通俗文学、流行音乐、电视文艺、网络文化为代表的时尚大众文化的迅速崛起,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也为青少年所喜闻乐见。就荣辱观教育来说,一方面,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帮助青少年分析、鉴别各种文化现象,吸取精华,感受愉悦和美好;另一方面,要引导广大青少年在文化活动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批判和去除那些不健康的文化糟粕。

四、青少年荣辱观教育的着力点:道德修养

从当前青少年自身发展状况看,他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从总体上说,其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甚至还存在着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例如在成才问题上,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奋刻苦、勇攀科技高峰、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的决心和恒心。这种状况决定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极端重要性。伦理学研究认为,一定的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的品德,主要条件是道德教育,关键是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4]。道德教育是按照一定的阶级愿望,使人们对社会、群体和他人生存发展形成一定的义务的觉悟过程,也是一定社会的阶级道德转化为个体道德的纽带。而道德修养主要是指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及由此而达到一定的道德境界和水平。实践证明,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结合,知行合一,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法。

古人云,“耻”之一字,其利无穷,有与圣近,无与兽同。道德修养的主要心理因素是个体在自身道德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追求和自制力,其最高境界是“慎独”。荣辱观的树立,提倡、宣传固然重要,自觉和自主则更关键。从现实的角度来说,个人的道德实践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途径。为此,要千方百计引导青少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首先,要通过理论工作者和宣传媒体的正确解读,广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使之成为重要的社会舆论力量,让青少年入耳、入脑、入心。其次,要强化或重新赋予各级各类学校中相关组织的德育功能,特别是进一步强化党团组织及少先队的教育功能,经常性开展取材于学生身边的、富有感性的事件进行德育活动设计,使德育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第三,成年人应当身体力行,树立典范,为青少年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对于青少年来说,教育的最好方法就是全社会成年人的“榜样示范”。第四,要为青少年搭建更加广阔的实践和锻炼平台,使广大青少年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在日常道德实践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学习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人物事迹,接受社会主义崇高道德情操的熏陶。第五,应当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穿和渗透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引导青少年自觉进行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的道德实践。

道德及其荣辱观教化的程度,在客观上决定了人的文明素质和文明水平。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形成,要靠自律,但也离不开他律。他律既包括相应制度、规范的约束,也包括社会舆论的压力等。因此,应结合实际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评价机制、奖惩机制和监控机制,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功能和作用,促进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引导和督促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自觉地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

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褒荣贬辱的社会主义新风尚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人人自觉参与、长期坚持不懈的过程。对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我们既要有充分的信心,也要有足够的耐心。

标签:;  ;  ;  ;  ;  ;  

加强青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理性思考_社会主义荣辱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